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来联系,如“我是中学生”。《秋水》)文言文的复句类型与现代汉语相同。不同点一是文言文中复句关系多不用关联词,二是用了关联词的所用关联词与现代汉语不同。

一、判断句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来联系,如“我是中学生”。)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语气助词“者、也”表判断,又分四种形式:

(1)者、也分用。即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形式为:“……者,……也。”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2)者也合用。即句末连用“者也”表判断。形式为:“……者也。”如:

①(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注意]句末用“者也”的句式不都是“者也”表判断。一般情况下,“者”前为名词、代词,则表判断;“者”前为动词、形容词,“者”则与之构成者字结构,相当“……的(人、事物)”,“者”是代词,不表判断,表判断的只是“也”。如: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例②中“者”与“美丽”组成者字结构,意为“美丽的男人”,不表判断。

(3)单用“者”。即主语后用“者”,谓语后不用“也”,形式为:“……者,……。”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

②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4)单用“也”。即主语后不用“者”,谓语后用“也”,形式为:“……,……也。”如:

①梁,吾仇也。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2.用语气助词“耳”表判断。如:

①此亡秦之续耳。

②白起,小竖子耳。

3.用副词“则、皆、乃、即、诚、当……”表判断。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购三百盆,皆獉病者。

③当立者乃獉公子扶苏。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黄山当生平奇览。

4.用动词“为、是、系”表判断。如: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5.不用判断词,直接将主语、谓语排列在一起构成判断句。如:

①晋鄙嚄唶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如:

(1)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2.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如: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5)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

3.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如:

(7)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8)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被”表示被动,如:

(10)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5.意念被动句,即动词本身表被动。如:

①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诛:被杀害。)

②戍卒叫,函谷举。(举:被攻克。)

③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三、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公从之。(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蒙后省:(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对话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动词中心语或陈述语。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孰(如)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3.省略宾语

①省动词宾语: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②省介词宾语:a.竖子不足与(之)谋。b.秦王不悦,为(之)一击缶。c.没死以(之)闻。

4.省略兼语

使令动词后常省略兼语,如: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②而不及今令(其)有功于国。

5.省略介词

①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③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四、倒装句

1.主语后置(谓语前置)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2.宾语前置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格式为: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勿、莫等)+代词+动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2)疑问代词(何、曷、胡、谁、孰、安、奚、焉、恶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放在动词或介词前。格式为:疑问代词+动(介)词。如:

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

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格式为:名(代)词+之(是)+动词。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用“之”提宾)

②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用“之为”提宾)

③惟利是图。(用“是”提宾)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用“之”提宾)

宾语前置现象除了上面三种固定格式外,还有一些习惯性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②沛公北向坐。(“北向”即“向北”)

③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自恕”即“恕自”)

3.定语后置

常用“之”“者”作标志,有以下几种格式:

①中心语(用о表示)+定语(用括号表示)+者:计未定,求人о(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中心语+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中心语+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注意:上面三种格式中,中心语指名词或名词短语,定语一般是动(形)词或动(形)词短语,故这三种格式可以概括为:

名+之+动(形)+者(之、者至少有一)。

④中心语+数量词定语:吏(二)缚一人诣王。

4.状语后置

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放在中心语前作状语,文言文中常放在中心语后作补语。格式为:动、形(含短语)+介(于、以)宾短语(后置状语用< >表示,中心语用о表示)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封之<以膏腴之地>。

后置状语中的介词有时可以省略:

④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⑤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注意:同时具有几种句式特点的句子,依首先被动句,其次倒装句,再次省略句(主要指省略宾语或兼语),最后判断句的次序判定。如:既是被动句又是倒装句则定为被动句,既是倒装句又是判断句定为倒装句。

五、固定句式(按音序排列)

1.不亦……乎,译为“不是(很)……吗?”如: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2.得无,表推测或反问,译为“恐怕”“莫非”“难道”“是不是”“岂不是”等。如: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3.何……为,表询问或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还……什么呢?”“还要……干什么?”如: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穰苴曰:“何后期为?”(穰苴说:“为什么来晚了呢?”《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然则,表推论因果连词,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既然如此,那么”。如: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②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齐桓晋文之事》)

5.如(奈、若)何、何如,表询问或反问语气,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怎么”“怎能”等。如:

①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魏文侯问李克说:“怎样治理国家呢?”《说苑·政理》)

③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6.如(奈、若)……何,表询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处理?”“把……怎么样?”等。如:

①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啊,我把你怎么安排?《垓下歌》)

③子大叔曰:“若四国何?”(子大叔说:“对四国怎么办?”《左传·襄公三十年》)

7.如之何,表询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能”“为什么”等。如:

①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整个国家治理不好,那怎么办?《孟子·梁惠王下》)

②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丈夫在外地服役,我怎么能不思念?《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9.孰如、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且将军之强孰如侯景?(况且将军的强大哪里比得上侯景?《南史·虞荔传》)

  

10.孰与,译为“跟……相比,哪一个……”“比……怎么样”。如: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11.虽然,表让步,转折语气,译为“虽然这样”“虽然如此”。如: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②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虽然如此,我还是听说过一些。《孟子·滕文公上》)

12.所以

(1)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凭借,译为“用来”“用来……的(方法、手段、工具等)”。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吾知所以拒子矣。(我知道防御你的方法。《公输》)

13.无从,译为“无法”“不能”。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中贫穷,无法找到书来看。《送东阳马生序》)

14.无乃,表测度、商讨或反问语气,译为“恐怕”“莫不是”“岂不是”等。如:

①今君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③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

15.无所,译为“没有什么”“没有……的”。如:

①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②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③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诸子百家的书籍,没有不读的。王安石《答曾子固书》)

16.无以,译为“无法”“没有用来……的(人、东西)”。如:

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②河曲智叟亡(无)以应。(《愚公移山》)

17.以为

(1)认为。如: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2)以……为(“以”后宾语可以省略),译为“把……当作”“认为……是”“任用(让)……担任”等。如: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黔之驴》)

②梅以曲为美。(认为梅枝干弯曲是美。《病梅馆记》)

③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让心灵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失意伤感独自悲愁?《归去来兮辞》)

④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齐军才出动。《触龙说赵太后》)

18.有所

(1)译为“有……的(人、物、事)”。如: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2)译为“有什么”。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19.有以

(1)译为“有什么”。如:

或问:“犁牛之鞹与玄骅之鞹有以异乎?”(有人问:“耕牛的皮革与骏马玄骅的皮革有什么不同吗?”)

(2)译为“有办法”“有机会”“能够”等。如: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韩信很高兴,对漂母说:“我一定有机会重重报答您。”《史记·淮阴侯列传》)

(3)译为“有原因”“有道理”。如:

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古人想拿着蜡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20.有……者,译为“有……的人”。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考秀才的童生,很久没考中。《促织》)

21.之谓,“之”为提宾标志,“谓”意为“说”,译为“说的是”。如: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了许多道理,自认为没有人能赶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秋水》)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史记·李将军列传》)

六、复句关系

文言文的复句类型与现代汉语相同。不同点一是文言文中复句关系多不用关联词,二是用了关联词的所用关联词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辨析文言文复句关系一是结合上下文意思,二是掌握各种类型的常用关联词。

1.并列关系,常用“又”“亦”“而”“则”等。如: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2.递进关系,常用“而”“且”“况”“仍”等。如: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②莫遣只轮返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承接关系,常用“因”“则”“乃”“遂”“而”。如:①沛公起如厕,因召樊哙出。②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4.转折关系,常用“虽”“而”“然”“顾”“特”。如: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假设关系,常用“如”“若”“虽”“倘”“即”“自”“其”“而”“则”“今”“脱”“令”“使”“诚”“非”“微”。如: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②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6.因果关系,常用“以”“所以”“缘”“坐”“故”“是故”“是以”“而”“然则”。如: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②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条件关系,常用“惟”“乃”“无”。如:①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选择关系,常用“非……则”“抑”“或者”“其……其”“与其……孰若”等。如: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9.目的关系,常用“而”“以”。如: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0.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