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过程管理是学校所有事务中最重要的事务,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三个主要环节以及教的过程管理与学的过程管理两部分。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框架。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讲授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是课堂讲授前的准备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19.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管理是学校所有事务中最重要的事务,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三个主要环节以及教的过程管理与学的过程管理两部分。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将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教的过程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

一、高瞻远瞩于教学计划的管理

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框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招生对象;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周数分配;学时分配;成绩考核。

校长对教学计划的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img30

二、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讲授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的管理是整个教学运行管理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习成绩检查和评定等环节,课堂教学工作抓好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要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校长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教师备课

备课是课堂讲授前的准备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严密的计划性,应在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案,教案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使用、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且所备内容必须与教学计划、授课进度一致,一律用钢笔书写,有价值的教后反思每月至少两次。每学期教务处对教案抽查一次、整体检查一次。

(二)抓教师上课

讲课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任课教师必须遵守课堂教学常规,认真组织教学,按照预定的教案讲好每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坚持教材是基本的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坚持真正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讲授为主,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教师的上课情况教务处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查。

(三)抓教师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教师应关注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创造性,作业内容要精选,训练要灵活,题型要多样,难度要适宜,题量要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批改要及时,教材范围内要求的作业,必须全收全改;调节教学与练习册等辅助教材的作业,可采取学生对改、互改、教师面改等方式,对多数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应集体讲评;作文两周1篇,每学期作文6—8篇,全收全改;教师一律用红笔批改作业,批改符号清楚明白,作业评语恰当中肯。每学期教务处对作业批改情况检查1次。

(四)抓教师辅导答疑

课外辅导与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与学信息反馈、交流的有效时机。教师要经常深入班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辅导要及时、耐心、主动,不仅辅导学习内容还要注意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个别答疑、举办讲座、面改作业、指导阅读等。教务处对早读及下午第三节课的辅导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五)抓教师考试与试卷讲评

考试后教师应对试卷进行认真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一题带会多题,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交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务处、各教研室和教师严密组织,默契配合。对检查的范围、方式、考核的条件等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做到:范围全面与针对性相结合,方式多样而目标性强,条件也要全面而细致。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统一考试。要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理解程度。题量要适宜,难易要适中,基础知识题、统一考试均采用“流水”阅卷法。还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除进行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实验操作、答辩等方式考核学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评出积极性,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树立信心。

(六)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类教育活动,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但是组织过程中必须体现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广泛性,形式多样性。

教学管理的切入口——校长听课

校长听课,在于了解教师在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在于发现教师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将做人的道理与知识传授给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在于真切了解育人施教的全过程,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在面上推广,带动教育整体改革。

校长在听课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任课教师,遵守课堂纪律

听课前一定要事先给对方打招呼,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起码尊重,而且也能消除教师某些逆反心理。同时,校长听课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弄出声响,不交头接耳边听边议。

第二,专心听课,不忘“听”、“看”、“想”、“记”

“听”授课中的观点是否正确、重点是否明确、分析是否精确等;“看”安排是否合理、讲练是否得法、板书是否规范、学生是否调动等。通过“听”与“看”获得信息后,就“想”:这样教行吗?成功在哪里?需要改进、探讨的是什么?随着教学活动的往后推移,校长要及时写好听课后记,“记”下对这堂课的印象及评价。

第三,态度谦逊,及时交换意见

每次听完课后,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对教学中的问题,要以探讨、商榷、期望的语气提出,一是一,二是二;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只宜拣一至两个问题,既析因,也导法。对有经验的教师,却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之不满足现有水平,自觉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第四,经常地、广泛地听课

挤出时间,经常去听课,并使之形成雷打不动的制度。室内课要听,室外课也要听,操作课、劳技课、活动课都要听,力争全面。做到每个学年度,各年级、各学科老师的课,至少听一次。

第五,要适时进行教学讲评

听课后不仅要找任课教师交谈,更要将某一阶段所听的各学科、各类型的课,进行分析、比较,再将获得的其他方面(考试成绩、家长反应、学生问卷调查、开小型座谈会等)的信息,综合考虑,理出头绪,总结成败,适时进行教学讲评。

三、关注教学质量的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促进教学效果达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要求。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计划管理、教研活动、教案设计、

课堂教学、作业练习五个方面。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实行“等级与量化;自评与他评;教师与领导”相结合的计奖办法。每期进行一次终结评价计奖。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做到:

确立全面、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要求全校教职工明确教学质量是立校与发展之本,人人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形成狠抓质量的氛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制订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后进行针对性的补救。

开展平行班级相互竞赛活动。如:比纪律、比成绩、比教风、比学风、比班风等,在全校掀起竞赛热潮。

强化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工作的时效性,狠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关键环节,向45分钟要效益。从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的检查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检查两方面着手。学校每月至少检查2次,每学期至少举办2次公开课、研究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

加强学校教育科研与组织领导,校长要注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建立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制,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和所负的责任。校长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管理、研究和指导教学上,坚持听课(不低于20节/期)、评课(不低于20节/期)和研究教学(不低于5次/期)。

构建三级教学管理系统。一级是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制订学年、学期和专项教学规划,组织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制订本组教学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三级是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落实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计划,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问题。

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八大重难点

1.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

2.教案实行分层管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做到因人而异,对新教师、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和优秀教师区别对待,新教师写详细教案,中老教师写优秀教案,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3.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要有激情,以创造师生互动,上好每一堂课。

4.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要保质保量布置并及时验收。

5.辅优补差工作,两项同等重要,可在教师评价中显示。

6.考试组织和考试结果的分析,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7.贴近课堂开展教研活动(对学校课程管理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8.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记录以及档案建设,为教学改革与学校的发展保留和提供第一手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