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由经济管理、地理、历史、外语类专业转轨而来的,相当多的教师是转行来教旅游。所开课程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所选教材必须是实践环节充分,技能性强,符合高校办学特色的教材。笔者在长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工作中,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理论实践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蒲 姝[1]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成都 611737)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教育现状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提出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旅游企业紧密联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措施

当前,随着国际企业进入我国速度加快,我国旅游行业发展面临着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格局,而旅游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水平,将是该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旅游市场及旅游企业对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旅游人才教育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从目前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来看:一方面,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管理队伍学历水平不高,我国旅游行业基层员工包括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职高毕业,只有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靠操作技能突出得到晋升的;另一方面,大量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旅游行业认识不够,就业定位不准,往往有很高的热情,但不愿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频繁跳槽,无法稳定工作,加之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如职高生的操作能力强,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而使相当多的旅游企业在用人上不愿考虑聘用高学历学生,使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毕业学生处于无法就业的尴尬境地。这种现状说明,在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中还存在着问题。分析其原因如下:

1.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旅游企业用人的需求错位而造成学生无法在本行业就业。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缓慢与行业高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由经济管理、地理、历史、外语类专业转轨而来的,相当多的教师转行来教旅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原专业的痕迹,使理论教学过多而缺乏实用性。

3.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联系不够,目前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的联系较少缺乏长期协作,学校的教学实习计划,由于缺乏旅游企业的有力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径选择

1.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来自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应充分听取各层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旅游企业现场研究,建立由旅游行业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对该专业的指导、咨询、审议和协助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培养人才的目的性;使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岗位群使培养的学生岗位明确,定位准确。所开课程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所选教材必须是实践环节充分,技能性强,符合高校办学特色的教材。

2.用“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实践结合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应注重理论实践并重,建立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在旅游企业中“下得去、上得来,留得住”。笔者在长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工作中,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理论实践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避免了目前一年级纯理论教学,二年级才刚接触专业,三年级完全没有理论教学的理论实践环节在时间上脱节严重的弊端。该体系在第一学年由于学生理论必修课多,采用第二课堂,节假日到旅游企业认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进入高校学习就能接触到专业实际在;第二学年,通过校企互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校内实训与校外短期定岗实习结合,职业资格学习,使学生能深入旅游企业的实践,参加企业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第三学年,深入旅游企业的顶岗实习与专业综合知识培养的毕业论文结合,真题真做,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他们必须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查阅大量资料,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敬业乐业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使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实践不断线,不仅能培养他们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成为企业认可的行业骨干。从我校旅游管理2003~2006届4个年级毕业学生反馈情况看,该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img103

图1 理论实践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框图

3.理论教学中应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在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应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划分出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素质能力等不同的能力群组,每一群组由不同的具体项目组成,每一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章节中,形成统一的规划和优化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与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紧密结合,应根据发展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行业先进的理念与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能力,同时还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要求。因此把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重新定位,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寻者转变。在我校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就能较好地体现这种转变。在该课程中教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展开教学,根据旅游企业实际营销案例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为企业策划,学生分小组讨论企业情况,探索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设立校园旅游实训中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学校应在校园内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旅游实训中心,如导游模拟讲解实验室、饭店客房操作室、模拟中西餐实训室、酒店吧台操作室、旅游景区设计实训室等小型的实习场所,一方面可以进行技能实训、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对外营业让学生参与管理与经营,学生可通过真实的担当服务员、管理员、客人等角色更好地培养服务意识,掌握专业理论,他们能及时对所上课程进行实践,使课堂理论与实际运用充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爱业乐业精神的教学目的,这为学生的高素质就业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1)科学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高质量、高比率的就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顺利与否的关键,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我校2003年以来,我们建立了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成都等地多家酒店以及旅行社、景区等众多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把酒店实习基地分为:低星级酒店—高星级酒店;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国内股份制酒店—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三种类型,在实习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将来的就业方向灵活选择实习方向和实习基地。以我校学生在某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情况来看,这家酒店的来宾几乎都是外宾,管理人员一半都是外籍人员,酒店就是一个国际社区。因此酒店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服务意识、服务能力,还有外语水平以及灵活快捷的反应,与客人沟通的能力、紧急情况应变能力等。该酒店对学生的实习培训非常重视,培训计划完善,除了职业理念教育、操作技能训练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成长发展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到国际知名品牌管理的酒店实习让学生更自信。实习完后学生能很轻松地就业,这对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很有好处。

(2)“顶岗实习2+1模式”强化实习过程管理,顶岗实习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阶段,其教学实行过程控制很重要,抓好基础管理:做好实习前的教学准备,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完善;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提前将实习安排、达到的目标等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签订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实习安全保证书,得到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可;建立实习生档案,学生每周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采用教师现场指导与跟踪指导两种方式,每位实习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实习、指导论文;使学生与实习指导老师及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畅通,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将旅游企业职业培训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参与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提出人才发展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人才管理。教师指导与旅游企业操作能手指导相结合,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使他们在就业时相比其他学生更具有择业优势。学生实习岗位技能学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第一时间发现旅游企业中的问题,根据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撰写出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强化了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6.“校企互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是人才培养的保障

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社会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由企业提供实习业务资料和实习条件,派专家进行实训课讲授;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挂职锻炼,参与指导、咨询、对旅游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效果提高;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业授课,同时企业派出操作能手,业务骨干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现场操作的经验,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只有不断深入旅游行业实际,进行充分的校企合作,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加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使他们真正成为行业的骨干与精英。

参考文献

[1] 程海峰.基于旅游市场供需现状的旅游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下,2009(2)

[2] 蒲姝.基于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08(11)

[3] 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4] 林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5] 谭欣,鞠红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6)

【注释】

[1] 作者简介:蒲 姝(1964—)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电邮:ps871@sina.com 171581695@qq.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