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关键词

揭示关键词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千人丧生。面对这样的考题,考生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选择”这个关键词。因此,考生在把握关键词的时候,需要在“选择”这个概念上再深入地开掘,增加更有分量的定义。这个题目的关键词“长远和眼前的选择”“全局和局部的选择”把握好了,写起来就有了线索。作为一个国家的首相,丘吉尔他有个人的感情,对人民的伤亡忧心如焚。

每一个考题,看起来都是一段话,一两百字,甚至更少。粗粗一看,有很多话可以写,有很多问题可以展开,但仔细体会,其中埋藏着几个最重要的概念或者问题。这正是需要考生去发现、去把握的最核心的部分。把握了这些核心的部分,写作就有了最可靠的基石,论述就有了较好的思路。这些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关键词。一篇700字的考卷,不可能出现很多关键词,一般来说,正确地找出了考题中的一个关键词,整篇答卷就有了中心。所以,找到考题中的关键词,这是考生审题中特别重要的一环。

例证之一:下面以2005年1月的写作真题来探讨这一问题。

根据下述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评价丘吉尔的决策,说明如果你是决策者,在当时情况下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并解释决策依据。700字左右。(40分)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做出一个令他五内俱焚的决定。当时盟军已经破译了德军的绝密通信密码,并由此得知德军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但是一旦通知这个城市做出任何非正常的疏散和防备,都将引起德军的警惕,使破译密码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所以丘吉尔反复权衡,最终下令不对这个城市做任何非正常的提醒。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千人丧生。然而,通过这个密码,盟军了解到德军在几次重大战役中的兵力部署情况,制定了正确的应对策略,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面对这样的考题,考生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选择”这个关键词。这当然不错,但是,还必须再深入、再挖掘。如果只停留在“选择”这个层面上,还是太抽象、太平面、太普通。在这个题目中,丘吉尔面对的不是一般的选择,而是“上千人丧生”与“整个国家在战争中胜利”的选择,是“长远”和“眼前”、是“全局”和“局部”的一个沉重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所以,这个选择里面包含着勇气、智慧和政治家的战略意识。因此,考生在把握关键词的时候,需要在“选择”这个概念上再深入地开掘,增加更有分量的定义。如“艰难的选择需要大智大勇”“长远的、全局的选择总是痛苦的”“重大的选择往往包含着令人痛心的牺牲”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随大流,不会仅仅停止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一般性论述上。其实这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上千人的丧生难道是“轻”吗?仅仅从战争胜负的角度看,好像是“轻”,但是从生命价值、从人道主义看,就无比沉重。所以如果我们只写“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显得轻飘飘,从立意的角度看也不合适。

这个题目的关键词“长远和眼前的选择”“全局和局部的选择”把握好了,写起来就有了线索。论述中可以充分地点出丘吉尔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也可以写出英国在当时艰难的困境。作为一个国家的首相,丘吉尔他有个人的感情,对人民的伤亡忧心如焚。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他不能用个人的感情去做出民族的生死抉择。他的选择不是一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权衡,而是一个政治家在世界大战中事关整体大局的战略抉择。所以,他只能做出唯一的决定,就是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胜利。从丘吉尔的例子中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不同的选择,内涵是不一样的,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我们不能用日常的思维去判断长远的、全局性的问题,也不能仅仅用个人的好恶、利益、得失,去评价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去思考,就能写出超出常规的思路。

下面看一篇模考范文,具体感受一下上述分析。

模考范文

壮士断臂的回报

丘吉尔为了避免破译德军密码的秘密暴露,而不向明知将会遭德军空袭的考文垂市作出任何非正常的疏散和防备,致使半城被毁、千人丧生,但由此获得的回报是通过密码破获了几次重大战役中德军的部署情况,从而取得重大胜利。

毫无疑问,丘吉尔此举需要壮士断臂的勇气,与整个战局的发展相比,这显然是弃卒保车的英明之举。

无论是战争还是企业的竞争,又或者是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通常都面临着同样的抉择: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还是全体利益?两者之间常常不能兼得,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做出选择。“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然后要有丘吉尔般壮士断臂的勇气。

首先,判断的标准在于总体的价值判断。倘若以考文垂半个小城换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性逆转,利弊间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选择,我们则难以以长远的目光来判断孰优孰劣,这个时候考验我们的便是基本的人文价值和道德使命,在利与弊间以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在得与失之间存在着客观辩证的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长期的利益和全局的利益角度而言,最终会有所回报,可弥补被牺牲的部分利益和短期利益,考文垂的牺牲换来的是几次重大胜利,这对整个战局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其牺牲是值得的,其换取的回报远高于其付出的代价。

其次,有了总体的价值判断还要有断臂的勇气,否则首鼠两端,当断不断,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全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都要遭受损失。

在赞叹丘吉尔的明智与勇气之余,我不妨又想起第三种选择:鱼和熊掌,没有任何前提表明不可兼得,而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在现代军事伪装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不妨以主动有所为而取代其不作为。

综上所述,我的决策是,在弃卒保车的前提下主动有所为,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

例证之二:再看看2006年1月考试的写作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两个和尚住在东、西两座相邻的山上寺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够一天用的水,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光阴如梭,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有一天,东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山的和尚没有在意:“他大概睡过头了。”哪知第二天,东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西山的和尚担心起来:“我的朋友一定是生病了,我应该去拜访他,看是否有什么事情能够帮上忙。”于是他爬上了东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到达东山的寺庙,西山和尚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十天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难道你已经修炼到可以不用喝水就能生存的境界了吗?”东山和尚笑笑,带着他走到寺庙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三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挖出水来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啦。”西山和尚不以为然:“挖井花费的力气远远甚于担水,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这个题目表面上看起来也包含着选择问题:是每天去挑水呢?还是挖一口井?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和尚喝水的问题,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花力气的方法也不一样。每天挑水用的力气不多,但每天都要跑一趟,属于细水长流。挖一口井,要费很大的劲儿,满头大汗,但是挖好以后就一劳永逸,省去了很多麻烦。两种方法我们到底选择哪一种呢?看到这个题目,每个人都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习惯性地做一个选择。看看下面这篇模考范文:

模考范文

挑水不如挖井吗?

东山西山都住着一个和尚,他们每天都需要下山去挑水,解决每天的喝水问题。忽然东山的和尚不去挑水了,西山的和尚很奇怪,好多天以后他去看东山的和尚,原来东山的和尚挖了一口井,从此不需要下山挑水了。

挖井和挑水,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每天挑水看起来有点儿麻烦,上山下山费很多时间,还要花不少力气。但是,挑水的时候,东山和西山的和尚可以每天见面,他们可以聊聊天儿,聊聊心里的快乐和苦恼,聊聊生活里的很多事儿。东山的和尚挖了井以后,两个和尚见面就越来越少了,这难道是件好事儿吗?他们不感到孤独吗?社会交往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失去了这一部分,生活的质量就会下降。表面上看,有了一口井,生活方便了,刮风下雨的时候,也不用辛苦了,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失去友情的损失。所以,如果我来做这个选择,我会选择下山去挑水,每天看到我的朋友,每天亲切地说说话。

当然,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每天去挑水,每天看到朋友,当然很高兴。但是也要考虑,特殊情况和长远的利益,而且每天挑水也是一个负担,如果遇到下雪或干旱的天气,或者生病了,没有力气,那怎么办呢?如果有一口井,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说,无论从长远或眼前的利益看,挖一口井还是很需要的,它可以使人的生存更加安全,使人的生活更加自如。考虑到这一点,问题就更清楚了:我们可以每天去挑水,然后每天花一点时间,挖一口井。这样,我们既可以保持友情,保持我们的社会交往,又可以在我们不能挑水的时候,也拥有美好的生活。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习惯于网购、微信聊天,朋友们见面越来越少。这就像挖了一口井,不再去挑水了,表面上活得很轻松,什么都很方便。但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失去了多少人和人的亲密接触,失去了多少生活的温度。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很多好处,这是不能够否认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些传统的情谊,就像每天去挑水一样,和朋友们互相交流,在相见的温暖中,保持生命的温馨。

这篇论说文,从“挑水还是挖井”的选择入手,展开更深的思索。其中不仅仅有可量化的得失计算,更有对于人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的考量,也就是说,理性的经济考量之外,还有道德的、人文的判断。可以说,这份答卷把关键词从“得失”思维升华到了精神和情感的高度,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更加珍贵的是,这份答卷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挖井,而是从更全面的视角,提出了既要挑水又要挖井看法,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两个和尚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有局限的,都只考虑了一个方面,没有想到发挥挑水和挖井的综合统一。这正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误区,这篇模考范文跳出了单方面的思路,抓到了问题的要害。

从立意的角度看,这篇模考范文在立意方面也很有特色,把两个和尚挖井和挑水的问题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指向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交往的缺失。这样就把整个考卷的内涵扩大了,而且很有针对性。

例证之三:如何提炼故事中的关键词?

通过一个故事写一篇议论文,这是考试中常见的类型,如何从故事中找出关键词,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先看看2008年的写作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35分)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卷柏。说它奇特,是因为它会走。卷柏的生存需要充分的水分,当水分不充足时,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躯卷成一个圆球状。由于体轻,只要稍有一点风,它就会随风在地面打滚,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当水分又一次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它就会继续游走,以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难道卷柏不走就不能生存了吗?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到空地中水分最充足的地方,不久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当这里水分减少时,卷柏便拔出根须,准备漂移。但实验者用挡板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限制了它游走的可能;结果实验者发现,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那里,而且在几次将根拔出又不能移动的情况下,便再也不动了;而且,卷柏此时的根已经扎入泥土,长势比任何时期都好,也许它发现,根扎得越深,水分越充分……

这个考题的关键词似乎很简单,就是一个问题:“扎根”。题目最后说,“卷柏此时的根已经扎入泥土,长势比任何时期都好,也许它发现,根扎得越深,水分越充分……”。这是不是暗示,这个题目要求的是写人生要善于“扎根”,而不能四处浮游?

如果这样写,当然也对,也不会错。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关键词”,很多考生都会止于这种审题的思维,答卷就容易千篇一律,不能让人有创新感,更不能给人启发,当然也难得到高分。

那么关键词应该如何挖掘呢?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可以运用中国古老智慧中很强调的一句话:“因地制宜”。具体到考题中,卷柏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难道是扎根吗?并不是。它根本的特性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自己,在大自然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机。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追寻着雨水和草地。卷柏这种特性,才是它的根本。理解了这一点,“因地制宜”关键词就清楚了。

有了这个关键词,是不是就可以轻松下笔了呢?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还要考虑考题的侧重点。考题说,“难道卷柏不走就不能生存了吗?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到空地中水分最充足的地方,不久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当这里水分减少时,卷柏便拔出根须,准备漂移。但实验者用挡板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限制了它游走的可能;结果实验者发现,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那里,而且在几次将根拔出又不能移动的情况下,便再也不动了。”为什么考题用这么多文字来描写卷柏被围起来以后的变化?这肯定有出题的关键指向。也就是说,在描述卷柏因地制宜的习性之后,更强调扎根的重要性。所以,面对这个考题考虑关键词,既需要重视“因地制宜”,更需要论述“扎根”的重要性。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否定,而是互相补充,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我们用“扎根”去否定卷柏原来的“游走”,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也不符合卷柏几万年以来的进化道路。如果“游走”不合理,卷柏怎么可能生存到现在呢?在这个题目中,卷柏被拦住,它不得不深深地扎根,这也是对环境的进一步适应,而且是更高级的适应。

下面看一篇模考范文,深入理解这个问题。

模考范文

以主动的扎根蓬勃成长

几千几万年以来,南美洲的卷柏游走在大地上,哪里适合生存就到哪里去。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生存方式,融合了植物和动物的特长,既能扎根在一个地方,又能寻找更合适的生存环境。大自然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原理,卷柏可以说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

我很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要把它围起来,不让它继续游走。难道它没有地方可去啦,人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用一个人为的环境保护它?好像情况并不是这样,人们只是想做一个实验。也就是说,卷柏被设定在一个假设的情况下,看一看它的反应。结果,被围起来的卷柏“根已经扎入泥土,长势比任何时期都好,也许它发现,根扎得越深,水分越充分……”。这个结果,对于卷柏来说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南美洲那么大,人类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围起来,让卷柏扎根。卷柏也不需要深深地扎根,也许深深地扎根还会给它带来危害。它的根越来越深,变得跟其他树一样,几百年之后再也不会游走了,如果遇上干旱,它也会像其他的树一样枯萎、死亡

但是,面对这个考题,我还是获得了很大的启示。人非草木,人需要深刻的生活,扎根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当下,形形色色的新事物很多,各种时尚各种流行都在吸引人,很多人跑来跑去,追逐自己的感觉,使生活变得十分肤浅,表面的快乐下,内心积累了很多焦虑。在这个丰富的时代里,每个人都需要扎根精神,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积累经验、学习知识、深化内涵。也只有这样,才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可以和别人互动,可以为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俗话说,“不怕样样会,就怕一手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因此,面对卷柏,我们要学习它的游走精神,在广阔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从卷柏的扎根中获得启示,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深度。植物只是适者生存,并没有很深的反思,很简单。人有根本的不同,人有无限的可能,尤其是认识到自己的可能性之后,我们需要克服一切力量,努力扎根,实现自己的可能性。卷柏在无法游走的时候不得不深深地扎根,让自己获得生机。人却可以主动地扎根,深化自己的生存。让我们更好地发扬扎根精神,在全球化时代蓬勃成长。

这篇模考卷审题既准又深,行文不仅能辩证地紧扣中心论点,而且写得很有想象力,把卷柏和人联系起来,既谈到卷柏“游走”的合理性,又重点谈到“扎根”对于人的重要性。在论述的时候,还结合了当下人们的“游走”状态,呼吁发扬“扎根”精神深化人的生存。这样的写法,重点扣住了“扎根”,符合题目的潜在要求,但又不否认卷柏的“游走”,这是很巧妙的,两个关键词之间形成了互补互动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