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斗室到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的研究中心

从斗室到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的研究中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内学术界,原生动物研究更不被人们重视,对于海洋纤毛虫的研究近于空白。2015年9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八次欧洲原生生物学大会上,他以“中国纤毛虫学的现状和发展”为题作了大会特邀报告。许多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交流,搭载中国这条“顺风船”发展本国的纤毛虫学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2楼阳台右侧,是一个约6平方米的封闭空间。这里曾是宋微波1989年初刚回国时搭建的第一个实验室。作为一个新人,他从学校申请获得的资助是3000元启动经费。“在当时,1500元仅可以买一台最低档的冰箱;而3000元,刚好可以买了一台针式打印机。”谈起科研起步时的窘迫,宋微波记忆犹新。但有幸的是,他在那个最困难的时期得到了当时众多前辈和同事们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他至今难忘所收到的第一笔驰援:1990年,管华诗院士时任水产系副主任,在听到宋微波的工作困境汇报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所获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机会全额给了他。12000元,那已是一笔不菲的项目,堪称雪中送炭。回顾回国后的发展,他一直称自己在学术人生中遇到了太多的像管院士那样的“贵人”。在他事业和工作的每个阶段,始终得到了历任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帮助,包括众多高规格的荣誉、各种机会和学校政策上的扶持,这些都让他深深的感恩和难忘,这也培养了他作为一个海大人长期以来视海大为自己的立命之本的忠诚意识和强烈归属感。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科研氛围尚不浓郁,设备老旧、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十分薄弱。在国内学术界,原生动物研究更不被人们重视,对于海洋纤毛虫的研究近于空白。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几乎完全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领域工作了这么久,一直还在继续和扩展的原因”,宋微波说。作为一个拓荒者,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堪称壮举般的、持续30年的围绕纤毛虫分类、区系研究。在这些大工程中,他先后组织了近30位博士生参与其中,犹如蚂蚁搬家,逐个类群、逐个海区、逐个生境地完成了我国黄海、渤海、南海自由生活纤毛虫所有常见类群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形成了温带、亚热带海洋中近岸各类生境中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的全面、系统的本底资料。这项工作也促成了今天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研究新格局的形成:在全球范围内,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团队,以这样的规模、历时如此之久、集中如此众多的人力和物力,全方位、高标准地针对温带—热带的纤毛虫区系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他同时还主持了对海水养殖环境中病害原生动物的探索,围绕我国黄渤海区的养殖鱼类、贝类以及对虾等经济动物体内外的寄生、危害性原生动物,出版了该领域首部专著《海水养殖中的危害性原生动物》。

作为他研究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宋微波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在纤毛虫细胞学领域的开拓上。他和他的学生们在过去20多年的研究中,围绕众多代表性类群,揭示了大量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分化、模式形成中的新现象。他们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构成了国际上该分支领域的核心成果:对国际原生生物学领域5家主流刊物的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最近10年的相关文章中,他及学生所完成的工作构成了该领域相关成果的2/3,并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右)为宋微波教授颁发院士证书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最近十几年来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系统学研究中,先后开展了对纤毛门内各大类群的标记性基因测序、对系统演化关系的分析和探讨,成果累累,包括最近几年来的系列工作,连续以9篇文章发表在该领域著名刊物《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上。他的团队所提交的标记性基因序列形成了国际GenBank信息库中纤毛虫类群的重要组成,成为国际纤毛虫分类学—系统学—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档案资料。

与此同时,宋微波积极活跃于国际学术界,他与多位国际同行先后策划和领导了多项中英、中美、中德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了一系列合作研究的开展。在他和同行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纤毛虫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声望不断提高,中国海洋大学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海洋纤毛虫研究的中心:每年都有一批批的国内外同行和学生前来学习、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奥地利著名学者Berger博士在其2011年出版的专著中予以“扉页题赠”,将宋微波所领导的研究室称为全球纤毛虫学的“acknowledged center”。宋微波本人先后当选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常务执委、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长、亚洲原生动物学会主席。此外,他还受邀担任了《真核微生物学报》《欧洲原生生物学报》《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等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2015年9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八次欧洲原生生物学大会上,他以“中国纤毛虫学的现状和发展”为题作了大会特邀报告。许多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交流,搭载中国这条“顺风船”发展本国的纤毛虫学研究。

翻开宋微波的履历,里面充满了荣誉与奖项: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4次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Cravat Award奖。2002年,获得了高规格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回顾今天的历程和我国纤毛虫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化,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他和同事们长年的辛勤耕耘、长期的工作影响和积极的国际合作活动,才赢得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在国际原生动物学领域中今天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