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比较和讨论中确立适宜的选题

在比较和讨论中确立适宜的选题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学生讨论辨析的指导,引发了对这一专题课文内容的全面而深入的综合探究,体现出了语文专题教学的综合性,以及有所选和有所舍的特点。这是从“知识”的层面确立的教学目标。

授课教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 王海涛  

评鉴教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振平

精彩看点

这节课在学生初设专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一起比较和讨论,归纳出专题组合的依据:依据学生学力,扣住文本特点,体现专题属性。教师对学生讨论辨析的指导,引发了对这一专题课文内容的全面而深入的综合探究,体现出了语文专题教学的综合性,以及有所选和有所舍的特点。

任务分析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语文》选修一模块的“史传文学”专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史传文学的辅助性阅读材料,概述了史传文学的基本常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的体例特点。史传文学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写作手法——如何用“文学手段表现历史”。教学从“文学视角,认识历史”和“以史为鉴,启迪人生”的视角切入“史传文学”专题的学习,重点研读《左传》《战国策》的“辞令谏言”、“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叙事特点”等学习内容。

学习开始,将用7个课时完成《烛之武退秦师》《殽之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四篇文章的通读通解。每篇课文读完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老师的指导,依据自己的学力水平,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拓展性研究小问题。这样,单篇课文的阅读就能因这些研究问题的确定,而把每篇课文内的共性内容“统整”在一个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一个能多向勾连的研究问题。

对课文内容的重新整合,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单篇单教,没有逻辑,散点知识,针对性与目的性弱的状况,真正实现了选文由“教”到“用”的功能性转变,体现出“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1]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总目标和本专题的特殊位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注重“基础性”。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基本理解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的一般文学特点和历史功用。这是从“知识”的层面确立的教学目标。

2.突出“选择性”。在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拟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研究选题的一般依据,自选自定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研究问题。这是从“方法”的层面确立的教学目标。

3.体现“专题性”。教科书一般只划定了“专题”的文本类型,未提出教学的具体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开掘文本的学习资源,对教材作二度开发与整合,是师生在“认识”层面确立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例

师:战马嘶鸣,将我们带到“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军事家的眼里,它是一个刀光剑影、兵戈相向的战争时期;在政治家的眼里,它是一个诸侯兼并、弱肉强食的动荡时期;在历史学家眼里,它又是一个从奴隶制度社会封建制度社会转变的变革时期。但是,文学家将这一切血雨腥风用历史的笔墨悄悄隐去,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薄薄的历史画卷上挥之不去、尘封不掉的史传文学。而我们接触的《左传》和《战国策》又是这史传文学当中的佼佼者。

我们前两个星期学习了第一个专题《左传》和《战国策》的四篇文章,并且回顾了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两位组长针对《左传》和《战国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应该说,我们同学对《左传》和《战国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就是我们的专题研究阶段。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希望咱们同学能够通过你选择的这个专题的研究,能更深入、更本质地了解《左传》和《战国策》,从而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所提高。

既然要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就要先设题。有些同学在开始设题的时候也是很困惑,但是,后来我给了大家“设题的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众:切入明晰、范畴明确、建立联系、值得研究。

师:咱们同学第一次交上来的设题用这“四项基本原则”来衡量的话,有很多毛病。我们一块来回顾一下第一次设题之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出示第一次设题的部分题目:《论君主的思想》《战机的瞬息万变》《愤怒至极“唾”而弃之》《透过人物语言看心理》《一波三折终成“佛”》。)

师:我们同学的第一个设题叫做《论君主的思想》,大家觉得这个设题怎么样?

众:太大了。

师:是啊。这个“思想”到底指什么思想呢?是政治思想,还是军事思想?是针对百姓的思想,还是针对臣子的思想?咱们同学觉得无法驾驭。因为它缺少明晰的设题方向,致使我们不知道向哪个方向研究。

师:第二个设题《战机的瞬息万变》,它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众:战争。

师:但是,我们都知道,虽然《左传》和《战国策》都涉及了战争,但战争是《左传》和《战国策》的重点问题、本质问题吗?

众:不是。

师: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这个设题已经不属于我们语文课研究的范畴了,超出我们的研究范畴了。

看第三个我们都很熟悉的设题《愤怒至极“唾”而弃之》。这是在研究谁呢?

众:原轸。

师:这个设题语言对仗,方向明晰。那么有什么问题呢?

众:不能“建立联系”。

师:是的。在我们接触过的篇目中,除了《殽之战》之中有原轸的“不顾而唾”,再也找不出第二篇“愤怒而唾”的篇目了,也就是说,这个设题不能建立起篇目之间的联系,因而不能成为专题的设题。

师:接下来的这个设题呢?《透过人物语言看心理》。通过对《左传》和《战国策》中人物语言的分析,最终目的是要探究人物的心理。

众:(七嘴八舌)好像偏了。不值得研究。

师:对,我们大家都觉得就《左传》和《战国策》来讲,心理活动并不是其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心理描写只是一种手段。我们通过心理变化可以分析人物性格,或者以此来分析战争的规律性。但是,它不是作品最主要的问题。

师:除此之外,我们的设题中还有这样一类问题,比如这个设题《一波三折终成“佛”》。

(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你们是对哪个词有想法啊?

众:佛。

师:首先这个“一波三折”,从文学手段角度来考虑,大家知道他想研究哪个方面吗?

众:情节。

师:对,他想研究情节的曲折多变,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这个“佛”字表意不清,让人不理解。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觉得这个设题的语言表述不够明确。

(小结)刚才我们看到了,第一次设题之后,咱们同学出现了种种问题,所以,我要求同学们进行了二次修改。在二次修改之后,再交上来的设题除个别仍然有问题之外,其余就比较符合我们设立专题的原则了。

(点评:呈现第一次设题的情况,在依据设题基本原则的比较讨论中,指出、辨析初次设题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分析具体、到位,能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起到引路的作用。如果教师能让设题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考,在自我评判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完善问题,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确定一个研究问题的技能了。)

师: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对“专题”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生共同回顾“专题特点”)(教师板书)

生:是入手之处、有学科性质、是内容整合、有提升价值。

师:这是我们共同总结出来的二十个字的专题特点。但是,依然有大部分同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谁能帮我们解释一下这二十个字的含义?

生:我们研究史传文学,“专题”就是一个研究的入手之处,是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我们研究的专题要有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研究的就是“语文”。然后,我们研究的专题不能是只有一篇文章独有的那些特点,而是要寻求多篇文章的“交集”,寻求它们的共性。而这些研究的专题,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一些启示、有一定借鉴作用。以上就是“专题的特点”。

师:好,请坐。刚才有同学说了,“专题的特点”就是研究某一个领域的一个切入点。另外,它有“这个”学科的性质。那么我们研究语文,就应该有“语文”学科的性质。另外,它必须是两篇以上、多篇文章的共同特点的一个整合。此外,我们研究的专题无论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还是思想,都有一定的帮助。

(点评:明确“专题”特点,这里教师虽然处理得不错,但就教学呈现来看,所呈现的仅仅是一些学生知道了这个概念。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在比较、修改、评析黑板上呈现出来的题目的过程中,依据自己对“专题特点”的理解进行总结、 归纳,就会避免概念的直接陈述。)

师:那我们发现在二次设题之后,同学们对于“专题的特点”就比较理解了。我把同学们二次设题的题目进行了一个分类比较。前面我们讲“范畴明确”的时候,给大家出示了两类大的研究方向。一类是“文学手段”,再有一类是——“思想内涵”(生齐答。)在文学手段之下,我们又根据《左传》和《战国策》的特点分设了四个小的研究内容。

(点评:师生共同回顾“文学手段”之下的小的研究内容:第一个是辞令和谏言类,然后是“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特点”。)

师:我把同学们二次设题的题目收上来之后,就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分类。分类之后,把相同的题目删除,只保留一个。类似的题目进行了初步的合并。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个题目:

一、文学手段

(一)辞令谏言

1.太极,柔中有刚的辞令特点    (吕子钊)

2.巧妙的语言,成功的效果     (翟梦婷)

(二)情节结构

1.以“策”为骨——谈《战国策》组材谋篇的特点     (杨宇)

2.《战国策》情节何以引人入胜?          (高宁)

(三)人物塑造

1.小细节 大人物                 (张宁

2.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               (王思雨)

3.谋臣的塑造方法                 (郭蕊)

(四)叙事特点

1.不“战”之战—— 《左传》的战争描述初探      (魏雅静)

2.谈战前预测结果的必要性             (王志松)

二、思想内涵

1.从动作描写看《左传》《战国策》 中人物的爱国情怀 (张浩然)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类别的专题题目之间的同类比较,探讨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题目的依据。重点就是要归纳出这个“选题依据”。(教师板书)

师:既然我们要进行同类之间的比较,就把这些题目按类别分成五组。我们请每一组相关的同学来陈述一下他们设题的理由。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大类“文学手段”中的第一小类“辞令谏言类”两个专题题目,请两位同学分别陈述一下自己的设题理由。

生:我的设题是《太极,柔中有刚的辞令特点》。“太极”是中国古代的一门拳法,特点是“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利用缓慢的动作达到一个明确的目的,从而打败敌人。《左传》中的人物语言也有一些类似的特点。他们运用婉转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明确强硬的目的,刺中敌人的要害,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像《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殽之战》当中也有三处这样的辞令。首先我们先看《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段,烛之武的一番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上来,烛之武就表明了当时的情态,秦国强大、郑国弱小,郑国马上就要灭亡了,摆出一个非常柔和的姿态。接下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又举出一些利害关系,以说服秦王。接下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表面上看上去是为秦国着想,实质上他的目的是挑拨秦晋的关系,而最终的目的还是达到“自保”。我认为这句话和上文的“越国以鄙远”一直到“君亦无所害”表明了烛之武强硬明确的目的,就是“不要灭郑”,以及对这个目的的执著坚持。最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说明烛之武说服了秦王。

这种辞令特点在《殽之战》中第五段“弦高犒师”和第六段“皇武子辞客”的辞令中都有所体现。像第五段“弦高犒师”,他最终的目的是“退秦军”,第六段皇武子的最终目的是把杞子、逢孙、扬孙轰跑了。

师(笑):就是逐客是吧。

生:是。我认为学习这一类的辞令至少在语言方面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些基本的掌握。而且,我认为它也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你想要表达一个你想要表达的道理,就可以运用这一类的辞令,利用婉转的语言表明这个道理,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

师:好,请坐。刚才有同学从辞令的一个特点“柔中有刚”的角度出发,说了说他的成题理由。那么我们有请第二位同学陈述一下他的成题理由:“巧妙的语言,成功的效果”。

生:我研究的专题是“巧妙的语言,成功的效果”。它的含义是:无论是外交家还是辞令家,都要运用一个语言的技巧,从而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所学习的《殽之战》当中,蹇叔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蹇叔是一个有谋略、有远见的大臣,他对秦国忠心耿耿。但他的直言不讳却遭到了秦伯的拒绝和斥骂。我觉得这是因为蹇叔没有运用得当的语言技巧,所以导致了最后的失败。相反的是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则通过一个生活中比美的小故事,通过三次问妻、问妾、问客的不同回答,悟出了大道理。这在文中的第二段有所体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把这个生活中比美的故事和国家大事相联系,在第二段的后半部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取得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效果。在我看来,邹忌就是运用了一个类比的方法,把生活中比美的小故事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把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了。所以,达到了进谏成功的效果。在《烛之武退秦师》当中,烛之武也没有像蹇叔那样直言不讳,而是运用了语言的技巧,即辞令的委婉。他主要是从秦国的角度考虑,先抓住了秦国的利益,然后挑拨秦晋两国间的矛盾,最后又回到秦国的利益上,从而使秦军放弃了与晋国攻打郑的想法。所以,邹忌和烛之武两位人物的语言技巧和特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通过研究这个专题,无论是在今后的写作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都会有所帮助。在写作当中,我们可以用邹忌使用的这个类比的方法,把繁琐的问题简单化。在生活中,尤其是说话的方法上,巧妙的语言更容易使人接受。所以我认为研究这个专题是很有价值的。

师:好,那我问你个问题。所谓“成功的效果”,“成功”指的是什么啊?邹忌或烛之武具体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生:邹忌是进谏成功,烛之武是辞令成功。

师:好的,请坐。刚才的同学也是从语言技巧的角度出发进行设题的。只不过,她的这个技巧呢,包含了前面那位同学提到的“柔中有刚”,即辞令的委婉;除此之外,还提到了一个“类比”的方法。那么,现在这两个辞令谏言类的专题如果让你去研究的话,你打算研究哪个?为什么?

生:我想研究那个“巧妙的语言,成功的效果”。在现在的生活中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非常重要,我觉得她这个题比较有实用性。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用一些语言技巧,就能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要求,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有成功的效果。所以我想写这第二个。

(点评:学生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活产生了联系,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不是没有生活,也不是不喜欢语文,关键我们给学生的语文是什么,这是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及研究者要思考的问题。)

师:好,请坐。那我想请你(指生)看看第一个专题,这个专题就没有“技巧”吗?能不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生:(摇头)。

师:第一个专题也有“技巧”,是吧?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个专题涉及技巧的一个角度,第二个专题涉及了很多角度。从这个层面来考虑的话,哪个专题更容易研究一下?

生:(七嘴八舌)第一个。

师:嗯,还是第一个容易一些。但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都是从“语言技巧”这个角度出发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些外交家的辞令也好,大臣们的谏言也好,他们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应用,而是什么呀?

生:(七嘴八舌)进谏成功。

师:进谏成功,进而一步的目的是什么呀?

生:(七嘴八舌)为国。

师:对,为了国家利益吧。那如果我让咱们同学把这两个题目进行一下整合,我们从这些谏言“对国家的效果和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设题?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刚才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四个小组都想到了《孙子兵法》中的同一句话来作为整合的题目,谁来说一下?

生:不战而屈人之兵。

师:是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出自《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把这作为研究的题目的话,恐怕这个研究的力度或难度又更高了,是吧?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这一类专题题目的特点。我们发现它们是有难易的区分的。我们刚才整合出来的这个题目又比其他两个题目更难一点。同学们在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专题的时候,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依据:由浅入深(教师板书)。我的能力只能达到浅的层次,就研究浅的专题;如果我的语文能力或者史学能力能驾驭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专题题目,那我就选择深一点儿题目进行研究。这样才能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研究专题。

(点评:同类比较:辞令谏言类,总结个人选择专题的“依据”1:由浅入深,学生的选择具有层次性。学生阐述成题理由,对课文内容再次进行分析与综合,讨论中生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出学生认识的升华。如果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同时,把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在同自己思维比较的过程中,掌握选题的策略与技能。)

师:好,刚才是我们第一类的同类比较。那我们刚才在说到专题特点的时候同学们特别强调了“学科性质”。对于语文课来讲,就得有语文学科的性质。那我们语文学科到底有什么“语文味儿”啊?有什么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啊?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上过的这漫长的十年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教了什么啊?

(点评:教师让学生明确“语文味儿”的具体内涵。这一点非常好,教师的语文学科意识非常强。这点在整节课中都有体现,一点点地让学生清楚:不是课文中的任何一点都是语文的学习内容,专题学习必须选择那些与语文能力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才能提升真正的语文能力。)

生:(七嘴八舌)写作文。

师:我们同学首先想到了“写作文”。学字、学词,首先是学拼音。我们老师除了教字词和作文,别的不教了吗?

生:(七嘴八舌)教阅读。

生:(七嘴八舌)语言。

生:(七嘴八舌)分析课文。

生:(七嘴八舌)分析人物。

……

师:那我们归纳一下,刚才大家说的教拼音、教字、教词,那都是语言类的。除此之外,我们的语文课本还选入了一些文学作品,我们的语文课还要有“文学味”。那么,我们这个专题既然叫做“史传文学”,那么它当然也具有文学性。我们同学也充分考虑到了史传文学的文学因素特点,所以在设题的时候,也多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设题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一组题:

情节结构

1.以“策”为骨——谈《战国策》组材谋篇的特点 (杨宇)

2.《战国策》情节何以引人入胜?      (高宁)

这组题目都是从文学手段入手的,但是有一个题目从语言表述的层面来讲,感觉很别扭,不太像研究的专题。

众:(齐答)第二个。

师:这个题目怎么了?

众:(齐答)它是一个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让你去答题,最后你写成文的只是一个答案而已,而不是一个研究的角度。

师:我觉得你的理解还是挺到位的。“问题”多是要求有一个答案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专题是一个进行研究的过程,它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表达的形式上来看啊,我们还需要把“专题”和“问题”区分开。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先放下,还是来说这个“专题”。有请杨宇同学说说你的设题理由。

生:我的专题是《以“策”为骨——谈 〈战国策〉组材谋篇的特点》。这个“以 ‘策’为骨”的意思就是:全篇文章,以“策”为文章的主线,根据选材,组材谋篇,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使文章更加具有完整性。我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冯谖客孟尝君》这两篇文章中找到的这个共同特点。先说《邹忌讽齐王纳谏》,开头说出了邹忌三次比美,他的“暮寝而思之”,就是“策”的缘起。为献策做了铺垫。下文“于是入见威王”说的就是“献策”,是一个过程。“王曰:‘善。’乃下令。”这是“策”的实施。“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也是“策”实施的过程。最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就是“策”的结果。我们从这篇文章看出,整篇文章是以“策”为文章的主线,从而构成这篇比较严谨的文章的。非常具有条理性、非常清晰。下一篇文章《冯谖客孟尝君》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的“三弹铗”,这是“策”的缘起,也是为后文做铺垫。后文的“狡兔三窟”,也是说“献策”和“策”的实施。最后,结果就是“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相似,都是以“策”为骨,组材,从而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结构非常具有实用性。我们的作文经常结构混乱,找不到头、也找不到尾,如果利用这种结构,能够构成一篇结构比较明晰、比较严谨的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师:当然,用在你的作文当中,不可能都是以“策”为骨的,可以以某一个中心为骨架、为主线,去选材谋篇,构成一片结构严谨的文章。

刚才那位同学的选题,切入点还是挺独特的,就是抓住《战国策》当中的这个“策”来做文章。而且,这个研究的点也比较小,便于我们同学驾驭。这是我们的情节结构的部分的设题。

(点评:同类分析:情节结构类,区分“专题”和“问题”。有关“专题”与“问题”的差异,可参阅“学习反馈”部分的内容。)

师: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还是“文学手段”这个大的分类之下,“人物塑造”方面的同学的设题。这个分类同学们的设题还是很多的,我们选取了三个设题,也请相关的同学谈一谈设题的理由。

生:我研究的专题是《小细节,大人物》。这个专题的含义是:“细节”就是指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等细节的描写;“大人物”的“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高大、高尚的品质,第二层含义就是通过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我是从五篇文章的六个地方找到的这个依据。比如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第一段中关于邹忌心理的描写:“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可以看出,邹忌前边虽然问他的妻、妾、客人,他和徐公谁美,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案。但是,他还是“孰视之”、“窥镜而自视”,从而得出自己不如徐公美。这可以看出邹忌很有自知之明。后文的“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通过一个“思”字,也可以看出他比较善于思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得到切合实际的答案。这个例子说明,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邹忌这个人善于思考、 自知者明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有初中我们学过的《曹刿论战》中,曹刿的“请见”一段,虽然已经有“肉食者谋之”,但曹刿还是坚持请见。从此处可以看出曹刿虽然只是平民,但依然心系国家和百姓。《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署曰:‘能。’”前文说冯谖“曰:‘客无能也。’”和此处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很重义气。还有就是非常典型的《烛之武退秦师》当中“夜缒而出”的“缒”,以及《殽之战》中原轸“不顾而唾”的“唾”。这些小的细节都能表现出人物高尚的品质、高大的形象。通过研究这个专题,我对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前在刻画人物时我总认为就应该描写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却缺乏一些真情实感。通过研究这个专题,我发现,“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它比较有研究价值。

(点评:学生从5篇文章的6个地方找到设题依据,这说明专题学习也离不开对单篇课文的深入阅读。学生在此处的表现说明了教师在原著研读阶段给学生留足了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师:好,请坐。应该说,这个专题的“入手之处”抓得是挺小的,刚才那位同学说,我们不用大段大段地援引课文,只抓住几个词“夜缒而出”、“不顾而唾”,这些小小的细节就能够表现高大、高尚的人物形象,并且使人物丰满起来。很好!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设题《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你打算怎么研究这个设题呢?

生:我研究的专题是《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专题。一是“三次弹铗而歌”在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什么效果;二是文章为什么要通过写“三次弹铗而歌”来表达这样一个效果。

师:那么你研究的内容就是这“三次弹铗”,研究的对象就是冯谖。

还有别的吗?还有拓展吗?

生:就是研究人物塑造方面,它的文学方法和别的篇目不一样。

师:就是说专题研究最后提升到“人物塑造的方法”的层面,是吧。好,请坐。我们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个专题题目和我们概括的“专题特点”有没有相悖的地方?

生:这个专题不是内容的整合,它不能成为一个“专题”。

师:是的。虽然我们同学的想法很好,通过冯谖的三次弹铗来研究人物塑造的方法。但是从这个题目的措辞来看,研究的对象太具体、太小了,只是“三次弹铗”、只是“冯谖”,没有和其他篇目或内容建立联系,不是内容的整合。这就不符合我们“专题”的特点,不能称之为一个“专题”了。但如果我们把语言表述改变一下,把“人物塑造方法”作为一个研究专题,那是可以的。

师:好,下面有请同学谈一谈这个《谋臣的塑造方法》,打算怎么研究啊?

生:我就是想通过描写这些谋臣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来研究这些谋臣是怎么塑造的。

师:那么,你这个“塑造谋臣”的方法就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塑造人物,是吧?那用这种方法描写别人不行吗?描写我不行吗?

生:没有考虑过。

师:那先请坐。她的想法也是想研究一下人物的塑造方法,但刚才她提到的方法只是一种。难道“谋臣”只能用这一种人物塑造方法吗?刚才我们张宁提到的方法里有没有谋臣呢?

众:有。

师:细节描写也可以塑造“谋臣”啊!这些描写方法也可以塑造其他人啊!“谋臣”的塑造方法只有一种?还是两种、三种就够了呢?所以说,这个专题的研究范围就显得太宽泛了。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的这一组专题:张宁的这个专题,虽然入手之处很小,但是可以展开的面还是很广的。既能够展开研究人物的性格,也能够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第二个设题显得有些小,只研究冯谖。而第三个设题相反,又显得太大了,我们研究多少种人物塑造方法,又都好像并没有研究透。对吧。所以,我们归纳一下,借用刚才张宁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在选择专题的时候,能够选择这样的一类专题(板书:以小见大),能够选择“以小见大”的专题的话,我们更容易驾驭。因为,切入点小,我们好把握,而研究展开的面又能够很广。小小的专题,又有一个很大的视角,这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相反,如果入手点和研究的面都很窄,我们就没办法展开了。面太宽泛了,我们又无法驾驭。这是我们刚才比较了人物塑造类这一组专题题目后得出的一个选题依据。

(点评:同类比较人物塑造类。总结个人选择专题的“依据2:以小见大。”学生阐释理由除了主要依据文本外,还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题特点。教师在此处的教学与前面对第二设题《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点评有点矛盾,这个选题恰恰是以小见大的最好例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变成下一阶段学习的教学资源,是专题教学的基本思想。)

师:好,那么我们再进行下一组的同类比较。这一组专题对于我们同学来讲显得有点难。一般的同学不太敢涉足,但是还是有两个同学在此设题了。先请同学谈谈这个《不“战”之战》的设题理由。

生:我的专题是《不“战”之战——(左传)的战争描述初探》。其中,不“战”的“战”是战争场面的意思;第二个“战”就是指“战争”。“不‘战’之战”总的意思就是说,略写战争场面的战争。《左传》是一部记录了很多次战争的历史散文集,可是,它描写战争场面的语句却特别少,而大部分篇幅都是写“论战”。比如在《殽之战》当中,第一个就是秦穆公和蹇叔的论战。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还有第二段中蹇叔送他的儿子出师,说“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还有第八段中,是写晋原轸和栾枝论战,原轸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这一系列的论战都让我觉得,《左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略写战争,详写论战”。而且这种“略写战争,详写论战”的特点,在其他篇目中也有应用。比如在《曹刿论战》中,文中涉及的长勺之战,只用了六个字:“遂逐齐师”和“既克”,就将战争一笔带过了。其他篇幅都是在写曹刿和鲁庄公论战,谈论那场仗应该怎么打、如何才能获胜。同样也是“略写战争,详写论战”。而这种“略写战争,详写论战”的叙事手法,我认为作者是为了突出一个特点,就是想通过详写论战来验证战争的胜败是有一定客观规律的,明确写作意图。而这种叙事手法,又让我对《左传》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前认为《左传》就是写战争的,重点是写战争场面的。现在看来,这可以说是一种特别浅显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它。通过研究这个“略写战争,详写论战”的叙事手法,觉得《左传》也是挺有深意的。这对于我学习《左传》有很大的帮助。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略写战争,详写论战”,就是在战争之前,详写对于战争的谈论,甚至是一种预测。说到“预测”,那我们正好看看王志松同学的这个专题《谈战前预测结果的必要性》,你来谈谈你的设题理由。

生:我的专题是《谈战前预测结果的必要性》。在《左传》中描写了很多战争。在很多的战争之前就已经预测到了结果。比如在《殽之战》中,蹇叔根据当时的局势,做了“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预测,预测结果秦军必败。王孙满看到秦军的军容,也说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郑国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作者让我们在战前就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又在战后验证他们预测的结果是正确的。所以,我就想到,战前预测结果是很重要的。秦穆公就是没有在战前预测当时的局势和情况,所以才导致了他的惨败。我觉得,这就体现了“战前预测结果”的必要性。

师:那我们来纵观一下这一组的两个专题题目啊!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这两位同学都关注到了一种现象,就是文中的许多人物都在战前预测了战争的结果了,或者说进行论战了。这位同学的观点表达的更直接一些,刚才他提到,秦穆公就是因为没有预测战争结果,才导致了他的彻底失败。那是不是反过来说,如果秦穆公对战争结果进行了预测的话,那么秦军就一定能得胜呢?只要我们战前占卜一下、预测一下,我们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了?

生:(笑而不答)。

师:如果这样去理解的话,是不是就觉得研究得有些偏了。我们归纳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他们都在文中发现了“必死”、“必败”这样的战前断言。不太相同的是,魏雅静的专题在表象之外看到的是《左传》的“叙事特点”——“略写战争,详写论战”;而更高的一层,她还看到了这个叙事特点实际上是作者写作意图的表现——《左传》不是教你怎么打仗的,而是告诉你战争的规律是怎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王志松的专题只看到了一些表象,而缺少更高一层的挖掘和阐释。并且,某些措辞又显得有些武断、不太正确。从这一组专题的分析中,我们由归纳了一个选择专题的依据,那就是“分层进行”(教师板书)。我们选择一个专题,最好是表层的现象和更高一层的本质或核心问题,分层进行研究的。像有的专题,先把表象“论战”进行整合研究;更高一层,研究它的叙事特点;再高一层,就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能分层进行研究的专题更有研究的深度,也更有研究的价值。当然了,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专题,量力而行。

(点评:同类比较《左传》的叙事特点。 总结个人选择专题的“依据3:分层进行。”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程度做出选择,各有所获。此处教师对《谈战前预测结果的必要性》点评如果能从预测性思维品质的发展进行指导与鼓励,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文字的认读,更在于思维品质的养成,如此就能回扣前文对“语文味”的理解。)

师:那么,最后我们来进行“思想内涵”这一大类的比较。我们今天在这一大类里只选了一个代表性的专题题目,但实际上同学们在设题的时候,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是从思想内涵的角度设题的。今天我们只展示这一个专题题目,可见它有一定的“典型性”。下面请这位同学谈一谈她的设题理由。

生:我的专题是《从动作描写看 〈左传〉〈战国策〉中人物的爱国情怀》。我研究这个专题,主要是想从人物的一些动作描写中,感受他们的爱国之情。我是从三篇课文的四个地方找到这个依据的。在《殽之战》的第五段中“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从这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中,可以看出弦高是偶然遇到秦军的。我们一般都认为商人是“无商不奸”的,弦高本可以避而远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用自己的物质条件拖住秦军。后又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并“且使遽告于郑”。进一步让秦军放松警惕,拖住他们,争取宝贵时间。从以上动作描写来看,弦高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国家做出贡献,表现出他的一种爱国之情。我又想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暮寝而思之”;《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夜缒而出”。这些都是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作为文臣对于国家的“爱”。还有《殽之战》中原轸的“不顾而唾”,这个动作也表现了一位武将对国家的“爱”。从以上例子的人物动作当中,都能看出他们的爱国之情。通过对这个专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描写人物的水平,也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爱国情怀,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师:刚才她举了不同的例子:弦高是商人,邹忌、烛之武是文臣、原轸是武将。不同的人物,都通过不同的动作描写,都能够体现他们相同的爱国情怀。实际上,我们其他同学在“思想内涵”方面还设了很多题目,比如:“不以一眚掩大德”、“知错能改”、“民本思想”,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设题也很有思考。但是,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题目作为代表呢?那刚才通过我们同学对自己的专题题目研究价值的概括,我们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她和大家相同的是:这些设题都能使我们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方面有所升华。除此之外,她的这个设题还能够落实到我们的语文学习上,就是通过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学习到语文的方法。纵观我们同学的这个设题,它的切入点也是比较浅的——动作描写。同时,通过小的动作描写,能够发掘人物大的爱国情怀,也是符合“以小见大”的选题依据的。而且,这个设题从分析人物表层的动作入手,探究到人物的思想境界,也是“分层进行”研究的。关键是,它最后能够让我们在语文的知识方面、方法方面,以及思想认识方面都有所提升。所以,我们最后又归纳了这么一个选题的依据——“形成新知”(教师板书)。如果我们能有这么一个好题,既符合前面三条选题的依据,又能在形成语文新知的这方面,使我们的语文知识、方法,以及道德品质都有所提升,这当然是不容错过的好题了。

师:以上我们是把五大类专题题目分别进行了同类比较,现在呈现在大屏幕上的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通过不同类别的同类比较,筛选出来的一些专题。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同学只能选择这几个专题进行研究,我们选择了它们,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我们把这些相同的特点一块儿来回顾一下。首先,这些专题题目都是具有“专题的特点”的(回顾“专题的特点”:是入手之处、有学科性质,是内容整合、有提升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都符合我们今天归纳出来的这四条“选题的依据”(回顾“选题的依据”: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分层进行、形成新知)。它们都存在难易的选择;都是切入点比较小,而研究的视角又比较大;另外,它们都注重了把表象的文本和更高一层的本质、核心问题的分层整合研究;最后,它们对于我们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水平、方法、能力等都有一种提升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同学们探讨的“选题的依据”。同学们要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利用刚才我们筛选出来的六个专题题目中的某一个,作为我们自己的专题去研究;当然也可以按照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四条“选题的依据”,自行选择一个新的专题去研究。我们下一节课,还不是写作,我们还要先研究一下论题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再开始写作。

课例品鉴

王老师的这节课可圈、可点、可学、可借鉴的地方非常多,以上点评仅仅是专题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还有许多精彩之处留给读者自己去发现与寻找。此处,我们将帮助大家厘清两个问题。

一、专题与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专题”与“问题”进行了区分。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那我们归纳一下,刚才大家说的教拼音、教字、教词,那都是语言类的。除此之外,我们的语文课本还选入了一些文学作品,我们的语文课还要有“文学味”。那么,我们这个专题既然叫做“史传文学”,那么它当然也具有文学性。我们同学也充分考虑到了史传文学的文学因素特点,所以在设题的时候,也多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设题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一

组题:

(二)情节结构

1.以“策”为骨——谈《战国策》组材谋篇的特点    (杨宇)

2.《战国策》情节何以引人入胜?         (高宁)

这组题目都是从文学手段入手的,但是有一个题目从语言表述的层面来讲,感觉很别扭,不太像研究的专题。

生:(齐答)第二个。

师:这个题目怎么了?

生:(齐答)它是一个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让你去答题,最后你写成文的只是一个答案而已,而不是一个研究的角度。

师:我觉得你的理解还是挺到位的。“问题”多是要求有一个答案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专题是一个进行研究的过程,它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表达的形式上来看啊,我们还需要把“专题”和“问题”区分开。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先放下,还是来说这个“专题”。有请杨宇同学说说你的设题理由。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帮助学生辨析了“问题”与“专题”。“问题是去寻求一个答案”,“专题是一个研究角度,或一个进行研究的过程”。接下来老师说:“从表达的形式上来看啊,我们还需要把 ‘专题’和 ‘问题’区分开。”其实这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解决的教学问题,而“这一”教学问题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凭借自我能力解决的,是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的。此时,教师虽然也进行了教学,但只是学生原有经验与原有理解上的重复,教师对学生理解的重复,使得全班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澄清。换句话说,就是学习没有在这里发生,学生并没有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发展。

专题教学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课程模块,它是组织教学材料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处理学习材料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与以往语文教学完全不同的一种课程结构,它的出现预示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专题的组合是以语文学习中的某一类知识、能力为内核将学习材料组织成一个逻辑性相对较强、系统的教学单位。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材料也为了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让学生集中、系统地阅读某一领域内不同观点的学习材料,以形成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教学中是以学生的自我阅读,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主,教师则起“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学生自我不能解决学习问题时,教师要有能力帮助学生寻找并搭建一个学习支架,协助学生提升他们在专题学习中质疑问难的能力。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而不是问题答案的获取。

而问题则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诱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这节课中教师指导的“设题”、“专题”、“选题”,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形成的问题进行整合、筛选与明确。问题有开放性的问题,有封闭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答案多样、不确定;封闭性问题答案唯一、明确。不过“专题学习”中有思考与研究价值的问题都是开放的,封闭性的问题一般都是早有定论的。据此可知,“专题”是组织学习材料的一个凝结点,问题是“专题”中的生长点、拓展点、研究点、联系点。

二、归纳思维的多样性

归纳思维有多种形式,本实录中的教师重点关注到了几篇不同文章间的联系与比较,却否定了一位同学单篇文章内不同内容表现同一人物形象的归纳与整合。这个否定是源自于教师对专题与问题理解有误而导致的。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王思雨的这个设题《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你打算怎么研究这个设题呢?

生:我研究的设题是《三次弹铗而歌的冯谖》。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专题。一是“三次弹铗而歌”在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什么效果;二是文章为什么要通过写“三次弹铗而歌”来表达这样一个效果。

师:那么你研究的内容就是这“三次弹铗”,研究的对象就是冯谖。

还有别的吗?还有拓展吗?

生:就是研究人物塑造方面,它的文学方法和别的篇目不一样。

师:就是说专题研究最后提升到“人物塑造的方法”的层面,是吧。好,请坐。我们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个专题题目和我们概括的“专题特点”有没有相悖的地方?

生:这个专题不是内容的整合,它不能成为一个“专题”。

师:是的。虽然我们同学的想法很好,通过冯谖的三次弹铗来研究人物塑造的方法。但是从这个题目的措辞来看,研究的对象太具体、太小了,只是“三次弹铗”、只是“冯谖”,没有和其他篇目或内容建立联系,不是内容的整合。这就不符合我们“专题”的特点,不能称为一个“专题” 了。但如果我们把语言表述改变一下,把“人物塑造方法”作为一个 研究专题,那是可以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王思雨整合了《冯谖客孟尝君》同一篇文章中与冯谖相关的内容,看到了作者塑造“冯谖”其人与其他几篇文章塑造人物的差异与独到之处。这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已上升到综合评价鉴赏的层次,几篇文章的整合是整合,一篇课文内的整合也是整合,此处学生运用归纳法,从文中的几个小点推论出史传文学塑造人物的一类方法,是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事实上,教师的这种以自我理解为标准的教学认识论是需要澄清的,它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扼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智慧亮点。

【注释】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