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书理论的评析

选书理论的评析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入藏选择常用性文献所依据的选书理论和所采用的选书方法,与入藏选择保障性文献截然不同。初选和复选是选书认识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提高的两项密切相关的馆藏补充活动。就整体馆藏而言,初选和复选两过程互为选书认识的起点,形成馆藏文献体系的优化进程中相互影响促进,又缺一不可的具体选书认识阶段。则不是馆藏文献建设范畴研究的问题,但根据报导,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

第二节 选书理论的评析

从上一节的介绍可以看出,各种选书理论实际上都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标准或依据。那么,对这种选择标准或依据应该怎么看待?究竟应该赞同谁,反对谁?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运用选书标准和具体方法?

一、选书目的与方法的统一

应该承认,每一种选书理论都不乏合理的成分,而且,它的产生肯定与它当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关,与当时问题所处的实际背景也有关。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各种理论的适用情况,以便恰当地借鉴运用选书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说,对一个图书馆馆藏中的常用性文献和保障性文献,应该运用不同的选书理论,采用不同的选书方法。

常用性文献的入藏选择,应该主要按克特的“需要论”,以用户的常用性需求为依据进行。具体入藏的文献品种,应与该馆常用文献品种的学科类别分布情况相适应,而每个学科类别文献的入藏复本,应视其使用频率高低而定。当然,也不妨如阮冈纳赞所说,以读者使用该文献的概率大小为依据来定,或者采用维拉德的办法,对具体需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获得比较明确的读者需求情况。

在采用计算机进行借阅和预约的图书馆里,常用性文献的入藏选择,基本上可以借助该馆馆藏借阅和预约的用频分析和模拟来进行,同时再追加一些必要的导读和限读的考虑。就是说,它的入藏选择应该采取模拟跟踪的方式,而不必强求文献本身的价值。

保障性文献的入藏选择,则应该主要按杜威的“价值论”,以文献的内容价值作为依据进行。因为保障性文献确实是作为“严肃的、教育的基本资源”而存在的,而且必须搜集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而不必考虑读者近期的、现实的实际需要。如果资金充足,不妨按鲁巴金、哈芙金娜等人的主张,“客观地、完备地选择出版物”。如果资金有所欠缺,不妨按吉隆诺夫等人的主张,“选择思想、学术和艺术方面优秀的图书”,或者按克鲁普斯卡娅的主张,先购置“最大知识量而所耗最小”的出版物。

具体说,保障性文献的入藏选择,总体上应与该馆读者的保障性需求相适应,同时,也应该与该馆承担的馆际协作文献保障要求相适应。具体说,它入藏选择的文献,主要是依据该馆制订的“保障性文献结构表”上的规定学科、规定文种、规定级别、规定文献类型和规定出版时段来进行,而且,保障性文献的入藏选择一般对复本问题不予考虑。

总之,应该首先明确,你准备入藏选择的文献在馆藏文献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它们准备发挥什么样的功效目标?因为入藏选择常用性文献所依据的选书理论和所采用的选书方法,与入藏选择保障性文献截然不同。当然,资金的充裕不充裕,显然也会对入藏选择发生一定的影响。

二、选书认识从哪里来

上述各种选书理论,按选书决策的时间划分,大致可以分成入藏之前的初选和入藏之后的复选。

一些人认为,只要采访人员学识水平足够高,选书认识可以一次完成。但复选概念的提出,破除了这个迷信。

我们知道,初选作为在馆藏补充开始阶段对馆外出版物的入藏选择,必须以六方面的信息为依据。它们是:该文献的内容价值、本馆目前的入藏能力、同类文献的发表和利用情况、该文献在本馆可能的潜在需求、与本馆馆藏发展规划符合的程度、所处文献资源保障环境的需求。显然,这些依据相当复杂,要求每入藏一种文献时,将有关的六方面信息依据完全摸清,绝对是不实际的。

因此,选书认识在初选阶段只能初步完成。选书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也应该允许在藏书和用书的实践中得到再次的,甚至是反复的检验。不能指望所有选书认识都一次完成。

初选和复选是选书认识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提高的两项密切相关的馆藏补充活动。就具体出版物的认识过程而言,先通过初选得到初步的选书认识,再通过复选得到比较确切的选书认识。就整体馆藏而言,初选和复选两过程互为选书认识的起点,形成馆藏文献体系的优化进程中相互影响促进,又缺一不可的具体选书认识阶段。一般认为,正是这两个阶段的循环往复,才使馆藏文献体系得以健康地向前发展。

那么,除了初选和复选之外,在一种文献从入藏到剔除的全部业务流程中,是否还有别的工作环节,可能被我们用来安排进行选书认识的检测或深化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国内有人指出,在图书馆全部业务流程中,至少可以安排“编前验用”和“调拨检测”两个工作环节,以便深化选书的认识。

所谓文献的“编前验用”,是指图书馆将采集的新书,在总体验收后,先组织到一线借阅部门陈放,以无加工标记借阅方式,供读者试用一段时间,如试用半个月,再取回验收工作环节,根据所获的试用记录情况,及时筛选出一些肯定会成为入藏冗余的新书,以便提高采访初选认识的准确性,减少图书分编加工和组织管理时无效的劳务和设施投入,挽回一部分图书经费损失。如果这批书已经付款,则应该在制度上允许折价出售处理,如果这批书尚未付款,则应该与书商联系退货事宜。不论采取那种方式,及早排除不必要的入藏品种和复本,比起那种凑凑合合、勉强入藏的做法来,肯定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至于“无加工标记借阅方式”能否实现?则不是馆藏文献建设范畴研究的问题,但根据报导,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

所谓“调拨检测”,是指对于每一个纳入馆藏文献体系的书库,不论是按“线”划分的,还是按“级”划分的,都定期进行利用情况的检测,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馆藏的调拨调整。这应该成为一项深化选书认识,优化保障性库藏文献结构,提高常用性库藏文献“活力”的重要措施。当然,定期进行利用情况的检测,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工作量太大,难于及时完成。但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因而随时可以调用编目数据和馆藏利用数据的情况下,这件事不难解决。问题是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有无认识。

总之,一个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选书认识,如果按目前认识,仅仅设计了初选和复选两个工作环节来予以解决的话,还不很全面。应该在馆藏流程中的每一个可能深化的选书认识环节上,下足工夫,“层层设防”,在动态管理中及时把住检测关,采取所谓“全程筛选”的措施,充分利用设计在工作体制中的不断检测机制,才能及时获得比较准确、也比较全面的选书认识。

当然,初选认识前面提到,要以六方面的信息为依据,而“编前验用”、“调拨检测”和最后的剔除复选,则只需以该文献在本馆的被利用情况和可能起的保障作用为依据。这一点是有所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