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中的情感转译

文言文中的情感转译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归有光的母爱在8岁时就过早得失去了,人生之痛莫过于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归有光不仅经历了幼年丧母之悲,还承受了中年丧妻之痛。使文章的悲情基调继续上升。她亲手照料过的那株枇杷树,连叶片的呼吸也已融入了我的脉搏。

段丹丹

1.对于文言文作品的学习,立足文本,整合设计,引导学生开掘文本本身的魅力。诱惑学生,吸引学生感受语文馨香,从而自觉地产生阅读需要,形成自主的品味阅读。

2.通过品读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反复地浸润熏染。利用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以及对于文本付之以想象的变奏,转化成更为贴近学生的文本美。从而,达到利用教师本身的才华影响学生。

3.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参与老师备课,文本变奏中出现学生的语句。细心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吝表扬,大肆地鼓励和启发。

在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文意疏通后,开始第二课时教学。

环节一:诵读(范读、选读)

选取有一定朗诵功底的学生,诗意地诵读描写项脊轩的文段;意味深长地朗诵对母亲、对祖母的悼念的文段;饱含深情地朗诵亡妻之痛。

环节二:品读

1.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或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句子进行选读。同时,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给大约5—7分钟的准备时间自由讨论。进行品析,把文本中的美用自己的语言传达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学生呈现出自己对第一段的赏析成果时,教师从中加以鼓励、点播,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一段文字可以多找几位学生品析,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调出教师与部分学生课下共同准备的文本改编内容:“四顾我整葺一新的小屋,虽然它依旧破落,却不会再有灰尘、泥土、雨水像嘲笑般恣意的洒落。虽然它依旧坐南朝北,四扇新辟的窗子,却打开了我与自然的隔膜。兰花、桂树、翠竹以及堆砌了满架的书,足以让我渴望翱翔的灵魂,毫无忌惮的歌唱出无尽的梦魇,释放出生命的流苏。偶尔静静的坐着,一个人咀嚼着花开的声音和那庭阶上凝固的惆怅,兀自宁静,兀自欢笑,兀自感伤。月夜,天如盖,月华如练,轻披在半截短墙之上,皎皎的光芒将墙面装点的斑驳陆离,桂影婆娑、花影摇曳,微风过处和着幽兰的馨香弥散开来,明月照无眠,陶醉人难寐。”此时,由有朗诵基础的学生配乐朗诵,使全体学生进入美的情景。

3.让学生自由得在音乐声中将文章的第一段内容偃仰啸歌。

4.完成第一部分赏析之后,引导学生继续赏析文中出现的其他的动人之情。如学生赏析到幼年丧母,对母爱的深深向往之情时,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当时的情境。“儿寒乎,欲食乎?”文本改编如下:这极短的两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再琐碎不过,但对于八岁就失去这母爱的归有光来说,却成了一种奢侈!一个人,当他只能通过别人的转述来追忆自己的母亲,来享受自己的母爱时,这是怎样一种悲哀!林纾先生曾有这样的话“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由教师进行总结,母爱如此的伟大,如此的感人。但归有光的母爱在8岁时就过早得失去了,人生之痛莫过于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归有光不仅经历了幼年丧母之悲,还承受了中年丧妻之痛。

5.请学生继续赏析写到妻子的地方。同样分为三个步骤:学生品析,变奏文本渲染,而后加入感情朗读。使文章的悲情基调继续上升。在品读这一环节,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一步步走入作者的感情世界,由熏染到浸润到沉醉其中。油然而生一种同情作者的人生情愫,走入作者人生的悲情之中。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本改编如下:时光:如水,在指间流过;如沙,在瞬间洒落;如风,在叶间穿梭。曾经拥有过,亦或只是梦到过?她亲手照料过的那株枇杷树,连叶片的呼吸也已融入了我的脉搏。思念?又不仅仅是思念;感激?又不仅仅是感激;宽慰?又不仅仅是宽慰……是一束阳光穿透心田的温暖。我已辨不出树影、人影。此时,再将苏轼写给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引导学生背诵出来,学生受到的情感感染自然又会达到一个高潮。

总之,通过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对文本加以改造使它更易贴近学生的情感认知,也就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文章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有了,文本的魅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就强化了。而且,文本改编本身所创设的美的情景,也必然会激励学生自发地去改造文本,自主地进行尝试性学习。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环节三:板书

用图画板书的形式回归文本,对文本进行梳理,使讲解的内容整合、系统。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图画的形象性也会增加文本的趣味,客观的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环节四:总结

对课文进行简短、精练、语言优美的总结:《项脊轩志》并非就轩写轩,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借轩言志。抒不老的亲情,诉沉重的伤痛,言难酬的抱负。怎“悲”“喜”二字了得。使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思索、回味,促使学生课下无意识的思索。

环节五:阅读与写作

从网上、书籍中去搜集有关亲情、爱情或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的文章。也可自己创作一篇有关亲情、爱情或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的文章。课下交流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