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经堂教育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成都经堂教育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远代之经堂教育,已不可考,而可寻求者殆自雍正时代始。皇城寺为成都最大之寺,其历史亦为清初之产物。吾人为求研究经堂教育之便利起见,试以该寺为中心。是时已为光绪初年,海禁已开,西经来华者渐多,一破往昔拘残守缺之现象。截至现在已三十余年。成都经堂教育,分为大学,小学两种,而小学之中又有男女之别。此种风尚所趋,不仅表现于经堂,即登坛劝化教民时,亦多所流露。

成都经堂教育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觉 非

(本刊成都通讯)明末张献忠□四川,寇氛所至,杀人如麻,田园庐舍,变为废墟,成都城毁屋焚,尽成瓦砾。此时我回民之死难者不知凡几。我礼拜寺惨被烧毁者,为数尤夥。其后逊清时代,各地回民因贸迁或因官宦来川者,要以陕、甘、湘、滇、各邻省为多。教务既兴,礼拜寺亦渐复旧观,礼拜寺为回民施行教务,及其他关于社会活动之机关。故回民十户以上之地,莫不有一礼拜寺。而由阿衡海里发主持之,关于学问,则师传弟受,此所以有经堂教育也。

成都远代之经堂教育,已不可考,而可寻求者殆自雍正时代始。盖彼时吾蓉最古之礼拜寺,始告落成。及就鼓楼寺言之,寺中仅有雍正年间之匾额。该寺为成都工程最大之礼拜寺,曾蒙果亲王莅寺参观,赐以“世守良规”匾额一方,亦不过雍正年间之事耳。至其殿上明太祖百字赞匾额,乃由南京拓来,并非彼亲赐该寺者。

皇城寺为成都最大之寺,其历史亦为清初之产物。吾人为求研究经堂教育之便利起见,试以该寺为中心。该寺乃滇人移植来川者所建。开学阿衡为契阿衡,契公名茂先,云南姚州人在寺设帐多年,桃李满门,马公宏融出其门下,设帐于灌县,契公在该寺开学,视寺政如己事,颇得教众之爱戴,后以年迈,死于该寺。当弥留之际,寺中乡老,以继位者,请示于阿衡,契公即立刻答应说:“我死之后,你们可聘请马宏融回来,主持教务。”(按马公宏融,为现任皇城寺阿衡马翁古泉之高祖,马公隶籍云南,为咸阳王赛典赤之后,)马公死后即传学于其公子马衍齐阿衡(古翁之曾祖),衍齐阿衡死后,传学于其公子马文祯阿衡(古翁之祖父,)时人称为新阿衡,新阿衡不特阿文造诣宏深,且中文最有根底,尝讲汉经,听者津津有味,新阿衡复又传学于其公子,新大阿衡马绍良,而后马遂良(古翁伯父)马瑞良(古翁之父)瑞良公死后,古翁尚幼,家学系统,乃暂时中断,但寺中铎席,不可使其旷废,乃聘请王老阿衡义与担任,王为四川□县人,忠厚诚笃,有长者风,惜年事已高,开学不久即已去世。

是时已为光绪初年,海禁已开,西经来华者渐多,一破往昔拘残守缺之现象。这时陕甘河南一带,讲学之风甚盛,著名阿林亦很多。如周老爷,辰建川,穷摆,细罢等,云南,四川学子负笈往游者,络绎于途。吾川密迩陕西,直接受其学风影响□亦甚大,故此时吾川皇城寺阿衡一席,继之者已不是本地阿林,而为陕西之郭阿衡。阿衡名连益,陕西凤翔人,阿文造诣极深,讲认主学,尤为擅长。惜阿衡对于汉学,未曾问津,继之者为蜚声陕甘之马寿清阿衡,马阿衡云南普洱府人,多称普洱马,普洱马公开学十余年,从之者甚众,现任该寺讲席之古翁,为其得意门生,衣钵真传,悉为所得。普洱去后,为马德清阿洪,号为“戛最”,盖曾在陕甘一带,任宗教法官,故有是名。马走后即为现任阿衡马古泉主讲。截至现在已三十余年。

吾川介于云南陕西两省之间,为云南去陕西留学者必由之路,当时川、滇、陕三省,经堂教育,都很发达,云南到陕西留学者,多先到川省,勾留几许岁月,俟有相当川资时,再去陕西,或由陕西学成归来,路经川省,被聘为铎席,久之在川落户者,亦颇不乏人,如过去之马阶阿衡,王阿衡,现在之马文才阿衡皆是。故川滇两省人,在外留学时,恒以大同乡称之。吾川亦常有人去云南留学,早年如魏阿衡等。近年有周子宾,沙敬之阿衡等。

至于去陕西留学者,代不乏人,以年湮代远,记载阙如,故无可考。道光年间,义学寺吴阿衡设有小学一所,生徒甚众,吾川名阿衡,出其门下者特多。阿衡学规甚严,教授认真,对于念、赞、背、写,均很重视。其特色,在除小学应习之科目外,兼习字学,浅近文法等书,视为一种基础小学。与现在仅读赫厅,杂学,古兰经,便算尽小学之能事者,大异其趣。诸生在其小学毕业后,有的升入大学,有的竟去陕西深造。如马公应瑞(人称大头阿衡)即吴阿衡之得意门生,对学校所教课程,平均发展,均有心得,颇得众誉。阿衡于吴阿衡小学卒业后,未经家庭允许,即毅然出陕西,学成归来,历任各寺教长,其后,设帐鼓楼寺,垂三十余年。其他曾出陕西之阿衡,更仆难数,暇时当另为文记之。

光绪年间,四川经学颇称一时之盛,成都方面,各礼拜寺均有大学,皇城寺故不待言,其余东寺有金贵阿衡,西寺有魏阿衡,八寺马淳斋阿衡,十寺有高阿衡,北寺马如九阿衡,鼓楼寺有云南王家鹏阿衡,均绛帐宏开,为一代名师。

成都经堂教育,分为大学,小学两种,而小学之中又有男女之别。所谓大学,就是各清真寺敦聘教长以后,视其寺之经济能力,招收若干学生,每晨讲经二三小时。学校就表面看去,并无什么组织,但其特色,在传播圣道,宣扬教义,重在感化,不严管理,而传统之中,亦构成许多规矩,如欲得到衣钵真传,则必循规蹈矩,守弟子规,传奉乃师。此种规矩,以陕西阿衡为讲究。

经堂教育,所授课程,在昔海禁未闻,交通闭塞时代,多系波斯文,阿文除古兰经外,仅有字学,文法,法律等经。泊乎吾川留学陕甘人士归里者渐多,而陕西著名学者来川设帐后经堂所授课程,部门渐多,而尤以讲克拉目(认主学)天经解注,及索非(道学)等,为最时尚,争相竞赛,蔚为风气。前此一般仅通波文,不精阿文之阿林,已为波阿均所擅长之学者占其地位矣。此种风尚所趋,不仅表现于经堂,即登坛劝化教民时,亦多所流露。例如讲瓦尔足(说教)时,讲题多注重文体构造之研究先天妙世之敷陈,口讲指划,津津乐道,听者□其发挥,虽则容有未解,但见说者之兴趣盎然,亦频频点头,表示钦迟。目前教义日晦,教务不振,未始非种因于此,设使历代有地位之阿衡,在讲演时对一般常识教义,多所致力,则今日教门或不致如此消沉也。

至于小学,前者,以义学寺吴阿衡主办之小学,最有成效。后来各寺大学,均附设小学,管理均取严恪,尤以十寺高阿衡为甚。所设科目,有蒙引读本,赫厅杂学,古兰经,此外附带讲授波斯文几种基础课本,及阿文字体字用文法进阶等学问。下午于正课之余,尚教以圣诗数段,齐声赞诵。小学除清真寺附设外,亦有私人开办者,如清真学源堂等。女子小学仅皇城寺侧清真幼女学堂一所。为皇城寺所附设。

经堂教育的学生,多数家境清苦,经济不裕,投入学校以后,食宿问题,例须由教长通知寺上负责人为之筹划(此种负责人,从前称为乡老,现在名为董事),或由寺上给以津贴,或请热心教门的乡老,供以饭食,或金钱。学生获得人家补助后,除努力求学,以副乡老雅意外,每逢主麻或主麻前一日,尚须去该乡老家,念遍赫厅,搭救亡者。

寺中学员之名额,当视其寺收入多寡而定,(吾川清真寺除少数例外,大都有产业,其来源,不外教民施赠,或由募捐得来。)然亦有在聘请阿衡时,经阿衡限定者,例如阿衡于接□聘时,即声言吾须带若干学者,到寺后欲招若干名学生等语。是时乡老即为之预备若干份津贴,不足则邀本坊殷实教民供帮。学员之津贴,在昔,大约每月白米一斗,菜油一斤,铜元若干,得此,生活可以不成问题,此外被人邀去诵经,可以得些报酬,用作添补。而今除乡间少数清真寺尚给白米外,大部予以现金。最多者每月不过六元,甚至有给以一二元者。以目前生活程度如此其高,区区数元,何能解决生活?所以一般不安现状的青年,多纷纷改弦更张,另谋出路,其不能改习他业者,均无心念经,非常苦闷。长此下去,恐无人受经堂教育矣。此实为吾川教门一大危机。千余年来,圣道赖以昌明罔替者,实因历代阿衡为之继往开来。兹者继往尚能勉维现状,然而谁能负起开来责任,实为问题。濡笔至此,不禁憟然!

成都市内,共有清真寺十一座,此十一座清真寺,论其规模,或大或小,均在开学,总计学员,在百人以上,每人每月平均以三元计算,其开支约四百余元,惟因各方教育行政,各自独立,教育实施,未能取得一致。所收效果,亦未能尽如人意。故关心教门者,均认此为不经济的办法,有速加振顿改良之必要。

成都市内及近郊各方均有董事会之设,以推动寺务。而各方董事会,复联合成立一总董事会,公推皇城寺董事会长马宝之先生为总董事会董事长,已于民二十一年成立。该会谋成都教长之发展,教育之改进,策划推行,不遗余力。最近鉴于教门衰替,良由经堂教育不发达所致,而经堂教育不发达之原因,实基于待遇不丰,组织不全。乃拟由董事会发起,将成都市内各方教育,行政,统一组织起来,办一具有现代教育精神,规模具备之学校。定名为成都市伊斯兰宏道学院,现正加紧筹备,最近的将来,或可实现,果尔,则成都的经堂教育,将大放异彩,教门从此可以振兴矣。吾人对此伟大义举,谨以万分热诚,盼其早日实现。

摘自《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1940年 第1卷 第7期 第21-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