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求知才能一往无前

创新求知才能一往无前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母亲逝世后,为告慰她的在天之灵,竺可桢更加发奋苦读。竺可桢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那些卓越的地理学、气象学成就,还有那嗜学如命的求知精神,他通过不断地求知,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那么前卫的科学成就。只有做到求知,才能做到创新。求知让创新变得简单,创新的完成能让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国家在康庄大道上一往无前,走向辉煌。

社会发展节奏变得飞快的今天,人们更加意识到创新的意义。而事实上,不论任何时代,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学校,甚至是国家,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就需要无止境地学习、求知。

竺可桢1890年出生在浙江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他三岁时就学会了很多字,会背唐诗;五岁时开始接触四书五经;七岁练习写作文,文章经常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为止。他嗜学如命,在上海读书期间,几乎从没请过假。母亲逝世后,为告慰她的在天之灵,竺可桢更加发奋苦读。在获得清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后,竺可桢来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在美国期间学习非常刻苦,且经常利用假期去美国南部考察,后来又在哈佛攻读地质学,获得气象学硕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竺可桢发表了《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中国之雨量及风暴学》、《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等论文。建国后,他一边做行政工作,一边研究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科学,为我国的地理学和气象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资料。竺可桢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那些卓越的地理学、气象学成就,还有那嗜学如命的求知精神,他通过不断地求知,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那么前卫的科学成就。

有人说:“即使你学习一辈子,你所掌握的知识也仅仅只是海洋里的一滴水。”这说明一个道理——学海无涯。因此,人们要不断地去追求知识,超越自我。量的积累到达极限的时候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一家钢铁企业想要知道炼钢炉里面的温度是多少,于是请来了一群工程师。工程师们想设计专门的仪器来测试温度,可是实验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位老师傅走了出来,他说他知道一种不用仪器就能测出炼钢炉内温度的方法。工程师们向那位师傅投去了鄙视的目光,心中说道:“切,就凭你肚子里面的那点墨水?”只见老师傅口中点燃一根香烟,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然后向炉壁上吐了点口水,眼睛注视着手表,过了一会儿,他就把温度说了出来。工程师们不明白他是怎么得出这样一个温度的,老师傅告诉他们,只要计算口水蒸发的时间乘以一个常数就会得出所要的温度。工程师们不以为然,后来他们研制出了测量仪器,测了温度,结果和老师傅说的一模一样,工程师们深感羞愧,有的还主动要求老师傅教他。

成功是每一个人都渴求的,然而成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牢牢把握“求知、创新”四个字。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工程的奠基人王选先生对成功的理解就很好地诠释了“求知、创新”的含义,他说:“我想,真正的成功,还是要积累,有绝招。我一直鼓励这些年轻人,需要长期积累,在年轻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刻苦的精神,而且不能够急功近利。我非常赞赏西方的一句话,心里想得诺贝尔奖,反而得不到诺贝尔奖。我当年做这一切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报酬和荣誉。所以我始终有这么一种看法: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没有好的洞察力和执著的精神,想成就大的事业还是有困难的。”王选一针见血地说出成功就是要懂得创新,他要求年轻一代一定要有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那些成功的故事给后来者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成功的方向,只要人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积累,在时代的召唤下,果断拿出自己的“绝招”,定能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

求知让一个人变得博学多才,求知让一个人受人尊敬,求知让一个人变得完美,求知使一个人成功。只有做到求知,才能做到创新。而创新可以让一个人领先于人前;让一个企业更快地占领市场,获得快速的发展;使一个国家变得富强。所以说,只有不断地求知、不断地积累,才符合量变的规律,才能完成一次创新的过程。求知让创新变得简单,创新的完成能让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国家在康庄大道上一往无前,走向辉煌。

感悟清华的智慧,接收清华释放的创新正能量,体验清华人传统的优良学风,探寻清华的成功根源,可以启迪世人的智慧,教人如何成长,从而造就完美的人生。不断激发世人、社会的无限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有用性,让世界变得更完美、更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