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及价值取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及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和指南,教育理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起着指导与统率作用。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基,没有理念支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犹如“空中楼阁”、“无椽之木”。在此,我们主要从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方式等方面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及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第四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及价值取向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和指南,教育理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起着指导与统率作用。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基,没有理念支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犹如“空中楼阁”、“无椽之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作为基础与指导,否则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而缺乏文化创新与实质上的进步,因而也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我们应该确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主要从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方式等方面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及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一、课程与教学整合下的教学观与课程观

20世纪末,人们在冷静的反思中逐步发展孕育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新主张,发展“课程教学”(curriculum’instruction),这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理念是美国学者韦迪(R.Weade)提出的,他以此来概括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以及相应的实践形态。具体内涵可以解析为如下三方面: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transformation);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teaching as a curriculum process);课程作为教学事件(curriculum as a pedagogical event)。(9)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不仅解决了一直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而且也给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发展方向。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基于“课程教学”理念,又充分体现了课程观与教学观的转变。

(一)课程观

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毕竟,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10)传统观念只从教师教学科知识的角度定义课程,而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学的角度认识课程的内涵与本质,主张课程经验观。我们认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11)用经验来定义课程,扩展了课程的内涵,不仅可以包容用知识定义课程时所含的全部内容,还能够包容得更多。过去我们常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是人类历史经验,即主要指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这是可以与知识划等号的,而在今天,愈来愈多的人认为课程的内容不仅如此,学习者本人的个人经验、直接经验也是课程的命题中应有之义。广义的经验概括性较大,除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之外,既可以包括直接经验,又可以包括间接经验;可以包括个人经验,可以包括共同经验。用经验来定义课程,可以使得课程获得在被定义为知识时无法获得的功能,就是课程要让学习者亲身去经验——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中,经验都含有亲身经历的意思,能够体现课程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动过程。这种功能上的扩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认识的飞跃,改变了学习者与课程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习课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课程经验观指出,课程不再是先行于学生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融为一体,两者合二为一。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从单向成为双向,学习者不再只是课程的追随者,而是课程的主人、占有者和参与者。从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出发,要求我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将对以往的课程进行改革,重新确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全新的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视课程为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主宰和限制,真正找回了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经验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观

“教学”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其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对“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把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并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样,教学就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过程。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开发新课程,创造新内容,特别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使课程不断得到改革。

2.教学是师生对话、交流与知识创生的活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师生之间的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教学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失去了沟通(社会性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因此,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真理、交流人生体验。在这里,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权威是在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直接性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3.教学是教师“导”,学生“演”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教师“导”,学生“演”的过程,即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内容、探讨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演员主动地、自主地去探究和发现,而教师作为导演则是指导学生,控制与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大局与进展。这样的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能力的体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愉快地、和谐地、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正是基于上述课程与教学整合下的课程观与教学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开发,超越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从学生生活世界中选择和组织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追求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活动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开放空间。

二、教师观与学生观的创新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要要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他们的认识将会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因此,我们必须重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一)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转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促进学生身心、个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引导者,不仅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途径,学生如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还要转变控制者的角色,变为学生的“导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研制者

事实上,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需要等,并能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也最易于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参与到课程开发活动中。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妥善处理了课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应由原来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开发、管理、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这里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省性等。学生是能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生命意识,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同时,学生也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和才能。因此,学生是知识与课程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价值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重视发挥师生特别是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重组、再造和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宽广的空间。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活动,同时也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观与教学观的转变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对单一的认知性教学、重视知识结果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和亲自操作的实践性学习方式。我们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如下学习活动方式:(12)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包括自然问题探究和社会问题探究两大类。其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其中还包含着社会交往。体验性学习是在社会情景和生活情景中进行的学习,通过接触社会,使中小学生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体验与感悟、反思与批判。

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某一产品、物品、工具,并适当制作。应用学习要有可测量的行为标准。

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等。

[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其开设的意义?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是什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理念?

【注释】

(1)李臣之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58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6版,第75页。

(3)李臣之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51~52页。

(4)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8期。

(5)陈树杰,黄建平主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8页。

(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7)靳玉乐主编:《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55页。

(8)江山野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9)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0)P.H.Taylor ,C.R.Richards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 , NFER Public.Co.,1979,P.11。

(1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12)钟启泉,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