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概念是在18世纪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后得到进化论者的科学阐述,成为人们描述社会和人生的一个常用词,也成为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状况制约着人类总体发展水平,因而也制约着个体的发展水平。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发展”概念是在18世纪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后得到进化论者的科学阐述,成为人们描述社会和人生的一个常用词,也成为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从词源上讲,发展(develop)是指“展开”、“实现”。从哲学上说,发展是指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潜能到现实的。因此,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旧质不断消失,新质的不断增加的过程。人的发展有多种含义,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其基本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机体各种组织系统或器官(如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等)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指个体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前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后者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把人看成纯粹的自然人,反对把人的自然性视为人的唯一的或根本特性,人的自然性完全不同于动物的(纯粹)自然性。

1.人离不开自然界

就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人离不开自然界,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不是上帝的造物,而是来自于动物,归根结底来源于自然界。1871年达尔文出版《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分析了人类与猿身体结构、生理和心理特征,肯定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认为人类是从猿分化而来的,而支配人猿分化的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脊椎动物——人。第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的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进化而来,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离开自然界便不能生存。自然界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创造的源泉。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的生活资料,也就没有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工具和精神食粮。

2.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就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而言,人的自然性就是人的动物性。所谓人的动物性,指的是人的肉体部分及其本能。人的肉体方面,是一个动物机体,有其肉体组织及其建构机制。组成人体的元素均可以在外部自然环境中找到,人的血液的化学元素和海水成分也极为相似。自然界物质是人的生命有机体活动的首要和基本的对象,只有通过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同化自然物质,把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自然规律作为构造人自身的基础,充实人自身生命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界无比丰富的属性和自然力形成了人的主体属性和人的能力。

作为动物的人必然具有动物的各种本能,人类的动物本能有许多方面,在人的整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动物本能主要有三个方面:饮食、性行为、自私倾向。

总之,人来源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自然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虽然在人身上,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性的发展,人身上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会逐渐增多增强,对人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这种作用只是在改变而不是取消人的自然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人的素质首先就是人的自然素质,也就是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正是人的自然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素质的前提。

(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

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的个体发展汇总起来演示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演示一方面展现了生物演化进程——个体胚胎发育展示了人类的生物进化史;另一方面展现了社会演化进程——个体从刚出生时的生物性的人的发展演化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并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汇总起来演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之后已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经过不断的积累发展,才使人类社会达到了今天的水平。人类生命个体的发展总是带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个人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程度、发展的过程等都是由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状况制约着人类总体发展水平,因而也制约着个体的发展水平。

从社会化的角度讲,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与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人培养成为能在社会中很好地发挥作用,使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二是交往社会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并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向个体内化的过程。三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个人的行为方式与性别角色标准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男女的差别不仅表现为不同的生理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特征,从而存在不同的角色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性别角色标准内化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四是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人的发展有无限的需求,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需要。首先,社会的需要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离开了社会需要,人的发展就没有任何社会价值。教育就是按照社会的需求、指导与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将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引导到能符合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环境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其次,社会的需求影响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发展程度受社会条件制约,同时又受社会要求影响。当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时,人的发展程度就比较高;相反,当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为人所提供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对人的发展要求相对不高时,人的发展程度就比较低。

(三)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还是文化存在物。人不仅生存于自然和社会中,而且生存在文化世界中。人之所以被当做人一样来尊重,并不是因为他具有人的外表,而是因为他具有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表现,而这些东西都是文化的产物。不了解人所处的文化,就不了解人的存在本身。了解人,就是理解他的文化。

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认为,文化是人独有的生活方式,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使用符号的能力。人类的行为是符号行为,符号行为是属人的行为,符号就是人性之全体(3)。人使用符号,此外再无其他生命种系使用符号;一种有机体或则具有使用符号的能力,或则没有这种能力,不存在任何中间阶段。人在手段方面与动物界不同,人的手段就是文化的手段,文化则不过是人这种动物的生活方式。而且,由于这些手段即文化依赖于人所独有的能力,即使用符号的能力,所以,人的行为与其他一切动物行为之间的区别不仅很大,而且是根本的和实质性的区别。怀特还认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就不能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就只能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正是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也正是对符号的运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人也只能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正如符号使整个人类富于人性一样,它也使得人类中的每一个体具有人的特征。德国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提出:人是文化的存在,甚至说,文化使人能直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人的一部分一样(4)。没有人去实现文化,文化则不存在;没有文化,人也将是无。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他们看来,人与文化有不解之缘,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塑造人。由于有了文化,人才能够不断开发潜能,扩大视野,锤炼意志,不断增强自己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