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心灵充满力量

让心灵充满力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长中的中学生心理敏感,自尊心强,承受力差,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小意性格内向,故容易出现过低的自我评价,变得消沉沮丧、敏感多疑。辅导过程中,因为同学的配合、班主任的支持、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的合力,成为小意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让小意心灵逐渐充满力量。

让心灵充满力量——对创伤性经历引发自卑心理的辅导

汕头市img8滨职业技术学校 杨红霞

【案例】

星期三下午第三节我照例在谈心坊值班,门口出现了一个娇小女生的身影,她低着头急促胆怯地问:“老师,我能找你聊聊吗?”

“当然可以啊!”

“你好像有要紧的事找我?”我一边请她坐下一边主动问道。

“老师,我看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她突然一问,令我毫无准备。

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女生,她大约1.55米的个子,皮肤不白,五官较标准,但一道由嘴角到下巴的疤痕非常显眼。

“你五官长得不错,笑起来肯定会更好看。”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可是我一笑,别人就害怕、惊讶。”她声音低沉,目光流露出忧伤和无奈。

“是不是因为脸上的伤痕?”我试探地问。

她轻声抽搐着,泪水从脸上不断滑落下来。

“你能说说吗?”她悲伤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后,我轻轻地问。

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终于说出了原因。

“我叫小意,初三上学期一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按时回家做作业,走到5楼的拐角处,突然平时有点精神问题的邻居叔叔拿着刀向我砍来,我尖叫着到处躲,可还是被砍中了下巴,后面的事记不住了。”她身体开始颤抖……

“从那以后,我一说话脸就抽搐,渐渐发现班上同学都用异样目光看着我,我不敢看别人了。”说着她露出了非常痛苦的表情。

【辅导策略与过程】

1.阶段一

害怕别人的目光、恐惧同学的议论,不敢与别人交往,她在自我评价上一定出现了问题,有较严重的认知偏差,于是我为她制定了第一阶段辅导方案:

第一,做意念放松训练;第二,改变她对自己的认识,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一阶段的心理辅导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她的身体开始放松,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她接受了自己看起来并不可怕的事实,脸上偶尔露出一丝笑容。这一个阶段辅导结束后,最大的收获是我和她建立了信任、良好的辅导关系。

2.阶段二

成长中的中学生心理敏感,自尊心强,承受力差,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小意性格内向,故容易出现过低的自我评价,变得消沉沮丧、敏感多疑。在明确了小意的问题实质后,根据小意目前恐惧大家的议论,不与大家交往的行为偏差和困惑,我制定了第二阶段的辅导方案——行为疗法。

第一,使用“散步疗法”。通过交谈我发现我可以和她坐同一路车回家去。于是我设计了“一路回家”的活动,让她体验接触众多老师、同学、行人的目光。

第二,布置“通知”工作。第一个通知是拿给教学楼四楼教务处李主任;第二个通知是告诉心理选修班班长—0814班小箐:星期三的心理选修课改在实训楼204教室,请在QQ群上公布;第三个通知是让小意通知自己班三位同学星期四下午放学后来谈心坊拿回心理漫画作品。前两项通知完成后她止步了,她说她怕见这三位同学。

第三,做“心理作业”:把看到不同人的感觉写下来。她写道:看到妈妈,感觉到是关爱;看到老师,感觉到是期待;看到行人,感觉到是陌生;看到同学,感觉到是紧张、恐惧。

小意继续说:“我和我认识的同学在一起,就感觉他们在取笑我、讽刺我、议论我、挖苦我,我不敢面对,我有一种想逃避的感觉。”

3.阶段三

第二阶段的心理辅导结束后我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她宁愿与陌生人交往也不愿意与熟悉她的同班同学交往。

为解开“不愿与认识的同学交往之谜”,在第六次咨询前,我从班主任处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军晖喜欢小意的说法曾经在班上流传一时,小意受伤后回到班上的第三天,小意的同桌军晖就转学了,同学议论纷纷,而她认为军晖是因为她受伤变丑才转学的。由此,小意变得神情怪异,不愿与任何同学同桌,躲避同学目光,还总用手护脸,更对同学产生排斥的心理。

我要做的第三阶段的辅导工作是通过心理训练帮助小意提高与同伴、与异性交往的技巧,消除目前认知偏差和人际交往困惑,战胜心理上的挫折阴影,重新获得快乐体验。

在小意班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我特别设计了以下几个心理训练活动:

一是“友谊圈”心理活动:我们交了多少朋友?我们感受怎样?为什么我们难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分享交流心得之后,我告诉小意及同学们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的实验。“友谊圈”活动,让小意和同学们感受到与同伴交往时的情感变化及交往技巧及同伴接触时应遵守的规则,“友谊圈”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都主动面带微笑,注视对方,与同学、老师问好、点头、致意,礼貌之声不绝于耳。

另外,还进行了“多元排序”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即在不允许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优点轰炸”心理训练: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她不少优点。后来,小意写道:“我们在无言中沟通,用手、用眼神、用嘴型甚至用头来沟通,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我今天的表现还不错,不仅和同学合作,还有举手发言。”小意在积极寻找自己的位置,她开始肯定自己,这对她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为了配合我的辅导,班主任特意安排小意担任心理课代表,增加了小意同班上同学交往的机会,座位的摆放、值日的安排、作业的收发,她在工作中展示着自己的能力,发挥着自己的优点,在班上几位热情、开朗、活泼的班委的帮助下,小意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讨论工作、玩耍游戏,不再畏缩躲避同学。在校心理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心理漫画比赛中,她一人交了五幅作品,其中一幅获得了一等奖。这次巨大的成功给了小意无比的鼓舞和自信,她欣然接受了心协宣传部的邀请,带领8位同学负责出版半月一期的心协专刊黑板报。一个学期下来,小意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变得开朗,在校与同学打成一片,走出了多疑、畏缩、躲避自卑的心理。

此外,我还多次与小意父母联系、交谈,希望他们多给女儿释放个性的机会,语言多鼓励少批评,尝试用问题探讨的方式代替以前训导、强制规定的方式与女儿交流沟通。

【辅导效果】

小意:自诉不回避和同班同学的正常交往,能组织同学开展板报宣传工作,学会了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并在助人中体验快乐。

同学:小意现在经常和他们一起交流,能接受脸上的伤痕,不再有以前那样自己一个人低着头不理睬人的回避行为,和同学交往融洽了,开朗乐观许多,同学们反映她比以前可爱了。

老师:小意同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初走进谈心坊时紧张、自卑、痛苦的神情消失了,对自己的体像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从否定自我的恶性循环中走了出来,能从对异性同学的“好感与爱意”中,理解“友情和爱情”,与同学交往时能做到热情、真诚、适度。

父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话也多了,开始为家里分担事务而不像以前那样自怜自怨自艾。

三个月的心理辅导,小意开始步入健康成长的轨道,这让老师、家长、同学和她自己都感到特别的高兴,而我也由衷感到快乐!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乐趣就在于看到求助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振作,这种乐趣是无价的!

【案例思考】

1.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小意不能改变脸上伤痕的事实,但她只要能面对,就可以放下和转身。在本案例的咨询过程中,尽管我采用了好几种心理咨询的技术,但这些技术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成长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自我改变,小意的创伤性经历,也成为她心灵成长的一个契机。

2.心理辅导要充分调动学生周围可以影响的因素,才能取得持续性的效果。辅导过程中,因为同学的配合、班主任的支持、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的合力,成为小意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让小意心灵逐渐充满力量。

3.对小意辅导初期,由于她过度紧张焦虑,出现了一些比较强烈的生理反应,如抽搐、口吃等,因没有及时告之,曾让当事人一度失眠,症状加重。幸好当事人家长及时问询,当事人得之这是调整认知、行为偏差出现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后,很快平稳度过这一生理反应期。

4.创伤经历让小意在个性完善、交往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要始终坚持真诚、同感、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她做跟踪指导和定期反馈,增强她的耐挫和抗挫的能力,使辅导成效得以巩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