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往今来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

古往今来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个体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是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切实基础。这是教育观念中带根本性意义的变革,为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现、当代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在近代提倡经验活动基础上,侧重对教学认识活动的研究而得以深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西方和前苏联的探索。

第一节 古往今来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个体发展问题的几种观点

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个体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是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切实基础。归纳起来,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本性说”

“本性说”把个体发展看成是自然生长的过程,推崇遗传因素的作用。这种观点在古代社会较为普遍。如中国古代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就是“求本心”的过程,使原有的“善端”发扬光大;古希腊的柏拉图则认为教学是促使个人回忆起出生前的“理念世界”,引发其“潜能”的手段。“本性说”的观点在近、现代教育中还有影响,但毕竟已成为过去。

2.“内化说”

“内化”论者认为个体是在吸收社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能力和态度倾向的。这种社会历史经验具体地表现为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材料和思想意识,教学成为传递知识和灌输思想的过程,学生通过“内化”知识、价值观世界观,掌握与知识相关的技能,实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内化说”具有相当的局限性。首先,“内化说”培养出来的人是以前人经验为经验,以他人思想为思想的保守型人才,无法适应变化频繁的社会;其次,事实上“内化”而来的知识不一定能有效地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第三,“内化说”把社会历史经验局限在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的范围内,使个体发展失去了多方面活动和发展的机会。总之,“内化”论者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过分地强调了环境,尤其是教材内容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3.“经验说”

“经验说”认为个体认识和能力发展是直接经验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内化”论者所说的环境影响或掌握间接经验的结果。

“经验说”是从近代开始的。由于“内化”说在社会变动的情况下不再适用,人们便寻求一种个体经验基础上的知识或原则。为此,教学不应以学科知识为唯一出发点,而应以儿童的经验活动为基础,在经历和“做”的过程中得出知识和经验。

由上可见,从古至今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由单纯从主观或客观的方面看问题逐步发展为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基础,不仅兼顾了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并且使这两种因素经活动成为个体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素质,从而能够解释相同环境作用下不同个体发展的原因。这是教育观念中带根本性意义的变革,为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现当代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

现、当代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在近代提倡经验活动基础上,侧重对教学认识活动的研究而得以深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西方和前苏联的探索。

西方对教学认识活动,即知识如何形成问题较早进行研究的人是康德。康德认为,人生来是具有某种认识事物的“先天图式”,客体世界经人的“先天图式”的作用而成为某种知识,因此知识的形成不应看作是“客观或内容的问题”,而应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经验过程中的“内在体验”问题。康德思想突破了单纯主观天赋论和客观环境说的影响,成为现代教学活动说的基础。康德思想的继承者之一杜威发展了康德的“经验”说,认为知识不是一个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主体在参与到体验客体、不断变革客体的实验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强调了经验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变革性。康德思想的另一位继承者皮亚杰则从康德的“先天图式”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他说:“整个认识关系的建立,既不是对外物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事先存在结构的独立显现,而是包括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的集合。”是在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中不断突破已有的自我中心,从而提高认识的活动。皮亚杰的学说使主观经验活动与客观世界联系。而杜威与皮亚杰的后继者布鲁纳则使主体的主动活动与社会历史经验相联系,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发现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材料,“改造证据”,逐步“超越证据,达到新的洞察力”,实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突破。总之,康德、杜威、皮亚杰和布鲁纳一脉相承的研究强调了认识主体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和主动变革,不断改组经验、提高认识的活动,突出了主体作用,成为现代教学论的基础。

前苏联的研究也强调主体活动对知识形成和个体发展的作用,然而这一结论是在50年代末重温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批判后才开始的。前苏联长期受“内化论”的影响,直到维果茨基、鲁宾斯坦关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主观映象问题被重视,加上理论界对“实践”问题的重新理解,才由A.H.列昂节夫提出“反映是个体出于适应目的而对客体进行一系列变革的活动”的命题,认为反映的结果——认识并非是对事物的纯粹描述或摹写,而是“认识着、思维着的主体同被认识客体,同所要解决的客观内容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变革活动,并且认为实践包括物质操作与精神操作两方面,从而形成了活动学说。从70年代起,活动学说就直接“指向了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向思维活动、模式和方法,指向儿童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换句话说,此期前苏联教学论已认定活动是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和素质的基本途径,不再局限在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内化范围之内了。以赞可夫、达维多夫和马赫穆托夫等人为代表的实验教师强调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动作用,要求发展年轻一代主动积极个性和理论思维、创造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现当代西方和前苏联的研究都认为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活动是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能力和态度、倾向形成的基本途径,这是继世纪初确认经验活动是知识和能力发展基础后的又一深入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