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昆明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市各社区中的体育设施以大众健身器材、健身路径为主,少数社区有网球场地和游泳池,大多数社区没有体育场馆设施。场地的缺乏制约着昆明市的社区体育开展。因此,昆明市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极为短缺,这也是制约社区体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我市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可以解决我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体育指导员数量短缺与社区体育无人组织的状况。

昆明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李冬颖[1]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中间环节。社区体育,则是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实践的载体,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两者有机地结合并共同发展,将能推进学校与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双方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共筑一座互动、互利、联动共享的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构建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昆明市各类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社区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产业方面的一些文献,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配额抽样的原则,在昆明市4个区中,采取每个区随机抽取3所中学、2所小学的形式,共抽取20所学校,同时对昆明市八大高校发放调查问卷140份,以学校为中心直径1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发放问卷100份。两份调查共收回227份问卷。问卷经过了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结果合理。

1.2.3数理统计分析法

对调查数据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昆明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

表1 昆明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统计表

img87

续 表

img88

表2 昆明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统计表

img89

如表1、2所示:昆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较高,有67.5%的学校所有场地设施全部开放(多为无大型体育场馆的学校),32.5%的学校部分开放(室外损耗较小的场地多开放,室内场地一般不向周围居民开放)。室内场地开放主要是篮球馆、健身房、乒乓球房、羽毛球场,室外场地设施开放主要是球类、田径场地和大众健身设施。开放篮球场地有37所学校,排球场地有7所,足球场地24所。田径场地有40所。学校场地设施开放基本上是面向青少年儿童和周围社区居民喜欢的球类、健身、娱乐类等项目。学校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要玩无处玩、能玩不让玩、活动无场地”的尴尬局面。由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相对社区来说,种类齐全,条件较好,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向周边居民有条件开放既可以缓解社会体育存在的体育锻炼场地不足,又可以融洽学校与周围社区居民的关系,还可以发挥学校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青少年在社会体育中指导功能(有偿或无偿)。

2.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间

昆明市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间的类型有“清晨开放型”——面向老人,“双休日开放型”——面向学生、单位和居民,“晚间开放型”——适合小型的体育活动,以及“寒暑假开放型”等四种类型,其中又以双休日和寒暑假开放为主。多种时间段的场地设施开放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的功能和效率,为广大青少年及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目前昆明各学校室外体育场在寒暑假多向附近居民开放,且绝大多数是免费开放。昆明城区部分学校在寒暑假有偿向社会开放室内和部分造价昂贵的室外场地,并由体育教师有偿担任特定项目的指导和组织者。

2.3社区方面调查

昆明市各社区中的体育设施以大众健身器材、健身路径为主,少数社区有网球场地和游泳池,大多数社区没有体育场馆设施。场地的缺乏制约着昆明市的社区体育开展。

2.3.1社区体育设施满足程度的调查

在对社区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所在社区“体育场地能满足居民体育锻炼需求”的有10人,有78人认为“不能满足自身锻炼的需求”,占调查总数的88.6%。社区居民不能满足自身锻炼需求的原因是由于社区没有专职的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短缺和无人组织等原因造成的。

2.3.2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知,调查涉及的各社区只有江岸社区设有专门的体育指导员。因此,昆明市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极为短缺,这也是制约社区体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我市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可以解决我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体育指导员数量短缺与社区体育无人组织的状况。

2.3.3社区与学校联合举办体育活动的调查

在调查的88份问卷中,共有68个被调查者所在社区没有与周围学校举办体育活动。对社区与学校联合举办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有1人认为是器材短缺的原因造成的,有11人认为是场地问题造成的,有4人认为是缺乏组织造成的,有3人认为是由于缺乏组织与场地问题造成的,有22人认为是由于场地与器材短缺和缺乏组织造成的。学校没有与社区联合举办体育活动存在着双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考虑到多方面问题不愿意向社会开放,二是社区缺乏主动性,缺乏与学校沟通的媒介。

3学校对外开放场地的影响因素

3.1资金问题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需要一定的资金用于体育场地设施的添置、维修和保养以及教职工的劳动报酬。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维修建造需要申请、审批等一系列的手续,既烦琐又需要时间,有些设施的维修和保养费用还需要学校自己承担;而且,学校基本是节假日和学校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开放。因此,参加组织管理工作的教职员工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劳务费从哪支出,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不但会影响到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加重学校体育经费的负担,而且,教职人员也没有积极性,开放工作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实施。

3.2管理问题

学校不是经营单位,在场地设施开放的管理上力不从心。开放后,参加锻炼的人多,秩序较为混乱,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学生及社区居民意外伤害责任的风险。近两年,由于全民健身路径无人管理和管理不善等造成伤害事故的责任纠纷问题,在社会上已引起了普遍关注,而且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加上我国独生子女化现象形成的“家长过保护”等问题,造成学校领导不支持。

3.3学校的防盗、防火等安全问题

目前的学校开放基本都是学校单方面进行组织运作,没有得到社会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合作。学校开放后进出人员冗杂,或多或少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学校对开放望而生畏。在“学社互动”中,学校只是单方面地考虑开放可能给学校带来的种种不利的外部因素,却忽视了通过“学社互动”可能给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所带来种种收益。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为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多数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以致走出校门后,中断体育锻炼。通过开展“学社互动”,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使学校体育改革方向更加明确,课程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需要。改革会使学校体育有新的生命力,学生也会更加喜欢体育课,就会有更多的人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生与社会广泛的接触,不但增强了学校与社区的友谊,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指导和实践能力;由于社区体育人口角色的多样化、复杂化,能给学生提供多视觉、多方位的观察、接触对象与事物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准确地思考与判断事物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这种内引(校内积极引导)外延(校外社区延伸教育)双管齐下的体育教育结合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当然,学校开放不单单是学校的行为,也应是政府行为、社会行为,是三者的相互结合。因此,仅仅依靠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由政府牵头,区级教委、体委统筹安排,社区委员会、学生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管理、协调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4对策研究

第一,新的健康观指导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为了使教学内容更接近群众体育,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些竞技项目的强度、难度及规则,或者把各种休闲娱乐性的、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新兴的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适应社区需要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课程,举办健身方面的学习班,开展健身知识讲座,建立面向社区的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另外,根据调查,节假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相当的空闲,因此,在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可先在假日期间,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充分利用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第三,利用学校场地、器材、人才的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办各种体育培训班,如适合中青年人的体育舞蹈、球类项目;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健身操;适合于青少年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培训重点可以放在少儿班,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

第四,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体育人才,调动社区居民献计献策,推进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学校开放。建立支持学校开放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学校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燕,王鹏.对河南省濮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

[2]颜成春,蓝开辉.厦门市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0).

[3]杨枭.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8).

[4]齐辉,许金芝,李思民等.青岛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6(33).

【注释】

[1]李冬颖,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