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鸡和中美教育

母鸡和中美教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辅导女儿功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本教科书中有两篇课文——《乌鸦喝水》和《小母鸡种稻子》在美国不同时期的母语教科书中也有。从中美两国教科书中描写的乌鸦喝水的情形来看,前提是一样的,都是口渴的乌鸦发现了水,但喝不着。当然,中美两国教科书中的容器不一样,一个是带柄有嘴的大水罐,一个是瓶口很小的瓶子。由此可见,中美两国教科书中的故事结局迥然不同。

○齐树同

去年,女儿从美国回国后上小学了,她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在辅导女儿功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本教科书中有两篇课文——《乌鸦喝水》和《小母鸡种稻子》在美国不同时期的母语教科书中也有。于是,笔者对这两篇课文做了一番比较研究,发现了非常有趣的问题,下面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实践的乌鸦”与“思考的乌鸦”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一向为人们所喜爱,其中的一些寓言也被许多国家选入教科书,例如《乌鸦喝水》。

在2013年美国斯考特·福斯曼(Scott Foresman)出版的教科书《阅读街(第2级)》中,《乌鸦与大水罐》(The Crow and the Pitcher)讲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这篇课文由埃里克·布莱尔(Eric Blair)改编。为了便于比较,笔者将其全文翻译如下。

从前,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她飞了很长的路找水喝。

这只口渴的乌鸦发现了一罐水,就飞下来喝水。

这是一个带柄有嘴的大水罐,在罐子的底部仅仅剩下一点水。

乌鸦把嘴伸进罐子里,水位太低了,她够不着。

“不过,我得喝点水,我再也飞不动了。”乌鸦想。

“有办法了,我要把水罐打倒。”她想。

这只口渴的乌鸦用她的翅膀拍打水罐,但是她不够强壮,打不倒水罐。

“或许我能把水罐打碎,那样水就会流出来。”乌鸦想。

她往后退了退,腾出点地方,以便飞起来。这只口渴的乌鸦使出自己全部的力气,朝着水罐飞去。她用尖嘴和爪子撞击水罐,可是疲惫的乌鸦力气不够大,打不破水罐。

就在乌鸦刚要放弃的时候,她有了另一个办法。她把一个小石子投进水罐里,水位上升了一点。她投了一个又一个的石子。每投一个石子,水位就随着升高了一些。

不一会儿,水位就升到了罐子的顶端。乌鸦喝呀,喝呀,一直喝到她不渴了。

乌鸦对自己很满意。她没有放弃,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难题。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北师大版第一册课本中的《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边的水又少,它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她想了想,有办法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叼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另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第二册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也都有《乌鸦喝水》一课,与北师大版内容基本一样。

从中美两国教科书中描写的乌鸦喝水的情形来看,前提是一样的,都是口渴的乌鸦发现了水,但喝不着。最后喝到水的方法也是一样的,也都是往容器里投放石子。当然,中美两国教科书中的容器不一样,一个是带柄有嘴的大水罐,一个是瓶口很小的瓶子。

但是,最大的不同是乌鸦探索喝水的方法不一样。美国教科书中的乌鸦为了喝到水,不停地尝试各种方法——把瓶子打倒,将瓶子打碎,在以上方法都不奏效的情况下,最后找到了投放石子的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乌鸦表现出了一种探索精神。这多么像科学家搞科学研究啊,不断地试错,最后搞出了发明创造,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教科书的空白处,课文的改编者布莱尔还结合课文内容列了四个问题,分别是:(1)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2)乌鸦能把水罐打倒吗?能的话,为什么?不能的话,为什么?(3)乌鸦为什么不停地尝试不同的方法?(4)最后,乌鸦找到了怎样的有效方法?课文最后提出的问题是:乌鸦有什么需求?她是怎样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由此可见,布莱尔意在以乌鸦喝水为例,教给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笔者要说,布莱尔笔下的美国教科书中的乌鸦是“实践的乌鸦”“探索的乌鸦”。

再来看看中国教科书中的乌鸦,就没有美国教科书中的乌鸦的探索过程,“怎么办呢?”它灵机一动,“想了想”,就“有办法了”。所以,笔者要说,中国教科书中的乌鸦是“思考的乌鸦”“聪明的乌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强调过程和方法,北师大版这一课的课后习题是: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不知道学生对“别的办法”会怎样回答,但愿他们能像美国教科书中的小乌鸦一样有探索精神,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乐善好施的小母鸡”与“坚持公平的小母鸡”

如果说,中美两国母语教科书《乌鸦喝水》一课的结局一样,故事情节不一样,美国的课文要丰富、生动得多;那么,《小母鸡种稻子》(《红色的小母鸡》)这篇课文则是故事情节大致一样,结局却截然相反。

北师大版的《小母鸡种稻子》是放在“劳动”单元的。美国的《红色的小母鸡》(The Little Red Hen)有好几个版本,主题都是“互相帮助”,种的不是稻子而是麦子。

霍顿·米夫林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9年出版的教科书《霍顿·米夫林文学选读(第一册)》,《红色的小母鸡——一个传统童话》(The Little Red Hen-A Traditional Tale)一课的故事情节分为种麦子、割麦子、脱粒、把麦子运到磨坊磨面、做面包、吃面包六个部分。为了节约篇幅,笔者仅翻译“种麦子”一节。

一天,红色的小母鸡召集她的朋友们。

“我有一些小麦,”她说,“我要去种麦子。”

“谁帮我种麦子?”红色的小母鸡问。

“我不帮。”小鸭说。

“我不帮。”小猫说。

“我不帮。”小猪说。

“那好,我自己种。”红色的小母鸡说。

于是,她自己种麦子。

在小母鸡需要帮忙割麦子、脱粒、把麦子运到磨坊磨面、做面包的时候,小鸭、小猫和小猪都不肯帮忙。

1974年梅里迪斯集团(Meredith Corporation)出版的《美国少年基本阅读第6级——红岩牧场》教科书中,《红色的小母鸡》(The Little Red Hen)分为捡到麦子、种麦子、除草、割麦子、吃面包等部分,笔者摘译“除草”一节。

麦子长得很高。

不过,杂草也高了,杂草长得和麦子一样高。

“哦,天哪!”红色的小母鸡说,“麦子多好啊,但是有许多杂草。”

于是,红色的小母鸡问:“谁帮我除掉麦田里的杂草?”

“我不帮,”小猫说,“我还得找吃的。”

“我不帮,”小狗说,“我要多睡一会儿。”

“我不帮,”小猪说,“我还得去烂泥里躺着。”

于是,红色的小母鸡自己除杂草,没有得到他们的帮助。

在种麦子、割麦子的时候,小猫、小狗、小猪都分别找出各自的理由,不去帮忙。

1983年哈考特·布雷斯·乔万诺维奇公司(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出版的《HBJ书签阅读计划第5级——我们一起走》教科书中,《红色的小母鸡》(The Little Red Hen)是以戏剧的形式呈现的,出场的角色有:红色的小母鸡、鸭子、老鼠和兔子。剧情分为种麦子、割麦子、把麦子磨成面粉、做面包和吃面包等场景。下面摘译“割麦子”一节。

红母鸡:该割麦子了,不过我需要帮助,谁帮我割麦子?

鸭子:我不帮!我得进城去。

老鼠:我不帮!我不能在太阳底下干活。

兔子:我不帮!我今天不舒服。

红母鸡:那么,我将自己割麦子。

女孩们:于是,她自己割麦子。

在种麦子、把麦子磨成面粉、做面包的时候,鸭子、老鼠和兔子也都分别找出各自的理由,不去帮忙。

以上是笔者所见到的美国教科书的三个版本所呈现的内容,下面我们看一下北师大版的《小母鸡种稻子》。

小母鸡想种稻子。她问小鸭:“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小鸭说:“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小母鸡只好自己种稻子。

禾苗长高了,小母鸡问小猫:“你愿意和我一起除草吗?”小猫说:“除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小母鸡只好自己除草。

稻子熟了,小母鸡问小猪:“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吗?”小猪说:“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泥土!”小母鸡只好自己收稻子。

从上文来看,中美两国教科书中的小母鸡虽然一个种稻子,一个种麦子;中国教科书从劳动的角度说,美国教科书从互相帮助的角度讲;出场的动物也不太一样。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无关紧要,可以说以上的情节基本上是一样的。

最大的区别是故事的结局:“吃面包”或者“吃米饭”一节。

北师大版的结局是:

小母鸡把稻子打成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送给小鸭,小鸭低下了头。送给小猫,小猫羞红了脸。送给小猪,小猪说:“明年我们要跟你一起种稻子!”

再来看一下美国教科书中的结局,美国三个版本的“吃面包”一节都是小母鸡不给当初不肯帮忙的动物们吃。下面翻译其中的一个版本。

该吃面包了。

“谁帮我吃面包?”红色的小母鸡问。

“我帮!”小鸭说。

“我帮!”小猫说。

“我帮!”小猪说。

“噢,不行。”红色的小母鸡说,“你们没帮我播种,没帮我收割,没帮我脱粒,没帮我把麦子运到磨坊,没帮我做面包,所以你们不能帮我吃面包,我自己吃。”

于是,她自己吃面包。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教科书中的故事结局迥然不同。北师大版的编者把小母鸡塑造成了一个乐善好施、不去计较、懂得分享的好人形象,从正面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种结局或许与国人不大喜欢悲剧性的结尾的心理有关,也与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做法是相通的。从课文的上下文来看,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来看,确实是一个喜剧性的结尾,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美国的三个版本的结尾就不像中国的那么乐观了,你也许会说小母鸡吝啬、自私,不懂得分享,但它坚持了一个原则:公平。要吃面包,就必须帮忙干活。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两种不同的结局,哪一个的教育效果会更有效?换句话说,明年小鸭、小猫们会帮忙吗?根据美国教科书中的小母鸡今年的做法——不帮忙就不给吃来判断,小鸭、小猫们要吃面包,明年就必须帮忙。而中国教科书中的小母鸡虽然没得到小鸭、小猫们的帮助,但也给它们吃,并且主动给吃。这对小鸭、小猫们来说,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帮忙也能吃——虽然吃的时候很惭愧、很激动,但明年能不能帮忙却真不一定,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搭便车的现象存在。

通过以上对中美两国两篇课文的比较,笔者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不同国家对同一篇课文的不同处理,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第二,教科书是一个国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今日教科书,明日国民的心灵”,教科书的意义很重大,吾辈须慎之又慎。(以上介绍,仅供分析参考)

(摘自《教育科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