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革”时期的校园文化

“文革”时期的校园文化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以后,校园文化不断遭到政治运动的严重摧残,校园里开始出现一片片文化沙漠。在1987年11月25日的《北京大学校刊》曾有这么一段对“文革”期间的回忆文字:在我们最需要吸收知识的时候,我们读的书大多是“读本”,都经过许多人为的主要是基于政治目的的挑选:读《毛选》甚至《语录》,读《唐诗选》、《宋词选》、《西方文论选》……这是大学生对“文革”期间制造文化沙漠的控诉,也表达了对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期望。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校园文化

“文革”以后,校园文化不断遭到政治运动的严重摧残,校园里开始出现一片片文化沙漠。在那个时候,知识和文化被视为粪土,成了革命对象,成了耻辱和罪恶的象征,成为“革命群众”打倒、扫除、砸烂的首要目标。在大学校园里,对知识的拥有已不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大学教授们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而受到歧视,甚至被纠出批斗,强制改造。而大学学生也不再以学习知识为己任,不再以拥有知识为光荣,不再以追求真理为使命,反而以愚昧无知为光荣,以践踏文化为荣耀。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荒废知识、摧残人才、崇拜无知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流。这是中国校园文化发展的极大不幸,也是中华民族的极大不幸,这种不幸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结束。

在1987年11月25日的《北京大学校刊》曾有这么一段对“文革”期间的回忆文字:在我们最需要吸收知识的时候,我们读的书大多是“读本”,都经过许多人为的主要是基于政治目的的挑选:读《毛选》甚至《语录》,读《唐诗选》、《宋词选》、《西方文论选》……读的历史都是经过选择甚至修饰的历史。更为严重的是,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家、作家的著作,我们压根就无缘得见,都被以各种方式封锁起来,我们只能看到批判文章中摘引的只言词组。这是大学生对“文革”期间制造文化沙漠的控诉,也表达了对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