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力与创意并重,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能力与创意并重,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仅仅掌握了技术层面的能力还并不能完成艺术设计的全部。精神层面的能力才是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门类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技术表现得再好,若缺乏创意,充其量也只是缺少灵魂的、匠气的“能品”。所以,虽然我们学院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技术型应用人才,但为了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发展与需求,从学院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培养能力与创意并重的艺术设计人才。

能力与创意并重,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商亚东

1 艺术设计的特征及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物化了的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思想的表现和表现思想的手段之一,它融合了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趣,是人类创造性精神活动与灵性智慧的具体反映。从懵懂混沌的石器时代闪烁出第一缕艺术的曙光时,人类开始懂得了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创造性是人类独具的灵性智慧的产物,它驱使人类不断地发展与扩大自己的艺术领域,并始终伴随着所有的艺术活动,从而成为艺术活动的内涵和精髓。

从原始岩画、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的汽车、飞机、高楼大厦,自然与社会时刻都在间接地影响着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而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成果同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及公众的生活质量。环顾四周,艺术设计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语“设计改变生活”。它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变。艺术设计活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具有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艺术的自由性、实验性、创造性特征使其更具有超前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趣味,并且影响与引领着社会审美意识的前进与发展。我们现在服饰的发展变化、工业造型的发展变化、商品包装的发展变化、室内外环境装饰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时代审美特征与时代审美趣味,这种时代审美特征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但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设计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艺术设计本身不断变化与发展。艺术活动是个体审美经验的表达,艺术讲究传承,但更追求个性与创造。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创造性,这也是所有艺术门类的特征。

2 能力与创意的关系

艺术设计中创意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的时尚与前沿的特性中。要了解时尚并走在前沿,使设计具有创意与前瞻性,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造。

广义地讲,艺术设计能力是设计师综合能力的整体体现,这种整体的综合能力体现在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不外乎精神层面与技术层面两方面的能力。精神层面的能力包括艺术的感悟能力、事物的观察、理解、逻辑判断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技术层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视觉效果的组织与表现能力、手工制作等能力上,本节所指的能力主要是指技术能力。技术层面的能力是艺术设计的必备基础与前提,并为创意提供了一个物质的、动态的思辨过程(这就是草图的作用)。没有技术的充分支持,再好的创意也得不到完美的表达。但仅仅掌握了技术层面的能力还并不能完成艺术设计的全部。精神层面的能力才是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门类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们常说,画匠只有技术上的责任,而不是在精神的高度上,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绘画而言,单纯追求技术表现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就艺术设计而言,没有创意的设计是没有市场的。这也就是艺术中常讲的“能品”与“神品”之间的关系与差别。

技术层面的“能品”是可以靠时间和训练来达到的,就像一般习武的人练习拳法,时间久了,一套拳的路数可以很顺畅地完成下来。但这一套拳是否体现了拳法的精神、是否有内力、是否功夫到家就另当别论了,往往可能是沦为人们常说的“花拳绣腿”的“能品”。再说艺术设计,基本的表现技术是较容易掌握的,不论是手绘还是电脑制作,都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达到或完成(如果培养一个电脑制图高手只要几个月就够了,但要培养一位好的设计师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但这并不是艺术设计所要实现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终极目的。艺术的精髓还是在于它的创造性,艺术设计的时尚与前沿特性要求设计必须具有创造性与前瞻性,这也是市场赋予设计的最大诉求。技术表现得再好,若缺乏创意,充其量也只是缺少灵魂的、匠气的“能品”。而精神层面的“神品”不是靠简单的、手把手的训练能够达到或完成的,是靠多方面的训练与培养、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来达到或完成的。

所以,虽然我们学院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技术型应用人才,但为了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发展与需求,从学院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培养能力与创意并重的艺术设计人才。

3 创造性观念的培养

环境塑造人,人也在不断地塑造与改变着环境。只有人被塑造好了,他才能更好地去塑造与改变环境。好的环境再去塑造更好的人,这就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就学院而言,什么才是好的环境?好的环境首先就是要有学术,要有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一种不断创新的学术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开展、参与教研、教改和科研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把握行业动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出作品,尤其是多出好的、有创意的作品,并以此教育与影响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尊重,还要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个性是珍贵的,是人与人的差别之所在,也是发挥创造性的平台,扼杀了个性,也就同时扼杀了创造性。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观念,要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本身就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与素质,要使创造性观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理解,创造的前提是积累,积累的目的是再创造。因此,要创造好的人文环境,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

4 教学中对学生创意的发掘与训练

使设计或设计教学更有创意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第二个答案”。

反映在学生的设计上,通常说“答案呢”、“结果呢”、“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寻找一个答案、一个结果。学生在学会了如何选定一个正确答案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是想象力的丧失。要改变学生看问题的态度,改变思考方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鼓励他思考“有几个答案”、“会有哪些结果”、“有哪些意思”等,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发掘思维的潜能。这样,学生的思考会更深入并更容易发挥创造性。对同一个问题可以鼓励他寻找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有些方法不合规范,但往往这其间就闪烁着创意的火花,教师应加以引导、鼓励与帮助。

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上,课题的设计关系到对学生创意的发掘。所以我们教师在课题的设计上也要多问自己几次“假如”、“还有哪些方法”。要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效率,更易发挥创造力,我们教师就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