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称谓的由来

班主任称谓的由来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取消私塾,设立学堂,此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推行开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教师负责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级任教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一度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后又撤销级任主任设班主任,班主任的职务名称沿用至今。

一、班主任称谓的由来

img26

如前所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取消私塾,设立学堂,此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推行开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教师负责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级任教制。负责一个学级的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了民国时期,1932年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为级任导师(相当于班主任)。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学校导师实施办法》中规定,“各校应于每班设导师一人,由校长聘请专任教员充任之”“,各级导师对于学生之思想行为学力及身心,均应体察个性,依据训育标准之规定及各该校教导计划,施以严密之训导,使得正常发展,以养成健全人格,”“训导方式除个别训导外,导师应充分利用课余及例假时间,集合本级学生举行谈话会、讨论会、远足会、交谊会及其他有关团体生活之训导。”(11)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解放区,当时办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等班级中率先设有班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一度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后又撤销级任主任设班主任,班主任的职务名称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