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小衔接的展望

幼小衔接的展望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此后,美国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媒体、学校和家庭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大量研究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做好幼小衔接,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小学前接受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

第十一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

第一节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其现状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每位入园幼儿必经的人生历程。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作息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会有许多孩子因对小学校园的生活学习不了解而不适应,并产生厌学、恐慌等情绪。这一时期能否顺利度过会直接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涯和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纲要》也明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每年入学之际都会令相关孩子的家长、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幼儿园忧心忡忡。

一、幼小衔接的科学内涵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对于幼小衔接,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我国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在这期间,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所以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依据儿童的发展规律。日本就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身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考虑,而不是狭义地看成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日本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接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和50个州的州长共同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教育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到2000年,美国所有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都将做好入学学习的准备。此后,美国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媒体、学校和家庭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大量研究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段内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织在一起。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应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二、幼小衔接的意义

做好幼小衔接,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小学前接受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2100万~2500万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其中80%的家长反映,儿童入学前未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大都反映出孩子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差、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闯入“符号世界”,掉进“规则海洋”,不能应付大量需要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不仅对于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教育进程。

(一)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界定,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幼小衔接减小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坡度,儿童能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消除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主体与环境失衡的现象,减轻压力与心理焦虑,在新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前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大,自控能力较差,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但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习惯一般要到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才真正养成,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做好幼小衔接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人际交往的习惯。

(三)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是适应环境、生活和社会,形成良好个性的必要途径,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幼儿园、小学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在相对稳定一致的环境中,儿童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较好地适应社会。

(四)有利于增进学前儿童入学后的学业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儿童能否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生活,不但有利于入学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应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用有效的措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减少不当的教育因素对儿童入学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效地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三、幼小衔接的现状

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跨度和要求比较大,孩子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到幼小衔接孩子要面临什么样的变化,并能站在孩子的位置去面对这些变化,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就会体谅孩子,而且有耐心和方法去帮助孩子。但我国目前的幼小衔接尚不尽如人意,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1.环境的变化

(1)校园环境的变化。对于小孩子来说,空间和秩序的变化都是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幼儿园孩子吃饭游戏学习都在一个屋子里,而正规的小学里面有操场、体育馆、音乐教室等,平时孩子们很多课要到专用教室上课,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2)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班级环境更贴近幼儿的心理。而小学班级只是很简单的教室:座位排排坐。幼儿园一个班每天都有两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可是小学就一个班主任,小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除了班主任老师,其他任课教师不会经常待在教室里,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的一个班的人数比小学少很多,幼儿园班级一般30人左右,而小学现在出现很多大班额现象,平均一个班班级人数为50人左右。所以小学班级在人数、环境、方式上对刚入小学的孩子都是不小的变化。

2.作息时间的变化

首先,现在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早上提供早餐,晚上吃完晚饭才回来,只要早上起床把孩子送过去就好了。但是小学是不提供早饭的,而且七点三十分不进教室,早读就落下了,所以作息时间的变化对孩子的冲击是最为严峻的。晚上八点半就得刷牙洗脸上床睡觉,如果磨磨蹭蹭到九点,就可能睡眠不充足,学习成绩直接会受影响。

其次,在幼儿园,如果起床迟了是没什么关系的,而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家长都不敢随便耽误一节课。

最后,幼儿园的每堂课都比较短,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喝水、上厕所以及吃小零食的时间。而小学一堂课40分钟,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而有很多小孩坚持不到15分钟注意力。可以说,小学很多事情都是令行禁止的,作息时间和时间规律的把握非常重要。

3.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差异

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幼儿园里老师教课主要靠引导、游戏、玩教具、画面辅助,教师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获得各种感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教师主要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创设丰富的环境和各种条件,使儿童在主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获得多方发展。即便是一个班二三十个人在一起互动,每个人都有机会轮到。

可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课堂形式,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小学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进行系统教学,小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有严格的考试和一定的家庭作业来验证学生学习效果和巩固学习内容,其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与幼儿园有很大差别。而且上小学之后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这样的课堂对孩子听课的效率、注意力都有较高要求。

4.生活制度上的变化

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是对儿童首先要做好保育工作,关注儿童的生活和身体。因此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根据儿童科学用脑的原则采用动静交替、劳逸结合的形式,每天的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组织1个小时左右,有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轻松舒适,管理上不强制,没有出勤的要求,作息时间比较灵活。而儿童上了小学以后生活节奏发生巨大变化,小学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每节课40分钟,上午3~4节课,下午1~2节课。课间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很短,儿童的生活节奏是快速而紧张的,有较为严格的作息时间,对儿童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儿童生活只能靠自理,教师只是进行引导和提醒。午睡的时间保证不了,生活制度的急剧变化、智力活动时间的骤然增加使儿童的神经系统负担加重,许多儿童感到疲劳、上课没精神,以致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幼儿园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课间10分钟自己不会安排,因此有些不适应的孩子就开始厌学。

5.在人际关系上的变化

幼儿园注重保教结合,一日生活都有固定的教师与儿童朝夕相处,教师对儿童照顾有加、整天相伴,使儿童自然而然的对教师从心理上、生理上产生安全感、依恋感,儿童完全独立活动的机会较少。而小学生虽然有固定班主任,但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学生的交往相对较少。当儿童踏入小学,进入了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班集体,师生关系要重新适应和建立,这给儿童进入新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只能在课前、课间和放学之后玩一小会儿,所以孩子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很少。

6.在标准和要求上的变化

在幼儿园儿童学习是非义务的,成人多是希望儿童幸福快乐,所以整个学前阶段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促进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丰富感性经验和积累粗浅知识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性格,学习不强调系统性、没有压力。而到了小学以后孩子就担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老师和家长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要求比较具体而严格,经常要接受各种考试,课业压力较大,纪律约束较强,学习不好就会成为挨骂甚至挨打的理由,致使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较难适应。

7.评价方式的差异

小学和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完全不一样,在幼儿园老师表扬孩子会给孩子些小礼物、小红花,到小学主要就是考试成绩了。哪个孩子不希望被表扬被羡慕呢?所以评价体系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孩子来说,家长要求的是成绩,但是孩子内心还有很多在意的点,比如说是否被同学尊重、被老师表扬、站队站得齐不齐,所以孩子的压力其实好大。

(二)幼儿园迎合小学现象

2012年初,教育部明文下发系列通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幼儿园不得举办兴趣班;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这样的政策、这样的规定其实已经存在些许年了,可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依然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恰当信念,都希望“从娃娃抓起”,纷纷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名校”。而“名校”就学的名额是有限的,于是“名校”就对幼儿实行各式各样的测试制度。目前各小学入学测试的范围大都在语言和计算能力两方面有所侧重,因此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怪圈:名校要求家长,家长施压幼儿园,幼儿园则将此直接转嫁到幼儿身上,最终导致了幼儿教育的严重小学化,出现如下现象。

1.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

许多幼儿教师都简单地认为提前学些小学的教材就可以减轻入学的压力,就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于是不少幼儿园课程向小学课程靠拢,很早就开始了认字、拼音、计算、书写的活动,以期博得家长的青睐,并希望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够取得高分。幼儿教师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没有幼儿园应有的教具演示、生动的游戏等。课讲完后还要求幼儿做作业,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还有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等,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重新界定教育的使命时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公民目标,“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过于注重于智育的衔接,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忽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怎么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这种片面的、单一的衔接内容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使幼儿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2.家长盲目要求

很多家长都误认为会读、写、算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要求幼儿园要教会孩子汉语拼音、20以内甚至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家长很重视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这种要求无形中给幼儿园施加了压力。为了迎合家长、为了生存,各幼儿园就会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更宝贵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不考虑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和小学的衔接。这就催生了现今很火的一个现象:学前班。很多孩子上完大班后再上一年学前班,或者很多家长干脆不让孩子上大班,直接上学前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前儿童上学前班的比率依然惊人,让孩子上学前班是绝大多数家长的选择。学前班那种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学习可能会造成孩子厌学,不愿意去幼儿园,甚至把学习当作任务。人的一生学习的时间占1/4,如果把学习当作是一项任务来完成,那么孩子们将不堪重负,孩子的将来也不堪想象。

3.孩子自信心膨胀

刚入学的幼儿年纪小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课本上的知识他已经学习过,再学习一次对他来说很简单,经常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于是自信心膨胀。等到学习新知识时孩子的学习进度开始缓慢,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出现学习压力、交往压力,导致孩子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甚至厌学、出现种种逆反心理。

(三)小学缺乏对幼小衔接的关注

教育部关于幼儿教师省培、国培计划的相关文件出台之后,从2011年开始,在职幼儿教师接受了不少的培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上都有很大改善。小学一年级教师是直接接手幼儿的老师,对于孩子的幼小衔接自然也意义重大。与幼儿园与幼儿教师相比而言,家长应该更看重一年级教师,也更看重一年级教师对幼儿学习的态度。幼小衔接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三方的顺利过渡,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作为接收方,小学一年级教师应该对大班幼儿的学习环境、特点及入小学前心理需求有所了解。在一年级的上学期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式,给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个过渡适应期。教育部门应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小学校长及担任一年级课程的教师,要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生活及学习情况;建议小学低年级采用兴趣及游戏式教学方法,以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但目前依然有小学违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私自实施入学考试,不及格者不准入小学,这迫使家长不得不送孩子上学前班。更大的问题是:有些小学教师看到大部分幼儿已上过学前班,很多内容就会略讲或者一笔带过,小学拼音对未接触拼音的孩子而言还是比较难的,如果再没有教师的认真讲解,势必会使刚刚上小学的孩子大受打击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建议对小学一年级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无论孩子上学前班与否都要认真教学,家长才能放心,学前班市场才能慢慢变冷,孩子才能拥有真正幸福快乐的幼儿时光。

四、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在幼小衔接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令人深思,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总结了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6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一)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二)学习方式的断层

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

(三)行为规范的断层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四)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五)期望水平的断层

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等。

(六)学习环境的断层

孩子入小学后,学习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之前幼儿园环境生活化、游戏化特点截然不同。哈克教授的研究对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具有借鉴和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好这6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五、学前儿童入小学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一)不适应课堂教学

调查表明,不少小学一年级新生对小学的课堂教学表现出不适应,有的表面上听得很认真,坐得很端正,眼睛直视前方,却忽视了听课过程;有时虽然也下意识举手发言,但往往是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这类学生一时还不明白什么是上课,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要坐好,不说话。有的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保持时间短,仅能保持10~15分钟,随后失去听课兴趣,开始做各种小动作,尤其男生还常常影响其他人听课。有的表现出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常常老师讲到哪儿了,在书上找不到。

(二)不知道如何用好课间时间

下课铃声响了,有的孩子匆忙冲出教室,到处乱跑,以至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听下节课;有的到上课了才想起要上厕所,喝水。这些现象说明他们对课间有何用处、要干些什么不了解。还有的是生理上不适应,生活节奏跟不上,上课期间要上厕所。

(三)交往能力缺乏

孩子不懂得与新同伴主动认识与交往。有些孩子不愿意和新同学来往,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有的孩子不会和同学交往,总是被动等待。还有些孩子明明想与别人交好,却表现出打或骂人的形式,造成小朋友的反感。

(四)对完成作业的不适应

有的学生听不懂老师布置作业,或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对作业的理解有出入,出现还需要由家长打电话问老师或问其他同学当天作业内容的情况;有的学生虽能听懂教师布置作业,但为了逃避做作业或为了看动画片而说没有作业;有的学生感到拼音和算术都很难学,磨磨蹭蹭,晚上作业要做到10点才完成;有的学生控制铅笔的能力差,写字难,对一笔一画写字感到厌烦等现象。

由此可见,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对入小学的儿童能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相当重要。这种衔接不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个方面都要为儿童的入学适应作努力,三方要协作配合,要采取符合儿童发展特点和有利于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帮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跨入到小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儿童进入小学出现不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面在环境、对儿童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缩小差距。幼小衔接应该以儿童发展为本,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分析这两个阶段造成儿童不适应的原因,并寻求对策。

当前,无论是宏观的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微观的幼儿园、家长和小学等执行层面,都应对处于衔接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的探索,借鉴国内外相对成熟有效的方案,研究制定多种既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案策略。在分析了目前学前教育中基于幼小衔接导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幼小教育的知识和理论,同时借鉴国外幼小教育先进国家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

(一)可通过重新划分学制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20世纪90年代,法国颁布了《教育法案实施条例》,新的改革尝试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和小学的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阶段”,即将2~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三个学年组成:一是启蒙学习阶段(2~5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二是基础学习阶段(5~8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大班和小学的前两年;三是深入学习阶段(8~11岁),包括小学的后三年。当任何一阶段的要求都已达到时,学生便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阶段的实验和改革的意义在于,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幼小衔接,并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法国的这种学制的改革加强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一体化,促进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在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保证学习机会均等的同时,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

采用学制改革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国家除法国外,还有英国,瑞士等。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瑞士的日内瓦实施的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如“Maison Des Petits”学前教育中心。日内瓦的“Ecole Du Livron”学校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1、2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3~6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但却是以小学2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

(二)课程的设置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导致儿童学习适应的困难,可以通过调整课程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1.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日本文部省在小学1~2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探究性,让孩子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类似于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环境”领域(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类似),是一种以儿童的探究为核心的儿童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课程。由此可见,由于综合探究学习观的影响和综合探究课程的出现,日本的小学教育正在向幼儿园教育靠拢,既学习幼儿园教育综合探究课程的教学方式,又学习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综合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2.通过调整教学形式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俄罗斯是通过调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让两者之间过渡衔接。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①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②广泛运用激活儿童思维、想象和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③在小学第一年的时候广泛运用游戏方式,为儿童顺利进入学习过程造就良好的情绪氛围,当儿童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表现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心的时候,要为他们开展独立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三)师资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最后结果,关系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英国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是一样的,包括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这种教育使得他们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必须通过四年学习并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她们的工作对象是3~9岁的儿童。教师在学习期间已经对学前和小学的儿童状况有所了解,这对于他们从事衔接工作大有帮助。特别是在师资培训中注意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因此,教师能在一个班上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加以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又如美国的大部分州根据儿童的年龄层进行师资认证,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为一个认证阶段,这样可以使得教师懂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有利于儿童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建议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工作者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协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让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接受从幼儿到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的学习,使得他们先在理论上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通过实践进行操练。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自然就促进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内容

幼小衔接不是突击准备就能做好,从这个意义上看,要提高儿童入学适应的相关素质,幼小衔接应贯穿于整个学前期的教育过程,幼儿园一定要重视做好。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入学前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从大班、特别是从大班下学期开始,教师就以积极的口吻和态度告知孩子9月份要上小学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教师和家长都为孩子感到自豪等等,使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使孩子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进入小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导向对于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的贡献率为37. 5%,大大超过了其他方面的影响程度。同时该调查报告也显示,儿童后继小学阶段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的要素与其学前阶段的幼小衔接导向的培养效果呈现出0. 45的相关系数和强度,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导向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幼小衔接不仅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衔接,生活上需要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都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尽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能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较好。如果有不明白、不适应的问题,他们会主动向老师说明,通过向老师、家长求助来获得问题的解决,能比较快地的适应小学新环境。

2.培养独立性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都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让儿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并学会自觉去做,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比如会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爱护物品不乱丢;学习控制自己的行动;自己吃饭、送碗、擦桌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会根据天气增减服装等。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进入小学后孩子原来的人际圈子基本消失,面对的都是新同学,需要重新结交新朋友。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朋友,他们会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同时,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尊重幼儿,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机会让孩子和更多人相接触,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多给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合作活动;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与孩子们相处中教师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有礼貌、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学会容忍与合作、乐于助人等,从而增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入小学后学习就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可能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等。针对这些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小学环境中会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幼儿如果难以记住和遵守,就会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幼儿园就要慢慢地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比如日常生活的规则、集体教学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以及其他场合的规则,让幼儿养成按指令行动、倾听要求,对不明白的地方会询问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让孩子认识到只有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惯,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许多人认为这些是小事,“树大自然直”嘛!现在已经有无数案例告诉我们,“树大未必就自然直”!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很难纠正,对孩子学习的危害是很大的。教师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地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具体来说:一要培养孩子遵规守纪的习惯。二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三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四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五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幼儿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当重视保持和培养幼儿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培养幼儿渴望学习的品质。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一般说来,在大班下学期,除了通常的幼儿园活动和游戏,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集体学习某些预备性知识,认识拼音字母的形状和读音,认识数字和学写数字,学写自己的名字,认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等,集体授课的时间可在25~30分钟。但这样的做法更多是形式上的预备,要真正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就要从小班开始,循序渐进地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小学学习的许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书本知识,幼儿如果缺乏相应的感知经验,理解就会有困难,比如说幼儿可以说出3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但是对于3 +2 =?却感到有困难,这说明幼儿的思维是和他们的具体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幼儿的感知经验越丰富,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有调查表明,一些幼儿园在幼儿数学学习准备上偏重知识传授,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如幼儿在寻找排序的规律、看图编应用题等智力型题目上的得分,大大低于一般数学知识的题目。因此,幼儿教师应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幼儿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和情景来进行学习,从而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幼儿在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并能在今后保持发展的后劲。

(四)培养初步入学意识

大班下学期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也能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了解和熟悉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了解小学生的作息制度;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生回幼儿园宣传,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孩子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同时幼儿教师逐渐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用具和使用方法,使幼儿有个学习适应的准备,在学习内容上从两方面入手:

(1)前阅读,包括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

(2)前书写,包括认识书写方位、正确握笔姿势、学习用符号记录与表达、了解笔顺、练习书写文字、数字。

三、家长做好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

(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家长切勿用“上学”来吓唬孩子,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在入学前半年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小学生活多么的有趣和充实,可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上的,还可能要带上神圣的红领巾呢!家长尽量让孩子感觉到每一件事情不是家长铺垫好的,是孩子自己努力来的。从心理上要给孩子先做铺垫,以商量、表扬、鼓励的方式,使孩子相信自己对小学很有能力,并且充满期待。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进入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

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幼儿喜爱的台灯及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同时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与孩子每天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亲子共读,一起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的过程包括养成正确的体态,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教孩子学会学习自理,要学会记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家长既不帮忙也不要在一旁监视。

同时,写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啰唆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啰唆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不认真听,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家长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比赛拼图、下棋等游戏来培养。

(五)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力和忍耐力

通常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和他人不正确的评价。一旦当孩子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他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盲目自大。

首先,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认同别人的优点。同时给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其次,让孩子明白家长或老师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得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得不好,下次我会做得更好。家长即使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将来进入小学后,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家长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处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六)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进入小学就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忽视他,认为他懂得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

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所以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

(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首先,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还是接送比较好,但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迷路找民警。

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和其他负责接送的亲属的名字,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记住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办公电话。当然为以防万一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把这个拿给警察叔叔看。

四、幼小衔接的展望

(一)小学师资的培养

国内目前致力于幼小衔接的群体主要是幼儿园和家长,小学一年级教师更多的只是指导家长、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做,自身还游离在衔接之外。因此应使小学一年级教师明白自身对于孩子幼小衔接的重要性,重视幼小衔接,并对小学低年级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或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孩子做出分析、评价并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得到更多的启示。幼儿教师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方法,使低年级小学教育也能向幼儿园靠拢。小学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

(二)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初步思考

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小学学前班、民办幼儿园等多种办园方式百花争艳。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质量,争取家长的青睐,片面迎合部分小学对新生入学的智力测试要求,片面地理解早期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这是幼小衔接中应该防止的倾向。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要像儿童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的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使活泼的幼儿变得老态龙钟。”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知识,提早要求幼儿掌握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运算知识和技能。他们意欲培养智力超群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幼儿上小学后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殊不知,这样做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抹杀了幼儿个性,埋下了拔苗助长的祸根。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超前传授,入小学后,老师讲的内容在幼儿园全学过,这些知识对他们没有了新鲜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随便说话,形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因此,教育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幼小衔接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要针对幼儿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

(三)关注衔接关键,构建“互相靠拢”的平台(即重视配合和合作)

综观幼小衔接的现状,还普遍存在着双向联系较少或不够深入,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得多、小学向幼儿园靠拢得较少等问题。而衔接工作是两方面的事,只有一方向另一方靠拢,是搞不好的。幼儿园与小学双方人员应针对作息时间、学习方式、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观念的转变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而根据两个阶段的差异性互相靠拢,将共性之处如“兴趣点、习惯培养”等加以发扬光大,这是做好衔接工作的核心环节。这些转变为互动式的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能以地区划分,将小学与幼儿园进行挂钩,作为长期的衔接伙伴,彼此双方互相往来,互相了解,小学教师可到挂钩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幼儿园教师可到对口小学去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形式,这样就能为较好地搞好衔接工作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2.试述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