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一生就是以这种认真严肃、负责的教学态度,忠诚地、百折不挠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智力和习性的不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同时,孔子还是我国古代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孔子非常重视“为师”之道,这是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2.孔子的为师之道

1.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良知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观念出发,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img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由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关于“类”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梁代皇侃说得好:“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孔子对所有学生决无任何因个人好恶而有亲疏厚薄之分,他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真正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孔子还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历史过去了两千五百多年,在今天,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性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教育公平,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当今教师必须坚守的良知。

2.倡导“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曾经提出一个著名论点,叫“诲人不倦”,这来自他对求知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孔子曾谦逊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意即:“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永不疲倦地教诲弟子而已。”还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一生就是以这种认真严肃、负责的教学态度,忠诚地、百折不挠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3.实施“因材施教”、善于启发的教学方式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智力和习性的不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的地方很多,他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缩,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仲由大胆,敢作敢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祸,就教他凡事先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同时,孔子还是我国古代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论语·述而》记载他的主张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为开其意。发,为达其辞。物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变,再告也。”这段话总的精神是指教学时不能只强迫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为师”之道,这是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宝贵资源。现代教师应弘扬传统文化中“为师”的精神,营建一片学术净土,构建学校文化的精神堡垒,有效地抵制当前低俗浮华的空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