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题研究的概况

课题研究的概况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寄宿制即“全托”,是指婴幼儿昼夜均生活居住在幼儿园里由教师全面照顾他们的生活,进行培养和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急剧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奔波忙碌,一些家长便将他们的子女“寄宿”到幼儿园。寄宿制儿童是现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对于3~6岁寄宿制幼儿的关注研究却不多。达尔文研究表明,高等动物也有情感现象,并指出人与动物在情感现象上具有延续性。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寄宿制即“全托”,是指婴幼儿昼夜均生活居住在幼儿园里由教师全面照顾他们的生活,进行培养和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急剧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奔波忙碌,一些家长便将他们的子女“寄宿”到幼儿园。认为教育孩子的事可以由幼儿园承担,父母可以从子女教育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了,可以有经历去做更多的事。所以,不少家长将孩子送进或者托给幼儿园时,时常会对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就交给你们了。”这种认识无疑是将儿童教育过程简单化,同时,也错误地理解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种功能的不同。

我市莲都区花园幼儿园是兼有寄宿制的幼儿园,许多幼儿都因父母出国或在外地工作、经商而被寄宿在幼儿园,要一周半月才能回家一次,与父母在一起,他们的情感支撑,都因父母的空缺而缺失。一些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或国外工作,被寄宿在幼儿园过全托生活的孩子,他们除老师以外唯一的监护人就是他们的亲戚或者父母的朋友。每到周末或者家长开放日,这些孩子就会显得格外特别,因为他们只能由老师在陪伴,平时除了能偶尔和父母通上电话以外,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享受爸爸妈妈的关爱。缺少情感的交流是寄宿制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与父母的接触交流甚少,因此使这些孩子的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脆弱、自卑、孤僻,或自私、任性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如何使这些幼儿的生活心理更健康,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注,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促进寄宿制幼儿良好个性健康地发展是我园亟待解决的问题。寄宿制儿童是现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对于3~6岁寄宿制幼儿的关注研究却不多。特别是如何关注寄宿制幼儿的情感需求,相对过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出发点,我们的课题《3~6岁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情感需求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

如果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我们就会将儿童的情感需求作为社会性的一部分,将发展社会性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将社会性作为整体的,整合的机制;但是如果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我们就会将社会性作为儿童情感需求的一部分,并且以内部的情感来统率外部的社会性特征。如儿童通过不断地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而意识到自我,反过来,儿童由于有了自我独特性的意识,会强化其社会性的需要。“自我自觉对人类经验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人产生对爱和对他人的归属感的渴望,这些渴望是塑造人格的最重要的驱力之一。”(朱莉亚・贝里曼)

2.情感需求发展在幼儿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感智能”理论以来,教育界就更加认识到情感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只有具备高情能的幼儿,才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幼儿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早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它在幼儿的成长中不仅发挥着机动作用,还发挥着组织调控的作用,并在幼儿认知发展、个性交流、交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情感需求发展研究体现了对生命早期的人性化的关注和关心

在生命的早期,婴幼儿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发展是其他一切领域发展的基础。许多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从小有着良好的情感环境,温暖的依恋关系,并能得到照看者积极回应的婴幼儿,长大以后更能适应社会,更自信、独立,也更容易取得较高的成就。因此,早期儿童情感的满足和发展尤为重要,“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观点,便是反映了在教养理念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对生命早期的人性化的关注和关心。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心理

在人类的情感现象中,有一部分情感是与人的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这类情感现象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看到,并较快发展,构成个体发展早期情感现象的主要方面。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情感现象相对减少,但又始终存在着,这可以说是人的自然属性在情感生活中的反映。达尔文研究表明,高等动物也有情感现象,并指出人与动物在情感现象上具有延续性。其实,这种情感的延续性也正是在这一层次上得到体现,但即使如此,人类与动物所具有的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仍有本质区别。因美味菜肴的品尝而愉悦,因睡眠受他人干扰而恼怒,因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惶恐等,都属这类情感心理。

2.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心理

所谓基本社会性需要是指这样一类社会需要:它们虽也是在人类社会环境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但相对说,其发生较少受教育影响,而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先天性特点的社会性需要。这是处于低级阶段的人类社会性需要,并在动物种系发展中也已露崭萌芽,在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就有所表现。例如,依恋需要便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一种。个体在发展早期就表现出对其父母或养育者的依恋,要求获得爱抚、温暖和亲近。同样,作为父母也有一种强烈的对子女的依恋需要。这种依恋,特别存在于母子之间,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相互关系,与所有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迥然不同。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J.Bolby)指出,这种依恋具有生物学基础,这些基础只有从进化论观点来看才能理解。美国的另两位心理学家哈洛夫妇(H.F.Harlow)曾做过有趣的实验,他们以恒河猴为被试,并制作了三种不同的金属母猴,由此证实,依恋需要在像猴子一类高等动物中也有发展的萌芽,它无论对于幼兽还是婴儿都不是派生的,而是具有第一性需要的地位。又如,交往的需要,也是属于基本社会需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对温情和与他人情感接触的需要也是先天的,这种需要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内就表现出来”,并“随着年龄,个性以及个人交际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动物中作为这种需要的萌芽,表现为集群的现象,在人类中这种需要则主要表现为热衷于寻找伙伴。再有,探究的需要,也带有一定的先天性,它是在探究反射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在高等动物和人类早期都可发现其各种表现形式。此外,对美的质朴的需要,也是带有某种先天性特点的。马斯洛发现,甚至在洞穴人的文化中也强烈表现出这种需要。而尊重需要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最初表现为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欲望,处处要求获得父母、同伴的注意、赞赏和好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就日益明显地表现为要求他人尊重的尊重需要。以上这些都属基本社会性需要范畴。

在人类中有相当多的情感现象是与这类需要联系的。诸如依恋感、归属感、自尊感、好奇感、质朴的美感等,便是分别与依恋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探究需要、美的需要等相联系。由于这类需要在个体发展中较早出现,因此与之相应的情感现象在一个人的发展早期已占有相当的地位。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观察发现,作为依恋感的典型———爱的情感,在个体的幼儿早期便有所表现。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孩子见妈妈来了,很高兴,被搂抱在妈妈怀里安然自悦,而一旦妈妈走开,很难过,甚至大哭。

这类情感现象比第一类情感现象具有更高的发展水平,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也是在第一类情感现象出现后才逐渐发展的。但随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这种情感现象在个体情感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个体,其喜怒哀乐已主要不是与吃喝玩乐相联系,而是交往、尊重、探究的活动相联系。

(四)幼儿情感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幼儿情感的发展规律

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的心理过程。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情感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情感始于情绪。活跃的情绪更容易使人找到自我独立存在的位置和价值。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首先应让幼儿有良好的情绪。

初生的婴儿没有形成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感不断得到发展。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所以,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八个阶段中描述:个体基本的信任感产生于乳儿期,自主感产生于婴儿期,主动感产生在学前期,如果失去在特定时期的培养,孩子的情感不易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培养幼儿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保护、鼓励积极情感,改善消极情感,进而充分发挥情感在活动中的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

3~6岁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他们是以直观表现的形式认识周围事物的,抽象的理性认识仅开始萌芽,因此,情绪在幼儿的心理中占有主导地位,它影响着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对儿童的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能力及性格等个性各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园,幼儿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常常伴随着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幼儿是非常渴望在老师那里汲取爱的温暖,哪怕是老师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幼儿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许多事实说明,教师对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对幼儿积极情绪变化的影响。健康的情感品质不仅是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而这个成功的基石就是幼儿健康情感品质的培养。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情绪,教师应善于捕捉幼儿这种情绪变化,引导幼儿以愉快和舒畅的情绪进行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2)对幼儿情感调控能力的影响。幼儿期的情感发展很不成熟,情绪的开发和情绪能力的调动需要依赖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心理学家凯拉斯西潘达在《儿童发展诸因素》一书中曾谈到,幼儿的情绪具有短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幼儿的情感心理倾向具有不稳定性。而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个良好情绪心理的引导,这就能促使幼儿产生最佳的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和幼儿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当幼儿情绪不稳定时,及时地进行交流和疏导,引导他们学会正确面对问题。

(3)对幼儿良性情绪状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了解每个幼儿现有的情绪变化状况,采取正面激励为主的方式随机而教,从而达到启迪、调整、培养幼儿良性情绪发展的效果。教师亲切和蔼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教师要了解孩子,从而才能开发幼儿的良性情绪。在情感教育中,幼儿学会了生活、学习、做人,因此让我们从情感教育切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当然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对于幼儿情感的教育和引导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家庭教育对幼儿情感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儿童心目中最早的权威人物,幼儿对父母的崇敬和依从,是源于血缘关系和对父母的依恋决定的。这也是包括祖父母在内的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教育影响。所以,儿童年龄越小,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就越大。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三者之中,家庭的影响仍然是最大的。

(1)家庭不仅是人们生活、起居、亲人团聚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儿童来说,家庭这所学校也是其他教育场所无可比拟的。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感情投入是学校、幼儿园教师普遍所不能企及的,家庭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场所。爱是父母对子女的天性,是家长与孩子心心相印的沟通,是家长对孩子心灵的关怀与呵护,是在孩子需要时的精神上的及时赠予和鼓励,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无限动力。这些来自于家庭的爱都是社会、幼儿园老师所不能代替的。

(2)家庭可以调动所有的资源,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个别教育,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所不可比拟的。家庭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教育资源。父母、亲戚、朋友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业余老师,孩子可以从他们每天接触的亲人身上学习到许多幼儿园不一定提供的教育内容。父母在每天与子女的生活过程中,对子女的爱好、脾气、才能最了解,也能最适合的安排孩子需要教育活动和时间。而在幼儿园,由于孩子较多,教师则不可能对每个孩子有如此深刻的了解。

(3)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情是最纯洁、最真挚,也是最无私的感情。这种感情加上血缘关系所特有的亲和力和父母的权威,使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特别的渗透力。对于幼儿而言,家庭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课堂,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这比起幼儿园的教育在有些方面是更能让幼儿受益匪浅的。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寄宿制幼儿整体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2)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内容及目标体系的研究;

(3)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的研究;

(4)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实施策略、途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寄宿制幼儿整体状况的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呈现寄宿制幼儿整体的特征及幼儿父母的某些特征,了解父母送子女“全托”的各种原因和幼儿进入“全托”以后发生的某些变化。

(2)通过研究,构建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内容、目标体系及分年段具有层次性的内容序列,增强层次性、可操作性。

(3)通过研究,设计出系列活动方案,为提高情感教育实效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

(4)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策略、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顺应幼儿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发展,充分发挥幼儿园情感教育的育人功能。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本市莲都区花园幼儿园3~6岁寄宿制幼儿。

(2)研究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首先对幼儿园寄宿制幼儿整体状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幼儿情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因素,对情感教育功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构建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内容及目标体系;然后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情感发展的重点以及幼儿的生活活动制定各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具有递进层次的内容要求,并由此设计“情感需求”的系列教育活动,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最终寻求到寄宿制幼儿情感需求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本研究也同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收集信息,查阅文献,指导把握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方法。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地追踪观察寄宿制幼儿在不同阶段地表现,以便“对症下药”。

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方案,去粗存精、归纳、总结经验。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5月)宣传课题,摸底、建档、分析。

(1)成立课题组,人员分工:郑文丽全面负责工作,策划与设计研究方案。

潘雪梅 组织协调及负责全园日常课题实施工作

要 丽 负责托班段幼儿的方案实施

郑小红 负责小班段幼儿的方案实施及数据分析

张艳玲 负责中班段幼儿方案实施

(2)开展前期调查,设计相关调查表。

第二阶段:(2005年6月至2005年8月)收集资料,制订实施方案,并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理论。

(1)组织教师学习情感理论,实验教师自己有选择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著。

(2)查阅资料,收集信息。

(3)研究对策,制订实施方案,前期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及分析整理归纳研究资料,及时改进研究方案,撰写阶段性小结。

第四阶段:(2006年8月至2006年9月)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

(1)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

(2)收集研究成果,写好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组人员由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组成,她们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及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研究中容易做到政令畅通,能齐心协力完成研究工作。

(2)幼儿园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对课题研究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