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盘山区民间传统社火

六盘山区民间传统社火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盘山区,泛指宁夏南部山区的广大地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六盘山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延续了许多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灿烂的风采。六盘山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就是一例。六盘山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流传甚广,饱含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丰富着民间文化生活。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六盘山区民间传统社火

冯 博

六盘山区,泛指宁夏南部山区的广大地区。由于六盘山脉横亘固原、隆德、西吉、泾源、海原、彭阳各县,人们通常把这一地区称为六盘山区,又称西海固地区。六盘山也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因毛泽东的光辉词篇《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国内外。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历史上的六盘山区处在横跨亚欧的著名丝绸之路的东段北道,是关中北出塞外的咽喉之地。它是一条文化之路,也是一条商贸之路。这种时代背景独特的历史条件,积淀和创造了六盘山区多元的文化氛围。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六盘山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延续了许多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灿烂的风采。六盘山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就是一例。

一、社火

img207

图一 社火表演

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是一种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进步,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逐渐形成为纯粹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社火”在六盘山区叫“耍地摊”,也叫“耍社火”,陕北叫“闹秧歌”,商南多称“玩灯”,关中各地皆称“耍社火”、“社祀”,而北京则称“花会”。六盘山区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内容有耍地摊子、走高跷(高脚、高拐子)、扎高台(高架、铁芯子是用建筑材料制成框架,再配以人物造型而成)、舞狮子、跑旱船、舞旱龙、串马社火(借助畜力而创造的一种艺术,马社火一般配有打击乐器)、秧歌舞、彩车等20余种。形式有别,耍法各异,总称为社火。六盘山区民间艺人在吸取和继承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每年春节都要进行社火汇演,规模较大的汇演日期有农历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和活动,表达美好愿望,期盼五谷丰登、幸福吉祥。现在,在社火的表演中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搭载社火形式宣传企业文化、产品宣传和营销推介。同时人们还通过这个平台,颂扬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

二、社火脸谱

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而脸谱更是社火灵性的标志和内容的陈述。因此传统社火脸谱亦是这一古老行为在千百年传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

社火的整个表演,是没有剧情过程、道白和唱词的表演,是一种没有任何语言的“哑巴”戏。因此,面部的刻画即脸谱便是让观众熟悉剧情人物的主要手段之一,人物不同,角色有别,与之相应的面部刻画也就多姿多彩。生、丑、净、旦,赤、橙、青、兰、白,活跃的线条、离奇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具象又抽象,直观又神秘,充满着戏剧性的张力,散发着审美的魅力。换言之,也就是图案化的性格装扮和艺术化的心象示现。

社火脸谱基本是约定俗成的程式化的审美符号,可以寓褒贬、别善恶、识真伪、辩丑美,其功用为标示角色类型,体现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见图二),更重要的是脸谱要符合特定人物的身份、性格。从图案见性格,由色彩寓情感,观符号识文明,这就是社火脸谱的全部精华。

社火脸谱按谱型分为定脸、对脸、破碎脸、悬脸、转脸五种类型,人物不同,谱型有别。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开脸严谨,用色也很讲究,主要用红、白、黑、黄,间以蓝、绿、粉青、粉红、金等色相,各类色相色度进入脸谱世界,经艺人们独具匠心的刻画,便有了美的境界,艺术的升华。为此,人们还自编有一整套用色的口诀,此外,还有画眼、眉、口的口诀,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同时,社火是在露天表演,时间较长,由于日晒、汗渍、尘土污染,最宜造成脸谱混形和发灰。因此,脸谱化妆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和方法。

六盘山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流传甚广,饱含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丰富着民间文化生活。时至今日,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邮票、茶具、挂历、明信片、衣帽招贴、杂志封面、儿童玩具、广告招牌等都有它的天地。值得人们研究、保护和传承。

三、传统文化资源状况

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单民俗文化资源、民间艺术资源和工艺美术资源就十分丰厚,岁时、人生、婚嫁、饮食、会戏都有自己的风俗和特点。回族踏脚舞、民间皮影、地方眉户戏、民间“花儿”、口头谚语。回族雕刻、回族制香、皮毛技艺、泥雕艺术、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绘画、隆德花灯、民间编织等等,不胜枚举。还有融汇着浓浓乡情、风格独特的伊斯兰民风民俗,以及自然景观,无不展示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散发着浓浓的地域风情。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传播,一些民俗民间文化受到无形冲击,面临失传危险;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比如捏手议价、熬罐罐茶等;一些传统技艺或民间艺术形式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或已离世,濒临失传甚至灭绝。凡此状况,需要人们加以关注,挖掘拯救,保存保护,防止灭失。

img208

图二 社火脸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