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家岘乡庙儿小学

党家岘乡庙儿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庙儿小学地处党岘、杨集、翟所三乡接壤处,现有教师9人,学生200多人。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庙儿小学逐步发展,形成规模。学校为了配合“危改”,自筹资金2万多元硬化、绿化、美化校园,彻底改变了学校面貌,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庙儿小学成为今日全乡唯一的市级园林化学校。

党家岘乡庙儿小学

庙儿小学地处党岘、杨集、翟所三乡接壤处,现有教师9人,学生2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3758平方米,建筑面积753平方米,其中教室为砖木结构,其余均为土木结构。学校配套齐全,现有图书1600册、电脑1台、电视机2台、打印机1台、卫星接收系统2套、课桌凳全新齐备。

纵观学校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跌荡起伏,时断时续(1952年—196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当地进行土地改革,并开始了扫盲工作,村委会从外地请来一位师范生,利用一块废滩庙地办起了学堂,分为中青班,时隔不久,学堂停办。1958年,政府号召普及小学教育,在村民兵连长李炳华的主办下,利用本社的两个窑洞办起了学校,持续不久,窑洞学校又结束。1962年村委会聘用本村初中文化程度的孙居正,利用村委会(大队址)的库房又办起了新学堂,时隔两年,库房倒塌,新学堂也只好停办。1965年春,利用村委会(大队)的又一间仓库为教室办学,持续至1967年10月,由于教师李枝进病故,办学终止。1968年,大队党支部与本村庙儿社农民李海成协商,利用李海成的旧宅地办起本村的学校——庙儿小学,从此庙儿小学有一个固定的校址,直至今日,以发展成为一所条件良好,师资水平合格,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全日制六年制小学。

第二阶段校址确定,逐步发展(1968年—2000年)

数起数落的庙儿小学终于有了归宿,因当时的旧宅围墙没有损坏,加之当时的教师办学热情高,耐心好,吸引当地学童就近入学,学生人数大增,办学取得初步效果。1971年,县教委(教育局)派公办教师岳宋臣任庙儿小学校长。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群众办学热情高,投工投料,通过多方努力,校舍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坚持扎实认真地教,学生能够刻苦认真地学,学校各项工作经常在全乡名列前茅。1982年,被评为“县级中小学先进单位”,1993年,达到县级“标准化”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庙儿小学逐步发展,形成规模。

第三阶段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学校教育蓬勃发展(2000年—2008年)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前提下,学校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活跃校园氛围,发展各项文娱活动,使师生精神振奋。适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战线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学校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各种检测会考在全乡名列前茅,在全县处于中上水平。

2002年,学校列为“危改”对象,国家投资107850元修建砖木结构教室6间,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村委会投资投工,搞拆除,修建围墙、厕所等配套工程,计价25000多元。学校为了配合“危改”,自筹资金2万多元硬化、绿化、美化校园,彻底改变了学校面貌,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庙儿小学成为今日全乡唯一的市级园林化学校。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新的发展提高,2002年顺利通过国家级“两基”达标验收,2004年被评为本乡“校园三化建设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全乡“年度综合考评先进集体”,2005—2006学年度三年级班荣获“县级先进班集体”,2006年,达到市级园林化学校。

自学校建立,为中学输送毕业生1260多人,扫除青壮年文盲800多人。

学校将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下,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建高质量有特色的农村小学而不断努力。

历任校长名单:孙居正、岳宋臣、孙万福、孙万明、李俊堂、李钰钦

(供稿人:李钰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