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思中学的“问题解决法”

洋思中学的“问题解决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开洋思中学的成长史不难发现,洋思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洋思中学曾经也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但由于坚持“问题就是动力”、“解决问题就是挖掘潜力”的思想认识,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因为洋思针对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行了“三三三全程备课”的改革措施。每段备课又包括三个基本备课过程,所以称为“三三三全程备课”。

翻开洋思中学的成长史不难发现,洋思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问题推动着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无论是改革之初,还是改革攻坚阶段,抑或是现在。应该说,无论哪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由于对问题的态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蒸蒸日上,有的日薄西山。洋思中学曾经也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但由于坚持“问题就是动力”、“解决问题就是挖掘潜力”的思想认识,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对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就会有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都将问题看成发展的起点、推动力,还有哪所学校不能发展呢?

集体备课最怕的是什么?形式化,花架子,做样子。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但洋思是个例外。为什么?因为洋思针对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行了“三三三全程备课”的改革措施。

“全程备课”包括三个备课过程,即课前预设备课、课堂生成备课、课后辅助备课。每段备课又包括三个基本备课过程,所以称为“三三三全程备课”。

也就是说,我们的备课工作不再局限于上课之前的备课,而是拓展延伸备课的时间与空间、方式与方法,延伸到课堂、课后——课前备课是基础,课堂备课是关键,课后备课是提升,从而使备课形成一个备课系统,组成一个备课链,环环相扣,彼此相应,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1)自行备——自研备课。在集体备课前一个星期,备课组长布置下周的集体备课任务,教师自行备课。学校要求所有老师必须像学生一样学教材,做练习(即下水作业,作文教学中就是下水作文)。在此基础上,对照答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接着分析学生、研究学情、选择教法,按照教案撰写的要求认真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2)集体备——互研备课。为了确保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做到四个“明确”:①时间明确,即新课前一天;②地点明确,即每个备课组都必须到学校指定的研究地点备课;③重点确定,即研究一星期前布置的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不涉及其他;④人员明确,即参加备课的人员明确,除了本年级本学科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外,学校还必须有至少一名中层正职或校级领导参加集体备课,这样做一是为了督查,二是起到引领作用,组长(学校推荐由大家认可的骨干老师担任)为组织者。我们不确定主讲者,因为有了主讲者,其他教师就只有听的份儿了,就可听可不听,可研可不研了。不确定主讲者,随意点名讲,这就促使所有人都去钻研、准备,课课都经手,就没有忽视、漏视的现象了,从而达到“人人都是主讲者,人人都要随时接受检查”的功效,这样钻研教材时就不会马虎了。

我们还规定了集体备课的五个程序:①自填自评备课情况,即备课组长下发表格,由教师自己评估、自己填写自备教案的情况;②备课组长检查个体备课情况,即备课组长下位检查,就本组教师的备课情况一一填写,主要是查有没有备课,有没有备好课,栏目完整与否,并作好记录;③备课组长引导教师研讨、解决个体备课出现的问题,即在备课组长的组织带领下,就大家在备课时出现的相关问题共同研究;④提问、考问年轻教师,即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就教材问题向青年教师提问,让青年教师回答,从而考查青年教师有没有真的在研究,这是提升青年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与途径;⑤共同研究六大问题,达成教学共识,即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在六个方面共同研究,从而形成本校、本年级特有的教学方案。这六个方面就是前面所讲的课时划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引导策略、作业策略、上课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3)自改备——自研改备课。根据集体备课的讨论意见,老师在大的方向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班级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修改自己先前的备课,使备课既有集体备课的智慧又有自己的内涵,从而达到集体与个体较完美的结合,杜绝教学的“一刀切”、统一化现象。

(1)学中备——老师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过程之中进行的备课。这时,老师要走到学生中去,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察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去思考、选择哪些为重点、哪些为生成、哪些必须解决、哪些可以放一放,还要针对问题及时生成引导与解决办法,从而为有效的“后教”作准备。

(2)教中备——老师在学生集体合作、互教互研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备课。这时,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相互交流中生成的新问题。面对新问题,包括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老师必须再度深入思考,调整先前的教学方案,生成更为切实有效的新策略、新办法,为最后出场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师教”,切实解决共性问题作准备。

(3)练中备——老师在学生训练反馈过程之中进行的备课。在老师生成“后教”策略后,学生开始进行“当堂训练”,老师依然必须走到学生中去巡视,发现学生在作业与训练中出现的新问题,发现问题后不要急于讲解答案,而是记下来,生成解决方法、应急办法,从而为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了使课堂“三备”富有实效,我们要求教师切实做好课堂资料的收集与应急处理工作,“不带笔本不进课堂”、“不作记录不开讲”,所有老师不仅要带教案进课堂,还要带笔、本子进课堂,在课堂上要努力将学、研、练中发现的问题用最快的速度,有重点地记在本子上,当然,不能因作记录而荒废教学,应处理好记与教的关系。这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富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为课后反思备作准备。记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问题,共性的个性的皆可;可以是学生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又是老师未能备及的;可以是老师即时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先进的失败的皆可;还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因所见、所听而产生的灵感;等等。

(1)反思备——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认识、处理以及生成的意外收获所进行的思考。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入反思,目的是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材料、积累资料,使下一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交流备——老师在反思备的基础上,于下一次集体备课时,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之下,对反思备所作的交流。在交流中,互通有无,促进彼此提高。在交流备中,要求各位老师只讲最重要的一到两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将上课引向深入,使集体备课能够扬长避短。

(3)辅导备——老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训练与作业的情况而采取的相应的备辅策略,从而使课外辅导具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辅导中真正获得提升与发展。

为了使备课质量高,除个人努力与备课组加强建设外,学校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全程备课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加大备课的检查力度,将各方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老师的责任感,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备课组长周五备课送审制,即每周五下午所有备课组的组长必须将本人的备课交到教导处,让相关学科的领导检查备课组长的备课情况。如果检查到备课组长未按照要求备课,学校则按照《备课组长考核细则》,一方面在百分赛考核中扣分,另一方面在绩效工资中扣钱,同时在每周一的备课组长例会上给予通报、严肃批评。如果连续遭到三次通报,则撤销其备课组长资格。

(2)一般教师平时备课抽检制,即每周由教导处派员下去对备课组个别成员进行检查。我们在检查时将教师分成两块:一是信得过的老师,一般不查;二是有问题的老师,尤其是师德有问题、教学质量有问题或学生家长反映不佳的老师,不仅查是否备了课,还要细查备课的质量,不仅查一次,还要跟踪查,以查促改,以查促变。如果查到未备课或未能认真备课,则按照《备课组长考核细则》对备课组长进行必要的处罚,因为备课组长不仅是教学业务的骨干,也是本备课组的行政领导。当然,备课组长已查出并已经处理的除外。学校还将按照《教师师德考核条例》进行处理,不仅是扣分,更主要的是与其绩效工资挂钩,与其今后的职称、评优、晋升连接,同时每周公布、曝光,促进其改进与提高。

(3)平常点课听课检查评价制,即针对备课与讲课两张皮的现象,学校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评课小组,在教导处的安排下,每天对个别老师进行点课听课。听课后,首先要检查备课笔记是否有、是否真、是否与讲课差不多;然后就讲课作评点,尤其对老师的“课堂三备”进行交流、评价,要给出等次,作出量化评价,并将其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一项内容。

(4)每月全面检查评价通报制,即在上述三种以过程管理检查备课的基础上,每个月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所有老师的备课情况进行再次全面检查,从量与质两方面对所有人员作出“优”、“合格”、“差”三级评价,并将之纳入“教师百分考核”中,与多种考核严密挂钩。

应该说,在哪一所学校里都有“差生”,但是,如何使“差生”最少,“差生”不差、由差变好呢?我们一直认为,学生不是天生的差,而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为此,我们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采取了诸多切实的措施来全面促进学生的提升与发展。

(1)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在洋思中学,每一学年对所有学生都要重新分班。许多学校很不理解,认为这样做学生会不适应,家长会有意见,教师会不理解,所以它们采取的是管三年的一次性分班策略,这样学校也少了很多麻烦。我们以为,这样的做法欠妥当。首先,教师水平不一,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循环教学,如果一管三年,那就是对学生不负责,学生上学就变成了碰运气,碰到好的老师,则是幸事,否则就是不幸。其次,这样做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很多教师是有潜力可挖的,而且他们也在不断地努力;而有的教师,对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却享受与前者一样的“待遇”,这是严重的不公平,长此以往,校风就不正,好差就不分,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还有,一教三年,时间太长,三年前分的班,其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却要在三年后才能见分晓,虽说三年里学校可以监控,可以督促,但是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如果一年一考核,一年一兑现,是不是更能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呢?三年时间太长了,教师在这三年中的变化是很大的,学校在这三年中往往也会有很大的人事变动,所以一教三年使教育教学质量不容易科学评价。

鉴于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三年一次性分班的办法,采用每年都分班的方法,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段的学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每个班级,并分别与年级负责人、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状,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变情况进行检查,优者奖,劣者罚。

(2)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我们要求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到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同时,与优生签订帮扶责任状,将“差生”的发展与优生的成长捆绑在一起考核。如果“差生”摆脱了“贫困”,则给优生记功,加插“红旗”,记入成长档案,推荐评优、评先;反之,则找优生谈话,实行评价否决。

(3)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差生”,板演最多的也是这些“差生”,释疑、点拨最多的还是这些“差生”,谈心交流最多的依然是这些“差生”。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这些学生奋发向上,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他们有了尊严、信心。

(1)坚持从起始年级抓起。起始年级就是初一年级。我们认为,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进步,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发展,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向善的、向上的。学生之所以会越来越差,是因为开始没有抓好,没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相关行为的教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们狠抓初一年级,不仅配备好的教师,而且领导下放,将主要精力放在初一年级,使学生一进入初一就有一个变化的环境。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在过程中变化,在过程中发展。基础打牢了,还愁学生不能进步吗?

(2)坚持从起始学科抓起。每一个年级都有起始学科,以前,小学未教英语时,初一年级的起始学科就是英语,初二年级有物理,初三年级有化学。我们要求每个人所有的起始学科都必须达到“优”的水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了这一目标,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方向。实际上,在这一目标下,学生即使不能达到优,至少也能达到良或者及格,而不及格的人数几乎是零。这样,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成绩有了起色,就对学习有了信心。是的,学生的信心首先往往来自某门学科学习的成功。对于其他功课,我们自然也不放松,提出必须及格的要求——这是底线。而且,我们从制度层面规定老师必须确保“人人及格”,否则就要受罚。

(3)坚持从起始活动抓起。学生进入学校后的每一项起始活动都必须严格抓起,不能让学生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例如,学生的第一次家庭作业,我们要求所有老师要么不布置,要布置就必须认真检查,对于不认真完成者或者马虎敷衍者则要严肃查处,让这些学生在高压下不得不做。其实,做任何事都是有规范的,表面上看是严肃,实际上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只不过,这种爱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为了有效解决双休日作业难完成的问题,我们除了加强作业校本化,做到作业少而精外,还从学校层面开展双休日作业评比、展评、经验介绍、表扬、批评等活动,与家长签订责任状,教师在门口等作业,每周日下午将作业情况上报学校,召开全校大会,让好的学生讲体会,让差的学生谈原因,在班级开展“双休日作业好不好做、怎样做”的演讲比赛,使所有学生都受到教育。

(4)坚持从起始规范抓起。刚进校的初一学生是最容易改变的,虽然他们身上可能存在诸多缺点、问题,但是刚到校时,一般都会“隐藏”问题,处于“好学生”之列。这时候是教育的最好契机。为了使他们好的举动持续发展,我们在学生进校后,不是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先对学生的表现、变化予以充分引导、表扬、激励,使其看到自己到了新的学段后确实变成了一个“好学生”,以增强其进一步变化的信心。另外,我们还组织新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洋思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在学习中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思及其内涵,比照自己的过去,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条款,开展全班、全校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抛出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校性的背诵《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行动,所有人、所有班级都必须会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人人能背的班级,颁发背诵证书;不能背的,扣班级分数,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然后再组织学生写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划,一式两份,一份自己保存,另一份交到学校存档。每个班级为每个学生设立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记载表,每天记载,再每周、每月进行总评,凡是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者,切实做到“周周插红旗”、“月月送喜报”。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以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呢?因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从知耻开始”,“知耻从知规矩开始”。如果心中连规范都没有,行动还怎么会有规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心中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动才规范。

“三清”运动是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通过“三清”运动,不让一个孩子欠债,就是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夯实他们的基础,对他们“穷追不舍”。“三清”的共同点就是打不尽豺狼,坚决不下战场,为目标而战,为任务而战,为责任而战,为学生的发展而战,为学生的未来而战。

“三清”的内容是基本的、基础的、书本的内容,它是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三清”的载体不是人人参与考试的试卷,而主要是课本;“三清”的对象是少数该“清”的内容没有过关的学生;“三清”的核心是“堂堂清”,它是“日日清”和“周周清”的基础;“三清”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它使所有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感到有了责任,于是一起铆足了劲,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三清”是目标,但不能“清”,怎么办?当然是帮与扶,实施“扶贫工程”。

(1)“堂堂清”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努力、向上、全身心地投入高度紧张的课堂中去,全过程思,全过程行,全过程用心、全过程用劲、全过程用情去求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实现“课堂上能掌握的决不留到课后”的目标。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学生有没有“堂堂清”呢?“当堂训练”是最好的检测方式,它能发现学生课堂上的不懂、不会之处,从而在课后有的放矢,从而实现“日日清”。所以,“当堂训练”是“堂堂清”和“日日清”的桥梁与纽带。

(2)“日日清”就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当堂训练”中暴露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或自己或让该生的“师傅”进行课余辅导、督查,使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如果只是知识上的问题,则耐心讲解,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其将当天课堂上没有搞懂的知识及时掌握;如果是技能上的问题,如某个实验探究有问题,则到实验室给这些学生“开小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同时在班上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一帮一”的“师徒”结对,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这样学得好的学生就会主动给后进生解难释疑,以解决教师分身乏术的难题;对没有“堂堂清”的学生,“师傅”帮助“徒弟”过关,一次“清”不了,就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日日清”使辅导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获,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3)“周周清”就是对“双差生”、调皮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行验收制度,单周验收数学,双周验收英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周周清”缩短了学生间的差距,让“差生”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有利于共同进步。对于没有“周周清”的学生,老师不得让学生随便回家,星期五晚上“陪同”学生,辅导学生直到其清;对于特殊的学生,还必须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辅导,只要有一定的进步即可放行。

“三清”使每一个学生不欠债,加强了责任心,夯实了基础,挖掘了潜力,让每一位暂时落后的学生有了尊严、信心,复燃了求知的欲望,有了向上的可能,不仅扎扎实实地补上了缺,有了自学的能力,而且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吃苦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真正进入角色,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且能够学好。

只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三清”运动,就一定会将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变成他们的一种追求,形成他们的一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更加自觉主动。长期坚持下去,“清”不了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少,课堂上所有学生都会跟上大部队,这样,课堂高效的目标就不难实现了。

确保德育工作富有实效,这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事实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最终能否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必须依靠系统化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一定要到位,富有实效。应该说,洋思中学的德育工作也是非常富有特色、很有创新之处的。

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洋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题目是“此园无处不文化”,发表在《江苏教育》2009年第12期上,全面介绍了洋思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的,作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对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在洋思,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处处洋溢着德育的和风细雨。

在我校北大门处,矗立着一块高3.8米、宽3.6米、重14吨的巨石,上面镌刻着书法名家书写的“真”、“善”、“美”三个大字,这是洋思的校训,这是洋思追求的教育目标。实验楼前,6米高的雄鹰展翅石雕,鼓励着洋思人树立雄心壮志。餐厅门前广场上的拓荒牛石雕,那勾紧的头颅、隆起的后背、绷直的四肢,刻画了一个在荆棘中前行、在艰苦中奋进的开拓者的形象,这就是洋思人的精神。教学区有四层100多米的连廊,组成了文化长廊,长廊里有48块长14米、高1.2米的橱窗。橱窗里内容丰富,有先进班级、先进学生的彩照、事迹介绍,有班级、学生的动人故事,有纪律、卫生、学习检查公布的表格,有学生的作文、书画展览。连廊的横梁上贴满了小学生、初中生所学的古诗词以及初中生所学的单词。

洋思校园有“两多”:一是镜子多,二是标语多。连廊上、阅览室前、综合楼道口、教学楼上、学生公寓里,总共放有100多面大镜子,镜子上还有名言名句,让全校师生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学做一个端端正正的人。路灯杆上有100多条标语牌,草地上有90多块石刻,餐厅里、宿舍里处处有标语:“把饭吃饱,不浪费粮食”、“学会洗澡,提高素质”、“实行平等教育,不让一个掉队”、“坚持从小事做起,规范行为,养成习惯”。这一面面镜子、一条条标语,既具体、亲切、实在,又够得着、做得到,胜过了千言万语的说教。

教学区、生活区随处可见一块块绿色草坪,各种花卉在草坪上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引人入胜。300多株香樟树把校园装点得十分气派,让人浮想联翩。绿色环抱着的校园,空气清新。校园如诗如画,环境催人奋进。

洋思的宣传栏很多,它们散布于校园的各个地方,内容多样,有来校参观人员宣传洋思的报刊,有学校各项评比的表格,有展示教师风采、所获荣誉的证书,有学生社团的简介,有学生书法、绘画的佳作展览,有活动的照片,有法制和心理专栏,还有各班的宣传栏等。它们或能增强师生的自豪感,或能激励大家的进取心,或能开阔大家的视野,或能引导同学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它们是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让后来者了解洋思的一个缩影。

综合楼广播室的墙壁上是各分校学习、卫生、纪律评比栏;综合楼一楼墙壁上是学生书法、绘画、佳作展,三联赛证书;综合楼二楼墙壁上是全市校长谈洋思、教师风采(优质课比赛、广播操比赛、论文奖、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等)、学生社团简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男女排球、象棋、英语、读书、集邮、计算机、环保等)、优秀学生干部、运动会剪影以及班级获奖证书;教学楼一楼墙壁上是第×分校评比栏(学习、纪律、卫生),第×分校光荣榜(学习标兵、进步特快生);医务室侧面墙壁上是法制专栏、心理健康专栏;医务室下面墙壁上是禁毒专栏;餐厅墙壁上是各班食堂纪律、卫生评比栏;宿舍墙壁上是各班寝室纪律、卫生评比栏。

学生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课堂不仅是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德育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改革,洋思中学于1994年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走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个个紧张地自学,教师始终全身心地引导。教师的形象、教师的气质、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无不透露着情感、价值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全过程中渗透德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真正做到了德育课堂化、课堂德育化。

应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模式的全面推行,使洋思的课堂上真正有了民主,教师信任、尊重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增强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创新精神、良好的品质、顽强的意志,从而全面提高素质。同学们说,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点儿都不能松懈,但他们尝到了战斗的欢乐、成功的喜悦;课外负担轻了,格外轻松愉快!如果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学生打瞌睡、做小动作,或者老师形象不佳,讽刺、挖苦学生,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的课堂已不仅是文化课堂、知识课堂,也是能力课堂、情感课堂,更是道德课堂、生命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一举多得,全面发展,全面提升。

这样的课堂如何操作,我们在第三讲中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如何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呢?这是我们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我们提出了“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点,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相信多用几把尺子评价学生,这样,每一位学生不就都是优秀学生了吗?

在洋思中学,我们评价学生的方法很多,只要有可能,就是优秀,就是先进。这样的评价不是降低要求,而是在挖掘学生发展的个性,维护学生发展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意识,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综合起来,我们大致设立了以下几种评价方法: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学习积极分子、学习进步快标兵、卫生标兵、广播操标兵、书写工整标兵、假期作业标兵、勤俭节约标兵、诚实守信标兵、拾金不昧标兵、尊敬家长标兵、遵守纪律标兵、优秀师傅、感动洋思学生、感动班级学生等。

我们的评价共分七大步,严格实行:第一步,公布项目和名额;第二步,对照申报,可报三项;第三步,班级成立评审组,确定一项;第四步,班主任把关,调剂到位;第五步,公布公示;第六步,上报年级,年级把关;第七步,制作证书,发放到人。

我们评价的目的不是限定,而是通过评价去发掘每一位同学的优点,放大每一位同学的优点;评价的内容不止一项,而是多项。所以,学期结束时,几乎人人都有奖状带回家,有的甚至有五六张,这就叫皆大欢喜、人人进步。然而,这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有奖状,如果学生真的特差,则没有,这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是最大的打击——别人都行,就自己不行。这时班主任就要采取措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在他自己的反复申请和同学的担保下,拿到一张他自己认为表现得最好的项目的奖状。

我们不仅多元评价学生,还多元评价班级,使各年级、各班级之间能掀起比赛、竞争的热潮,促进全班同学为班级争光。

我们对班级的评价项目有:学习标兵班、学习先进班、学习进步班、纪律标兵班、纪律先进班、纪律进步班、卫生标兵班、卫生先进班、卫生进步班、书香班级、体育先进班、综合先进班、广播操优胜班、感动洋思班级等。

先进班级的评选方式是一月一评,由年级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公示,颁发奖状。有的班级一学年下来,能获得十来张奖状。无疑,这对于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们来说,是很好的激励。

为了使同学们时时刻刻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奋进,学校对所有同学进行马拉松式的评语鉴定。也就是说,我们的评语打破了一次性评价的格局,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再只看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而是看全程——开学初自评、一个月再评、期中初评、三个月复评、学期末终评,把权利放给所有与学生接触的人——同学、班干部、学科老师、生活老师,这样的评价更为客观、准确,这样的评价更具科学性,更能引起同学的关注,更能促进学生的改变与发展。

每一学年,我们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1)利用节日开展活动。每年的元旦、端午节、五一、五四、教师节、中秋节、十一等节日,我们都要组织与节日主题相关的活动,要求全员参与,一个都不能少。有的是全校性的,有的是以班级为主。总之,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享受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当然,这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2)学校每年必须开展几项传统活动。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从初一到初三每晚7点到7点半看新闻联播,让同学足不出户,知晓天下大事),每天开展体艺“2+1”大课间活动,每学期都举行各种讲座(安全、交通、生活等方面的),每学期都开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系列活动(学校围绕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理念组织征文、演讲、出板报、橱窗宣传、“走进洋思,成就未来”签名活动等),每年开展“让生命充满爱”大型演讲会(请所有家长与同学一道感受生命之爱),每年举办一次春季体育运动会、冬季长跑、读书节、书法节、科技节、艺术节,每月举办一次篮球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发挥各人的长处,使学生更有立足之地,以此来促进学业的提高。

(3)带领学生自己布置环境。我校所有的班级环境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由同学们自己布置的,各具特色,各显格局;学校很多地方的布置也都是有同学们积极参与的,如文化长廊、橱窗、景点、名言、路名等,都是由同学们献计献策形成的,像我校两条大道的命名,就是从众多名称当中选出来的,一条叫北大路,另一条叫南大路,既是实指,又是虚指读书的目标与指向,很具有引导价值;组织所有学生开展“我为班级、学校献一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热爱学校。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教育者要教育他人,首先必须自己受教育。德育工作从谁抓起?我们以为,必须从领导抓起,从教师抓起。洋思的老师个个敬业、奉献、团结、进取,思想素质较高,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1)从领导抓起。多年来,洋思中学的领导班子成员个个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师生不做的,领导首先不做,大家努力以自己的作为给师生以良好的影响。时时、处处、事事,领导班子都努力做好表率,以人格的力量治校,从不搞特殊化,做到“官兵一致”,由此给广大教师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广大教师有榜样、有方向,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

(2)从教师抓起。洋思中学的大厅里,有一句口号:“老师们,请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教材。”也就是说,每个教师的影响力都是很大的,他们是教材,是书本,那么,这教材、这书本应该给学生以怎样的影响呢?洋思的老师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

在课堂上,不管老师多么辛苦,身体多么不适,都必须给学生以感染:只要我站着,你学生就别趴下;如果我坐着,那么你就可以躺着——我就是你的榜样、示范。这样,就让学生看到了老师坚毅的形象,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身教重于言教”还表现为老师与学生平等,不搞任何特殊化,处处、时时、事事不高学生一等:与学生同时起床,与学生同时出操,与学生同时就餐,与学生就一样的餐,与学生同时休息;在学生考试前,自己先考试;大扫除时,与学生一道劳动;办黑板报时,与学生一起构思出力;学生有课内规则,教师也有课内规则。

在洋思,有一个以学校各级干部和全体教师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在这个责任体系中,校长包学校全部工作,创一流水平,其中包括德育工作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育达标、学校安全稳定、青年教师培养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学生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达标,包后进生转化,包学生德智体协调发展。宿舍管理人员包宿舍、浴室内无打闹、无欺侮小同学、无失窃等现象,包学生晚上按时睡觉等。这样搞全面承包制,目的就是让软的指标硬起来。老师从自身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不做。全校教师中无一人吸烟,无一人赌博,无一人在校外兼课,无一人搞有偿家教,无一人违纪,因此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每月3000多名学生家长测评教师,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几乎达到100%。家长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凡是家长的建议,学校都认真研究,坚决落实。

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学生的问题都是老师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学生一切问题的总根子都是老师的无能造成的。

这样,教师以身作则,用心教育,用感情教育,以诚信感人,以尊重育人,工作看起来平凡,简单,但若能持之以恒,效果就一定喜人。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讲得再漂亮,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我校有3000多名学生,其中80%是外地寄宿生。为此,学校开设了一门别具特色的课程——生活课程。对学生的衣食住行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训练、管理,使之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编写了《生活指南》、《四会读本》两本教材,讲的是起床、吃饭、洗衣、洗澡、管理钱物、合理支配时间、人际交往等生活技能,内容广泛,要求具体。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生活课,学校时常组织讨论,开展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为什么能这样干、不能那样干。每年新生入学时,都有专门的会议宣讲制度,让初二、初三的学生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会的。学校还为每幢学生公寓配备了责任心强、工作细致并具有一定育人技能的生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开设生活课程不仅部分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任务,而且丰富、拓展和系统化了学校的活动课程和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示范性,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成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那么,生活课程如何实施呢?我们重点抓以下三条。

(1)强调育人、提高学生素质,是食堂、宿舍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的责任,层层承包,将对学生的要求全部包给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他们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则要处罚。食堂备有保温设备,让每个学生冬天都能吃到热饭、热菜,食堂自己做蛋糕、面包等早点,既降低了成本,又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每天晚上12点,生活老师开始查房,帮助学生盖被子;有的学生尿床,被褥湿了,老师帮他洗,帮他晒,天天提醒他睡觉前别喝水,督促他晚上去厕所,慢慢地孩子尿床的问题就在生活老师的关心与关注下解决了;有学生生病时,我们设立“病号食堂”,安排人员准备专门饭食让他们吃,同时,生活老师还要不时地到他们身边问寒问暖,让他们有一种家的感觉。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同吃一样的饭,同住一幢楼,同时作息,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前,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我们学校的食堂、宿舍窗明几净,无一只苍蝇,墙上无一处污迹……

(2)从点滴做起,严格训练。新生入学后,学校分别召开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学生用水等专题会议,宣讲各种规章制度,让初二、初三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会的。开饭前后都要开启广播,对所有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话,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坐、怎样捧碗、怎么分菜、怎么吃饭,为什么要先喝汤后吃饭、为什么要先吃素后吃荤。如果发现桌上有一粒米饭,全桌的人都不能离开。还指导学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搞叠裤子比赛,指导学生缝衣服、节约用水,指导学生根据气温穿衣服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3)及时表扬,树立典型。宿舍、餐厅中都有广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发现好事及时表扬。同时,宿舍、餐厅都设有通报栏,每天都对各班、各室、各桌进行检查,并公布结果,月月评选“文明餐桌”、“文明宿舍”,并与优秀班级、先进个人挂钩——优秀班级、先进个人所在宿舍必须是文明宿舍,所在餐桌必须是文明餐桌。

或许有人以为,对学生住宿、吃饭有必要这样细致、认真吗?这不是小题大做吗?不是,绝对不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看这个问题,应该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课堂上学习文化课更为重要——这才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事实上,这里面的教育内容太多了,有平等观念的教育,有劳动观念的教育,有真诚助人思想的教育,有效率意识的教育,有友爱思想的教育,有艰苦奋斗思想的教育,有科学理财的教育。在我们学校的餐厅、宿舍、浴室中随处可见指导学生生活的标语,这就是所谓的“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对其终生有益的素质。这就是洋思中学独树一帜的“生活课程”。为了使生活课程科学化、系统化,我们还专门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洋思中学独特的校本教材——《四会读本》,它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有益的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在洋思有一个坚持了多年的做法,那就是学生每个周末对遵守学校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如果没有什么问题,自己先申报先进,然后开展民主评选,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后,就在班级宣传栏里给遵守规范表现好的学生插红旗。如果哪位同学四周都插有红旗,学校则给这个学生家长发喜报。

这项措施不仅能促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倍加关心,更把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自己,激发了学生自主进步的自觉性。洋思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天早读、课间、午间、下午课后等各个时段,都有数十位学生和值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班级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均由学生自己投稿、自己誊写,反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宣传、表扬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在检查、督促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起到外在教育和灌输起不到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