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烤鸭 汉族民间用北京培育的填鸭烤制的传统菜肴。至宋代,烤鸭已渐成为人们普通肉食之一。福喜字 汉族传统糕点。放“沙罐”于中焖炖之。翌晨即熟,味香、软滑,为老年人食用佳品。灯影牛肉 汉族传统风味佳肴。汉族民间传统食品。太白,即李白,相传四川江油青莲为其故里,因此肉食产于此,故名。以后7天抹1次酱,连续抹3次,晾干后即可食用。它既是食品,也是独具特色的面制艺术品。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

北京烤鸭 汉族民间用北京培育的填鸭烤制的传统菜肴。流行于北京等地。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有鹅、鸭置铁笼中用火烧,饮以椒浆,毛脱肉熟的记载。至宋代,烤鸭已渐成为人们普通肉食之一。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梦粱录》中,都有“爊炕鹅鸭”、“炙鸡鸭”的记载。元、明时,烤鸭成为皇帝御膳之一。400多年前在今北京菜市口大街米市胡同开业的老便宜坊饭庄,是北京最早的焖炉烤鸭店。北京培育出一种专供烤鸭用,生长快、个儿肥大的填鸭。焖炉烤鸭名噪一时,营此者日多。蓟县人杨全仁,由在正阳门摆摊卖生鸡鸭发家,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前门外肉市开设的“全聚德”为挂炉明火烤制,名声大振。填鸭宰杀去毛后,鸭肚吹气灌注开水吊炉中,用枣、桃、梨木为柴,内煮外烤,皮脆肉嫩,外呈枣红色,用刀切成薄片,片片要带皮带肉,放薄饼中,佐以羊角葱,抹上甜面酱,卷成筒状,食之甜酥香郁。

糖葫芦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北京等地。相传源于隋末,以一枝一果之糖葫芦赏赐功臣。清代以来,北京成串糖葫芦越做越精,品种日繁。以约7—8寸长之细竹签穿山里红(山楂)、海棠等蘸熬制熔化的冰糖液而成。原料以生果为主,如山里红、海棠、黑枣、葡萄、荸荠、橘瓣等;也有用蒸熟之一大段山药、多颗山药豆或压扁山里红等熟果的。小贩挎木篮装或扛草把子,沿街吆喝:“冰糖——葫芦!”还有将山里红切口、去核,夹上豆沙、山药泥,上面嵌以瓜子仁、核桃仁的,或山里红与海棠、橘瓣与黑枣相间穿蘸熬熔之冰糖液而成者。过去以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所售最为著名。看着漂亮,食之味美,是一种观赏性的北京冬令风味食品。一般以山里红、海棠葫芦最常见。外地也有制者,天津叫“糖堆儿”。

扒糕 汉族民间传统夏季风味食品。流行于北京等地。荞麦面粉熬成灰色糊状,团拍成小饼放入凉水盆中。卖时削成小片放碗中,浇上醋、酱油、麻酱、芥末或蒜末汁、胡萝卜丝等,食之清凉味美。多为推车走街串巷与凉粉一起卖,边走边吆喝:“扒糕,凉粉儿!”也有在店铺卖的。

豌豆黄 亦称“砂锅豌豆黄”。汉族民间传统风味食品。流行于北京等地。据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燕都小食品杂咏》,其制法:“以去皮之豌豆入砂锅内,煮之成粥,后入以红枣,俟水分渐干,即可成块,出锅,待冷后分切三角之块,陈列售卖,橙黄之块,满嵌红枣,可观亦可食。”夏历三四月,小贩推车串街吆喝:“小枣儿的豌豆黄儿,大块咧!”从前每年夏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北京东便门外太平宫“蟠桃宫庙会”,沿护城河摊棚林立歌舞阵阵,游人拥挤,吆喝卖豌豆黄声此伏彼起。

驴打滚 亦称“豆面卷子”。汉、回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北京、河北以及东北等地。做法为用黄黏米或江米碾成面,蒸熟后裹以炒熟之豆面,擀成卷,切块即成。因必滚黏炒熟压碎之干豆面,故名。清真小吃店多有经营,各种庙市亦多有出售,其特点是软黏甜香,儿童及老人最喜食。

京八件 汉族精制风味京式糕点。流行于北京等地。近百年来逐渐形成。以山楂、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椒盐等8种原料做馅心。面粉中放适量油、水和成面团,分成小剂作皮。经包馅、模压、烘烤制成。有银锭、福、禄、寿、喜、桃等8件。味道香醇,酥软不腻。

福喜字 汉族传统糕点。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因表层有篆书红色“福”字或“喜”字凸纹图案,故名。分硬皮、酥皮两种。轮廓一如字形,表面笔画凸起。硬皮,旧制1斤做成16块,糖馅,加青丝等小料,专作年节、庙会等神前供品用。酥皮福喜字,块稍大,1斤8块,馅的品种多、质量也好,一般用作喜、寿礼品,故也有作“寿”字者。

罐罐肉 汉族民间传统菜肴。流行于四川。其制法:将猪蹄等洗净去毛,用“沙罐”盛装,渗水约大半罐,放入黄豆或白米豆,加糯米少许,夜晚将睡前,以柴渣、锯末等堆积,引火使其暗燃。放“沙罐”于中焖炖之。翌晨即熟,味香、软滑,为老年人食用佳品。是已生过孩子的女儿回娘家孝敬父母的必备礼品。

灯影牛肉 汉族传统风味佳肴。流行于四川等地。因牛肉片薄透明,似民间“皮灯影”,故名。其制法:用牛后腿腱子肉,经切片、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成。具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回味甘美、味鲜适口等特点。以四川达县的灯影牛肉最佳,已有100多年制作历史

太白酱肉 亦称“赛火腿”。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四川一带。太白,即李白,相传四川江油青莲为其故里,因此肉食产于此,故名。其制法:用未沾过生水的前夹心腿肉,四周用甜酒或曲酒进行抹擦后,置于缸中,加一定的盐、花椒腌7天左右,取出吊挂于屋檐下通风处,晾晒7天,然后再往肉上抹酱,继续晾晒。以后7天抹1次酱,连续抹3次,晾干后即可食用。这样制作的酱肉,皮呈金黄,具有腌肉风味,肉酥化渣,微有甜味,与当地最佳火腿相比,无论颜色、味道均相似,为民间助酒佐餐之佳肴。

合阳面花 亦称“合阳花馒”。流行于陕西合阳等地。一种面食艺术的统称。其制法为:用优质面粉加酵面合成面团,由巧妇捏成各种人物或鸟、兽、瓜、果的形状,然后再用细木梳压上各种图案花纹,装入笼中蒸熟即成。在不同的节气,蒸不同的面花。春节蒸献神的“桃桃馍”,蒸馈赠亲友的“包包”(送给长辈)、“调合馍”(送给平辈)、“娃娃馍”(送给晚辈)。清明节则蒸“燕子馍”,按大小次序穿成一串,拴在柳枝上,用于扫墓祭祖;蒸“燕窝馍”,让大小燕子排成一圈;蒸“盘龙馍”(馍上盘龙一条),扫墓时,长辈隔着坟头将馍掷给晚辈,以表示香烟不断。端午节蒸形如艾叶的“艾馍馍”。乞巧节给男孩蒸“砚台馍”,给女孩蒸“簸篮馍”,以祝愿儿女心灵手巧。中秋节蒸月饼全家共享,蒸娃娃糕给外孙。九月九日重阳节,蒸重阳馍,有狮、虎、鸡、鸭等形状,送给出嫁的女儿。除岁时面花外,还有喜庆婚丧面花。如贺寿蒸白头桃馍;庆上梁蒸花贡馍;贺生子蒸小馄饨馍;结婚时女方家要蒸一对大喜馄饨;男方家要蒸岁数馄饨,按结婚年龄一岁一个;吊丧时蒸插花献贴。

澄城花馍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陕西澄城。当地对各种花样小麦面蒸馍的总称。它既是食品,也是独具特色的面制艺术品。春节拜年时送“宝宝馍”,其造型上有五个朵,祝颂五谷丰登,下面为圆座,意含平平安安;贺新婚时送“馄饨馍”,造型如同一对月牙,含花好月圆之意;庆寿诞时,送“寿桃馍”,造型为蟠桃,其含义是福寿绵绵;送葬时,用插花“献祭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回敬人家用“四折馍”,其造型玲珑曲折,表示折腰致谢。

石子馍 亦称“砂子馍”。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陕西关中广大村镇。周代有“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上,燔之使熟也”。唐代称为“石鏊饼”,为进献宫廷的“贡品”。清代,石子饼流传到金陵,受到著名诗人、作家袁枚的青睐,称其为“天然饼”,被列入了“随园食单”。制法:将熟猪油、花椒叶、调料、盐或糖放入面粉中揉匀,做成直径为3寸、厚为2分的圆形馍胚。取洗净、晾干的小鹅卵石若干,上涂青油,放入深边平底锅内加热到烫手的程度后,铲出一半,放在另一热锅内。将馍胚放在平底锅的石子上,并把已铲出的热石子覆盖在上面,经过10余分钟即可焙成。酥脆咸香、好吃耐放,是招待亲友、馈赠宾朋、外出食用、产妇必备的食品。

腊钱肉 汉族民间传统肉食品。流行于陕西凤翔。一种驴肉制品。用公驴生殖器制成,切片后,中有小孔,形如古铜钱。据说,清朝时,当地每年生产的“腊钱肉”首先须向朝廷进贡;剩下的,地方上的达官显贵才能分享。身为一县之长的县令,也只能享用一个。当地流行“要品西凤酒,离不开腊钱肉”之语。

油轮 亦称“油盘”、“油食”。汉族民间油炸食品。流行于陕西韩城。其制法:将“饴”(一种糖浆)和入面粉中,发酵起虚后,捏成双层面环,在滚油内炸熟即可。其色黄亮,其味甘甜,老少皆喜食。常用于结婚、清明祭祖以及孩子做满月时馈赠。婚礼先一天,男方派人到女方“祀先”时,须送去两座“油轮”。每座由5个“油轮”组成,下面3个大如中碗口,上面摆一个形如花瓣的“花轮”,顶上摆一个“油食花”。两座“油轮”放在油食架上,置于油食桌上,由两人抬送。祀先后,女方只收下“花轮”和“油食花”,其余的又抬回。途中,人们要把所剩“油轮”全部吃完,以表示祀先之事已顺利完成。结婚之日,男方要给女方每个“送女客”油轮一盘。一盘为10个,其中大者如碗口,小者如杯口。送10个油轮,象征婚事十全十美。在清明节炸油轮祭祖的,祭后,分给每个成年男子一座。小孩做满月时,也有人炸油轮回赠送礼的亲朋。

涎水面 亦称“和气面”、“蛟汤面”。汉族民间传统食物。流行于陕西岐山、扶风、武功等地。面食的一种。相传此面与周文王有关。一说周文王曾被囚于羑(yǒu)里,获释后,乡亲们拿肉、菜等物来看他,文王将所有肉、菜做成一锅臊子汤浇在面上,请大家共同食用,取和气团结之意。一说周文王射死一条蛟龙,做成了一锅调面的臊子汤,为了使数万部族都能尝到肉汤,规定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有些地方先给每人一碗臊子汤,然后将细面条盛于盆中,各自用筷子把面捞到汤中食用;有些地区先给每人碗中捞一两左右的面条,再浇臊子汤,端上来食用。两种吃法都是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连续使用。因汤中带有每人的涎(本地方音中读hān或hā)水,故称。

牛羊肉泡馍 汉、回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陕西西安及关中各地。因用炖熟的牛羊肉泡制饦饦馍,故名。系从古代用作朝廷“礼馔”的“牛羊羹”演变而来。据传其出现与宋朝开国皇帝有关。赵匡胤穷困潦倒,流落长安(今陕西西安)时,因饥饿难忍,曾向路边一卖牛肉的小店乞汤泡干馍。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再次来长安,请当年的店主再给他泡一碗馍吃。从此牛肉泡馍名传遐迩,小店生意十分兴隆。有时牛肉供应不上,便用羊肉代替,又称为“羊肉泡馍”。泡馍须自己掰,若能掰得碎如蜂職(sá,关中方言,即“头”)方称行家。炉头(烹饪师)以馍定汤,以汤调料,武火急煮,适时装碗。还可根据食者的喜好,煮成“水围城”(多汤)、“干泡”(无汤)、“一口汤”(少汤)、“单走”(将肉烩成汤,汤中不泡馍,就汤吃馍)等花样。吃时,要从一边一点一点“蚕食”,不能用筷子满碗搅动,否则馍将发泻,鲜味难以始终保持不变。同时,还要用糖蒜、香油辣子酱佐餐。

东坡肉 汉族民间节日佳肴。流行于浙江海盐地区。相传,宋代苏东坡在杭州为官,腊月到澉浦城调查民情,公务繁冗,直至腊月二十三送灶,才动身回杭州。百姓集资宰几头大肥猪送给他过年,苏东坡不收,当场将肉切成大块,亲自烹调,给百姓挨家送去,当地民间称其为“东坡肉”。其制法为切一块4—5斤重的猪肉,用稻草整块扎好,焖煮成酥肉,色红香腻可口。尔后,每年夏历除夕夜,民间均以此为佳肴,相沿成俗,以示对苏东坡的怀念。

姑嫂饼 汉族民间传统面食品。流行于浙江嘉兴、杭州等地区。相传从前有曹家姑嫂2人相依为命。阿嫂为扶养小姑,守寡不嫁,无意中制成这种甜中带咸的小酥饼,后来就开设小作坊专门经营,故名。清何之鼎诗云:“冰霜为粉雪为泥,屑屑精盐玉手携。欲买曹家姑嫂饼,行人指点板桥西。”板桥在今嘉兴平湖。其饼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且糯,甜中带咸。

米筛爬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浙江地区。制法:用面粉拌上红糖,经发酵后,做成1寸多长、直径半寸多的空心筒子,然后在米筛上滚一下,印上花纹。含一年到头有米可筛之意,有时则作为祭品之用,以示来年丰收。

油炸桧 亦称“油条”。汉族民间传统油炸食品。流行于南方各地。多用于早餐。相传起源于浙江杭州。南宋时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消息传出,杭城百姓气忿异常。有一家小吃店,以面粉和水,加以盐和石膏,搓成条状,以两条合一、长约1尺,以滚油炸之,名为“油炸桧”。人们闻讯而来,食之后快。从此成为群众普遍的早餐食物。

胶冻 汉族民间冬月传统佳肴。流行于浙江南部地区。明姜准《岐海琐谈》载:“曩有人治病取石首胶煮化充剂,因过稀薄不堪用,又不忍弃置,遂条解和以辣醋,反成佳味。”凡冬月供盘飱备筵宴糜不需之者。制法:用石首鱼(黄鱼)胶,煮化成薄浆状,放置冷却后即成,色泽晶莹如玉,其味鲜美可口,食时切成小条,和以姜、酱、醋或糖,为冬月风味佳肴,不仅日常食用,同时亦是喜庆筵席不可缺少的菜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及第粥 全称“三及第粥”。汉族民间风味小吃。流行于广东等地。粥的一种。相传清末广东人林兆棠中状元之前最喜欢吃一种内有肉丸、猪肝、猪粉肠的粥。中状元后,命其为“及第粥”。粥里放肉丸比喻状元,猪肝(原用牛膀,“膀”与“榜”同音)比喻榜眼,猪粉肠(制作时切上刀花)比喻探花,故又称“三及第粥”。意寓吉祥,选料大众化,味道鲜美,至今仍受群众欢迎。后人又将加上猪心、鱼片的,称为“文武及第”,将加上海蜇、姜丝、葱丝的,称为“七彩及第”。

艇仔粥 汉族民间风味小吃。流行于广东广州等地。“艇仔”,即小船。艇仔粥原是在小船上卖的一种粥品,以河鲜海鲜为主要原料,煲好粥底后加上海蜇、鱿鱼、鱼饼、炸花生、炸粉丝等,香脆爽滑,鲜美可口。原来经营艇仔粥的多为水上人家,因受群众欢迎,小摊贩纷纷仿制,现今依然风行,多于珠江岸边设夜市,配以炒田螺,别有风味。

焗雀 汉族民间传统佳肴。流行于广东等地。与龙虎斗、炆狗并称“粤菜三绝”。“雀”指“禾花雀”,又名“山麻雀”、“黄胸鹀”。其外形似麻雀,但比麻雀略大,肉腴骨细,因专食抽穗扬花后灌浆的稻谷而得名。用禾花雀配以鸡肝、腊肠、蚝油、胡椒粉等焗制而成。十分可口。

龙虎斗 亦称“龙虎凤大会”,俗称“烩蛇羹”。汉族民间传统佳肴。流行于广东等地。与炆狗、焗雀并称为“粤菜三绝”。用眼镜蛇(饭铲头)、金环蛇(金脚铲)和眼镜王蛇(过树容)三种毒蛇,配以老猫、小母鸡(广东俗称“鸡项仔”)和各种佐料,精心烩制而成。广州蛇馔现有30多个基本菜式,如菊花龙虎会、五彩炒蛇丝、烧凤肝蛇片等,味道鲜美可口,兼能祛风祛湿,强壮身体,深受群众欢迎。广州有专门的蛇餐馆“蛇王满”,已有80多年历史,驰名中外。

红龟粿 汉族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其形像龟,外染红色,并按上龟甲模印,含“长寿遐龄”之意。一般用于祀祖、祭神、过节、庆寿等。

状元饭 亦称“红状元饭”。汉族民间传绕饭食。流行于安徽南部等地区。先将米煮成饭,以红苋菜(又名“凤仙菜”)加猪油拌之,染饭成红色,儿童普遍爱食之。俗传,男孩爱吃长大中状元;女孩爱吃将来嫁状元。

麦头饭 亦称“麦屑饭”。汉族民间传统主食。流行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清光绪《川沙厅志》卷一:“小麦以为面,圆麦(大麦)磨粞,杂米食之,曰‘麦头饭’。贫者赖以接济,故他邑有‘东乡麦子’之目。”由汉代的麦饭演变而来。远在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时,史游《急就篇》即云:“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后来在苏南民间则变为加上圆麦和米,称为麦头饭,或曰麦屑饭。麦饭最初流行于北方,后渐衍化成接济人或欢迎人就请吃麦饭的风俗。

猫耳朵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山西北部、中部地区。面食的一种。制法为:将麦粉或高粱粉和好,揪成蚕豆大小块,放在左手掌上,用右手拇指捻一下,就成猫耳朵状,煮熟后配以臊子食之。

茶泡 汉族民间待客食品。流行于江苏南京等地。《金陵岁时记》称:“盐渍白芹芽,杂以松子仁、胡桃仁、荸荠,点茶,谓之‘茶泡’。客至则与欢喜团及果盒同献。果盒以山楂糕,镂成双喜字及福寿字式,最为精巧。”

子孙饽饽 亦称“子孙饺子”。汉族民间对新郎新娘入洞房饮合卺酒时所吃水饺的称谓。流行于北方各地。做法:用精细面粉作皮,内装栗子、花生、红枣、猪油等。形体小于平时水饺,煮半熟后,给对坐炕桌上的新人食用。食用时,新郎咬一口,新娘再咬一口。窗外听房之人必问:“生不生?”答曰:“生,生!”方肯罢休,以寓将来能生育。

吉祥糕 汉族民间一种饰有各种吉祥文字图案的糕点。流行于江南地区。以米粉蒸成。形状各异,有鸡、猪头、鱼,以及写有“笔绽如意”、“海棠填春”、“八宝联春”等字的式样。馅有豆沙和白糖。上撒有红绿丝,表示祝贺丰收和吉祥如意。

蛇盘盘 亦称“蛇婆婆”。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面食的一种。用发酵的白面盘成蛇状,头部安两粒高粱当眼睛,嘴里含一枚铜钱,上笼蒸熟,故名。钱为财,蛇为绳,取发财致富之意。

茶汤 汉族传统风味小吃。流行于北方地区。系用糜子磨成细粉,盛小碗中,加白糖、糖桂花,用温水搅成糊状,再用沸水急冲,即成稠糊样,食之香甜。明代光禄寺厨房所制极为有名。民谚有“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房,光禄寺茶汤,武库司刀枪”之说。

钱钱饭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将黄豆或白黑豆用锤砸扁,因其形状似铜钱,故名。其做法有二:一种是用锅将黄豆稍烤一下,然后用小锤子砸扁。一种是用开水将白黑豆稍浸后捞出,晾至半干后砸扁。熬小米稀饭时放一把钱钱,既有咬头,又极有营养价值。在晋中一带,在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或在人们生病时方才食用。

米粉 汉、壮、回、侗、毛南、仫佬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区。按其制法和形状不同,具有以下几种类型:(1)将大米加水磨成浆放入金属托盘,蒸成大块薄片,切成细条,称“切粉”;(2)将大块薄片卷成筒,称“卷筒粉”或“肠粉”;(3)将米浆在筛眼中滤下滚水锅,烫熟成线,称“滤粉”;将粉团于筛眼中榨下滚水锅,煮熟成线,称“榨粉”或“线粉”。云南将线粉称作“米线”。各种米粉食用时,一般于滚水中烫热、烫软,并加热汤。不加菜肴的称为“素粉”,加菜肴的依菜肴的不同而称为“肉粉”(猪肉)、“猪肝粉”、“鸡肉粉”、“鸡杂粉”、“牛肉粉”、“牛脯粉”等;不在滚水中烫热,而加菜肴、佐料凉拌的称为“凉拌粉”;在滚水中烫热,不加热汤,而加菜肴、佐料的称为“干捞粉”或“冒热粉”。将米粉、菜肴用小锅煮的称为“煮粉”;用油炒的称为“炒粉”。生肉片等另器装盛,临吃时加入米线在热汤中烫熟的,称为“过桥米线”。云南昆明的过桥米线闻名全国。卷筒粉可以素食,也可加菜肴作馅,蒸熟乘热卷食,一般干食,也可加热汤。

汤饼 亦称“煮饼”、“汤面”。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用汤煮的切面面片。唐代又叫不托,俗称馎饦。并有生日吃汤饼之俗(见《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清厉荃辑关槐增补《事物异名录》卷十五:“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以水瀹(yuè)曰汤饼,亦曰煮饼,即今切面。”民间在婴儿生3日或满月时,往往请亲友吃长寿面,俗谓汤饼会,犹存古意。

八珍 我国古代八种珍味膳品,也是对八种烹饪法的总称。《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也。后用以泛指八种珍贵的食品。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说迤北八珍为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即马奶子)。后世则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