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下的活动范式

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下的活动范式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校以国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为指导思想,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为课程资源,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范式。“课题研究式”活动范式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整合。

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下的活动范式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邓权忠 韩秀萍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课程形态,以其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课程特点,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为指导思想,建构并实施了综合主题融合四大领域的课程开发模式,即“以劳动技术教育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为活动形式”的课程结构模式,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开发编写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优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模式 活动范式

一、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特点,探索课程资源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建立起系统规范的从学校到学生共五个管理层面的课程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队伍,还开始了探索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范式与科学有效的教师指导策略,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纵深开展。

二、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开发课程结构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它的课程特点和内容领域的宽泛性要求我们在“常态化”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四个指定领域之间的关系。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中,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我校的师资结构、学校的实际情况等,分别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的活动目标寻找整合切入点和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实施了综合主题(项目)融合四大领域的课程开发模式,即“以劳动技术教育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活动形式”的课程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三、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结构模式,建构主题活动范式

目前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还存在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分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设,或只偏重于某一领域而未兼顾其他领域,整合不到位的现象。我校以国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为指导思想,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为课程资源,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范式。从内容上,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破教材局限,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组织方式,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开发出“课题研究式”、“项目设计式”等活动范式;从目标上,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出“活动体验式”、“社会实践式”等活动范式,结合教师科学有效的活动指导策略,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

img10

图1 融合四大领域的课程结构模式

(一)课题研究式

1.理念阐述与范式特点

“课题研究式”活动范式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有两种活动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课题研究式”活动范式

img11

“课题研究式”活动范式的核心是课题研究,即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知识信息,然后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测量、采访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进一步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我们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以小组合作研究方式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2.“课题研究式”学习活动流程

“课题研究式”活动范式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整合。运用这种活动范式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开展研究课题,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并围绕课题,开展一系列调查、考察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题研究式”学习活动流程如图2所示。

img12

图2 “课题研究式”学习活动流程

3.活动案例呈现与分析

《营养健康你我他》(略)

(二)项目设计式

1.理念阐述与范式特点

“项目设计式”的活动范式主要是围绕项目(主题)的提出、调查了解、设计改进和分析总结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际操作的活动方式。

这种活动范式要求学生综合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运用各种技能技巧,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在一次次设计改进中,学生既获得了感性的知识技能与体验,又获得了最为宽松的理性发展空间,他们得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研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淋漓发挥。设计学习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十分有效。

2.“项目设计式”学习活动流程

“项目设计”活动范式主要是将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整合,使活动增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有更广泛的空间去展现。“项目设计式”学习活动流程如图3所示。

img13

图3 “项目设计式”学习活动流程

“项目设计”活动范式主要是将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整合,使活动增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有更广泛的空间去展现。“项目设计式”学习活动流程如图3所示。

3.活动案例呈现与分析

《亮出我们的旗帜》(略)。

(三)活动体验式

1.理念阐述与范式特点

“活动体验式”的教学范式是指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的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作用下,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一种活动方式。

这种教学范式注重学生的活动情景和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积极情感与正确认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验蕴藏于这种活动中的欢乐和幸福的同时,升华情感目标。

2.“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体验式”教学范式主要整合了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体验,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并有利于学生学会驾驭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流程如图4所示。

img14

图4 “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流程

3.活动案例呈现与分析

《张灯结彩闹元宵》(略)。

(四)社会实践式

1.理念阐述与范式特点

“社会实践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活动方式。“社会实践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实践式”活动方式一般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三种方式(如拥军优属活动、科普宣传活动、农场劳动等)。

2.“社会实践式”学习活动流程

“社会实践式”活动范式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教育技术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领域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拓宽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增进生存体验,形成社会意识。社会实践式”学习活动流程如图5所示。

img15

图5 “社会实践式”学习活动流程

3.活动案例呈现与分析

《情系九月九》(略)。

四、运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范式,提高教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范式是随活动主题的变化而灵活变化的,活动的开展方式也是随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和状态而动态生成的。因此,我们探索并实施的主题活动方式,是在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随活动内容的不同而灵活选择,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而变化重组的。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进程,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活动开展初期,教师会利用主题活动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为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展,准确把握主题活动的方向,会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理论性指导,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的指导等;二是过程跟踪性指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无从下手或探究方向错误等情况,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指明方向;三是生成性问题的指导,学生具体的实施过程与预设的实施环节有时会相差较大,教师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调节好实践重点,督促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同时,教师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并注重维持学生的活动兴趣。在体验了主题活动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促进对活动过程的深度体验。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客观公正的评价交流,再次唤起学生对过程的回忆,促使学生进行过程性反思,这是一次自我提升、内化的过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欧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季芳,陈征燕.中学课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