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思考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这是旨在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以实现良好配合的家访。

第二节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思考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关怀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作为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和家长的关系

有些班主任喜欢拿出“请家长”这一个利器吓唬学生。有的班主任认为人家的孩子捏在自己的掌心,对待家长比较傲慢。数落他人孩子的不是,振振有辞。一句话,是家长的过错,是学生的过错,完全忘掉了班主任的职责是教育好每个学生。家长有气,只能憋在心里,回家拿孩子出气。学生在家挨了打骂,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会恨老师:“就是你害我的。”当一个学生在恨一个老师时,老师对他的教育已经不起作用了。

有的家长,当面对着老师的时候是陪尽笑脸,说尽好话,可是一出校门就忍不住骂人。这样的家长,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会说老师没有水平,骂老师,护自己的孩子。这些话,让学生听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教育的合力效应,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可是,班主任的一句话不注意,家长就有意无意之中使反力,使班主任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有的老师,累得要死,所教的学生,越教越难教,越教越烦心,是不是该我们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呢?

实际上来说,班主任老师应该尽量直接和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轻易搬动家长这座大山。请来了,实际上是跟自己添麻烦。假若家长来了,态度一定要谦虚、和蔼、谨慎。讲话时,推心置腹。评价他的孩子,客观公正:先提优点,再指出不足。给家长出点教育孩子的小主意,决不能制造不愉快的因素,人为地制造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隔阂。与家长沟通了,你也就铺平了今后教育成功的道路,对改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态势极为有利。家长回家,就会配合你的教育了,使你的教育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应不断反思自己工作的过程,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积累自己工作之中的成功经验。

二、讲究家访工作的策略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是否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做好家访,怎样才能做好家访,怎样让家长、学生欢迎你家访呢?

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通过看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是静态的,且不全面、不具体;光凭学生反映也还不够,因为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时不一定了解真实情况,有时不便反映,有时反映失真。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进行登门家访或经常电访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开学伊始,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在家访或电访过程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访问中,借家访或电访的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很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根据目的不同,家庭访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

(1)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2)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3)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目的性家访。这是在了解性家访基础上对少数学生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家访。适用于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内容主要是向家长报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现或问题,共同商讨协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3.沟通性家访。这是旨在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以实现良好配合的家访。适用于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内容是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这种沟通性的家访,也可以利用家长接孩子等机会,随时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的时候,一定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并认真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一般的家访,大多是由于学生成绩太差,或出现一些思想问题,班主任登门或通过其他途径向家长通报这些情况,要求家长予以协助。因此,班主任应实事求是的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对学生的成绩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孩子又觉得老师很可怕,很可恶。

在家访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主动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合理化建设,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最好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场,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家访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除了交流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要注意之外,班主任还要选择好家访的时间。家访一般应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家长的双体日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易太久,以免影响第二天家长的工作或学生的学习。如果方便的话,事先应预约一下。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应避开学生本人,尽可能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去家访。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教师家访时更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避免让家长或学生误认为老师的家访是向家长告状,那将会适得其反。在家访中,其中有家长在老师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学生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因此,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学生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都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而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心。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工作很忙,充裕时间有限,加上目前学校班型较大,不便于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家访的形式。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家访,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包括发电子邮件)等,让家长感到与教师的沟通亲切、自然。比如对于离校较远或家长工作很忙的家庭,可采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学生的表现和学校的要求及个人的想法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请求家长协助学校进行教育工作。对于个别学生,因有些问题面谈反而效果不佳,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由于书面联系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有些不便当面表达的情感,可以在纸上充分流露,往往一封满怀深情、诚挚感人的书信使可以对家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书面联系是大面积、高效率、常规性联系学生家庭的方式。其局限性是,了解的情况不够直接和全面。书面联系,通常以告家长书、家庭联系卡(或本)、成绩通知单、周记、考试卷等形式进行。采用书面联系这种方式,班主任应该注意所谈的内容要具体、单一,不可太复杂或笼统。可针对学生情况书写简明扼要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请家长附注意见。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发火的内容,可能对孩子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比较复杂的内容,不要写进“书面”中去。

三、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家长会

家长会,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一般由班主任发起并组织,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举行,邀请全体家长参加。

开学之初的家长会可以只是介绍班级工作计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其中的家长会,主要报告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下一段工作安排等;期末的家长会,主要报告工作总结,指导家长帮助学生过好假期等。如有重要情况需要家长知道,也可临时安排家长会。

根据会议的内容不同,家长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报告会。一般主要是由班主任老师介绍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家长了解相关信息,不进行讨论。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应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可以请本班教师或专家做有关教育问题的报告。

2.经验交流会。主要是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彼此教育子女、协同学校进行工作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小结。也可以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

3.学习成绩汇报会(学习成果展览会)。就是学生以实物形式或文字语言等方式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以使家长了解学生,使学生彼此促进。这类家长会的形式,可以适当灵活一些,丰富多样,不必千篇一律,不必恪守一种模式。如举行学生成果展览、文娱表演,由学生代表向家长汇报班级同学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等,使家长们看到子女在各方面的成长,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4.家长老师恳谈会。这种家长会与上述三种家长会的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邀请全体家长参加,而是只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就某些学生的专门问题进行协调讨论,统一认识,寻求教育良方。

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要使家长会顺利召开并取得所期望的效果,会议的目的、要求一定要首先明确,选时要恰当,会议的内容应事先书面通知,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并要妥善确定开会时间,力争使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参加。同时,会议的召开要准时,不拖拉。班主任一定要有发言,班主任的发言,要充分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热爱,以引发家长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充分利用家长会召开的机会,能够很大程度上争取到多数家长对班主任工作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最好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比如在家长会上,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班主任老师要在家长会进行过程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的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

3.有可能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三)重视家长会上的讲话

家长会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最佳途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摆正位置,不要以为家长会是学校的事,我们班主任只要随便讲几句就可以了,如果这样想的话,那么召开家长会就会失去意义。家长满怀希望来到学校,更想了解孩子在班内的一系列表现,作为班主任应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必须得感谢家长光临,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从理解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尤其是差生家长的心情,所以在家长会上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把班级中好的一方面予以展示,给予表扬。对班级工作出色的、期中考试中成绩突出的、进步明显的、运动会上表现突出的……均要予以表扬,让家长有自豪感,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变孩子缺点的良好建议。千万不能点名,只说现象;有些问题突出的,班主任老师可在会后作个别交流。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说现在的书很难读,做家长的却又不懂,也不知道孩子是否已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之类。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正确理解家长们的苦恼,这是实话真心话。教师需要的是要求家长能够协助我们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无计划性,克服随意、懒散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区别对待“问题学生”家访

“问题学生”的确有很多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部分学生的家访工作也是要高度重视的。怎样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呢?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

有一部分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的特别青睐。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骄傲、自负、任性的个性,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遇事不肯帮助别人,学习上自私,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把老师的想法告诉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对于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困难的学生或所谓“捣蛋”学生的家访,教师更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老师的到来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并帮助孩子满足这种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同学,告诉家长。而做家长的又有谁不想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呢?在肯定中委婉要求,在要求中透着赏识。这样的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学生的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动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

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老师不断提供使他们成功的机会。只要教师热爱教育,善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会喜欢我们,家长也会欢迎广大教师家访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