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愉快教学的五条节奏原则

课堂愉快教学的五条节奏原则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中的严格要求是施行快节奏的保证。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所谓“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等。符合教育美学的教学节奏,应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要通过时间分配的多少与信息交流的快慢使课堂节奏疏密有间隔变化。这样通过课堂教学的疏密变化,使学生精神振奋,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节 课堂愉快教学的五条节奏原则

节奏是事物运动的连续,它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事物运动有节奏,人的思维同样也有节奏。人在思考问题时,有时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学生的思维同样如此。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一个高潮后,要再过一段时间出现另一个高潮。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有节奏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有节奏。

一、快与慢有变换

1.快节奏

快节奏就是要学生养成快看、快说、快写、快做、快思的习惯。

(1)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实施快节奏的前提。如预先在各种型号的大小黑板或投影片上书写好课题、例题、习题,可以节约板书时间。

(2)课中的严格要求是施行快节奏的保证。基本训练的内容应使学生脱口而出;专项训练可采用只列式不计算等手段。

(3)课后的作业限时是施行快节奏的关键。如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注上完成时间。

2.慢镜头

慢镜头就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1)充分暴露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教学应经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加工过程,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剖析表达概念的语句。

(2)充分暴露结论的发现过程。对于法则、性质、定律、规律等。应使学生真正弄清其来龙去脉。

(3)充分暴露公式的推导过程。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不同途径来推导公式。

(4)充分暴露思路的选择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想,经历思路的剖析、矫正、转轨、定型等过程。

二、动与静有交替

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争辩等。所谓“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等。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造成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或自始至终静寂,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抑制学生的思维,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教育美学的教学节奏,应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比如老师为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出示这样一道计算题:“25×12+25×8”.老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题目有哪些计算方法。由于学生个个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所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动)。学生积极思考热烈发言想出了十种解法。如果老师只重一题多解的量,不重质,那么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在学生得出这道题目的多种解法后,老师不要急于转入下一个题目的讨论,而应该启发学生冷静地思考哪些解法比较合理,哪些解法没有意义(静)。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为掀起下一个教学活动的高潮提供了基础。

三、张与弛有错落

“张”,就是紧张、急促。“弛”,就是轻松、舒缓。如果课堂教学一味地“张”,会造成学生紧张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课堂教学一味地“弛”,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运用课堂比赛、课堂辩论和老师紧张、急促的语言等造成紧张的课堂气氛;也要运用游戏、故事和活泼幽默的语言等使学生心理轻松、愉快。通过张与弛的互相错落,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韵味美。比如,教学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老师先出示20道乘法口算题,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从课外集中到课堂上来。比赛结束后,老师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小猴到小熊家作客,小熊对小猴说:“今天我请你吃三盘苹果。”说着,端出三个空盘子。老师边讲边在讲台上放三个空盘子,并启发学生想一想:“小猴吃到了几只苹果?怎样列式?”,这样引出算式0×3=?这样导入新课,不但缓和口算比赛时的紧张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诱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四、疏与密有间隔

“疏”,就是间隔大、频率低。“密”,就是间隔小、频率高。课堂教学要通过时间分配的多少与信息交流的快慢使课堂节奏疏密有间隔变化。课堂教学既要有“密”,如基本训练速度快、密度高.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也要有“疏”,如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学速度放慢,使学生有深思熟虑的时间。这样通过课堂教学的疏密变化,使学生精神振奋,提高教学效果。

五、起与伏有波澜

“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最活跃,师生情感交流最灵通的高潮状态。“伏”,是指学生情绪相对平稳,兴奋稍微退落的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一起一伏的节奏,将学生带入起伏跌宕,波澜起伏的教学艺术情景中去,使学生享受教育艺术的美。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可以在导入、新授、巩固三个阶段掀起两个高潮:老师在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三角形的底与高以后,老师猜想计算三角形面积和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用底乘以高。学生对老师的猜想反映不一,有的说对,有的说错。课堂上掀起了第一个高潮。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图形剪拼的方法来证明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个个动手,兴趣很浓。当学生用多种剪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还要除以“2”以后,心里非常高兴,课堂上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