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希贵江西专场报告”会后感

李希贵江西专场报告”会后感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恩洪,59岁,被誉为“用之可以尊中华”的教育家,原上海浦东建平中学校长,现任上海世纪东方学校理事长、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18世纪中叶由欧洲教会学校提出来的,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2.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在改进学习评价方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4.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要让每个学生的弱势智能得以发展。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环保负责,对家乡负责,对人类负责。

用心画好教育这个圆——参加“冯恩洪、李希贵江西专场报告”会后感

王荣莉

很有幸在江西的艺术剧院听取了冯恩洪、李希贵两位教育专家的报告,可谓是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激情的震荡。

冯恩洪,59岁,被誉为“用之可以尊中华”的教育家,原上海浦东建平中学校长,现任上海世纪东方学校理事长、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对他的专访,此次他报告的主题是《新课程新理念新管理》。而李贵希被称为“教育改革路上的思想者与开拓者”,现任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历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他报告的主题是《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一条重要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18世纪中叶由欧洲教会学校提出来的,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否定传统意义上的智商概念,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其他7种智能,即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面无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还认为,智能作为一种心理潜能,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这种潜能多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内化为或是自动转化为个人经验或技能。因此,智能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有的智能在较早的时候表现出来,有的智能到了成年后或较晚些时候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过早地确定学生的智能类型是不利于其一生智能发展的。

1.多元智能理论扩展了我们认识学生的视野。让我们以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天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我们的学生,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我想视野变了,心态也就变了,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对未来的信心,变过去那种“哪壶不开偏提哪壶”为“哪壶先开提哪壶”,让学生能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把喜悦带回家。我想有了这种喜悦,就会带来自信,由这种自信就会牵动起学生的兴趣。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许多优秀或成功的班主任都特别善于抓住这一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点燃起学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的热情。心情好了,学习、工作也不觉得苦了。

2.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在改进学习评价方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学生的卓越、优秀绝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合格+特长”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形态,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永远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你能行!”实践证明,老师坚信学生行,学生就一定行;如果老师认为学生不行,行也不行!

3.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合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我们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培养的则是适合教育的学生。作为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无力去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那块自留地里尝试。比如,我这个文科班,数学是大家共同的弱项,针对大部分学生花在数学学科上时间、精力多而收效甚微的情况,我同数学教师一起研究、分析,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20%逻辑智能强势的数学尖子生,瞄准高考数学130~150分,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是“求实、拓宽、加深、超前”,他们能接受多少就教多少,没有进度,不束缚他们的智慧;60%逻辑智能平平的中等学生,瞄准高考数学110~130分,常态进度教学,确立伸出手来摸不到,跳起来抓得住的目标;20%逻辑智能是弱势智能的同学,瞄准高考数学90~110分,降低难度,增大坡度,狠抓基础,稳扎稳打,管理策略是不犯低级错误,中难度题能接受多少是多少,高难度题放弃。总之,尊重差异,寻找起点,设置不同目标和要求。

4.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要让每个学生的弱势智能得以发展。除了注重智力因素外,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如学生兴趣的激发、毅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科学学习的指导等等。

二、德育的两大重要方面

德育给学生什么?怎么给?当今,传统的德育遇到时代的挑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由过去是路、楼、交通工具的差距到现在是人文素质的差距,特别是人的行为、习惯及社会责任感差之甚远。现在的中国是“人口众多、人才缺乏”,不该大的群体太大,该大的没大。我们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我们将13亿人口分为三大群:众多的是缺乏智慧的“人手”(劳动力市场),其次是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才”(培训、引进、软流动),最少的是有智慧、有修养、有胸襟、有度量的“人物”。

而现今时代,传统的伦理型教育和多元化的功利型教育并存。时代不一样了,现在高中生的价值取向特点是漠视先辈的奉献,不顾师长的管教,嘲笑成人的价值,冒犯社会的禁忌。这一点又与成人世界的道德底线的屡屡探底有关。综合两位专家所讲:

1.德育应该注重给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学会感恩。中国不允许有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人。通过“沙袋负重”等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母亲怀胎的不易,从而感受母亲的伟大,进而热爱母亲。

(2)懂得知耻。细节反映品质,行为体现素养。让学生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比如:损害自己的事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做,损害集体的事不做等等。

(3)掌握规范。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回家讲孝顺,社会讲公德。

(4)学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环保负责,对家乡负责,对人类负责。如果抓住了这四大方面,德育的实效性就会增强。

2.德育的方法。传统做法一是开展活动,二是论理谈话。论理谈话侧重于四位一体的谈话方式,即以知识充实人,以哲理启迪人,以榜样激励人,以激情感染人。冯恩洪特别强调,当今德育要注意研究人、尊重人、满足人、教育人,尤其要满足人合理的精神需求。因为德育不仅仅是教育人,更是满足人,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更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结合。德育与时俱进性相当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闪光点。为了生动地诠释这一点,他神采飞扬地描述起他做建平校长的两个经典创举:一是每年清明节,高一年级全体师生乘船到南京雨花台祭扫烈士。之所以舍近求远,是把上海祭扫“要我去”变为到南京祭扫“我要去”,因为在青春萌动的学生心目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生活很无奈”。他说活动安排是第一天参观,第二天4人一小组“异地生存训练”,十多年来,没出一点安全问题,当然这与他们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分不开。他说,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让学生认识整个世界,结果每年都有学生称他为哥儿们,并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越想到我们,我们越为你增光添彩”;二是每年9月30日,庆祝国庆通宵联欢。对青少年来说,今宵兴致无比,终生难忘。对中年老师来说,一夜不眠,十日难眠,今宵难熬,但这活动正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做法提醒我们,安排活动一定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作为教育者要用童心拥抱校园,搞教育教学的人时刻要有一颗童心,为此这两个活动也成为学校招生的最大卖点。

三、三句感言

1.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杜威曾经说过,在人类所有的冲动中,以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为强烈。《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中有一个故事:美国一家优秀的化妆品公司女老板玛丽·凯特别注意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人本出发,最终走到了管理的巅峰,成为全美最优秀的化妆品公司的老板。她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在这家化妆品公司里,即使是一颗螺丝钉都被镀得闪闪发光。为了实现自己的管理理想,玛丽·凯买断了卡迪拉克汽车公司中粉红颜色的汽车,专门用来配发给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量的营销人员,让全美国人都清楚在美国的大地上驾驶着粉红色卡迪拉克轿车的人肯定是玛丽·凯公司业绩突出的员工,玛丽·凯说,我的员工都在胸前挂着一个“我很重要”的标志,这是一个英雄的标志,它时刻提醒我,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想那“粉红色轿车”就是流动的奖牌,精神上愉悦才是人最高级的享受。同样,当我们这些为师者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时,学生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运用自己全部的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每一个人认为自己重要的背后,其实是他心灵深处沉甸甸的责任意识。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重要,每个学生就都有了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那么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做不好呢?

2.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李希贵讲了他在高密四中做校长时“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四中“真经”。他说把班级黑板上学生习作中的警句抄下来向同学们推荐,同时还要告诉学生作者文章好在哪里,这也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坚持做下去。有不少学生因此热爱学校,热爱学习,最终走向了成功。正是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这一点,培养了高密四中的学生很强的责任心。他举例说,一位来校参观的教师课间在阳台随手丢了一个纸团,立即被一名学生捡走了;课外活动时间在教室里有意拉开了日光灯的开关,结果马上就走过来一名学生将开关关上。应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细想起来,要真正做到特别是要天天做到、处处做到,还真是不简单。一天甩臂300次,每人都能做到,而3年中每天甩臂300次,恐怕大多数人难以做到,而苏格拉底做到了。

3.让阅读滋养心灵。当今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如果一个人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的确,阅读能滋养心灵,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人生姿态。“胸有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圣贤为我们总结得太好了。为了鼓励学生读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以传统的“日记写作”和“每日演讲”及每周的读书报告会作为有效的抓手。日记写作,让学生每天写300字左右的篇幅,高中三年坚持下来就是1000多天,就是非常可观的30万字。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如果一个中学生能够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写满30万字,你想让他不会写文章都难。每日演讲,第一轮由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美文(每天按学号轮流),利用每天的语文课前3~5分钟上台朗读,第二轮由学生围绕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写好演讲稿,上台脱稿演讲,之后点评交流。到高三,学生只要列一个提纲,就可以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上5分钟,甚至更长。而每周的读书报告会放手让学生展示成果。当一篇篇心得、一本本笔记得到老师的赞赏,当学生自己的介绍引起同学的共鸣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总之,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促进了学生阅读,并且每学期还选出多名“阅读明星”带动全体学生。这样坚持下来,图书馆成为学生最神往的地方,阅览室成为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我想,一个学生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就不用担心他的未来发展了。

总之,在“三尺讲台”这个安身立命的场所,要用心画好教育这个圆,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