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

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非经营性资产分布不均,有的单位非经营性资产严重不足,而有的单位资产闲置凝固。当前,一些单位非经营性资产严重不足,而另一些单位的资产又出现长期闲置的情况,要使资产在这些单位得到合理配置,除了国家投资外,另一个方法就是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闲置或不需要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第二节 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

一、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原则

(一)资产保全的原则

与经营性国有资产不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不是要保值、增值,而是要保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全。

1.从使用价值方面来说,保全资产在于保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完整。

保证实物形态的完整,就要求以实物管理为主。因为实物形态是价值的基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目的是确保各项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的重点非价值性。

因此要使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全,首先在于保证实物资产的完整无缺,适应学校有效运用的需要。在进行具体管理时,都要体现管理为主的特点,建立实物形态资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掌握使用范围、购置和配备标准、使用标准,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占用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责任

2.从价值形态来说,保全资产在于正确合理地计提折旧。

一些学校,使用巨额的国有资产为小集体谋利益、创收入,对应该提取的折旧基金没有提取或减少计提,使国有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流失严重,肥了个人,瘦了国家。如果不加强管理,国家原先投入的国有资产耗用殆尽,又没有资金补偿来源,国家就不得不进行再投资。要从价值形态方面保全国有资产,就必须正确合理地计提折旧。

(二)讲求效率的原则

长期以来,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普遍存在不注重效率的问题。有的资产只用不修,造成原有资产使用价值提前报废;有的资产使用无计划,造成资产浪费严重;有的资产长期闲置,急需使用的单位又找国家要钱进行投资。所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资产使用管理没有遵循效率原则。只有讲求效率,才能使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做到物尽其用。讲求效率,一是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指依靠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开展工作的效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资产的合理配置

目前非经营性资产分布不均,有的单位非经营性资产严重不足,而有的单位资产闲置凝固。要改变资产利用率不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单位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占用额度,并建立健全登记账目,随时反映资产的变动情况。

2.资产的合理流动

当前,一些单位非经营性资产严重不足,而另一些单位的资产又出现长期闲置的情况,要使资产在这些单位得到合理配置,除了国家投资外,另一个方法就是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闲置或不需要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使用。这种调拨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作有偿转让,以提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3.资产的使用与工作效率相匹配

讲求效率,除了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率外,还应注重使用和依靠这些资产进行工作的效率。这两个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不能只顾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而影响工作效率,也不能只讲工作条件好、环境优越,而忽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中应注意的经济性问题。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中,除了讲求资产的合理配置以及合理流动外,还要注重资产的占用与完成的工作任务,达到与工作效率相匹配。主管部门在考核、评估本部门内部各单位的工作成绩时,也应考虑该单位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对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的影响,真正做到单位之间公平竞争,使工作成绩的评价客观而有说服力。

二、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方式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虽然在使用中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要求使用中的合理、有效、节约,以较少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办更多、更好的事情,以推进国家学校教学业务活动的高效运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方式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一)进行制度化管理

要规范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应负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代管行为。因此,在其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监督学校资产使用责任制的制订、实施和执行。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也可以委托同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对一些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资产管理和工作管理的协调一致。接受委托任务的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和报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各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注重自身的制度化建设,严格监督和管理使用单位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占用的静态和动态行为。建立资产的验收、领发、使用、保管、调拨、登记等项制度,并严格管理手续,做到制度化管理。对于使用中的丢失、毁损要及时追查,明确责任,属于使用者个人问题的,要按规定赔偿。

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应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1.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责任制,将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着重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资产登记制度、保管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

2.管理好按国家政策和社会需要使用非经营性资产从事商品生产和对外有偿服务等各种经营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凡具备条件的,要首先提取折旧基金,作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再投资的部分资金来源。扣除各项费用后的净收入,应用于发展事业和国家规定的开支项目,不得作为滥发奖金和各种补贴的资金来源。违反国家政策进行非法经营所取得的收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委托主管部门要予以没收。

3.自觉接受国有资产专职管理机构或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对占用的资产定期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建立严格的报表制度,按时上报各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报告报表。

4.主动调剂不合理占用或长期闲置的资产。按规定处理闲置或报废的国有资产。

有偿转让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家的代表机构,无偿调拨要做好产权和账务的划转工作。

(二)进行指标化管理

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是对这类资产进行管理的重要方面。要保证制度化管理得以具体实施,就必须在管理过程实行指标化管理。指标化管理也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确定合理的指标评价其工作业绩;二是对资产使用单位占用的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及其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从指标入手进行管理。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管理体系,应包括两个内容:

1.绝对数指数。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说,绝对指标的建立意味着可以借此监督自身的工作业绩。例如评估一段时期内,某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下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达到多大的规模;对于资产使用单位来讲,可以根据绝对指标来考评其资产毁损了多少,有偿转让收入增加了多少,闲置的资产减少了多少等。同企业用利润额来衡量自身的经济效益一样,绝对指标不具可比性,因此还必须用相对指标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指一定时期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占用水平。如果配置不合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参照指标对资产进行合理调配,使之趋于合理化。用相对指标还可更客观地评价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业绩。

用以上两种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应相互参照,不应只重视某一种方式的运用,而忽视另一种方式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