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食品】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食品】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黑糯饭 亦称“乌糯饭”。侗族农家俗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牛的生日。婴儿出生满月、4个月、周岁时,用以馈赠亲友。达斡尔族民间节庆传统食物。食用时或拌以牛奶、黄油、糖。鱼包韭菜 水族节日传统菜肴。傣族节日民间传统食品。每逢过泼水节时制作并食用,并用以待客。为当地民间祭祀、祝贺、佳日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流行于吉林地区。并将这五种粮食送到黄牛面前,以卜丰歉。塔塔尔族传统小吃。此食品只在请客时才做,供饭后食用。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食品】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食品】

黑糯饭 亦称“乌糯饭”。侗族民间节日食品。流行于广西三江等地。其制法:节日前一天,先将采摘来的杨桐树叶捣烂,浸出黑水,然后将糯米倒入,浸泡一夜。翌日晨捞出浸黑的糯米蒸熟即成。侗族农家俗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牛的生日。每逢是日都要做黑糯饭,先喂给耕牛吃,以示对其慰劳,然后合家共享此节物。

撒拉 怒语音译。汉称“漆仁油炒鸡”。怒族民间传统菜肴。流行于云南贡山等地。其制法:选用肥嫩母鸡,去毛、开肚后,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用漆仁油将鸡肉炒得脆黄,然后放进一口小锣锅里,加3斤左右烧酒,用炭火把酒煨热,即可食用。其色鲜味美,营养丰富。常被用来招待上宾。每逢过年过节或操办婚丧大事,才制作撒拉。

库吉 哈萨克语音译。哈萨克族节日传统食物。流行于新疆牧区。其制法:用肉、奶疙瘩、大麦小麦等七种原料混合煮成。味美可口,为那吾鲁孜节的必备食物。

邑饭 回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福建泉州。一种咸糯米饭。饭里掺有芹菜、炸花生仁、香菇、牛肉、羊肉等。婴儿出生满月、4个月、周岁时,用以馈赠亲友。

拉里 达斡尔语音译。达斡尔族民间节庆传统食物。流行于内蒙古莫力达瓦。用大黄米做成的黏粥。食用时或拌以牛奶、黄油、糖。婚礼中新郎新娘有共吃“拉里”的仪式,含有婚后亲密如“拉里”,如胶似漆的吉祥意思。

鱼包韭菜 水族节日传统菜肴。流行于贵州南部地区。过端节宴客时的必备菜。相传水族的远祖从南方向北方迁移时,起程那天,当地老人送他一包午饭,并说,包内的菜,以后就作为你们在新居待客之用。远祖走到半路,打开一看,是一种用九种蔬菜和鱼肉配制而成的菜肴。食后浑身有劲,继续赶路,终于来到了都柳江畔落户。水族后代,为纪念南方老人送给远祖的好菜,便用韭菜代替九种蔬菜制作鱼肉,一直用来祭祀祖先,以表达怀念之情,后相沿成俗。每年端节宴客时,都有此菜上席。

阔缺饭 亦称“诺劳孜节饭”。柯尔克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其制法:先将小麦入锅煮;煮熟之前放羊奶、盐水、杏干、葱头、萝卜、酥油等;搅拌至熟。若放羊肉则不放羊奶和酥油。一年做一次,多在诺劳孜节的早上吃,有送旧迎新之意。

黄金糍 亦称“黄粿”、“黄米粿”。畲族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福建、浙江地区。其制法:将泡软的粳米蒸至半熟,倒入竹箩后淋碱(一种灌木灰滤过的水),待米饭呈黄色时止,再倒入饭甑里去蒸。全熟后,再次淋碱,淋后即放到石臼里舂烂,而后取出,用木模印成一块块直径约7厘米、厚1厘米多的“福”字或各种花纹的糍粑,其质柔软,清香可口。每逢过年,各户都要制作,可一直吃到清明前后。

毫火 傣语音译。傣族节日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制作时,先将蒸好的糯米舂成粑粑,加入红糖,制成圆薄片,晒干后,用火烘烤或热油炸食。香脆可口。每逢过泼水节时制作并食用,并用以待客。

鸟酢 腌酢的一种。流行于广西大瑶山地区。每年秋末冬初,瑶族人利用鸟盆捕得过路的候鸟后,拔去羽毛,清除内脏,然后用盐及炒米粉,腌于坛内,经数日后便可取食。多年的鸟酢,形如胶汁,还可治痢疾等病。

水龙肠 瑶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巴马。其制法:杀小猪或阉羊时,以盆接血,加盐,单一方向搅动,血鲜红而不凝固;将内脏煮熟剁碎;将血、内脏、葱蒜姜末诸配料,加开水,放锅中,边煮边搅动,使其凝结,称为“合血浆”。将合血浆灌入粉肠(即小肠靠近胃的部分),扎紧,放锅中煮熟即可。为节日或待客宴席的主要菜肴之一。宴席间,主人按长幼次序首先敬每人一节,最后一节归厨师。然后饮酒,吃其他菜肴。

打糕 朝鲜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其制法:先将黏米淘好之后,在水里浸泡3—4小时,再捞出洒少量盐水,用蒸锅蒸熟,以打糕木锤打,直至打碎饭粒为止。再以煮熟后捣碎的小豆,或用炒好的大豆面为佐料。将打糕切成小块,蘸着佐料吃。为当地民间祭祀、祝贺、佳日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五谷饭 朝鲜族节日食品。流行于吉林地区。用5种粮食做的饭。相传古代某一国王借乌鸦之力,除掉不贞的王妃及其奸夫,后举行乌哭祭,供上黄米、大麦、高粱、江米(糯米)、小豆做的饭,任凭乌鸦选着吃。后传至民间,变成“五谷饭”,取朝鲜语中,“乌哭”与“五谷”同音。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当地民间便用这五种粮食做饭吃。并将这五种粮食送到黄牛面前,以卜丰歉。俗谓黄牛先吃的那一种粮,该粮食当年能获丰收。

克赛勒 塔塔尔语音译。塔塔尔族传统小吃。流行于新疆。用一种叫“卡拉卡茨”的野生植物(类似野葡萄)、糖、团粉制成。制法:将“卡拉卡茨”放在锅里加水熬,待一定程度后,熬的汤呈黑紫色,将“卡拉卡茨”滤出,再放糖和团粉,搅拌成糊状,待凉后即可。此食品只在请客时才做,供饭后食用。

古拜底埃 塔塔尔语音译。塔塔尔族民间自制糕点。流行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以大米、面粉、鸡蛋、杏干或葡萄干、黄油、盐等配制而成的圆形糕点。其制法:在圆形烤锅上铺一层薄薄奶油或羊油,上面铺一层煮熟的大米,一层鸡蛋,以及葡萄干或杏干、盐等,最上面铺一层和好的面,根据需要,有的人家还按以上程序继续铺一层或多层。铺毕,将边角捏合,烤熟即可吃。如供家里人吃,可切开分吃;如给客人吃,不能切开,否则,被认为不礼貌。请客人吃时,主人应将其上面一层面,用刀切下去,然后放在客人面前,以便让客人看清其中的原料构成。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里面松软。

粽粑 布依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贵州黔南、黔东、黔西南等地。用荷叶包糯米,绳索扎好,煮熟可食。惠水、贞丰、望谟、册亨等地的布依族用黑糯米(油炒过)佐瘦腊肉末制成,称油粽。多用于馈赠亲友。只包糯米的,俗称“素粽”。按外形可分为“三角粽”、“枕头粽”。通常在端午节、“六月六”等节日包三角粽;春节多包枕头粽。

花色糯米饭 亦称“染色糯米饭”。布依族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贵州南、北盘江一带。当地民间“三月三”要吃三色糯米饭(即白、黑、黄);“四月八”要吃四色糯米饭(即白、黑、黄、紫);端午节要吃五色糯米饭(即白、黑、黄、紫、红)。根据染色植物的季节在不同的节日吃不同的染色饭。如黑、黄色是用枫树嫩叶和染饭花煮水汁染成。这种植物在三月间才开花。花色糯米饭味香醇可口,富地方风味。

曲什茨 藏语音译,意为“特制的馍馍”。藏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藏族地区。其制法与郭勒洛洛相同。其色黄壳硬,酥软可口。大小不等,越大越表示庄严虔诚。主要用于接待贵宾、好友或作为馈赠礼物和寺院拜佛贡品。

郭勒洛洛 藏语音译,意为“球形馍馍”。藏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藏族地区。大小与苹果相似。其制法:用上等白面,加盐、油、牛奶等,揉成面团,在地上挖一小坑,用土疙瘩垒成小窑,生火烧红土块和土坑,然后焙平,把面团埋在滚烫的土灰里,利用灰土的热力烙烤,等到散发出熟透的香气时,扒土取出,色黄壳硬、酥软可口。此种食品是妇女坐月子的最后一天,抱着孩子出门祈祷吉祥如意时,送给相遇者的礼物。

卡赛 藏语音译,意为“油炸果子”。藏族的传统食品。流行于西藏、青海等地。每逢藏历新年,凡有条件的藏族家庭,都要制作一套卡赛,并配以酥油、青稞苗、砖茶、红糖等,在厨柜上面放5—7天,然后食用,以示吉祥如意,丰衣足食。其制法:用水、酥油和白面揉合,做成一定的形状,如有耳状的“苦过”、长条形的“那夏”、蔚花状的“木东”、圆盘状的“不鲁”、勺子形的“宾多”等,然后用油炸酥即成。

迎祖菜 彝语称“嚷波”。彝族民间传统菜肴。流行于广西那坡和云南富宁。其制法:以黄豆芽或竹豆芽作底,虾米盖面,煎蛋或豆腐片、肉丝作顶花。传说彝族首领孟获去世不久,彝族人民不断迁徙。为了使分散各方的彝胞们互不忘怀,以上述菜肴作为节日食品。民间以为,豆芽表示根子相连,虾米表示人丁兴旺,各种顶花象征生活美满、幸福。

油团 彝语称“麻且”。彝族春节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那坡一带。夏历正月初一,人们将糯米粉加少量水拌匀,揉成比鸡蛋略小的米团,以红糖、芝麻作馅,油炸制成。油团象征团圆、吉利,为春节祭品和初一、初二全家主食。

饦饦肉 亦称“坨坨肉”。彝族民间传统佳肴。流行于四川大小凉山。当地民间杀猪、鸡、牛、羊,不使出血,故不用刀,用木棒或石块锤牲畜头部而毙之,动作极其敏捷,往往牲畜未死已剥去毛皮。剥皮后将肉切成3~4指阔的大块,加以多量冷水,以大锅猛火烧煮,故名。一经水沸,即盛于梢箕、木盘之中,用手抓吃,贵客至,必以此肉相待。若客不食,或食之不力,则主人会不高兴。

秀斯 蒙古语音译,意为“烤整羊”。蒙古族传统佳肴。流行于北方地区。在喜庆大宴、招待贵宾、隆重祭典和馈赠尊贵亲友时使用。历史上烤整羊有火烤、柳蒸、炉烤等多种,自清代以后,均用专门的烤炉精制。分供品秀斯、筵席秀斯和礼品秀斯三种。供品秀斯用于隆重的祭典,如祭敖包、祭神等,用当年羯羊烤制;礼品秀斯以中等羊烤制;筵席秀斯就是“整羊席”,用肥尾大羯羊烤制。旧时,秀斯上供或上席时,要说进献秀斯词,从古代的传统习惯一直说到当前的祭典或宴席。

整羊席 亦称“全羊席”。蒙古族传统高级宴席。流行于内蒙古、新疆。在喜庆大宴或招待贵宾时摆设,以示尊敬和隆重。源于古代的烤整羊、柳蒸羊。烤整羊,蒙古语叫秀斯,清代以后均用专门的烤炉精制,选用肥尾大羯羊。以“秀斯”为主菜的筵席,通称“整羊席”。旧时“秀斯”上席时,要说进献秀斯词,从古代的传统习惯一直说到当前的宴席,然后由一名晚辈或侍从用银制蒙古长刀割下几块羊头肉,奉给在场的长辈祭献天地、火神,随后把羊头撤去,把羊脊背按一定顺序划成方块,将碎肉分给在场的小孩,再请客人用刀割肉进餐,从中也反映了蒙古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今天,蒙古族常用“祝酒歌”代替过去的礼节,美酒配佳肴,使宴会的气氛更加欢快、热烈。

蒙古八珍 亦称“北八珍”。用于高级宴席的八种佳肴,为古代蒙古族的一种宴饮风俗。流行于北方地区。指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肉、天鹅炙、元玉浆等八种珍贵食品和饮料。元代由宫廷专职御用厨师博尔赤制作。蒙古大汗每年六月三日举行“诈马宴”(“只孙宴”),八月举行“马奶子宴”时,作为“御用膳”,也作为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一种荣典。清代,蒙古王公用以进献外出围猎、巡幸的皇帝,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皇帝也以此款待入觐或在京任职的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大喇嘛等,以示宠幸和笼络。

羊五叉 蒙古族民间传统菜肴。流行于内蒙古牧区。古代称“乌查之宴”,为蒙古族特殊风味中高级肉席之一。“乌查”同“五叉”,蒙古语音译,俗称“羊背子”。做法是:取肥绵羯羊一只,宰杀后去头、皮、腿和内脏,从腰窝往前第四肋骨处切断椎骨。将羊背分成两截,再把后部肋骨分开展平留羊尾,这部分称“五叉”。同时将前部各骨关节连肉分开,不得用刀砍骨,压在后部五叉下面,用白水煮至7~8成熟,即可按原样摆入直径60厘米的大铜盘中。上席时,先摆奶茶及奶食品,再上四冷菜和酒,第三上羊五叉,撤奶食凉菜。羊五叉席为节日、婚礼、款待贵客的大宴,常配合歌舞娱乐,饮宴通宵达旦。至今仍流行很广。

乌饭 壮、布依等族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区。其制法:用枫树叶、枫树皮切碎捣烂,晒半干,煮水,取其汁泡水,再把米蒸熟;或将半干的枫树叶煮水,将树叶捞出,再放糯米进去煮熟,即成色黑味香的乌饭。常用作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民间节日的祭祀供品和待客食品。

手把肉 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菜肴。流行于内蒙古等地区。多以羊牛肉制成。一般选用体壮膘肥的小口羯羊,而在平原草场上放牧的、经常吃野韭、野葱的羊,肉味尤其鲜美。制作时,先将羊、牛宰杀,然后带骨切成大块放入锅内,一般不加调料和食盐,用清水煮至7~8分熟,即可。以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易于消化,为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当地民间以手把肉款待宾客,有一定的礼节:若是羊肉,则将一条琵琶骨和4条长肋骨肉放在盘内,首先敬送客人食用;若是牛肉,则以一节脊椎骨配上半截肋骨及一段肥肠。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合,多以它招待宾客。此外,达斡尔族等在年节和重要集会时亦喜吃手把肉。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猎民制作手把肉,多以狍子等兽肉。清代满族宴客亦用手把肉。

奶渣 蒙古、藏等族民间传统奶制品。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牧区。多由牧民自制。制作时,先将酸奶放入锅内煮沸,待温度降至一定程度后,注入布袋内过滤,压出奶水,再将袋中剩下的粉糊状渣滓用手搓捏成小块,晾干后即成。味酸,故又称“酸奶渣”。吃时,将其放入碗中和以炒米,有时亦加些奶皮子,用奶茶泡着吃。单吃亦可作零食。在节日、喜庆仪式上也常用它招待宾客。

打油茶 ❶亦称“煮油茶”。汉、瑶、壮、苗等族传统食物。流行于广西东北部从萌渚岭到九万大山一线,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主要原料为茶叶、油、米花,副食品有花生、豆类、葱与各种绿叶菜、鱼虾、猪鸡肉与内脏、米粉、水圆等。将糯米蒸熟晾干成为“阴米”,将“阴米”放入滚油炸成米花。将所备副食品或炒,或煮,或切。将茶叶用油炒,加水,煮成“油茶水”。进餐时,主客围坐火塘边,主妇把碗摆在桌上,每碗放一些葱和绿叶菜,用滚油茶水烫之,再加一些副食品。每碗少而精,一轮又一轮地边吃边谈,吃时不用筷或每人只用一只筷子。日常食用时,副食品可多可少。或只饮油茶水,或只用油茶水泡冷饭。只用油茶水、米花者,称为“淡油茶”、“素油茶”、“空油茶”。待客时,副食品丰富多样。酒宴前,用油茶垫底,可使酒不伤胃。以油茶代饭时,最后几轮要加米粉或水圆。有的地方,男女青年晚上边唱歌谈情边吃油茶。有的地方,用新娘打油茶待客代替了闹房。有的地方今发展为凡有子弟考上大学、参军、参加工作等,家中便打油茶待客。在吃法上,有的地方最后一轮须吃糖油茶。传说唐代已有打油茶之俗。❷亦称“吃豆茶”。侗族传统食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侗族地区。为侗族的日常和节庆待客食品。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米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刚摘下来的新鲜茶叶等配制而成。有的地方还加上葱花、菠菜、猪肝、粉肠。侗族在不同的场合吃不同的油茶,主要有:(1)清豆茶,节日时吃,由年高德劭者当主茶人。众人边吃茶,边唱歌,边跳舞。(2)红豆茶,结婚时吃,用猪肉汤煮成。(3)白豆茶,老人去世后吃,用牛肉汤煮制而成。献茶时筷子要架在碗上。吃红、白豆茶的人,要送茶礼钱。有的地区则用作家常食物。客人吃此茶时,按例只能用一只筷子。如不再吃,筷子必须架在空碗上,若筷子放在桌上,主人还会给你添上。

五色糯米饭 亦名“花色饭”、“彩饭”、“染色饭”。壮、布依、苗等族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区。每年夏历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八月十五等重大节日用于祭祀和食用,并互相赠送,表示盛情与敬意。制法:选择优质糯米,淘净后浸泡于瓦盆或大碗中;用几种含有红、黑、绿、蓝、黄等色的可食野生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分别用石臼捣碎,取其色汁分别拌在浸泡过的糯米中;经过一定时间,颜色浸透到糯米中,即可放入甄锅中蒸熟;再分别把各种颜色的糯米饭捏成饭团,置于竹篮中蒸熟即成。五色糯米饭,彩色少者有5种,多达8~9种。装好之后,远看花团锦簇,色彩斑斓,近闻香味扑鼻,别有风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