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研究

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指课堂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胁迫时尽可能维持其理想状态的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根据图415,对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作以下说明: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可以分为调控行为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两个方面。对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模型,以下以T2的语文峰会为例说明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

第三节 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研究

课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指课堂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胁迫时尽可能维持其理想状态的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根据活力机制和结构机制的研究,活力和结构受到诸多因子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方式的影响,因此,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就是研究系统主体如何根据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来调控这些影响因子,从而尽可能维持理想状态中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课堂生态系统运行来说,恢复力机制的功能是调控。

一、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模型构建

(一)课堂生态系统调控行为分析

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是对所有影响教与学的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因子的调控,因为调控是系统主体为了一定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所以,可以从调控主体、调控目的和调控行为三个方面对课堂生态系统系统恢复力机制加以分析。

1.调控行为主体

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主体是生物,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区别于生物活动的本质特点在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正是出于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特点的认识,多弗斯等(Dovers&Handmer)(18)指出,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不同在于人有预测和学习的能力。因为人有预测和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的调控活动的特点包括:第一,教师和学生面对外界胁迫时,就不再是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在面对外界胁迫时的一种被动、事后的补救,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预防和补救;第二,人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所以人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会不断地通过学习以寻求更好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不断增强调控能力。

2.调控目的

恢复力是抵抗胁迫维持原状的能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原状是指生态系统没有受到人类干扰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研究恢复力机制时,对于系统影响因子和作用方式进行调控的目的在于恢复原状。而对于课堂生态系统来说,课堂生态系统是属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微观层次,其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控课堂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以不断完善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达成教育生态系统的目的。对于教育生态系统来说,因为教育是一项理想的事业,教育生态系统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社会、国家的特定的教育目的并围绕这个目的发挥其功能的,所以,教育生态系统的原状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且,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国家义务教育的对象,所以,对于这种教育的理想状态,调控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接近;而对于教育对象,不管是预防还是补救,当遇到失败时都不能放弃,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调控能力而使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3.调控行为的内部过程

上述关于课堂生态系统活力机制和结构机制的研究明确了有哪些因子以怎样的特点(包括内部特点和外部联系特点)、怎样的作用方式对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当对这些影响因子加以调控时,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然后根据对于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对影响因子加以调控,从而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从调控行为来分析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的特点,其特点体现在调控行为内部过程:认知(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调控(影响因子)—维持(结构和功能)。

(二)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模型构建

综合以上关于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特点的分析,构建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模型,见图4‐15。

根据图4‐15,对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作以下说明: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可以分为调控行为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两个方面。从内部过程来说,调控过程包括:认知(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调控(影响因子)—维持(结构和功能)。从外部过程来说,调控能力体现在两个过程中:预防和补救。因为人具有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会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调控能力,对于调控能力的学习贯穿调控的整个过程。因为人具有自觉性和预测能力,所以在课堂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胁迫前,教师和学生会通过学习,积极采取预防行为,如果预防活动获得成功,则达到目的,目的为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果预防活动没有成功,则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调控能力,这种调控能力既有助于对其他胁迫的预防,同时,通过学习获得调控能力后,能够对已经受到外界胁迫的系统进行补救,如果补救成功,则达到目的,如果补救不成功,则需继续学习,直至达到目的为止。从外部过程的发生来说,即可以从预防开始,也可以从补救开始,从而外部过程有三种形式:预防—成功,预防—补救—成功,补救—成功。在任何一种形式中,从活动到成功可能都经历很多的失败—学习—再失败—再学习的过程。

img106

图4‐15 课堂生态系统恢复机制

因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原状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关于目的的达成,即维持理想状态的结构和功能,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所能做的是通过调控影响因子来不断接近理想状态。

对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模型,以下以T2的语文峰会为例说明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括号内为研究者关于恢复力机制的分析:

关于T2的语文峰会的相关内容,曾在活力机制的学科和班级风格两个影响因子中曾作过分析,此处从恢复力机制的特点加以分析。

T2从初一任教A班和B班的语文课,因为上海初中从预初开始,所以T2是接了其他老师的班。接班没多久,T2发现两个班学习气氛比较闷(外部过程:已经处于受到胁迫的状态,因此调控从补救开始;内部过程: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子班级学习气氛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班级学习气氛作为微系统环境因子直接作用于系统主体学生),因此,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语文,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特意在语文课上设计了语文峰会这一教学环节(外部过程:补救;内部过程:根据对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的认识进行教学调控),语文峰会实施后,在A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达到目的),但是在B班级没有效果(失败,没有达到目的),于是T2对B班级的情况进行分析、自我反思(外部过程:学习;内部过程:认识班级特点和学生特点这两个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班级特点和学生特点作为微系统环境因子直接作用于系统主体学生),在B班停止了语文峰会活动,根据B班特点调整了教学(外部过程:补救;内部过程: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特点这两个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对B班教学进行调控),从而B班的语文学习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外部过程:成功,达到目的)。在T2实施语文峰会的过程中,T2一直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还专门关于语文峰会写了教科研文章,发表在语文教学类杂志上(外部过程:学习)。

二、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机制特点和调控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课堂生态恢复力机制的特点概括如下:

(1)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主体是人,调控能力可分为预防性调控和补救性调控,并应在调控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而不断增强调控能力。

(2)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的目的是课堂生态的理想状态,所以调控只能是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而且因为调控的目的是育人,所以调控行为必须长久坚持,不能放弃。

(3)课堂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行为是系列行为,起始于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子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的认知,目的在于尽可能达到理想的课堂生态状态,调控过程包括认知—调控—维持。

根据恢复力机制的特点,在课堂生态系统运行中,要通过调控结构和功能而使课堂生态系统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应当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教师和学生应当不断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调控能力。

(2)积极做好胁迫预防工作,通过对活力和结构的影响因子的调控,尽量避免大的胁迫行为的发生。

(3)当课堂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应当积极调控各种影响因子进行补救,使系统恢复原状。

(4)在预防和补救过程中,当预防和补救失败时,应当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调控能力,再进行补救,直至补救成功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