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生态系统形态与测量研究

课堂生态系统形态与测量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的研究内容是课堂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课堂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来定性描述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并探索课堂生态系统定量测量的方法。根据课堂生态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只有关注三维的互相配合,达到三者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课堂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形态。根据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内在成分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课堂生态系统两层整体结构图。

第四节 课堂生态系统形态与测量研究

本章的研究内容是课堂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课堂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来定性描述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并探索课堂生态系统定量测量的方法。因此,在以上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研究的基础上,本小节探索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描述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确定课堂生态系统的总体测量方法。

一、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38)

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由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共同构成,因此关于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的描述就是分析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如何互相联系以形成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如图3‐5和图3‐6所示。三维图和二维图分别表示通过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所形成的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

img76

图3‐5 课堂生态系统三维结构

(一)从构成要素的外部联系分析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

从构成要素的外部联系来分析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是指把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分析这三个独立整体之间是怎样互相联系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的。课堂生态系统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教与学的活动互相联系形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时,教与学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随着教与学的活动的持续,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也随教与学的活动持续,由此,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呈现出时空三维结构:活力和组织结构构成空间平面,恢复力表示活力和结构所构成的空间平面在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状态。同时,对于教与学的活动本身和由活动形成的结构来说,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对活动产生影响。所以,活力与组织结构又相对独立,分别同恢复力构成了另外两个平面。由此,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是个三维立体结构,同时具有三个纬度和三个平面。因为课堂生态系统在遇到外力胁迫时持续性地受到干扰,而活力和组织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又使两者各自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完全一致,因此,对于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来说,完美的整体形态是三个纬度等距的,如果某个纬度较弱,则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就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以下将参照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对于三个平面的命名,说明某个纬度短缺时课堂生态系统的不良形态。

img77

图3‐6 课堂生态系统两层整体结构

(1)仅由活力和组织结构构成而没有恢复力的平面称为脆弱性平面。这个平面表示课堂生态系统尽管具有良好的活力和结构,但是,当它受到外界的胁迫时维持能力很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良好状态。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公开课就是典型的脆弱性平面。对于公开课来说,教师和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投入了大量的教学和学习的能量,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配合融洽、默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一旦回到日常教学,各种各样的外在条件都使公开课的这种良好状态难以维持。正如T2所说,师生投入大量精力、师生合作、学生能力获得提高的公开课是她的一种理想的课堂,但是,日常的教学很难都像上公开课一样,教师精力、学生精力、考试压力、教材内容繁多等各个方面都牵制着你,而且因为公开课是非常态课,所以,当从日常课突然转变成公开课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T2:很多东西其实都牵制着你。在教学的时候也不可能很灵活。其实我们现在在外面上公开课也是这样,有的课上得非常好,但是你搬回去上完以后,你会发现,学生他其实掌握得不是很牢固。

(2)仅有活力和恢复力构成而没有结构的平面可称为营养化平面。这个平面表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这种主动的投入还保持了很长的时间,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从而使这种高能量、长时间的投入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都很认真努力,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在于师生、生生彼此之间在目的、内容、态度、方法等方面不相适合,从而造成了能量的内耗。第二节“课堂生态系统组织结构研究”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例子。

(3)仅有组织结构和恢复力而缺少活力的平面称为结晶化平面。这种课堂生态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都很少投入精力和时间,整个课堂是死气沉沉的,总是千篇一律,很少有变化。这种课堂生态情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懈怠。教师没有为教学投入很多精力,疏于备课,照书念,由此,学生就会不喜欢上这门课,对这门课的投入时间就少,结果,又使师生都处于这种懈怠的状态,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师生关系,并且这种关系还持续较长的时间。比如XG6对于某位老师课堂的反映。

XG6:我感觉他上课的时候,没有特别严肃,也没有特别轻松,有时他不在乎我们在听,他一直讲,不在听,不管你上课怎么样,他一直讲。他的课不是特别吸引人,节奏也比较慢,我们可能不喜欢这种方式……觉得没有节奏感,没有和学生形成互动,没有根据学生的要求来随时调节自己的进度……而且他讲课的时候就是直接把书上的题拿过来讲,而不是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找一些比较难一点的或是更形象的题目来讲。

根据课堂生态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只有关注三维的互相配合,达到三者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课堂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形态。所以,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尽量调控各方面的因子,注意教与学的能量投入、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和这种能量投入与关系投入时间的三者之间的协调,不单独强调某一方面,也不弱化某一方面,比如,正确看待公开课,克服教学倦怠,增加教学投入,注重教学内容、方法对于学生的适合性,如此等等,从而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者的平衡中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

(二)从构成要素的外部联系分析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

根据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内在成分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课堂生态系统两层整体结构图。三个大方框分别表示教师活力和学生活力,方框内部单向箭头表示教师活力和学生活力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活动补充和服务于另一种活动。比如,学生活力包括学生课堂学习和学生学业求助,其中,学业求助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补充,学业求助活动是服务于课堂学习活动的。因为方框所限,关于活动性质没有表示在教师活力和学生活力的方框内。方框之间联系活动的双向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关系的是师生双方活动的彼此适合度。外圈表示由活力和结构共同构成的恢复力,外圈上的双向箭头表示恢复力具有弹性,会随着外界胁迫和自身抵抗能力之间的抗衡关系而调整活力和结构。根据课堂生态系统双层结构图,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内部成分来分析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主要具有两个特点:

(1)课堂生态系统具有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课堂教与学,由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及其关系构成,外层为课外学业求助,由学生求助行为和教师帮助行为、学生同伴帮助行为及其关系构成。其中,内层为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但是,课堂教学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均等同效地掌握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对于课堂之内遗留的学业问题,需要通过课外学业求助和帮助行为来解决。否则,学生遗留的问题越多,造成的学业困难越大,由此,进一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安排。因此,外层学业求助是课堂教与学的补充。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既要做好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要做好课外的学业帮助活动,教师、同伴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而学生应该积极主动通过求助行为获得教师和同伴的帮助,由此,外层学业求助与帮助行为才会有效地促进内层的课堂教与学,而课堂教与学的良好效果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学得更多更好,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2)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内部成分之间彼此影响。在活动类型上,结构的活动类型由关系双方的活力的活动类型构成,比如,结构中的“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就由课堂教学和课堂学习构成。在活动性质上,因为活力和结构的活动类型上的内在关系,两者的活动性质也相互影响,活动双方的活力的积极性和时间量影响双方活动的彼此适合度,而双方彼此的适合度又影响力活力的积极性和时间量。比如,拥有教学自主性的教师对教学有自己的看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主动地进行教学,这就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为学生所接受,同时,学习主动的学生总是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效地学习,这就有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进度,这样,师生双方彼此的活动都是适合对方的;而越适合对方的教与学的行为,就越容易为对方所接受,从而形成.通的能量流动的路径状态。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不适合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就会影响师生教与学的彼此接受度。

根据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和活力的内部成分所形成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双层整体结构,可以说,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关联互动、课外内有机联系的系统,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为了更有效地教与学,第一,不仅要关注课堂教与学,而且要关注课后的学业求助和学业帮助行为,形成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第二,既要为教与学活动投入充分的精力,同时,又要关注自身活动对于对方的适合度,从而使教与学的活动达成最大的输出和接收的效果。

(三)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

以上分别从课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内与外的联系来得到课堂生态系统的两种整体形态,其中,对于课堂生态系统两层整体形态图而言,尽管还只是一师二生的简化形式,实际课堂生态系统是一师多生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彼此联系会更多,但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因此,从构成要素的内外联系综合课堂生态系统的两种整体形态,并且考虑到课堂生态系统的一师多生情况,可以以课堂生态系统三维结构图为主结构,将课堂生态系统两层整体结构图置于由活力和组织结构构成的脆弱平面,同时,按班级人数增加学生数量,从而,这种图形构成就表示了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形态。

二、课堂生态系统总体测量

根据生态系统中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者之间的关系,Costanza等(1992)提出了健康生态指数(Health Index,HI):

HI=V×O×R

式中,HI为系统健康指数,也是可持续性的一个度量;V为系统活力,是测量系统活力、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O为系统组织指数,系统组织的相对程度用0~1的数值表示;R是系统恢复力指标,系统恢复力的相对程度用0~1的数值表示。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指标都可以分成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因此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的运算公式适合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的测量。对于本研究来说,课堂生态系统同样也是生态系统,所以,该公式及其三个构成要素的计算方式同样适合于课堂生态系统的总体测量,但是,由于课堂生态系统的独特性,每个构成的具体指标及每个指标的内部计算方式都是独特的。根据前三节的研究,我们已经探讨了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定性描述方式和定量测量方式,将各自测量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就得到课堂生态系统的总体分值。通过总体分值,可以比较不同课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