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法标识系统

分类法标识系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类法是按信息资料内容的学科知识属性分门别来系统标示和组织信息资料的方法。分类法标识系统即分类检索语言。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亦称体系分类检索语言。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按照信息主题概念所属的方面或范畴,分别编列成表。使用组配分类标识系统,可以从专指度很高的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也可以从专指度不高或任何专指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

第三节 分类法标识系统

一、分类法标识系统概念

分类法是按信息资料内容的学科知识属性分门别来系统标示和组织信息资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学科知识的体系展示其层次和框架,用类号来标引识别各种概念。分类法标识系统即分类检索语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解释:将表示各种知识领域(学科及其研究问题)的类目按知识分类原理进行系统排列并以代表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分类号)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一类情报检索语言,亦称分类法。文献内容属于某个类目的范围,即用该类目的分类号标引,并被反映在与分类体系一致的序列中特定的位置。

二、分类法标识系统的类型

分类法标识系统主要类型有: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和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两大类。

(一)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

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亦称体系分类检索语言。其类目体系按等级层层展开,并详尽列举,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的分类语言。该分类法多数类目以文献的内容属性为类目划分的主要标准,以文献的形式属性为辅助标准。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按学科和专业汇集信息,并以知识角度揭示各类信息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角度检索信息的途径。

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的优点在于:分类体系明显,容易让检索者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由于它是以逻辑方式进行划分,体系比较严密、容易理解;体系分类法的标记符号易于识别和记忆,可成为国际通用检索语言。

等级体系分类标识系统因采用列举式分类方法和类目的单线排列方式,造成它的缺点是:不能无限容纳概念,也不易处理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二)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

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又叫组配分类语言,分面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等。它将一个复杂的概念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概念或概念因素,同时,若干个简单概念亦可综合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按照信息主题概念所属的方面或范畴,分别编列成表。标引时用两个或多个简单概念的分类号的组合搭配来表达一个复杂的主题概念。

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克服了列举式体系分析法所造成的不能无限容纳概念的局限性,也克服了它的概念的单线排列方式所造成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使用组配分类标识系统,可以从专指度很高的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也可以从专指度不高或任何专指角度标引和检索信息。简单地说,分析—综合分类标识系统专指度深,灵活性和容纳性大,篇幅小,检索效率高。使用组配分类法,可以较自由地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能从多途径检索文献信息。

三、体系分类法的构成原理和基本作用

分类是区别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思想方法,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本能。人们在实践中广泛运用这种方法来认识和区分周围的事物,从日常生活到探讨当代科学的发展,无不与分类有关。图书馆和信息管理部门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过程中,分类的方法应用得尤为广泛。这是因为读者一般都是在某个专业范围或某个学科中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等活动,习惯于从学科和专业出发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用分类的方法管理文献信息是有益的。例如,用体系分类语言编制的文摘检索工具,对于系统地掌握和利用某个专业的知识信息来说,是很方便的。

体系分类法所依据的原理,就是对知识概念的划分,任何知识都是一个概念,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外延所指的是一类事物,而“类”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一类事物除了具有共同的属性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即同类事物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属性可以使同类事物进一步划分,所以“类”是可以划分的。大类可以划分为小类,小类可以分为再小的类……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同级类目之间,构成了整个分类体系。

体系分类法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概念的标识系统。它根据一定的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为对象,运用概念划分与概括的方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秩序,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进行划分。每次划分,就产生许多类目。逐级划分就产生许多不同级别的类目。所有不同级别的类目,层层隶属,形成了一个严格有序、层次分明的知识门类等级制体系。每个类目都用分类号作为标识,每个分类号都是表达特定知识概念的词汇,即体系分类语言的语词。分类号的作用,一是表示类目的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二是表示类目的排列顺序。

体系分类表对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人员来说是必须遵守的法典,它是沟通分类人员和检索人员取得一致理解的桥梁。无论是组织图书馆分类目录卡片、编制分类式检索工具,还是组织图书资料的排架,分类表都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分类法以概念体系为中心,比较能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反映事物的派生、隶属与并行关系,便于检索者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查寻资料,便于他们“鸟瞰全貌”,“触类旁通”,便于随时放宽或缩小检索范围。加之分类法一般都用一定的分类标识(分类号)来表达,比较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特别对于外文检索工具,即使不懂其文字,只要掌握其所采用的分类法,也可以借助类号进行检索。因此能否有效地从分类途径查到所需的信息,关键在于能否从有关的分类表中查到相应的类目。因此必须熟悉分类表的结构。

四、体系分类表的基本结构

一部完整的分类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下列几个组成部分:编制说明、基本部类、大纲、简表、详表、辅助表、索引和附表等。下面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为例对这几部分逐一加以说明,以便读者举一反三,熟悉各种分类表。

①编制说明其中包括分类的编制经过,所依据的编制原则,部类及大类的设置和次序的理由,对各种分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标记方法、使用方法等等。它可以使人们对分类表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

②基本部类又称基本序列,这是对文献最基本的区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所采用的五分法即把基本部类分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③基本大类又称大纲,是在基本序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而成。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使人对分类体系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例如《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共有22个。社会科学部类是先政治、军事,次经济,再次人文学科,后为历史、地理,最后过渡到自然科学部类。自然科学部类是先基础科学,后技术科学。基础科学是按恩格斯关于科学分类的原则加以排序的。

④简表这是一个基本类目表,也是分类表的骨架。一部大型分类表由于其详表部分列举的类目很多,在全部排列情况下,不易掌握。整个分类表的内容,通过简表可以迅速了解其概貌。如果不熟悉全表内容,在查表时可从简表入手,由简表再转查详表,不致迷失方向。简表也可作简略分类之用。小型分类表是没有简表的。

⑤详表也称主表,是分类表的正文。详表由类目、类号和注释组成,类目的隶属和并列关系以及级位是用缩行、并行和不同字体来表示的;类号在排版时除使用不同字体外,还采用分段省略的办法。在一些大型分类表中,在每个大类和二级类目之前,还列出“基本类目”,以帮助查表者迅速了解该类的内容。

⑥辅助表也称复分表,是对具有共性的类目制定的不同形式的通用复分表,用以对主表列举的类目进行细分。辅助表也可分为通用复分表和专用复分表。通用复分表都附在主表之后,专用复分表则插在主表中的有关部分。

⑦索引这是根据标题法的原理,将类目改成标题形式,按字顺排列,并注明相应的分类号。这样不仅方便查表,而且还可将分类表中因按学科分类而被分散的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资料集中,使分类法在某种程度上兼有主题法的性能。

(8)附表这是文献资料分类标引中经常要查阅的参考资料,一般不属分类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