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知识表示与推理的自然语言逻辑》简介

《面向知识表示与推理的自然语言逻辑》简介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主持的“基于自然语言的知识表达与推理系统研究”,是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面向知识表示与推理的自然语言逻辑》。第五章,面向自然语言交互性的LNL:带群体知识的公开宣告逻辑。以类型逻辑为手段对英语中的时态句型问题进行了圆满解决,为面向自然语言形态性的LNL研究提供了范式。
《面向知识表示与推理的自然语言逻辑》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主持的“基于自然语言的知识表达与推理系统研究”,是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面向知识表示与推理的自然语言逻辑》。参与写作的成员有文学锋、刘冬宁、刘惠兴、邹崇理、周北海、郭美云、高东平、聂文龙、熊明辉(按姓氏笔画排序)等,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一、篇章结构

此专著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逻辑、自然语言与KRR。第二章,类型逻辑与Lambek演算。第三章,面向自然语言内涵性的LNL:语境内涵逻辑。第四章,面向自然语言模糊性的LNL:模糊量词逻辑。第五章,面向自然语言交互性的LNL:带群体知识的公开宣告逻辑。第六章,面向自然语言形态性的LNL:时态句型的Lambek演算。第七章,面向汉语的LNL。

二、基本内容

知识表示与推理研究是探索人类智能的众多途径之一。传统的基于逻辑方法的知识表示与推理主要依赖于经典逻辑。经典逻辑并不是直接为基于自然语言的推理而设计的,而是为基于半人工化数学语言的推理量身定制的。但是,人类的大多数知识是用自然语言而不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这就使得传统的知识表示与推理在应用方面受到局限,不能真正为人工智能提供支持。为了扩大知识表示与推理的应用范围,加强它对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必须让知识表示与推理建立在自然语言逻辑的基础上。

此书以知识表示与推理(KRR)为应用背景,以非经典逻辑(包括哲学逻辑和语言逻辑)为理论支持,针对自然语言的若干重要特点,构造了若干自然语言逻辑(LNL)系统,对现有的许多逻辑理论成果,如超内涵逻辑、自然逻辑、动态认知逻辑、多模态范畴逻辑和Lambek演算等进行了修正、拓展和改进,解决了语言逻辑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并为今后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主要创新

系统地面向自然语言的特点(内涵性、模糊性、交互性、形态性、多样性)进行LNL研究,使得LNL研究更加深刻、全面和富有针对性。

指出了内涵同一的局部性思想,认为内涵同一总是相对于某个语境的同一,并在该思想下构造了两种语境超内涵逻辑系统,从而克服了分析悖论这个长期困扰超内涵逻辑的难题。

对模糊量词进行了重新分类,避免了以往模糊量词分类的不足,引入模糊集理论对广义量词理论进行了修正,突破了以往对带模糊量词命题的非真即假的二值框架,给出了更加符合直观和更具解释力的语义刻画,并将自然逻辑推广到包括对模糊量化命题的处理,大大扩展了自然逻辑的应用范围。

提出了结合功能主义语言学传统的逻辑学方法论,并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面向自然语言交互性的LNL研究,深化了对逻辑、语言与知识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建立了更一般的群体知识交流模型,对已有的公开宣告逻辑进行了扩展。

以类型逻辑为手段对英语中的时态句型问题进行了圆满解决,为面向自然语言形态性的LNL研究提供了范式。

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对经典类型逻辑进行了改造,为用逻辑手段研究汉语的形式句法和语义问题开创了道路,并为面向自然语言多样性的LNL研究提供了范式。

四、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传统的基于语言学的语形、语义、语用三分法在LNL中既难以适用(因面向语用的自然语言逻辑尚未真正产生)也不够完整,本书提出的针对自然语言特点的LNL体系更符合目前的实际和研究的需要,为LNL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和若干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开辟了今后类似研究的一般模式。

揭示了以往被学术界忽略的若干研究方向(如面向自然语言形态性和多样性的LNL研究),为今后的LNL研究指明了突破方向。

加强了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学者们更加自觉的相互借鉴其他领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