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请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孩子

请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孩子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室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的钱。到了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拖堂后,总是认为课间休息不够,心里有些不高兴,甚至对拖堂教师产生反感情绪。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做到不拖堂,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孩子。

请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孩子——读《拖堂的几分钟》有感

刘 芬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书中提到了拖课,其实联想我们的教学中,拖堂的现象也很多,少则三两分钟多则几乎占去整个课间休息。对于教师的拖堂,学生很有意见。这拖堂的几分钟中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真的听进去了吗?我觉得这一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记得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室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的钱。过了十几分钟,牧师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一种超限效应,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发生。下课拖堂学生早已心不在焉,你讲得口沫四溅、手舞足蹈也是徒劳无益。拖堂看似小事,其实包含种种弊端。

1.教师拖堂教学效果不好

长期的观察及来自学生的大量反应表明,下课铃响之后,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振振有词,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却早已飞到窗外,把教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别的班级下课后学生的打闹声、喧哗声令人心烦,使学生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有时强迫自己听讲,效果也很差。学生要么窃窃私语,要么关书待发,即便是正襟危坐,也是心思烦闷,甚至有人还会嘀咕:怎么还不下课。此时,老师所授的内容学生已无心接受,当然就更谈不上有兴趣。

2.教师拖堂会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

拖堂,使学生的大脑没有正常的课间休息,产生疲倦,再加上学生的反感情绪,便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人的大脑从一个印象很深的思维内容转换到另一个思维内容中,有一个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初步消化并存留记忆(变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的过程。而这必不可少的过程却被拖堂所占。拖堂的老师客观上在迫使学生忘记他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同时,拖堂直接延迟了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拖堂影响学生的课间休息,以至耽误学生上厕所而在下节课可能闹笑话,特别在小学低年级中时有发生。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下一堂教学。如果上一堂课的老师为了多讲一点而影响到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肯定是不利的,而且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令人担忧。

3.教师拖堂还会影响学生的大脑及身体健康发育

下课铃声一响,就有一种自然的放松感,40分钟的战斗之后,有机会喘气,轻松一下。但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不能如愿以偿,如果这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坐的时间长了就有一种浑浑噩噩的感觉,或有点按捺不住想出去走走。有时想上厕所,因拖堂而非常难受,有时大小便匆匆忙忙或来不及而非常尴尬,甚至影响了学生生理的健康,连续上课,会使眼、脑等发胀、疲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大多处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教学科目的设置,教材内容的选择,处处体现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作息制度也不例外。上课紧张,下课松弛,一张一弛,有节奏地进行,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违背了心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对经常拖堂的教师,上他的课总好像有一种负担,有时学生会讨厌这门学科。拖堂后,总是认为课间休息不够,心里有些不高兴,甚至对拖堂教师产生反感情绪。值日生在快要上课时才能擦黑板,其粉笔灰污染了教室内的空气,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的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有静有动,有劳有逸,有张有弛才是文武之道。

拖堂反映了老师把主导变成一种权威,以个人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正是因为教师拖堂有这么多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在下课时间到时马上停止所讲的东西,甚至还有半句话没有讲完也要咽回去,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这种习惯表明了强烈的遵守时间的意识,这是一种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学生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做到不拖堂,把课间休息权还给孩子。

个人档案:

刘芬,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区优秀青年教师,校“闪耀阳光”十佳班主任。任期内多次获区行政记功和嘉奖,曾在区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区课件制作比赛中获二等奖。教育格言: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