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归因理论

两种归因理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或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发生解释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种是倾向性归因,将行为的发生归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其归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成败所做的解释。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1.海德的归因理论:对他人和自我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或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的解释。归因是人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知,归因就会发生。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发生解释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种是倾向性归因(或性格归因),将行为的发生归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一般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是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一特定时刻,总有某一原因起主导作用。

按解释行为的对象来分,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和对自我行为的归因。在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归因倾向上,一般人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采取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采取情境归因。

2.韦纳的归因理论:自我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重要教育实践价值的归因理论。其归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成败所做的解释。有人称之为自我归因,也有人称之为成败归因。

● 原因的来源

韦纳认为,一般情况下,人在经历成功或失败后,大多会将行为结果的成败归结为六个方面的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评估。努力指的是个体反省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是指个体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的工作的难度水平。身心状况指工作过程中个体的身体及心理状况是否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如疾病、疲劳、心境等。其他指除上述因素之外,对个体和工作任务有影响的因素,如是否有他人(教师、同学)的帮助、评分公正与否等。

表4-1列举的是学生在数学考试取得不同成绩后常见的一些归因方式。韦纳认为,学生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并非只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只是学生解释成就结果的常见原因。

表4-1 对数学考试成绩的归因举例

(引自申克著:《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因此,当获得成功时,个体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活动失败时,个体就会认为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失败的学生,常常会寻找一些理由,以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挽回面子。

● 原因的维度

韦纳将行为结果的原因划分为三个维度:就个体而言的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时间上的稳定或不稳定、行动者对行为的可控或不可控。

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也就是常说的原因源,即某一结果的发生是由于行动者自身的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例如,能力、努力、个性、动机、态度、情绪等属于内部因素,运气、任务难度、教师水平、班级学习氛围、他人的影响就属于外部因素。

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即这一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个体的能力、任务难度、教师水平、班级学习氛围是相对稳定的因素,而努力程度、运气、情绪则为不稳定因素。

可控因素或不可控因素指原因的主体可控性,即该原因是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例如,努力程度就是行动者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而能力的高低、运气的好坏、教师水平、班级氛围、任务难度等因素则是行动者自己难以控制的因素。

基于上述三个维度,人们可以把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某一结果归因于许多因素,但绝大多数因素都可以在下面这个三维的结果模式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表4-2的划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外部因素是否可控等,但总的来说该模型为研究工作和归因干预训练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框架。

表4-2 韦纳的归因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