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压力成为反张力,还生命以效率

让压力成为反张力,还生命以效率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兰克尔主张建立目标的概念来帮助寻找个体生命中的意义。在他24岁的时候,未婚妻去世,她是林肯一生唯一爱过的姑娘,这次精神打击对林肯很大,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但他经过艰难的生活历练,特别是北大风气的熏陶,终于成为现代中国知名作家之一,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沈从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在艰难的生活压力下坚持自己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还有北大赋予的文化思想。

当今社会,人们都感受到了生活过重的压力,但是,如果自己有效地建立内心价值系统,那么,压力就会变成反张力。

英国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个普通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做了一个实验,在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加的前提就是它们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既不要将它们压碎,也不要把它们压得不再成长了,就是在确保它们还能成长的前提下压最多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一直到一天几千克,直到这个南瓜和别的南瓜一起长大,长到成熟的时候,这个南瓜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分量。最后的试验就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试一试用刀刨下去是怎样的质地?当别的南瓜手起刀落便噗噗裂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是刀下去就被它弹开,斧子下去也弹开了,最后实验者拿来电锯才生生地锯开。南瓜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棵成年的树干。这个实验是现代人所处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反张力关系最好的再现。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应当理性地分析,并将这种分析用作生命意义寻找的一个工具,就是悲惨的乐观,也就是要将感受到的痛苦转换为有意义的经验,并且以对生活事件的积极态度学习鼓舞人心的例子,即在那些有压力的痛苦环境中建立勇气,并寻找生活的意义。在痛苦经验中寻找生命意义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在痛苦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自怨自艾,因此,往往看不到压力的益处。对此,弗兰克尔认为人在精神上烦恼和情感上痛苦的时候,应该在心灵中执行并检查你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寻找理想和价值所在。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压力对人们的精神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理性分析并很好利用,这将会成为自我发展的助推力而不是阻力。弗兰克尔主张建立目标的概念来帮助寻找个体生命中的意义。目标包括创造性地说明你将去哪里、你的毅力和你得到的能量。

美国总统林肯生于贫寒家庭,为生活所迫几次随父亲背井离乡,9岁时,母亲因肺结核病逝,而他与父亲的感情远不如与母亲的感情深厚,17岁时姐姐又死于产房。林肯从小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为富不仁。因家庭贫困,林肯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一年,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学,并创造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后来,林肯一心想走从政之路,曾先后多次竞选议员失败,期间又遭遇两次创业失败,而这些都没能将他击垮。在他24岁的时候,未婚妻去世,她是林肯一生唯一爱过的姑娘,这次精神打击对林肯很大,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林肯在经历了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等一系列的打击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竞选总统成功。林肯的一生是顽强拼搏的一生,尽管生于贫寒、屡次受挫,但这些都没能阻挡林肯像棵大树一样成长得茁壮挺拔。

有一些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选择逃避,而有一些人偏偏喜欢迎难而上,尽管一次次经受挫败,也不放弃,顶住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犹豫彷徨,坚持到最后,见到“彩虹”。

著名学者沈从文,是湘西“行伍”出身,几乎没念过几年书,13岁就独立讨生活。但他经过艰难的生活历练,特别是北大风气的熏陶,终于成为现代中国知名作家之一,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他仅仅接受过小学教育,而且在北京没有半点经济来源,最后,他只能在北大做一名旁听生。那时,五四热潮已经减退,但北大依然是新思潮活跃中心,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和开放式教学方式,允许旁听生自由出入北大选课,这些旁听生渐渐地在意识上把自己当成了北大人,共同领受并参与造就着北大的民主科学精神。沈从文就是旁听生一族,也就是那段时期,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许多以前在乡下毫无所知或迷惑不解的东西,至此豁然开朗。沈从文一边在北大旁听,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还曾写信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褴褛的湘西青年,并慷慨相助。在北大学习期间,沈从文阅读了大量书籍,他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一味追逐新潮,而是更多地关注新的文化冲突以及传统的延续与转型等问题。在此期间他学日语,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如丁玲等人。正是北大的学习环境与精神使沈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并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沈从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在艰难的生活压力下坚持自己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还有北大赋予的文化思想。

俞敏洪说:“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人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比如学化学的人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这也是成功。”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坚信,精神健康对于寻找生命意义和处理那些由各种生活经验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说,人们需要正能量,因为拥有正能量才能让生命更有抗击压力和挫折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