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范围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章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增多。一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形成了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患,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如何对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德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那种不去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问题,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行为,已受到多数班主任的摒弃,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学生的知心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一节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一个人可以拥有财富和权力,如果没有健康作基础那他将不会幸福。因此人类在拥有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更渴望有健康,人们常把健康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健康永远是人类的重要内容。在追求生命质量的今天,健康真正体现在文明、进步、和平与繁荣中。为此,世界上有大量的科学工作者投入到如何保护健康、延年益寿的探索和研究之中。

那么,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算是健康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范围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上述健康思想,并合理地解释其基本含义呢?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1)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四个方面。(2)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它与人的‘生命、财产’一样不容侵犯。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求个体具备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社会由人构成并通过个体发挥作用,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社会必然要通过个人的健康来支持,以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健康也就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健康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社会健康观。(4)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易对健康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健康四个方面内容,“其中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眼睛、牙齿、头发、肌肉、抵抗力、睡眠、食欲及排泄、生理功能、运动素质、无任何疾病和缺陷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则要求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意志健全、行为统一协调、人际关系相对和谐、行为反映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等。社会适应性指人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的和谐一致状态,包括对现实环境适度的心理反应、人际关系能力、应变能力、控制及调适能力等。道德健康一般指社会规范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取向,包括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的是非观,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能力,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正、诚信等。[2]

可见,健康是包含生理、心理、道德与社会适应在内的综合性指标。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指生理、心理、道德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体格健壮、心理健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都是健康概念中的应有之义。而健康素质恰恰就是这些健康衡量指标的综合反映。健康素质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既是一个人智力、体力和心理发育能力的内在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因为当前社会的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也包含着人自身的发展。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研究和论述。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还具体指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即个体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个性特征和规范化的行为,而且无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通俗一点说,就是指与大多数人的心理一致的心理,能坚持正常学习、劳动与工作的心理,能与他人保持正常关系的心理,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的心理,能调节、支配人产生正常行为的心理。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对青少年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好的。但是,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率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青少年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自杀”、“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等,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加重,心理承受压力也在加重,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能乐观。在令人担忧的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程度在不断提高,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判断青少年是否具有健康心理,还要看他的心理状态是否符合一定的心理健康标准。

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人的健康的新概念不仅指身体方面,而且包括心理方面。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学习感到满意。他们总是比较乐观,乐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有烦恼和困惑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解脱,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够尽快地摆脱,主动采取行动措施来恢复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相反,如果他们羞愧于自己容貌不漂亮、身体有缺陷而怨天尤人,或者终日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自怨自艾,苦闷失望以至于把学习、生活和工作看成是负担而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心理不健康了。

2.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作为人格核心的人生观和信念,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而个人的具体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等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不过,这种改变总是与他们的人生观和信念相一致,并受其制约。相反,如果欲望背弃了信念,行动与思想互相矛盾,主体自觉的意识统一不了,这一切就会导致人格分裂,这就是不健康的心理(所谓人格分裂,就是一个人有两重或多重相互对立人格的特征,随着个人心境、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交互出现,分别表现其片面人格)。

3.客观地认识自己以及他人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他人,清楚自我的优点和劣势,并能够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求学、择友、择业方面作出正确的决定,有自尊心和自制力。同时,在思想上对社会现实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对周围的事物和社会生活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力,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人际关系良好,而且总有自己的朋友,总乐于同别人交往。在与别人相处时,对人的态度总是尊敬、信任多于厌恶、怀疑。热爱自己的集体,愿意为集体工作,个人能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相反,如果缺少朋友或根本不去交往,在交往中不会以诚恳、谦虚、公平、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不尊重别人;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就轻易地怨恨、敌视他人,总认为别人是靠不住的;或者认为别人是可以欺侮的,总想糟踏别人以取乐,这就不能说是心理健康了。

5.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符合。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别人的幸福发生冲突,他能够主动放弃或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欲望而不惜采取反社会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约束,妄取强求,那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还会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6.情绪的稳定和持续性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持续并且稳定的情绪体验。由于青少年身心的波动不平,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间断性的个人体验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暂时的不快统治了持久的心绪体验的话,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患抑郁症等。

第二节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之相关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体身心的发展方面的,也包括同伴、群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才能帮助青少年矫正其心理方面的异常。

一、遗传及生理因素

遗传是生物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遗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智力、身高以及行为外貌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子女的智力水平主要受其父母的智力水平的影响,成正比例关系,而父母的精神健康状态也与子女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动症和神经分裂症等诸多的心理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性成熟度。性成熟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两个方面。性生理的成熟直接影响着性心理的健康。只有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般而言,性心理的成熟度要低于性生理的成熟度,而这种不协调给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又存在着性别的差异。男孩子中,性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更加自信、乐观、积极主动,并且与周围的人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会出现怯懦、焦虑甚至抑郁。相对应,女孩子的性生理成熟度高于性心理时,她们则更容易与同辈群体隔离,出现离群索居的现象,而趋向于与年长的同性和异性进行交往。由于性成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个体差异,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父母亲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

2.家庭教养态度

家长对子女都有一定的期望,尽管“望子成龙”是一种普遍心态,但由于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价值观念以及教育观念的差异,也决定了其教育方式的不同。

(1)溺爱型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它与“爱”连在一起构成一个词,是很深刻的。过分地疼爱子女等于淹没他们,所以有人把溺爱比作教育领域的水灾。古人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正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溺爱子女的害处多,而这并不是父母的初衷。

娇——经不得风雨。有的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舒适的家庭成了孩子赖以生长的温室和暖房,这样的环境培育出来的只能是娇艳而脆弱的孩子,一旦到社会上尝到酸、咸、苦、辣,就吃不消了。在父母身边有层层保护,孩子怎么能不胆小、怯懦,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

惰——企望不劳而获。有的父母生怕孩子苦和累,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从小依赖父母,长大就想依赖他人,严重的还会发展到不劳而获。

奢——只求寻欢作乐。有些父母只是把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作为自己的责任,当作孩子的幸福。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给孩子买这买那,于是孩子越吃越馋,越穿越讲究,从小就在小伙伴中攀比、炫耀,没有勤俭节约的观念。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家庭、社会能有何作为呢?

骄——“天皇老子”第一。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切听孩子摆布,成天围着他们转。他们成了家庭的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向家人发号施令,骄气十足。小小年纪就如此霸道,长大后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胡作非为,甚至触动法律呢?

庸——不求进取。娇生惯养的孩子,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现在生活有父母供养,将来前程自有父母安排,自己何必努力呢?他们胸无大志,不求进取,耐不得艰苦;看书学习,坐不下来,钻不进去,干什么事都刁;专心,缺乏恒心。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一晃而过,一无所长,庸庸碌碌过一生。

(2)放任型

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绝大多数要求的满足上,而对这些要求不作理性的分析,甚至对孩子必须面临的挑战也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锻炼机会。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能力较差,缺乏勇气,自私心理比较严重。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四二一”式(有四个老人、独生子女结合的第二代和独生子女的第三代)的家庭结构中。

小浩是个男孩子,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将他交给祖父母带。祖父母为了能够“对得起”孩子,一味地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而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将就和掩饰。由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小浩的父母总是怀着愧疚的心理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这种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中,小浩变得自私、暴躁、懒惰、散漫,没有责任心,严重地影响了他和同学们的关系。

(3)控制、管制型

有的家长知道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但不懂科学,不懂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得法,经常采取打、骂、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或者实行控制和管制,不让孩子接触他人、他家和社会,把孩子禁锢在自家的“小天地”里。其后果是或者孩子胆小怕事、弱不禁风、成不了大事,或者孩子很粗野,“继承”家长的坏习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极端片面性人格和懦弱性人格的形成。

(4)民主型

这几种类型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姚是初三的学生,从小就有和父母交流的习惯。但是,有一段时间,小姚的妈妈发现他变得沉默寡言了。原来,他暗恋班里的一个女孩子,又考虑中考将至,内心很矛盾,回家后就只往自己房间里钻。一天晚饭后,妈妈带他出去散步。为了维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小姚的妈妈没有直接询问他最近的状况,而是告诉孩子: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有很多东西需要舍弃才能得到,但必须有所选择。妈妈还给他讲了很多自己初中时候的故事,包括早恋的事情。妈妈像朋友般的谈心,打开了小姚的心扉。小姚豁然开朗,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中考上了。

3.家长的教育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就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上。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前,不少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这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分数,采取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如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等,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减退、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

其次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上。教师的个性、能力及教学风格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影响很大。通常,学生的行为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如果教师爱好广泛,活泼开朗,学生往往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呈现积极向上的班貌。如果教师的性格怪异,行为中呈现偏袒、武断、冷漠等倾向,学生中大多会有猜疑、自闭、任性和反社会行为。

再次表现在学校人际关系上。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实践证明,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学生,必然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师生关系紧张,在班集体中遭到否定、排斥、冷淡,受不平等对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敌对、自卑、焦虑、恐惧情绪,这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表现在学校教育方法上。例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的班主任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恐惧、不信任的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严重者会出现心理异常。

四、社会因素

学生接受的教育,受到的影响,不光来自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新旧思想斗争激烈,外来影响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受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媒介的传播和影响,一些好奇心强、天真幼稚、判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受其影响,从而导致心理异常。同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和环境,对那些辨识能力尚低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第三节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无论是个体心理辅导还是班级心理辅导,辅导效果获得的关键在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谐心理氛围的构建。

构建一个推动受辅导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求班主任遵循以下原则:

一、尊重原则

班主任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一种交往过程。尊重是实现此种交往的基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渠道。师生双方只有在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容时,学生才能开放自我,才能实现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反之,不仅不能取得教育实效,且很可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求询者)把教师(咨询者)看成是可以信赖和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能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怀向咨询者吐露真情并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反之,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个性的独立的人看待,而采用长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压服,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去扼杀学生的个性,就必然会在师生之间出现对立和学生“顶牛”现象,导致心理隔阂,引起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增强拒绝接受教育影响的“抗药性”。

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贯彻以尊重为基础的原则,不仅是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而且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特别是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育实践表明,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先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只有先被人尊重,才能尊重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心理健康教育也就产生不了实效。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中,要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态度,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分清该问题的表面现象和内在动机的联系,进而再认清问题的实质,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要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或者对其评头品足,而是要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往氛围,引导和启发他们自我加深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指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心理需求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所有学生的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达到某一阶段所提出的素质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各自的心理成长之路上会遇到各自独特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所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和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这一意义上讲,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性原则也就是个体差异性原则,而且后者更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所在。

以全体为对象,要求班主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班主任应了解所有学生的共同心理需要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使得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全面而又独特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三、寓教于活动原则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素质在具体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情绪等;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高级知觉)、情感、意志等。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不能像低级心理机能那样起源于种系发展,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起源于社会,是在活动特别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这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在开展活动时,要求班主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应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其次,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维果茨基曾经指出:“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式,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的方式可以实现,且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也能实现。”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认知经验、道德规范和技能技巧的心理内化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举措,若不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不通过主体的践行,学生的心理内化不可能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评价自省、情绪自控和心境自悦,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践行,此目标才能达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把施教者的科学辅导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联合起来,避免教师“唱主角”,学生充当“配角”或“观众”与“听众”的不良现象,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由“他育”向学生“自育”的转化,不仅有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且使学生能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和化解心压的方法和能力。

五、保密性原则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因它的建立有助于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利于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心理档案建设中的资料收集和心理问题检测是其重要内容。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准确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教师就必须恪守保密性原则,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前提条件。失密,就意味着失职,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失范或失效。因而,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须严守秘密,绝不公开。同时,学生的心理档案决不能作为学生的人事档案材料,或作为学生品德评定的依据,以防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有关部门因学生心理测验结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已见诸媒体,这应引起深思。其实,若以某一测验的结果而给不断变化的学生“定终身”,这是极端错误的,极易闯入心理教育的误区。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心理辅导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种基本方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开展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巧,针对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出分析、建议,缓解来访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来访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心理辅导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心理优化的过程。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归纳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探索适合我国学校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上述三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中,最适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心理辅导。如果说,心理咨询是在给有心理障碍的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那么,心理辅导则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避免由于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失误或盲动。前者侧重治疗,后者侧重预防;前者注重解决个别问题,后者是使大多数学生心理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为使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心理辅导的功能和内容。

一、心理辅导的功能

学校心理辅导有三大功能: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治疗性功能。其中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以治疗性为辅。

发展性功能。发展性功能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依据学生实际状况,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以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发展。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体独特性”,但大部分心理问题是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发展性辅导,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目标、矛盾和个别差异,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从而使个体具备与不同阶段相适应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中小学开展的耐挫折能力训练、意志训练、人际关系训练、就业指导等都属于发展性心理辅导。

预防性功能。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概括、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学生的意识、情感、行为特征无一不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班主任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使学生懂得主动寻求心理支持,以避免由于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造成失误或盲动。如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如何交友、考前心理辅导、毕业辅导等均属于预防性功能的心理辅导。

治疗性功能。治疗性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及求职中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给予直接的心理辅导。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学生,班主任应与心理卫生部门联系,介绍学生到医院接受治疗。

二、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

在中学阶段,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学业成绩的优劣,升学的压力也会给学生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其所处的身心阶段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上需要帮助和指导。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诸如在教室里放个录音机,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等,以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指导他们科学地安排起居、学习、锻炼、娱乐,避免生理、心理疲劳。

(2)对学习情绪和动机进行训练与辅导。在学校中常常出现学生不做作业,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不愿做难度较大的作业,旷课乃至逃学等学习退避行为。仔细分析,这几乎都是由学习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引起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让他们以愉悦的心情学习。

(3)培养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形象、生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以克服厌学心理。

(4)进行学习技能辅导与训练。在中小学开展学习技能辅导要根据年龄特点,要有针对性。小学低中年级应侧重于观察力、注意力的辅导与训练;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应在记忆力、思维力和学习方法上重点辅导与训练;初中三年级和高中阶段,则应以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作为重点辅导和训练内容。

2.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是对学生整个生活、整个人生及人格的辅导。目的是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情操,适应基本社交生活等。具体包括:人格辅导、消费辅导、休闲辅导。

(1)人格辅导。人格是指个人对己、对人、对事乃至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是对人的总的、本质的描述,既能代表这个人,又能说明这个人的行为。一个持久地、突出地、明显地干扰人,导致他不能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即为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这种状态的形成,与遗传、家庭、教育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人格障碍特征之一是18岁以前产生,而且一旦形成则难以矫正。因此,对中小学生的人格辅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小学生人格辅导,班主任应着重对他们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进行辅导,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性。

自我意识的辅导是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知自我状态,克服自卑和自负的心理障碍,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实现学生自我认识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学会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与沟通辅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与教师交往的辅导。要教育学生尊敬教师,正确地评判教师,更多地理解教师,正常地与教师交往。②与父母交往的辅导。要让学生懂得爱与关心是双向的,让他们理解父母,从感情上回报父母,从行为上尊敬父母。③与同伴交往的辅导。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尊重别人的人格、感情和隐私,不把自己的意向强加于人,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青春期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性问题辅导,教育学生既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善于在规律和规范之间寻找结合点,辅导学生控制本能,学会爱情,懂得贞操。

(2)休闲辅导。通过辅导,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不浪费宝贵时间,真正做到劳逸结合。

(3)消费辅导。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正确地对待金钱、名牌,养成节俭的消费作风,克服盲目的攀比心理。

3.职业辅导

职业辅导是协助学生对前途,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的心理辅导。通过职业辅导,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并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心理辅导的最有效方式是班级活动。班主任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同时收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

第五节 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班主任以班级团体为对象开展的以实现群体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整个班集体实施教育来实现群体内部个体心理的改观和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

团体生活是青少年形成健康心理状态的必要环节。青少年对团体的依赖感是其叛逆期归属感的一种转移,是由家庭向同辈群体的转移。所以,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达到对学生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目的,而且还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过程

一般而言,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由四个阶段构成:

1.热身阶段

辅导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玩轻松小游戏,或是做一些创意体操,或是边唱歌边做动作热身等,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到辅导中。

2.互动凝聚阶段

热身阶段为启动心理辅导做好了准备。接着,辅导老师说明辅导的目标和辅导的概况,并进入互动凝聚阶段。该阶段通过学生围绕辅导主题展开互动体验活动,从而逐渐形成凝聚的团体,增进相互了解和培养相互间的信任感。老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投入参与,并以自己的言行示范对团体的信任。

3.深入探索阶段

在班级团体成员间已经形成坦诚和互相信赖的氛围的基础上,本阶段借助各种活动或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觉察或同伴反馈,深入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观和行为等,从而加深自我认识,发现需要提升的方面,作出行为改变的决定。该阶段是取得辅导效果的关键阶段,其关键点在于围绕目标使学生投入体验,获得感受和感悟。

4.结束阶段

辅导结束阶段要做的事情是强化过程中获得的效果,小结回顾辅导的全过程,让学生的经验更清晰和完整。老师还要提醒学生将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由于班级辅导人数较多,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所以,结束时老师要说明有需要个别辅导的同学可寻求老师的帮助。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很多,一般包括:团体讨论法、情景剧法、行为训练法、认知行为改变法等。在班级中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法包括:团体讨论、脑力激荡、故事接龙、辩论赛、家庭树、抢答赛、角色扮演、哑剧、游戏、优点轰炸、赠送礼物、行为训练、自由联想、放松体操、信件会串、镜中人、自画像、涂色、制作卡片、制订计划等。其中主要有团体讨论法和情景角色法。

1.团体讨论法

团体讨论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可操作的方式:

嗡嗡法。又名“六六”讨论法,每组原则六个人,每人发言一分钟,共发言六分钟。每个人发言之前先静思一分钟,最后由主持归纳意见。此法用于初步的意见交换和特别冷漠的群体效果好。

脑力激荡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先有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由每个人提出答案,然后制定标准,审核答案,不符合标准的要淘汰。在实施时要注意:不立刻批判,多多益善,自由献言,同时注意合作和改进。

分组角色法。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最好是四个人一组。在统一的问题下,收集各组的意见,将组内成员的角色也进行区分,如小组长(负责维护小组的纪律)、发言者(代表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发言)、记录者(负责记录组内成员的意见)、副组长(主要是参与讨论,协调三方面的关系)。为了协调内部成员的分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在角色固定的前提下进行人员的重新安排。

2.情景剧法

因类似于情景剧而得名。这是在教师的倡议下,抽取自愿的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家长、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为即兴的表演和剧本的表演,有表演者和观察者,同时还要安排主要的评论人员,负责引起话题和提出问题,以活跃气氛。为了避免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在表演之前要给学生安排观察任务,并可采取书面的形式进行评论,促进学生进一步领会剧情。

三、辅导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巧

1.热身活动的带领技巧

辅导老师应该事先体验、练习并掌握一系列热身活动,随时用于辅导中。热身活动有多种形式,如讲故事、猜谜语、互动游戏、唱歌、小笑话等都可以成为热身活动。一种引自港台团体康乐辅导的“带动唱”、“动作歌”活动,是选择轻松活泼有趣的歌曲,伴以与歌曲内容相配合的动作,穿插老师的辅导语,适合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热身活动。带领热身活动需要老师率先投入,要求学生做的老师首先要示范。老师以其适当的语言、声调和动作感染学生,一起达到热身的目的。

2.语言技巧

在开展过程中,语言要亲切,注意和学生产生共鸣,不要以教训的口吻或者漠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幽默,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自我表露的技巧

这是指辅导老师将自己过去的或现在的经验、体会、感受与同学们分享的技巧。其作用在于:以示范开放的态度推动学生开放共享彼此的经验体会等,建立和发展平等的、“大家都一样”的氛围。自我表露的内容可以是老师自己当下的感受,也可以是老师过去的经历或遭遇。要注意的是,自我表露不宜过多、过度强烈,以免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到老师身上。请看下例:

学生:“数学学习最难,我们都讨厌害怕它。”

辅导老师:“数学学习的确难,我读书的时候也很不喜欢数学,甚至很害怕数学。后来我想,如果最难的学科我学好了,那我的学习生活不就可以很快乐了吗?于是我集中火力攻克这个强敌。后来我发现原来我越害怕它,它越欺负我;我越不怕它,它越没什么了不起……你们没想到今天我这位数学老师,当年也害怕讨厌过数学吧……”

4.打断阻止技巧

这是指辅导老师针对辅导中出现的非建设性行为加以阻断的技巧。例如,当有的学生漫无边际地长篇大论时,当谈话远离主题时,当发生争吵时,当辅导时间受到限制时等,老师都要果断进行阻止,要注意阻止时对事不对人。请看下例:

辅导老师1:“……在这里先停一下,我看到有些小组违反游戏规则了。我们先来想想,我们的活动是为了什么?输赢很重要吗?”

辅导老师2:“小丽,老师很欣赏你积极表达看法。关于‘欣赏’的意义我们已讨论过了,现在请你讲一个关于‘欣赏’的方法……”

5.评价技巧

评价是团体辅导专业的重要环节,是对辅导的总体估计。根据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记录,可以对每个成员的表现归类整理。如果发现并不适合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学生,则可以作个别的处理。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质化和量化的方法,比如问卷调查、访谈以及专门的效果评价量等。评价可以分为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在学期末实施的一般是综合性评价,是对多次活动的总结评价。阶段性评价主要是指每次实施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两种形式的评价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目的的评价。整个活动过程是否目的明确,在对目的的把握和控制上,整个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干扰,从而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内容。活动的目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目标要具体,切入口要小。

活动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内容的适应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四个方面。是否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准备和充分参与,是评价内容的外部标准。对内容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来进行,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

活动方法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要看是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是否能调动学生热情参与。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注意力和耐力等情况来改变方法。对年龄小的学生的方法要多于年龄较大的学生,目的在于充分吸引其注意力。

活动效果的评价活动效果可以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心理辅导的效果是根据其目的的达成度来衡量的,而学生心理的变化不会很快显现。所以,对效果的评价采取阶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活动时,一般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能达到全员、气氛是否活跃、交流是否坦诚,等等。

在活动的评价结束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活动反思。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为组织下一次活动奠定基础。

第六节 积极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开展个体心理辅导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个人遭遇等,都会造成学生个体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也给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针对群体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相辅相成的个体心理辅导,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个体心理辅导又称个案辅导,是指通过鉴别、诊断、分析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形式。它是针对有特殊问题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在班级内开展的个体辅导,是针对班级内有特殊行为的个体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心理辅导一般不包括病理性心理障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的心理辅导不同,它是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密切联系的。

一、个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过程

1.理清心理和行为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理清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属于学习困难、品行问题、情绪问题,还是人际适应不良,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可以通过正面的询问(比如观察其行为、聊天、分析学生日记等)和侧面的资料搜集(通过与家人和周围同学的交流,以及问卷调查等获得信息)来进行,从而明确其问题所在。

2.判断问题,制订方案

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在系统思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与被辅导的学生充分沟通,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并与被辅导学生一起制订辅导目标和辅导方案。包括制订辅导要达到的目标、所需时间及次数、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等。力求使所制订的目标和方案是受辅导学生自主建构的结果,不是班主任强加的教育。

3.实施辅导,解决问题

实施辅导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帮助引导下,不断觉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改变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老师重要的任务是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和鼓励学生,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如家长、同伴等,共同影响帮助被辅导的学生。还有,班主任对受辅导学生自我改变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变化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灵活调整辅导目标和方案。

4.巩固辅导成果

在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及帮助以后,学生的行为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可能是暂时的和表面的。班主任要对这种现象有充分的准备,并且做好巩固成果的工作。

5.建立行为档案

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对学生采取档案管理,有助于观察、分析、解决学生的连发性问题,便于持续性地开展工作。

二、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1.行为辅导——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校正心理问题的方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技术。通俗地说,即采用小步子的方法逐步地对学生的过失行为实行弱化,或者对正面行为的强化过程。系统脱敏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找出能够使学生产生焦虑的对象或者场景,将其分成轻重不同的等级;其次,在放松的状态下,对学生实施行为的脱敏过程。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实施。在呈现出一个刺激之后,使其行为有所改善,接着巩固,再进行下一个刺激。这样,学生对这类压力或者刺激的感受性就会降低,逐步进行直至其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为止。系统脱敏法适应于有行为偏差的学生。

2.情绪辅导——理性情绪辅导

理性情绪辅导是指用语言的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认识,对其现有的认知进行反思批判,从而对其不理性的思维进行调整,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请看下面的案例:

师:小安,老师把你叫过来,是想了解一下近段时间你上自然科学课的感受。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既然你觉得不好,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还要吵闹,不认真听讲?

生:听不懂,自然课实在是太难了。

师:那你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的?

生:这个学期。

师:也就是说,你在上个学期还能听懂,为什么这个学期突然听不懂了呢?

生:这学期的自然课难度加大了,而我一开学没有好好听,现在就一点也听不懂了。

(师生共同解决一道难题)

师:你现在还有没有这道题很难做的感觉?

生:没有了。

师:那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呢?

生:向老师请教。

师:现在请你好好想想,为什么上课你认为听不懂的问题,下课以后经过老师讲就明白了呢?

生:大概是上课没有好好听的缘故。

师:很好,你认识到自己听不懂的根本原因了。我想,班里其他同学也会有听不懂的时候,假如你正在努力地听老师讲课,而听不懂的同学却在吵闹,你会怎么想?

生:对那些同学反感,觉得他们很讨厌。

师:你愿意做一个像这样不受欢迎的人吗?

生:不愿意。

师:那么,你想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我当然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拥有很多好朋友的人。

师: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生: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搞好,还要多替他人着想,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多帮助他们。

师: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老师心里很高兴。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成为一个有很多好朋友的人,这需要你的实际行动,你说对吗?

在这次谈话之后,班主任主动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及时在课堂上对小安进行行为的鼓励强化,在课后进行表扬,并且主动地与他沟通,帮助他解决了学业上的困难。

除了上述介绍的两种主要方法外,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还有情绪替代法、注意力转移法等。由于只用一种方法难以达到效果,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三、辅导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巧

1.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学生走近班主任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看一眼后转视他处,或头也不抬地问:“有什么问题请说。”学生的感受会是怎样?这是现实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如果心理辅导中发生这样的行为,便足以破坏师生的和谐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这需要班主任老师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向受辅导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你是我现在唯一关注的目标,我会全心全意并全过程陪伴你。这一辅导的基本技巧应用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心情(同感)的前提。

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一点呢?(1)细致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手势、呼吸等,判断学生的情绪状态;(2)注意在学生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3)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专心地听他倾诉;(4)老师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回应,来表达对学生的关注与理解。例如,看到学生神情紧张、呼吸急促、手足无措、肌肉紧绷等,老师可让学生舒服地坐好,也可以先递上一杯水,送上纸巾供学生擦汗等。

要想做好这一点,老师日常中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比如,在与同事、朋友、自己的孩子对话时,时时提醒自己做细致观察,走神时反省自己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分心,并可主动征求谈话对象对自己专注力的评价意见,及时调整和改善。

2.班主任要学会聆听

有心理学家将心理辅导比喻为“穿当事人的鞋,走当事人的路,用当事人的眼光看世界”。这里强调的是走进当事人心里是辅导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而其前提条件无疑是积极聆听当事人的倾诉。

班主任倾听学生诉说内容,注意学生说话的语音语调,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同时还包括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在认真倾听。日常的倾听可分几种层次:字面的倾听、内容的倾听、了解的倾听、理解的倾听、感同身受的倾听。心理辅导条件下的倾听要求的是积极的倾听——感同身受的倾听。

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一点呢?(1)老师先尽量驱赶自己内心的一些噪音,让自己完全平静;(2)适时用点头、微笑、注视、前倾和有限度的语言如“嗯”、“是的”、“我明白”等向对方表达自己正在聆听;(3)在学生完整表达出感受后,再进行必要的问话;(4)老师更多的是反映对学生感受的理解,而非叙述学生的事件资料;(5)不批评、不判断,以学生为中心。

总之,老师要具备积极聆听的技巧,除了能够了解事实、把握真相外,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在倾诉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宣泄负面的情绪、整理出新的思路和作出新决定。所以,辅导中师生的角色,要有异于日常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与学生的角色,即老师要以更多沉默去鼓励学生更多地讲话。

3.有意识地矫正学生的行为

班主任可采用强化的奖惩手段来帮助学生塑造或改变某一行为。通常使用的正强化技巧包括私下或公开表扬,实物奖励如奖状、奖品、奖金等,用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塑造新行为;负强化的技巧在于造成不愉快的体验以使学生放弃旧的不良行为,它包括口头批评、取消学生参与其喜爱的活动的资格等,有别于班主任老师日常班级管理中所采用的表扬、批评或小红花奖励等方法。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一点呢?(1)与学生深入交谈,共同确定所要塑造的行为或所要改变的行为,如考试中有散漫状态,戒除网瘾等;(2)了解被辅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选定合适的强化物或事情,如戒除网瘾后,有的学生渴望一次旅游,有的盼望看一场电影,有的希望父母每天陪伴自己两小时。辅导老师要因学生的独特需要确定与之对应的强化物或事情;(3)制定明确的矫正计划;(4)控制行为矫正的时间表;(5)鼓励更多运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手段;(6)不断对学生行为作出评估和给出及时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

以上介绍的是个别心理辅导中众多技巧的主要几种。需要说明的是,它们同样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功。

教育案例

“心病”要用“情”来医

卢红明

刚上课,王立海举手请假,说这节课他去医院看病。他低着头,脸像一块大红布,他同宿舍的个别同学捂着嘴偷偷地笑。这是他第三次向我请假了,我虽觉得蹊跷,但看他那可怜巴巴的样子,还是痛快地准了他的假。

晚饭前,我带着责任,带着关怀,也带着疑惑来到了王立海的宿舍。“你到底哪儿不好?”“我就是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感到无力,没精神,头昏脑涨。”“多长时间了?”“约半年了,药也吃了,就是不见好。”他小声地说。“那你好好休息,落下的课抽时间我给你补上。”“不不不!老师,这部分内容我自己看看就行了,别麻烦您了。”他边应答边紧张地用手掩盖着什么。他床单上的斑斑精液痕迹,让我明白了他逃避上人体生殖系统和青春期的卫生课的原因。他得的是“心病”,是对青春期生理现象的恐惧症。这才是症结所在。恐惧使他遇性色变,更害怕别人提及相关问题。恐惧使他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恶性循环,继而带来学习成绩的大幅度下降。

晚自习时,我端着一碗荷包蛋来到王立海的宿舍看望他,同时给他讲解有关青春期的卫生知识。我告诉他:“青春期出现遗精是正常的,每个男孩子都有这种现象;而着凉、睡梦、内裤紧、被子厚以及精神紧张都会加剧这种现象的出现,频繁遗精就会导致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他开始还心不在焉地听着,接着不住地点头。看来,我判断的没错。随后,我让他看了他们宿舍十几位同学的床单,看到和他有同样情况的有四五位同学。他红着脸,但紧锁的眉头展开了。我继续说:“你性格内向,这种事情又难以启齿,你就沿着‘坏—羞耻’这一思路不断往下想,越想越恐惧,以致不能自拔。现在你可以向与你要好的同学打听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件事情,如何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的。也可以问问你母亲。逃避可不是个好办法。”最后,我给他留下“生殖系统”和“青春期卫生”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要求他从书中去找答案。在作业纸的前边,我写了如下一段话:“避苦求乐是凡人的自然,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求乐是人生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经过风雨忽然,迎来艳阳灿然。”

两个月后,我发现王立海同学面色红润了,上课时又恢复了精神饱满的状态。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由年级100多名恢复到40多名。原来,他向母亲说了他的苦恼及老师对他的引导,妈妈告诉他,老师说得对。

通过此事,我深切地感到:治病需治本,“心病”当用“情”来医。资料来源:《班主任》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

自从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个新概念以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就和“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一起纳入班级教育管理内容。班级工作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现代人的生命意识增强、生活质量提高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

治病需治本,“心病”当用“情”来医。案例中的老师经过细心询问,深入调查,明白真相后,除了给学生讲青春期生理知识,告诉他青春期男孩遗精是正常现象,帮助学生放下精神负担;还在给他留下练习题的作业纸前边,写下“经过风雨忽然,迎来艳阳灿然”等勉励学生战胜困难、走出困扰的话。故事中的老师,的确如自己所说,是“带着责任,带着关怀”做老师的。不仅如此,这位老师还具有处理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棘手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也是使他“关键时刻”能够向学生提供有效帮助的重要原因。

【注释】

[1]心理素质实用全书.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6期: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