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失去的乐园

寻找失去的乐园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认可,绝大多数原因跟成绩有关,这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此外,随着高中的扩招,生源参差不齐,质量下降。此外,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和诱惑、青春期的烦恼、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等也是其产生厌学的原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精神。

唤起心智的力量 寻找失去的乐园——学生厌学现象带来的思考

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 苏锦城

【案例】

2008年3月20日下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张老师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交给我一叠信,信中内容有以下一些:

“我因为成绩不理想,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好想逃避课堂,逃避老师。每天坐在教室里仿佛就像在梦游,我好恨自己……”

“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了,看到数学老师我就害怕,我不再喜欢问问题,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一天天逼近,想认真学习,可又觉得力不从心……”

“学习的忙碌使我忽视了与同学的交往。现在我发现连一个能说点知心话的朋友都没有,我好孤单。我竭力让自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了我唯一的追求,但我觉得活着好累,我好讨厌学习。”

……

看到这些信,我的心情立即变得异常的沉重。这难道就是我们这些花季青少年发自内心的声音?本是豆蔻年华,本应充满憧憬,富含激情的他们,为何变得如此的消沉?如此倦怠?

【分析】

有人说,当学习不快乐成为一种教育现象时,我们便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最终会影响到教育的健康发展。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心力萎缩呢?

1.家长层面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都把子女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与以后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前途联系起来,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甚至不辞辛苦陪孩子,从而使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此外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2.教师层面的原因

有些教师有时却不知道自己偏离了教育目的,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打击着学生的信心,削弱着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每次考试过后,就有老师对学生说:“你们看别的班的同学考得多好……”“你总是不如……”本意是想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但却清晰地向学生传递了“你们真的不如别人”的信息,让他们一次次的体验挫折与失败。还有的老师将教育彻底功利化,唯分数是举。多数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认可,绝大多数原因跟成绩有关,这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就会把学生盯得很紧,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正如一位教师所感叹:“你不去逼迫他们学习,他们就会去学那个逼迫紧的让他们感到害怕的老师的课。”这样,学生学习知识的动机成了避免责骂,减少恐惧,而不是为了求知、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因而在这种动机下的学习必然是被动而又痛苦的过程。

3.学校层面的原因

我校地处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发展较慢,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经费紧缺、办学条件落后、设施严重不足、生源参差不齐等问题便显露出来,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师资问题是我校高中扩招的“瓶颈”,要扩招就不得不从初中选拔高中教师或者招聘新毕业的大学生。而有些初中教师知识陈旧,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样教与学便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的兴趣遭到抹杀。而新教师又往往把我们这种山区学校当作跳板,等取得成绩、评上职称之后便飞向了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此外,随着高中的扩招,生源参差不齐,质量下降。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升学率是社会对其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在这种生存压力面前,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优等生进行倾斜,这样就使得部分“学困生”很难得到教师的关注,处于一种无声无息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心力萎缩的另一个原因。

4.其他原因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现在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读了高中未必考得上大学,即使考上大学,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也很成问题。因此,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形成。此外,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和诱惑、青春期的烦恼、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等也是其产生厌学的原因。

【对策】

1.教育应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

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学生的学习自启蒙至高中,内容不断拓展,难度不断加深;由于选择性考试频繁,大多数学生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落,尤其需要鼓励,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人的需要是丰富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丰富的;学校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但这些外部评价会转变成学生内部的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要不断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因为哪怕是很小的成功,也能改变学生消极的心态,激发其成长动机,让其获得持久的自我激励的力量和积极的态度,以代替习惯性的失败感。因此我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对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二是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三是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和鼓励去帮助学生,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2.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者,我们往往重理性知识的传播,重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解题能力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情绪的变化,忽视了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与调节能力的培养。

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事业,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每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我们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尽己所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目中值得信任的朋友。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显得更加重要,以往老师上课前关心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上课时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他们富有想象力和情感。作为教师应该去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3.落实新课改精神,注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关注人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精神。当前,学校教育的悲剧莫过于“应试训练”。教师按大纲要求,将教材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再一节课一节课地依据高考的要求,拟定成“训练手册”。于是乎,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就在这无尽的、多种多样的大小训练苦海中度过。教学上如此,体育、音乐、美术,乃至文明行为的教育也是如此。为了应付种种考试、评比、验收,无不是以繁冗的训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分数成为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彻底扼杀。而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是心智碰撞的生命活动,机械、死板的训练只会使彼此的心灵隔离;过度、过滥的训练淹没了教育的灵魂,淡化了科学训练应有的教育陶冶功能。人的能力有本能、技能、智能之分,过多的机械重复,会使技能退化为本能。

基于这样的反思,我校一直主张将校园生活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重要源头,大力倡导在生活中教育,在创新中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学校既强化常规管理,又关注学生特长,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近几年,随着高中的扩招,我校更应该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那些在学习上比较困难但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从而实现其自我价值。

总之,学校教育,人是目的。真正的教育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展示人性的魅力,关爱生命的成长。而不是仅仅获得一个高的分数,让我们用爱心和责任感去铸就师魂,有了关爱,教育才有活力、才有生命,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