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笔试主要的失误评析

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笔试主要的失误评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体上,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规范性十分明确,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出论证的若干个逻辑漏洞或缺陷,并逐一展开评析即可,客观性极强。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整篇文章虽也结合了所给材料,但既没找出逻辑漏洞,更没有对逻辑漏洞的分析,在行文上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规范背道而驰,明显属于跑题之作。

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进行有效答题的重要指针,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精准把握、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规定要求,是考生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联考大纲明确规定:“论证有效性实体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这一规定提请考生有三个要点必须注意:①在文体类型上,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体属于论说文,须写成分析评论性文章;②在答题方法上,首先,考生需找出所给材料中的论证存在的逻辑“漏洞”,一般所提供的材料至少存在四五个以上的“漏洞”。其次,考生须对找出的逻辑“漏洞”阐述原因,进行批判性评析;③在写作要求上,文章须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精练,行文流畅。

除考试大纲的明确规定外,考试试题又有明确的提示:“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上述规定和提示,明确告诉考生:①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作文,在写作上必须符合论说文的行文规范和要求,而非简单的问答题;②必须紧扣所给材料,对材料的逻辑漏洞或缺陷进行否定性评析,而不是肯定材料结论的正确或质疑材料的结论,不得脱离所给材料而信马由缰、自由发挥;③分析的是所给材料的逻辑“漏洞”或缺陷,而不是观点错误,写作分析,更不是行文的结构错误或语法错误。

据了解历年考生在此题中的失分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搞不清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体写作规范,混同于论说文,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或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成驳论文;找不出足够的逻辑“漏洞”或缺陷(一般须找出四个“漏洞”或缺陷),如仅揭示一两个逻辑“漏洞”或缺陷,或者重复揭示;仅简单罗列出逻辑漏洞或缺陷,缺少必要的分析和点评;对行文结构或语言进行评论,另外还有其他枝节上的问题,如缺少题目、出现主观性词语、字体潦草、层次混乱、不分段落、超过或不足规定的字数等。本章将对此进行逐一点评。

1.失误之一:写成论说文——通篇赞扬、驳论、作品评析

把论证有效性分析混同于论说文,据了解这是考生写作时常犯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要求,没有认清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的区别,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文体上,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规范性十分明确,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出论证的若干个逻辑漏洞或缺陷,并逐一展开评析即可,客观性极强。而论说文的重点在议论,要求对命题或所给观点进行评析,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行文,重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加注重主观色彩。

1)完全赞同所给材料的观点

这类模考卷常犯的错误是完全肯定和支持所给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并没有指出所给材料论证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或缺陷。

以下是2003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请看两篇模考例文:

模考例文一

以变应变 生存之道

在一个平放的玻璃瓶里共存着蜜蜂和苍蝇。瓶底向光,瓶口对暗。向光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乱窜的苍蝇却死里逃生。这的确是当今社会景观的一种微妙影照。特别是将目前企业所处经营环境与之对照,更惊讶于其相似性。面对混沌的市场经营环境,企业的生存法则在哪里?有一成不变的规则遵循吗?蜜蜂的故事告诉我们:墨守成规,必将消亡;以变应变,生存之道。

蜜蜂的死是因为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它根本不考虑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固执地认为有光即有生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当你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地死抱一企业发展法则不变时,企业消亡之日也即将而至。美国王安公司因为深信自己的技术和客户群不疑而谋求技术革新和进步,最终导致了破产。前些年一些国内企业昙花一现,如秦池、三株、巨人等,很重要的一条原因也是信奉一个企业发展法则——盲目扩张,无限“做”大。当然,这个“做”不是做技术、做市场、做服务,而是炒作。

面对混沌的世界,在充满不确定性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要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允许出错,即使调整和改正。在我们普通人来说,你敢想象现今的主流家用电脑是10年前美国最快巨型机的水准吗?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敢想敢做,即使是混乱的行动也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把论证有效性分析写成论说文的例文。第一段由所给材料提出“墨守成规,必将消亡;以变应变,生存之道”的观点,在第二段围绕该论点展开论述,最后一段又回应了原材料的论点并做了充分肯定,赞同所给材料的观点。整篇文章虽也结合了所给材料,但既没找出逻辑漏洞,更没有对逻辑漏洞的分析,在行文上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规范背道而驰,明显属于跑题之作。

模考例文二

难得糊涂

蜜蜂与苍蝇的实验让我想起清代郑板桥的一句话“难得糊涂”。这是在我们企业经营中时常遇到的尴尬局面。它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中寻求新的生机,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

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大家熟悉、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红军长征事例来讲。开始王明“左”倾路线主张硬碰硬的作战思想,三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元气大伤。接下来的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漫漫的求索路程,开始并没有一个准确目标,只是寻找敌人势力的薄弱地点,随打随走,不也成就了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章吗?

同样在现代大企业成功的典范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共识,只有顺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目标,改变经营管理方法的组织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这也是美国通用公司的CEO韦尔奇先生在他执掌帅印二十年来,形成的管理理念。韦尔奇一上任就打破了通用公司原有的遵循最先进管理理论设计的组织结构,大力推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谁都可以对公司提出建议,公司也随时欢迎员工突发奇想并为员工的变革提供帮助。韦尔奇先生指出在这充满变化的社会里,墨守成规,靠制度规则约束人只会导致公司机构逐渐僵化,只有依靠众人随机的行动,创造更多的机会,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契机。

让我们记住“难得糊涂”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本文在第一段虽也结合所给材料,但提出“难得糊涂”的观点令人匪夷所思,接下来的第二、三段更是与原材料没有任何联系,而是天马行空地乱说一通,这也明显背离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要求。

2)写成驳论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与驳论文虽同属于论说文,但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以便彻底驳倒对方的论点,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把论证有效性分析写成驳论文,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清楚或根本就不知道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如把论证有效性分析写成驳论文,这样的文章即使写得再好,按照论证有效性分析评分标准,也只能得低分。

以下是2005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习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备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不能将经验灌入到头脑中。换句话说,试图向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向一个从未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能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种浪费,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模考例文

MBA教育绝非浪费时间

材料的作者认为MBA教育是在浪费时间,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偏激的。其论述存在很多错误,现反驳如下。

首先,作者将外科医生及会计师的培养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类比,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简单地根据医生和会计师培养与MBA培养有差别这一点,就否定了管理学教育的必要性是一种无端的做法。

其次,作者认为领导者只能是天生的。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的确,天生的管理潜质能为一个管理者走向成功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生能力的不足。许多成功的管理者并非是所谓的天才,他们胜利的法宝乃是不倦的学习。

再次,作者认为经验是无法通过教育传播的,这种断言未免太过偏激。实践确实是经验的源泉,但是教育可以把这些经验浓缩成知识,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传播给学生。试想若是没有教育对经验的总结,现在的管理模式还将处在最原始的状态。

另外,作者在文中将哲学教育与管理教育类比,从而否定了管理教育的实用性,这种将两种学科简单的等同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还要提到的是作者认为对企业的管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奥秘。这是作者对学习管理知识的一种方法的片面扩大,是不合理的。

最后,作者结论性地否认了MBA教育存在的意义,进而极端地认为MBA教育是对管理的贬低,这无疑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错误结论,无数的MBA教育成功案例都可以推翻它。

综上所述,材料作者认为MBA教育十分必要,而绝非浪费时间,更不是对管理的贬低。

本文作者犯了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作者从所给材料出发,得出“MBA教育绝非浪费时间”的结论,这实际上是与原材料完全相反的观点,并以此为论点从六个方面来批驳作者的观点,写成了驳论文;二是通篇论述都是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来批判材料的观点而不是论证,完全不符合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体写作要求,属于严重跑题。

以下是2006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以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再看另一篇模考例文:

模考例文

应理性的分析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一派欣欣向荣的今天,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许多种类达工业制成品,都占了世界生产总量的相当比例。在这样喜人的形势下,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来自工业领域的令人振奋的消息。比如这一条:2005年10月6日,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在全球正式启动A350运营客机项目。消息的发布者由此推论出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100架飞机中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并乐观地估计中国的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众所周知,飞机制造特别是大型客机代表了工业设计和制造的最高水平。果真能如以上论述所言,我们当然得为我国科技和工业水平的迅猛发展而欢欣鼓舞。但仔细分析,情况确不能令人乐观。因为中国只能代表这一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的一小部分,也就是局部性的工作,它的意义远远没有“由中国独立完成5架A350客机的研发制造”那样宏伟。我们进而可以由95%研发制造工业不是由我们完成推论出我国在大型民用客机研发制造领域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起码还不到称占有一席之地的乐观程度。

因此我认为,对某些消息我们必须持理性的态度去认真分析研判,才不至于误读误判,我国飞机制造乃至整个工业的研发制造还需要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才能会真正得到国际的认可,真正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第一段指出所给材料“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100架飞机中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并乐观地估计中国的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第二段对此进行了苍白的批驳,第三段又回应了开头,把文章写成了驳论文。这样,失分就多了。

3)写成作品评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明确要求考生对所给材料的论证的有效性进行评析,但有些考生并没有认清这一点,而是对材料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评析,即使评析再合理正确,但因没抓住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实质而不得要领,也属跑题。

以下是2004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专业公关公司。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

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千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十多倍。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模考例文

一段值得商榷的论证

所给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本土公司公关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的结论,看似严谨,实则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

首先,材料认为“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产品的成本价格、销售量的多少、公司的决策、市场的前景预期、国家政策的导向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水平。即使本土公司年营业收入增加,可能仅是与去年相比而言有所增加,但公司总体的营业收入也仍然会存在下降的可能趋势。

其次,论证者认为“本土公司的收益能力强”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论证者忽略了营业收入的基数指标,如果外资公司的去年营业收入水平是本土公关公司的10倍,那么本土公关公司的收益能力就远不如外资公关公司的收益能力强。

再次,材料认为“本土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高”的结论也有失偏颇。工作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它的高低与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都有关系。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外资公司完成的工作量相当大,本土公司完成的工作量相当少,即使外资公司的员工人数虽多,但工作效率也更高。

最后,论证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的说法不够严谨。行业发展与其企业经营和宏观的经济环境都有关系,一千家公关公司左右的数量只能代表现在,但未来的市场情况与现在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相符,未来公关公司的数目既有可能增多,也有可能减少,因此,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论证者的结论漏洞百出,因此而得出的结论也不能令人信服。

这篇参考例文对所给材料的“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本土公司的收益能力强”“本土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四个分论点进行了质疑,而并没有对论证关系的有效性展开评析,尽管也有分析和评论,但严重违背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基本要求,属于“跑题”之作。

以下是2011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价的高低。只有正确地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价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他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不相一致,他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模考例文

材料观点不可取

所给材料通过一系列分析,认为“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分析如下:

首先,材料认为“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作者的观点过于绝对,因为高价买进股票,再高价卖出股票,也未尝不会赚钱,并非只有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才能赚钱这一种可能。

其次,材料认为“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的观点也存在偏颇,因为判断股票价格的高低可以有多种途径,如市场预期、国家政策、企业实力、股民心态等,这些都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而并非只有看它的历史表现者这一种途径。也就是说,观察股票的历史表现是判断股价走势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再次,“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今后的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的说法也存在问题。从决策角度看,观察股票历史表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股票今后的走势。作为客观事实的股票历史表现,如果不用于预测股票今后的走势,对于投资决策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本文针对所给材料提出三个分论点,在分析中首先指出三个分论点是错误的,进而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所在,分析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明显偏离了论证有效性分析从逻辑角度进行剖析、揭示失误处的写作要求。此外,还存在一些对考题的结构或语言进行评论的失误现象。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得分包括两部分,即揭示逻辑“漏洞”分和结构语言分。结构语言的得分是基于对原材料的漏洞或缺陷的评析之上的。一般而言,如果漏洞或缺陷找得充分并且分析得当,结构语言的得分相对也就会高些,但如果脱离找出的原材料的漏洞或缺陷而只对材料的结构语言进行评析,也属典型的跑题作文而不能得分,而这也恰恰是考生常常忽略和把握不准的地方。

以下是2005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习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备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不能将经验灌入到头脑中。换句话说,试图向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向一个从未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能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种浪费,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模考例文

一篇无懈可击的论证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通过对比的方法,比较管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继而引出管理的特点,最后论证了MBA学生必须具有实际经验的必要性。本文论证严谨,论据充分,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本文开头就举出大家熟悉的两个职业作为例子:外科医生和会计师。相信大家对这两种职业的性质以及如何成为外壳医生和会计师都相当了解,因此作者用两种职业与领导业作比较。那么读者就一目了然了:外科医生和会计师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一步步培训达到的,但是管理者就不一样。由此作者就很自然地将文章引入了要讨论的中心话题。在开头的对比中,作者利于人的普遍经验作对比,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下文中,作者论述了管理的特点,以及领导的特征。“领导者只能是天生的”,这一句话就已经说明了领导者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根源所在:“管理不是能够在教室中学来技术”,但是作者并没有否定教育的作用,他说教育可以帮助一个有经验的人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也就使论证更加严密、无懈可击。

再接下来,作者论述了领导者必须有实际经验的原因,它是“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体验”。由此,作者基本达到了论述的核心,得到了论证的论点,MBA的学生必须具有实际经验。

在本文的最后,作者将论证的中心作进一步的升华。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读MBA不仅浪费时间,也是教育者对管理的“贬低”。至此文章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读后让人耳目一新。

这篇模考例文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找出原材料中的任何漏洞,而是对原材料的结构语言进行了评析,可谓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要求南辕北辙。

以下是2006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以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模考例文

一篇用实例论证的报告

文章中的核心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它的界定和使用是准确的,并前后一致,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

文章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以实例来论证自己的概念。先是它以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的空中客车为例,而该公司在世界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以其作为实例增强了文章论点的有效性。再是提出空中客车公司在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是以具体数据来实例论证,然后推算出“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是又一用数据来说话,进一步论证了观点。文章再进一步推出论据:“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上述是采用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分析的方法来摆出自己的论据的。我认为论证的论据是支持结论的,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充分的。因为众所周知,中国研发与制造飞机起步较晚,而现在文章指出中国不但是参与了国际飞机制造项目,而且该项目是国际大公司所属的,这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可以参与全球的竞争。

文章最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一核心概念,这是文章总结性地提出论点。我认为文章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都是有效的。

这篇模考例文只对所给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评析,没有找出存在的任何漏洞或缺陷,属于跑题之作。

2.失误之二:仅揭示一两个逻辑“漏洞”或重复揭示

据悉,这种情况较具有普遍性。有些虽了解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要求,也能按照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规范行文,但找出的逻辑“漏洞”却严重不足。一般而言,这类试题至少包含四个以上的逻辑“漏洞”或缺陷,只要认真审题,逐句逐段分析,精准找出逻辑“漏洞”,并进行评析即可。只要言之成理,行文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流畅,一般都能获得高分。

以下是2006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以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的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模考例文

不充分的论证

这段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均有不充分的地方,以下逐一论述。

文中提到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的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从而得出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的结论,这是欠妥当或者不成立的。因为中国只是承担了设计和制造工作量的5%,并不意味着有5架整机将由中国独立制造。大家知道飞机的制造过程是个多方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国只是在某些环节或过程中承担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不是5架整机由中国制造,这是站不住脚的。

本文只准确找出了材料中存在的一个逻辑漏洞,并对此进行了评析。虽评析较为合理,但也只能得一个“漏洞”加评析的分值,而全篇失分就很多了。

以下是2003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论企业发展的计划性

有这么一篇文章,说几只蜜蜂和苍蝇在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中,瓶底向光,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串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逃出。文章认为蜜蜂之死是由于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继而把这一结论,由自然界中现象归纳的结果,应用于经济界、企业界。认为企业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并进而认为混乱的行为比有序的衰之要好得多。

这种论证真的是牛头不对马嘴,毫无逻辑可言,当然导致其结论贻笑大方。

生物界的现象尤其是一个动物的习性不可能、不可以比拟到人类的经济社会。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社会经济界有它自己的规律,它们都有各自的科学,不能混淆,不能张冠李戴。

本文说了这么多,落脚点就在于企业发展的规律,那就是要有计划性,不能瞎碰乱撞。不遵守经济规律、不遵循社会及经济发展规则注定是要失败的。想靠一时的侥幸和运气来起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那是不理智的。

企业的发展要有总体规划,要有前进方向。企业要准备在复杂的环境中求变、求新,但同时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宗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求变求新,虽然会历经艰辛、挫折,但最终一定会成功。

这篇模考例文实际上只找出了所给材料的一个逻辑“漏”洞,即认为“生物界的现象尤其是一个动物的习性不可能、不可以比拟到人类的经济社会”,但却用了三个自然段进行分析论证,着墨较多。而接下来的第四、五自然段却偏离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体,又回到了论说文的套路,失分就很多了。

3.失误之三:没有揭示造成逻辑“漏洞”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某些考生因不明确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要求,而是主观地认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只是找出存在的漏洞或缺陷而已,把此题当作简答题而不是作文对待,缺少对产生逻辑“漏洞”原因作必要的剖析。

以下是2008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甲:有人以中医不为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普遍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西医是以科学研究为根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把中医的科学地位归咎于西方科学界不认可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是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

乙:从科学角度讲,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之上。中医不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只能说是伪科学。

甲: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治好了很多人,怎么能说它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中医也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握,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约70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模考例文

题干中甲乙双方的论证都有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

甲的漏洞主要有:

(1)“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这句话混淆了“科学”与“知识产权”这两个不同概念。

(2)“科学对人类有用”并不代表“有用的都是科学”。

(3)西方人不理解中国文化并不能反推出中医是科学的。

乙的漏洞主要有:

(1)“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推不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的结论。

(2)“中医的发展不以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基础”,得不出它与现代科学不兼容的结论。

(3)即便中医与现代科学不兼容,也不能推出它是伪科学的结论。

(4)“西医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是在操作上覆盖了身体的每个部分,但并不意味着整体观念、系统思维。

(5)将现代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完全归因于医学发展的功劳,并不恰当,明显带有绝对化的倾向。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要点是既要找出材料论证中存在的逻辑“漏洞”或缺陷,又要针对找出点每一个逻辑“漏洞”或缺陷进行必要的评析。很明显,尽管本文作者较为全面地找出了所给材料中的漏洞或缺陷,但缺少必要的分析,并不是一篇文章,就像在做问答题。

以下是2012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

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化视角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台风、暴雨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的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模考例文

所给材料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

(1)材料论证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的规律,缺乏必要的依据。

(2)“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的说法过于绝对。

(3)气候变化无论算不算灾害,对于那些影响到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生存的气候变化,材料得出的可以置之不理的建议显然理由不够充足。

(4)类人猿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难以推理出类人猿进化后还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在逻辑上是欠缺严谨的。

(5)即便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也不意味着必须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现象置之不理。

(6)文尾认为“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与开头人类自身“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相矛盾。

(7)“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的改变了气候”,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样危害大的情形下,难以推出“人类不必过多干预”的结论。

(8)由“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推不出“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

模考例文找出了材料中存在的大部分漏洞,但缺乏必要的分析,没有揭示造成逻辑“漏洞”的原因,错误地认为论证有效性分析不是“作文”。

4.失误之四:结构散乱或一段到底

既然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最终的呈现形式是一篇作文,在结构上就必须符合作文的写作规范,即必须有完整的结构,比如必须有题目,主体结构部分必须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等,但有一些模考试卷在写作中缺少标题、开头或结尾,致使文章结构不完整。实际上,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标题、开头与结尾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格式,比如开头的一般写法是“材料通过等一系列的论证,得出……的结论,论证看似严谨,实则存在很多漏洞”等。文章的结构是最影响阅卷老师评判的直观因素,如果文章结构不完整,即使所有漏洞都找出并分析到位,也属于结构不完整的作文,得不到高分。这必须引起注意。

以下是2011年1月写作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价的高低。只有正确地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价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它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不相一致,它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模考例文

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就能赚钱吗?

文章通过对股票的价格历史以及未来走势情况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只有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就能赚钱,否则就会赔钱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并不可信,值得商榷。

首先,作者认为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样的判断有失偏颇。因为在股市中,除了低买高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是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通过不断获得股票分红而实现赢利。所以,低卖高买不是股市赚钱的唯一方式。

其次,作者认为要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途径是看它的历史表现,这样的结论太过绝对化,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只反映了股票的过去情况,至于未来走势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股民的认可度、公司的发展前景、国家的方针政策导向等。同时,在表述上也与“股价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自相矛盾。

再次,作者认为股票今后的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判断也是片面的。很多大型投资公司机构对今后股票走势的判断都是基于国家政策的倾向性、行业发展的水平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等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合理预测,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对股市的判断都是主观的预测。

最后,作者认为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就能赚钱,否则就会赔钱。这样的结论也过于绝对化。因为概率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即使有很大的上涨概率,投资者仍然无法保证就一定能赚钱。政策的突然改变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涨跌的不确定性,而可能让投资者赔钱。

本文虽然能够准确找出所给材料的逻辑“漏洞”或缺陷,并能逐一进行评析,分析也较为得当,文章采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行文,层次也非常清楚。可惜缺少结尾段,没有对全篇进行归纳和总结,就属于结构不够完整。因此写出一个简短的结尾段与首段呼应,才能算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5.失误之五:其他枝节上的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是一种格式化很强的文体,这也决定了写作的规范性要求。据多方了解,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抓住考生文章的关键信息(比如文章题目,用于标识段落顺序的“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总之”,材料中的关键词等),看似枝节的东西,却是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有些人在写作过程中却由于忽略了其中的某些枝节,往往导致失分,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具体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题目。论证有效性分析既然要求的是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自然也就必不可少,因为文章题目就像该文的“姓名”,是文章的标签。一个好的标题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提醒考生一定不要缺少题目。

二是字迹潦草。一些考生吃亏在字迹潦草模糊,卷面可用“脏、乱、差”来形容,这样的卷面直接影响到得分。所以,考生一定要把字写清楚,写工整,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三是层次混乱。据悉,有些模考试卷不分段落,或颠三倒四而不按找出漏洞或缺陷的先后顺序行文,也将影响得分。一般来说,正文写六个自然段,是结构比较规范的行文要求。第一自然段通过简要梳理材料并对论点进行质疑,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按顺序逐一对找出的逻辑“漏洞”进行评析,第六自然段总结论点。

四是字数太少或超字太多。论证有效性分析规定了考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一般的看法是,只要不超过或不少于规定字数的50字就符合要求了。字数超过太多,时间肯定来不及;字数太少,又不能把问题说清楚。所以一般来说,按照试题要求,写600字左右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