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理论的两种方法

应用理论的两种方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课题研究要学习一点有关、相关理论,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应用理论;经验也表明,有时理论学习往往在实际应用理论中才能学好。如果说笔者也存在应用理论的问题,那主要是应用抽象思维的方法而已。下面阐述和分析一下两种应用理论的方法,可能对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研究有所裨益。理论全程应用存在的陷阱,是可能迷失在完整的理论套用中。所以,全程应用理论并不能自发达到锻炼理论思维的效果,还要做一点自觉地理论返检和提升。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尽管以“课改”和“素质教育”为名目的研究和课题研究多如牛毛,但据笔者观察,在老师内心的真实倾向性,其实还是怀有“学习为了考试”的想法居多。考试分数成了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或核心目标,孩子被看成是学习上的“清教徒”,这不仅在中小学老师层面,在校方、家长和学生本身的层面上,对此都有很高的共识。不过,就课题研究的范围讲,笔者还是要用到毛主席的说法,即“学习是为了应用”。这前一个“学习”与后一个“学习”当然不是一回事,笔者是在玩偷换概念的游戏,但这也表明我们的确常常会忘记最朴素的道理。这里,要补充和延伸一点的是,应用是为了锻炼并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做课题研究要学习一点有关、相关理论,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应用理论;经验也表明,有时理论学习往往在实际应用理论中才能学好。所以“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说法,是有一定价值的经验之谈。

课题研究怎么应用理论?这个问题笔者也只懂一点皮毛,以前没有认真仔细思考过。回顾一下自己的课题研究经历,发现没有应用过具体哪一个现成理论,然后以此观照相应的现象,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步骤,分析结果;更没有像“扎根理论”那样,使用过“一、二、三级编码”和“条件矩阵”那么严格的程序和步骤。笔者个人的基本做法,大都是在文献概述中简述相关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得失优劣,然后形成并按照自己的思路研究问题,收集资料,作出分析,得出结论。如果说笔者也存在应用理论的问题,那主要是应用抽象思维的方法而已。下面阐述和分析一下两种应用理论的方法,可能对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研究有所裨益。

笔者在上文中指出,中小学老师的课题报告中,有关理论基础、理论依据或理论支撑的论述,贴标签的现象很明显,也简单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成因。不过,仔细分析,发现对此并不宜一概而论,如“理论依据”或“理论支撑”,寻找一点相关理论贴贴标签,似乎也并无不可,但说到“理论基础”或“理论工具”,则一定涉及为课题研究“奠基铺轨”和理论的应用了,不能贴上去就完事了。这一点,上面列举的《借助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课题,做得比较好,课题设计和进程中贯彻和应用了“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应用了其中的理念或技术,如“活动替代说教,注重使学生获得真切体验,在创设的任务情境中,尝试、实践和巩固新的学习策略与技巧”。这可以说就是一种全程应用的方法。

这种应用理论的研究如果说存在什么问题,就是这种研究在理论上没有提供新的认识,所有的假设、方法和结论,都没有超出所应用理论已揭示的内容和范围,除非能说明或证明“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从来就没有运用于“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这一方面。如不能说明或证明这一点,那么这种研究只是对所应用理论的又一次印证。当然,即便这样,不是说该研究或实践没有意义和价值,因为它可证实或揭示“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向特定时空的实践延伸是否真实可行的问题,从而有可能排除掉尝试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来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所可能产生的心理疑惑甚至排斥的问题,因为日常生活中亲自尝试或眼见为实的心理还是很强大的,人类心智也有惰性或先入为主的一面。这类研究主要不是出真知的问题,而是去疑惑坚信心的问题。当然,这不排除在特定时空的尝试过程中或许会获得有用经验和新鲜经验,从而增添了一定的真知和新知。

理论全程应用存在的陷阱,是可能迷失在完整的理论套用中。研究者成了一个信息的输入者,然后通过一套完整的理论套路或环路,得出输出结果或结论。久而久之,研究者应用理论的结局,则是忘记了必要的理论探索或返检,而成了照搬现成理论模式的程序操作员。所以,全程应用理论并不能自发达到锻炼理论思维的效果,还要做一点自觉地理论返检和提升。对此,还以《借助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为例来分析、说明一下。

该课题得出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能力”这个结论,从锻炼理论思维的角度看,起码要在理论上探讨它是否是根本的,证明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并且是完全值得或得大于失的,等等。因为这些不可能再一一去通过实验和实例来证明,所以理论上的推演和检验是必要的;不然,这种研究结论对别人的思想很难起刺激作用,从而对教育的实际工作不会有什么正面效用。例如,别人会说,我没有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也一样提高小学生学习的适应能力;或者说,眼下教材、课程都多得教不完,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这就是研究缺少了理论力量,会造成难以服人的结果。

该课题的另一个结论,即“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薄弱环节通过系统的专项训练是能够得以提高的”,即便是真的,那么也需要理论提升,即需理论上证明“系统的专项训练”是可以做到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相容的。不然,只是在实验中或课题研究中可以存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进行,那这种结论没有理论指导价值,从而也没有普遍的实践价值或实用价值。这样,应用研究或实践研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可见,这种结论需要通过理论分析来检验和提升一下,价值会更大些,同时也使研究者得到理论思维的锻炼。

类似的例子,作为对比,这里再举一个。这个研究是大学教授做的,是很典型的全程应用一个具体理论或方程模型来揭示和分析问题的例子。该篇文章题目是《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中的应用》。该文指出:“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年》的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城镇,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教育这一后致因素,而非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教育虽然一定程度上在复制原有的生产关系,但这种复制功能相对较弱,而其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更强。可见,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单单体现为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即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的机制,承载着促进社会流动、保证社会公平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故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平等化,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社会公平。(2)

这里应用了直观上就很复杂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首先是对应用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简介,其中包括抽象的三个矩阵方程式表示;其次是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其中有相当专业的术语如“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的设定;再次是对“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的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建议、呼吁之类。从形式上看,这是全程应用相应理论揭示现象或数据很完美的研究典型。

如果说这个研究有什么问题的话,给笔者的感觉就是很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小题大做。用一个复杂甚至精致的理论,来揭示和证明一个在教育社会学和中国教育史上早已是常识的常识,即教育具有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所以有点故弄玄虚的意味。至于“在中国城镇,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教育这一后致因素,而非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这一点,由于文章对“子女社会地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界定,所以在什么层面上这是真实的,在什么层面上这只是一种假象,就无法确知。由于该数据是关于“教育与就业情况”的,但被引申到解读“子女社会地位”上了,所以笔者大致可以断定这种扩大异源数据的原始用途和原始含义的做法,在逻辑上不一定可取和合理,也不一定可靠。因为就“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来看,导致以上事实(即所谓“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教育”)的原因可能是市场经济或就业制度,而教育只是必要条件,并非原因,但文章却把教育当成原因性因素来分析了。如果说教育就是原因,那就需要给出证明,可是文章给出的分析,似乎又正相反,是在证明市场经济、现代化开放和计划生育等原因。可见,如果说导致以上的原因,并非是教育,而是市场经济或别的什么,那么文章的一般结论和呼吁在理论上就很不靠谱了。因为,这种“一般结论和呼吁”,意味着笔者对自己揭示的“事实”即“教育作为后致因素更重要”这一点不小心做出了自我否定,等于是在说,教育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要“更加重视教育平等化,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这就相当地自相矛盾了。

该文章忘记了教育的另一个事实,即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代际流动,促进公平,同样也可以参与进社会两极分化进程中,促进和加剧这一进程。因此,即便教育具有促进代际流动,促进公平的功能,也只是在某种条件下发生的事实,不是无条件的事实,所以不分析这种条件及其可能,抽象地陈述和夸张教育的“促进代际流动,促进公平”功能和价值,是空泛无力的,也是不真实的。可见,如果不只是全套应用理论模式,而对相应的结论及其数据来源做一点理论返检或分析,揭示的事实可能会更真实或更准确,认识会更深化些。

以上所举专家学者的例子表明,中小学老师不必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做得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气馁,为自己的理论修养薄弱而气馁。专家教授学者也一样会出错的,一样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的,只是他们的错误和毛病更精致一些,更难发现一点而已。当然,专家教授学者的优点也应该学一点,起码应用理论的技术,他们要纯熟和规范得多。

应用相关理论来做课题研究,全套应用有一种很强的专业归属感和专业震慑感,很能唬住外行。不过,全套应用做得再好,也可能只是一种技术活,类似于依据工艺手册的流程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可以做得很熟练很漂亮,但未必一定具有锻炼理论思维的功效和达到这样的目的。

简易应用,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完整的照搬照抄全套的理论体系或框架,只是应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来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这种方法是日常方法,也是中小学老师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理论贴标签的做法,大体也是引用一下所依据理论的大概意思或大致观点而已;不是这种做法不对,而是很多只是贴上去便了事了,并没有贯穿于整个研究或思考中去。有时理论标签贴得太多,又没有考虑和分析各理论之间相互打架的问题,所以别人反而无法知道究竟是应用了哪一个理论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工具或依据。例如,有个课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其“理论依据”列举了三个理论来源:“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就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有冲突的地方,那么作为理论依据,就要思考选择,不然就不是“依据”,而成“毁据”了,因为人不可能在同一个时空中既用“矛”又用“盾”来作为依据。

该作者对理论依据的引用,应该说是一种简易应用法,只是引用了相关理论的大概意思。但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引用,则多少有点随心所欲了:“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为其潜能的开发创设良好的氛围。

以上的话不能说有错,但这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这样引用,无论简易与否,还是需要避免的。问题还在于,我们不能满足于列出几个理论依据,以此来证明做这个课题是有理论上的依据或支撑的,就完事了。这成了写文章,而不是做研究了。因此,还要求我们能够根据自己信奉的理论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研究行动,其中包括思路、环节、计划的设计,要体现所引用的理论的思想或观点,分析也要依据其方法来进行,等等。但是,通观报告全文,笔者看不出其过程、实验、分析和结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有什么密切联系,与建构主义有什么关系,与全面发展理论有什么瓜葛,更不要说是怎么联系的了。这样的话,简易用法就真的成了理论标签,而不能锻炼和提高一点理论思维能力了,结果是课题研究的内外效果都没达到,就真的可惜了。

例如,这个课题,得出的结论是这么几点:1.“干部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增强”;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科研骨干教师脱颖而出”;3.“课题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科研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上这些结论,除了第四点与题目有点关系,其他的结论都是该课题研究的边际效果或外溢效益,是不能用来作为课题研究的直接结论的。即便是第四点结论,表达的是“科研”的效果。但教学呢?教学能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是怎么促进和提高的,等等,还是不知道。笔者觉得,像这类课题,如果不采用任何特定理论作为研究的框架或依据,就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而言,也要探讨和回答下面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怎么定义;在这个问题上,已有哪些直接的理论作出了回答,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对这类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

第二,“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哪些构成因素,哪些是最根本的。

第三,“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怎么形成的,需要什么内、外部条件。

第四,“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对“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提高,具有显著作用;怎么来揭示和证明这些设想。

以上这些有的需要实验,需要试验,也可以做实验或试验,有的则未必,那就需要理论思维的介入。假如,我们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来做这个课题,那么就要以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和方法为基础,来分析看待和回答这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什么是“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怎么定义。

第二,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构成“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第三,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怎么形成的,与教育教学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对“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第四,通过我们的研究、实验及其结果,多大程度上证实建构主义的正确性,并且能够转化为一种相比于以前更有效的常规性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或者多大程度上,研究和实验没有出现所希望的结果,因而没有证明建构主义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可见,这样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实践可能是有用的,效果上可能是受欢迎的。

由以上举例分析可知,简易法应用理论,可以比全套应用或许更能锻炼理论思维。因为所依据的理论只是作为一种观察工具和分析工具,而不是按部就班操作的工艺手册,给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留出了更多更大的空间,而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是理论思维的最基本的核心,也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