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展的由来与发展

会展的由来与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这便是展览会的雏形,又称为会展的古代时期。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也是展会的最低阶段,无法与现代的展会相比拟。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会展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展览。由于发明性展品较多,该展会后来发展成为发明展览会。此次展会规模及宣传力度都很大,有110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是最新的工艺产品,该展会由此成为大型工业展览的开端。

第一节 会展的由来与发展

一、集市和庙会

不论是集市,还是庙会,起源都很早,都与会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会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工具开始得到使用,这称之为新石器时期。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剩余产品,人们就产生了交换的欲望,随之又出现了交换场所。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祝丰收、进行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开展交易活动,场所不固定,规模也很小,属自发行为,交换方式是以物易物,这便是会展的原始时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品丰富了,交换次数增加,逐渐形成了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展示及贸易的集会,这称之为集市和庙会。这便是展览会的雏形,又称为会展的古代时期。

所谓集市,是在固定的地点,人们定期或不定期集中做买卖的市场,是由农民(也包括渔民、牧民等)以及其他小生产者为交换产品而自发形成的。这是传统的展览会的形式之一。

所谓庙会,也是一种传统的展览会形式,即在寺庙祭祀场所内或附近举办的交易活动。这种活动常常在祭祀日或规定的时间内举办,且主要集中在城镇。

(一)欧洲的集市

据说,展会在公元前由欧洲商旅车队在旅途中展示各种商品演变而来,其发展之初可能是赶集式的短期市售或跳蚤市场。由于受市场需求及人为、天气等因素影响,无法在一固定的地点进行交易,所以迁移他处,过段时间再返回原地。在展会形成的初期,不存在有组织的集市,完全依赖买卖双方的经验期约,在节日或特殊日期相聚一地,而形成集市。

据史料记载,欧洲的集市最早出现在希腊,当时的集市是买卖奴隶。到了公元前700年,有了同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时举行的常规集市。

还有人认为,集市出现于古罗马,古罗马的公民每天集会一次,同时举行集市交流。还有另一种说法,展览起源于中古五世纪的欧洲,最早在德国,每次宗教集会结束后,人们在教堂附近的广场摆放各种物品进行交易,类似于我国的朝会集市。展览会的德语为Messe,Messe就含有宗教弥撒的意思,这似乎说明展会源于宗教集会周边的集市。

欧洲有文字记载的集市是公元前629年(有资料说是公元前710年)在法国巴黎近郊圣丹尼斯举行的集市。到了中世纪,展会成为一个定期的集会,不过,其形态仍与集市相同,仅是制造商与贸易商彼此间的现货交易。集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吸引了各方商人。比如说,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新城大集市,规模大,各路商人云集于此,有德国的、英国的,还有中国的,参加交易的人数达15~20万人,摊位高达6 000多个。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直到1 200年后货币出现前,集市仍是以货易货的场所。公元1200年,位于德国西部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获准举办集市,由此成为德国最早获得此特权的城市。到了17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发展,集市也有了质的飞跃,开始定点定期举行,并逐渐发展成样品展示会。

(二)中国的集市和庙会

中国的集市和庙会历史悠久,始于神农氏、皇帝时代的上古时期。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部落众多,男耕女织,若有富裕,则易布、易粟,且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市因立之。《易·系辞》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中国的文明发源于古代,黄帝、尧舜时代的制造业较发达,那时的产品主要有四种,即丝、陶、瓷、漆器。到了夏代又先后有了盐、金银铜三品、磨石、售皮衣物等上百种,到了中古时期的东汉,市场规模兴旺有序。

庙会多在宗教节日举行,原来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求神拜佛,小生产者利用这一机会销售其商品,因此形成了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市,称之为庙会。它起源于唐代,繁荣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使庙会更加繁荣。北京的庙会颇具特色,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崇国寺、火神庙等在当时已颇具规模。这些庙会虽举办的时间不同,但其内容、活动方式、目的基本是一致的。从时间上讲,有常年开放的,如苏州玄妙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有每年开放一次的,如上海静安寺之浴佛节庙市。

中国古代的集市和庙会是自发形成和自然发展的。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有人出面组织,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和庙会,也可以说,这种集市和庙会具备了小型博览会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也是展会的最低阶段,无法与现代的展会相比拟。

集市和庙会虽然是传统式的,但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至今兴盛不衰,很多政府部门用现代化的组织手段,举办集市和庙会,以此来促进当地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如果把展览业的发展分阶段的话,集市和庙会便是它的原始(古代)阶段。

二、会展业的近代史

(1)“地理大发现”拉开了第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序幕,形成了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市场,使国际展览得以形成。展会从纯粹区域性向跨地区、跨国界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展会与展会城市,如莱比锡、法兰克福、米兰、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巴塞尔、维也纳、萨络尼卡等。

(2)产业革命的发生和繁衍,电、电话、火车、轮船等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展览再也不能以旧的集市方式进行,由此催生了近代会展业。

1640年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会展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展览。有展示性质的艺术展、工艺展,也有纯宣传性质的工业展,这种展会有着统一的规划和严密的组织,已经具备了工业展会的性质。

为了对展览业的发展史有更清楚的认识,现将欧洲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举办的主要展会列举如下。

1756年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首次举办了工业展览会,展出了地毯、挂毯、瓷器、丝绸等。由于发明性展品较多,该展会后来发展成为发明展览会。

1765年,美国第一个展会在温索尔市诞生,之前,展会主要集中在波士顿举办,而且是从欧洲传过来的。

1778年,由法国政府出面组织举办了“工业产品大众展”,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此次展会规模及宣传力度都很大,有110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是最新的工艺产品,该展会由此成为大型工业展览的开端。

1791年,捷克在其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交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2年加拿大尼亚加拉联邦的一个具有形象展示活动会议的举办,标志着展会在加拿大的诞生。

1798年9月17至21日在香舍马赫(Champ de Mars)举办的“第六年展览会”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国家展览会。此后,法国又在1801年、1802年、1806年、1819年、1823年、1827年、1834年、1839年、1844等年不定期地相继举办了11次工业展览会,并且展会规模越来越大。其中,1809年举办的一次展会参展商达4 532个,展出日期180天。当时各国实行国家保护主义,不邀请外国参展商参加,虽然规模较大,但仍属国家规模的。比利时在1820年和1824年分别在根特和图尔奈、美国1825年在哈林区、俄罗斯1829年在莫斯科、普鲁士1834年在柏林都举办了类似的展览会。

(3)世界博览会的诞生,标志着旧贸易集市向标准的国际展览会过度,并由此成为国际展览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851年5月1日,英国举办了首届“万国工业展览会”。当时的英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加,参展国有18个,展示的商品长度有13公里,折合标准摊位达4 300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展期161天,共吸引了630万人参展,展会从此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为了举办好此次博览会,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建立了一座通体透明的玻璃展馆,号称“水晶宫”,其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展位达17 000个。首届世界博览会举办成功,其规模和意义都超出了一般的展会。它除了充分展示了英国当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外,更强调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开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新局面。

此后,各国相继举办了类似展览会,并扩大到整个西方世界。1853年,美国在纽约举办了有23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博览会,首次设立了农业展馆,开创了新的展览方式和内容。1855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又有新创意,除展品独特新颖外(如名家、名画、铝制品、橡胶等),还开创了外国首脑亲临展场的先例,这不仅扩大了展会的影响,提高了博览会的规格和档次,还成为各国仿效的榜样。

1862年,英国的世博会又增加了音乐会的形式和内容,世界名曲的演奏既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文化交流。以后的世博会都照此办理,在展览期间举办各类表演,还邀请参展国的文艺团体进行演出。

1867年,法国举办的博览会又出新招,让参展国搭建具有各国建筑风格的展览场馆,使展览场馆生动活泼,异彩纷呈。

1873年,奥地利举办了维也纳博览会。1878年,法国再次举办大规模的世界博览会,电话、留声机在展会上亮相。更有意义的是,在世博会上还召开了一系列世界会议和各种学术会议,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成了博览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1880年,澳大利亚在墨尔本举办了博览会。1883年,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博览会。1886年,英国举行了伦敦殖民地与印度博览会,并首次打出了“帝国主义”的旗号。1888年,西班牙在巴塞罗那举办了博览会。

1889年,法国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并特意建造了一座博览会铁塔——埃菲尔铁塔,后者由此成为法国和巴黎的象征。此次博览会不仅吸引了3 200万观众,会场内还设立了交通设施,解决了观众的交通问题。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世博会,增设了妇女馆,主题是“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摆脱数百年来的附属地位”。五年后的布鲁塞尔举办的博览会中的两部分就是由妇女管理的。

三、现代会展业

(1) 1894年莱比锡第一届国际工业样品博览会在展览方式和宣传手段上有了改革和创新,给国际展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会展业的雏形。这次博览会是展览史上第一个以展示样品为内容、以邀请专业贸易观众为主、以期货贸易为主要目的的完全具有现代展览概念的展会,是目前流行的国际专业博览会的先驱。此后,欧洲各地的展会纷纷效仿,会展业从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 19世纪发生的一系列产业革命,使国际展览业走上了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轨道。步入20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开始有了展览的主题。

1906年世纪之交,法国巴黎举办了以“实际总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20年,莱比锡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技术博览会——莱比锡技术博览会,使展会由单纯的商品交换发展为现代科技知识的相互交流与转移。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两次举办了工博会,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会上的航空展品最引人注目。

1937年,法国巴黎博览会的主题是“现代世界的艺术与技术”。

(3)世界博览会的经济奥林匹克盛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诠释。

1939~1940年,美国纽约举办世博会,主题是“明日新世界”,口号是“人类相互依存”,此次展览占地1 200英亩,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展览夭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面临的是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重任,经过艰苦奋斗,经济开始复苏。1958年比利时在布鲁塞尔举行了战后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此次展览建造了一个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象征人类已步入高科技的原子新时代。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专业性世博会,主题是“太空时代的人类”,展品有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等,体现了科技的进步。

1964年,美国纽约为庆祝建立300周年举行了世博会,主题是“通往理想,走向和平”。

1970年,日本大阪举行了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人类进步和和谐”,展示了日本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1985年,澳大利亚在布里斯班举行世博会,庆祝英国人在澳定居60周年,主题是“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充分体现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1990年,日本大阪再次举行世博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参加国为82个,国际组织为55个,这是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首次在亚洲举行。

1992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维维利亚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发现的时代”。参加国为100个,观众达6 000万人次。

1998年5月22日,葡萄牙在里斯本举办了规模宏大的世博会,目的是纪念国际海洋年,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展览城占地面积840公顷,展期4个月,参加国为155个,参观人数达1 000多万人次,是历届世博会规模最大的。在场馆设计上,各参展国八仙过海,别出心裁,将高科技融入其中。在此次博览会上,高科技的应用达到了高峰。

2000年,德国在汉诺威首次举办了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力图通过展览探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182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参加了该博览会,场馆占地160公顷,观众达1 810万人次。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为“大自然的睿智(The wisdom nature),副标题为“自然的起源、生活的艺术、循环型社会”,旨在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探寻人类社会在21世纪更富理性的发展道路。该博览会共有132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观众达2 200万人次。

四、中国会展业的近代和现代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摧残,社会进步也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之相关的展览业自然也大大落后。以集市为主要形式的展览业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直到现在的中国农村,集市贸易仍然是商品交易的主要形式。中国在其发展历史上也曾举办过几次展览会,但都规模不大,而且都是官办。

1905年,清政府在京设立了商品陈列所,1909年和1921年,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商品陈列所,后来上海仿效商品陈列所举办了中华国货展览会。1909年,武昌举办了武汉劝业奖进会,其目的是促进生产的发展。1924年,浙江杭州举办了西湖博览会,参加者除国内省区外,还有其他国家参加,观众近2 000多万人次,规模较大。至1928年,全国各省市设国货陈列馆的有上海、杭州、天津、汉口、长沙、福州、济南、青岛等。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迁川工业出口展览会,参加的2 000多家工厂都是抗战时内迁的企业,当时周恩来和董必武也参观了展览。另外,还有1943年举办的四川省物产竞赛展览会以及1944年举办的工矿产品展览会等。1937-1949年间在解放区也举办过70多个展览会,全面反映了解放区的生产发展情况。在晋冀鲁豫地区也举办了一些展览会,1946年举办的“烟台市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共有30个展厅,宣传解放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华北、东北也举办了一些展览会,如“战斗、生产业绩展览会”、“第一届家具展览会”、“铁路列车展览会”等。1948年5月28日,哈尔滨举办了首次东北工业品展览会,展品包括机械化工建材、电料、玻璃制品、棉花织品、药品、鞋帽、食品等3 000多种,促进了东北解放区与苏联之间的贸易。

中国第一次出国参展是在伦敦,时间为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展会名称为“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品是从故宫、河北等博物馆内挑选的铜器、玉器等。这些展品轰动了英伦三岛,但遗憾的是,中国政府没有亲自参加,而是一些英国商人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所谓的“中国展览”。但是,中国上海商人徐荣树以自己经营的“荣记湘丝”夺得了金、银两项大奖。

早期的世博会被清政府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直到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才正式有了官方参与的记录。清政府官方组织并派代表出席此届世博会。至1904年,清政府海关承担了38年、29次世界博览会所有中国商品的征集工作。

清朝末年,国内的商品展会逐步得到发展,自1904年起,成都、天津、北京等地先后成立“劝工陈列所”。1906年,四川省第一次在成都举行“商业劝工会”,至1910年,先后举办了5次。1906年、1909年、1910年,天津、武汉、南京先后举办了“劝工展览会”、“劝业奖进会”、“南洋劝业会”。1929年,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共设八馆、二所及三个特别陈列处。本届博览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览会,对中国近代实业及展览的启萌和发展影响巨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展览业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兴旺起来,但是,直至1978年底,国内的展览主要是接待一些发达国家在华举办的产品展,简称来华展。1954年,北京苏联展览馆(后更名为北京展览馆)竣工,同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在此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1955年10月和1956年10月,又在此馆相继举办了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和日本商品展览会。1957年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广交会的前身)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办。半年后,第二届广交会又如期举办。与此同时,出国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并扩大了参展范围。这一时期的出国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宣传性,即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二是唯一性,即只有中国贸促会统筹代表国家赴国外参展;三是指令性,即参展的计划、参展的任务等都由上级指定和分配。第二时期是出国展实现了由宣传性到以成交为目的的转变。1986年,中国贸促会组织企业参加了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以此次展览为标志,我国的出国展览具有以下变化:一是展览指导思想从以宣传为主变为企业营销;二是展览形式由集中式布展变为摊位式展览;三是展览的目的实现了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的变革;四是办展主体多样化,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各省市政府部门,从商协会到贸易促进机构,从外贸公司到工贸公司、科技研所,多渠道办展格局初步形成。

1951年3月,我国首次参加了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从1952年至1992年的40年中,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受国务院的委托,先后在12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或参加过1 033次展会。从1977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展览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城市的博览会、展览会、展销会、贸易洽谈会如火如荼,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专业会展队伍,他们素质高,熟悉业务,是展览业中的佼佼者,完全具备了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就在国内外举办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展览。

1998年11月,在中国珠海举办的“98国际航空展”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该展会,商家纷至,宾客云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商家展示了他们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100多架世界各种新型飞机加上世界一流的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让人惊心动魄,不仅使人们看到了世界高精尖的航空技术,也为珠海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999年5月1日,20世纪末最大规模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开幕,其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博览会占地205公顷,总投资12.4亿元,共有5个展馆,建筑面积42 000平方米; 6个专题园分别为竹园、蔬菜瓜果园、药草园、盆景园、树木园、茶园,占地面积为573 000平方米;三大对外展区占地11.6万平方米;餐饮、卫生、娱乐、电讯、幼托公共服务设施占地9 000平方米。此次博览会是展示世界各国园艺、园艺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建设成效的一次全球性盛会,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在人类世博会的历史上创造了若干个第一,有关情况将在第三节中介绍。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全国举办的展览会为1 063个,2001年为2 081个,2005年为3 800个,2010年以来,每年均超过4 000个,其中国际性展览占48%左右,展览项目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据商务部公布的资料,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举办的展览活动共计6 830场,展览面积8 120万平方米,出境展览项目1 375个,展出面积60万平方米,会展企业4万家,会议64.2万场,节庆活动6.5万场,产值(直接)达3 016亿元,拉动经济2.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0.64%,中国内地拥有2 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种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近200家,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已跃居世界前列,达到683万平方米,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展览大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会展经济的持续升温,会展业也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会展行业协会、会展学会、会展法规、会展教育、会展职业培训等均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

纵观展览业的发展史是一部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自发到有组织,从欧洲走向全球的发展史,是一个庞大产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完善的竞争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