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项顺序的制约因素

两项顺序的制约因素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 “连A带B”格式中A、B两项顺序的制约因素作为类固定短语,“连A带B”的内嵌成分A、B两项的顺序除了受到“约定俗成”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语义侧重的不同、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以及语用因素等。

2.2 “连A带B”格式中A、B两项顺序的制约因素

作为类固定短语,“连A带B”的内嵌成分A、B两项的顺序除了受到“约定俗成”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语义侧重的不同、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以及语用因素等。

2.2.1 格式前后两项顺序有“约定俗成”关系

“连A带B”格式中如“连滚带爬、连吃带喝、连蹦带跳、连哭带闹”等,其A、B两项的顺序是“约定俗成”的,或者叫“趋旧”规则,一般来说,汉语中总是说“滚爬”、“吃喝”、“蹦跳”;除非出现于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A、B在语义上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

(34)罗盘听见垮塌声,拖着周正[连滚带爬]地顺着钢溜子梭到了推小车的巷道,但那浓厚的灰尘也像潮水、黑雾似的涌了下来,呛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35)这个人不但耗在金老头家里[连吃带喝],甚至因为惊吓而落下的做噩梦习惯,也得要求金老头帮他解决。

(36)快过年了,小兄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他心里过不去,咬咬牙买了件皮夹克和女孩套装,孩子高兴得拉着他的手[连蹦带跳]。

(37)那孩子开始还挺乖,但一听说要照相,就不干了,[连哭带闹],就是不往凳子上坐。

除了例(34)外,其余的“连A带B”都充当谓语或独立分句,具有很强的陈述性。但格式中A、B两项在语义上并没有明显的“偏重”现象,基本上是对等的。此外像“连推带拉、连捶带打、连踢带踹”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有些“连A带B”中A、B两项的顺序反映了某种事理顺序,如“连诊断带抓药、连洗带晒”等。

2.2.2 逻辑语义关系对格式两项顺序的制约

逻辑语义关系主要指的是“连A带B”中前后两项在语义上有主次之分,存在“主要—次要”或“主—辅”关系。例如:

(38)这类门不但美观,而且都比较厚重,保安性较强,一般[连门带框]才1000多元,多数人都能承受得起。

(39)何况小香已经把刀交给了阿古,阿古的大掌一握,[连刀带柄],全隐人手掌中,连影子都看不见。

(40)在玛丽的这笔存款[连本带息]已经达到145万英镑,这家银行已经查找到玛丽的后代,通知其前来领取。

例(38)—(40)中,“连A带B”的前后两项——门和框、刀和柄、本和息,在语义上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分,都是“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关系。类似的用例还有“连本带利、连车带锁、连工资带补贴”等。

根据王丽彩(2007)的研究,当A、B为动词性成分时,“连A带B”的前后两项在语义上是有所侧重的,即格式的“前后成分的语义轻重明显有别”。如果“两个动词互换位置后意思就会发生改变”。这也从侧面说明“连A带B”格式前后两项的顺序往往受语义关系制约。

2.2.3 上下文语境对格式两项顺序的制约

有时候上下文对“连A带B”中A、B两项的顺序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多表现为A、B两项针对上下文的“前呼后应”。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格式的前项跟上文有关,后项是另外一层意思。例如:

(41)南方人吃“早茶”,[连茶带小吃]一起解决,一边还谈生意,何乐弗为。

(42)孙四海开始拼命地劈柴,用斧头将柴[连劈带砸],弄成粉碎。

说例(41)和(42)中A、B两项的顺序受上下文制约主要是考虑到如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茶”与前面的“早茶”呼应,而“劈”是斧头发出的动作;另一方面,如果脱离了具体的上下文,把上面两例中的“连茶带小吃”、“连劈带砸”A、B两项的顺序倒过来,说成“连小吃带茶”和“连砸带劈”也完全讲得通。

二是格式的前项跟上文的意思有关,后项跟下文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

(43)他们一阵风地奔回家,丢下书包,顺手拿上三五根生红薯或者白萝卜,[连啃带跑],上山吆牛归圈。

(44)精彩莫过于渔夫钢叉击中鱼背,却被大鱼拽着,[连叉带船]拖得满水面飞窜,船后荡漾起一条血路。

与第一种情形不同,这里的A、B,即前后两项分别与上文和下文相呼应,篇章照应特征更突出。在例(43)中,“啃”的对象是“生红薯或者白萝卜”,而“跑”是上山的具体动作或方式。例(44)中,“叉”和“船”在“连A带B”格式前后分别出现过,更为重要的是,通常情况下“船”要比“叉”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易于成为语义上的侧重点,而这里却说成“连叉带船”,显然是受到了上下文的制约。

2.2.4 语用因素对格式两项顺序的制约

语用因素的制约作用,主要指的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通过篇章回指、词语反复或语序改变等手段来凸显、强调某一成分,使之成为表义上的重心或话语中的焦点。具体到“连A带B”来讲,语用因素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A、B两项顺序的改变上。在特定的语境中,“连A带B”中的A项或B项,会成为言语表达的焦点或语义重心;因为“连…带…”是该格式中的常项,没有语序调整的可能,所以,改变A、B的语序就成为唯一可供选择的手段。由于是出于言语表达的需要而作的临时调整,这种语序改变往往是临时性的。例如:

(45)有次行军,李达骑着自行车,一下[连车带人]摔进一丈多深的土沟里。

(46)在夏天最热的那天里,选半个西瓜,掏去部分瓜瓤,加入300ml芝麻香油,再加几片生姜和几颗红枣,入锅蒸半小时,在一天之内[连皮带瓤]吃完。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比“车”更容易引起关注,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据王黎(2004)和王丽彩(2007)的研究,“连A带B”格式中的A项在语义上的重要性大于B项。那么,具有认知上的“优先可及性”的“人”应该在A的位置才符合正常的语义表达模式,而例(45)中却说成“连车带人”。这种语序的调整显然是为了强调说明摔的程度之惨重,因为骑车摔倒时完全有可能只是人摔进沟里而车留在地上。例(46)的这种突出强调意味就更明显了,因为通常情况下“瓤”才是吃的对象,“皮”是不能吃的,例句却说成“连皮带瓤”吃完。这是为了强调“吃”(西瓜)的特殊方式,把“皮”放在语义重心的位置就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为了达到期待的治疗效果,“吃”(西瓜)的时候一定不能像通常所做的那样把“皮”丢掉,而是要“连皮带瓤”吃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