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谈语文教学活动中成就动机感的培养

试谈语文教学活动中成就动机感的培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就动机,是要求取得优秀成绩的动机。成就动机与事业的绩效成就相关。语文教育,在培养和强化学生成就动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营造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环境。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强烈的成就动机感影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有关。语文教学,也应引进竞争机制。

成就动机,是要求取得优秀成绩的动机。成就动机与事业的绩效成就相关。麦克莱兰指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具有成就动机的人数的多寡。因此,我们认为,学校的各科教育,都应该重视学生成就动机的养成和强化。语文教育,在培养和强化学生成就动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营造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环境。这里,我们不妨略加探讨。

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成就动机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强烈的成就动机感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上课时精神饱满,执着认真,自豪而又自信,那么,学生休眠的成就感会被唤醒,从而走进教师的情感世界,分享教师成功的喜悦。反之,一个教师上课漫不经心,无精打采,马虎从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现不出强烈的成就动机,学生就不可能从他(她)那里接受成就动机的熏陶。“名师出高徒”这句俗语,不仅说明名师知识渊博,教法高超,因而培养出高徒;还在于说明名师往往自我成就感强,学生受其感染,增强了成就动机,最终成就卓著。明代重臣左光斗与史可法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左光斗作为一代名师,自信为国家柱石,与奸党斗争,不屈而死。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史可法,激发了史可法报效国家的强烈动机。后来,史可法于明朝大势已去之际,仍力图中兴,矢志不移,最后守扬州,抗清兵,以身殉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吴奔星教授讲课自豪而又自信。他讲文学课妙“口”生花,语惊四座。学生受到他的感染,自然也爱上这门课。不少学生因此钟情文学,成就斐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有关。较早受到独立训练或者迫于环境不得不早早自立的,成就动机就强;受到过分保护的,成就动机就弱。事实上,我们教学工作中也不难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过这种发人深省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高考制度恢复不久,甲乙两位教师分别带平行班语文课。甲老师满腹才华,对课文分析透彻,每堂课洋洋洒洒,一讲到底,深受学生欢迎。乙老师虽然学问也不错,然而表达能力欠佳,讲课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听。乙老师也自知弱点,上课并不多讲,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自学。结果每次考试,两个班学生成绩却是乙高甲低。当时,甲老师不服气,同事、学生也不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甲的学生没有受到独立的学习训练。俗话说“巧母拙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母亲心灵手巧,包揽一切家务,女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能够不拙?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废除满堂灌的模式,给学生以自由,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成就感,从而增强成就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增强动机的有效方式。学生对某科学习或某项活动发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投入。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上课伊始,往往会来一段新颖生动的导语。这段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中。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王之涣的《凉州词》是这样导入的:

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然而,王之焕、王昌龄、高适三位诗坛巨子却会聚旗亭,把酒论诗。说来真巧,这时几个乐工也怀抱乐器走来,身后跟着四个妙龄歌妓。乐工、歌妓坐定,便演唱起来。歌声悠扬舒展,似乎把寒气都驱散了。三位诗人约定:我们诗坛齐名,未见高低,今天就听歌妓演唱,谁的诗入曲最多,谁为优胜。

语音未了,只听一个歌女唱起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高兴地用手指甲在墙壁上划了一道痕,说道:“一绝句”。紧接着,歌女又唱起了高适的《哭单父梁少甫》,高适也如法炮制。一会儿,歌女又唱起了王昌龄的《长信秋词》。这下王之涣可急了,他说:“先前是潦倒的歌妓唱的,自然唱不出好东西。”他手指一个俏丽端庄、楚楚动人、妖媚中带着矜持的歌妓说:“她所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认输……”果然,那位歌妓未开口先动容,随之以凄怆、悲壮的声调唱起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学生听了这段故事,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首诗的学习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能从此爱上了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对于学生,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对其错误给予批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强化其成就动机。鼓励的力量有时候是神奇莫测的。“一个失败者的一次成功的经历,也可以使之从缺乏动机的状态转入动机状态,即从没有成就动机变为有成就动机。”(郭亨杰等《心理学教程》)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在谈到他成功的经历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初中时代的一次校级作文竞赛,他破天荒地得了个三等奖,心中本身就压抑不住高兴,恰巧上厕所出来遇到校长,校长对这个不相识的学生产生了兴趣,问他叫什么名字。当他说出名字时,校长十分惊喜地说:“小伙子不错,这次作文竞赛榜上有名嘛,说不准将来成为文学家。”校长的鼓励使这名中学生立下了成为文学家的壮志。强烈的动机促使他钟情文学,日后竟真的成了知名的文学家。

每一个学生,都会时有智慧的火花迸发,都会有成功的体验。关键是我们教师能否抓住机遇,及时鼓励。惜乎,我们许多教师,总是眼睛盯住优生,差生的成功体验被忽略,得不到及时鼓励。这也是优生越优、差生越差、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吧。

自然界物竞天择,人类也存在着竞争,特别是21世纪的今天,个人之间、集团之间、国家之间无不充满着竞争。语文教学,也应引进竞争机制。我们要引导学生竞争,从而使学生在竞争中强化动机。语文课引导学生竞争的条件得天独厚。听、说、读、写诸方面无不可以开展。

笔者上中学时就有这方面的深切体验。高一入学不久,语文老师宣布要搞一次正音比赛,从中选拔成绩优胜者作为课代表。我的语文成绩还算不错,可是方言太重,语音是我的弱项。然而,在竞争机制的激励下,我在短期内把《新华词典》翻阅了两遍。后来参加竞赛,竟然得了一等奖。

引导竞争中还有一种方法,即激将法。战国时期,苏秦与张仪同窗,后来苏秦游说六国,缔约合纵,成为风云人物。张仪穷困潦倒,投奔苏秦。苏秦却当众羞辱他,使他发愤前往秦国,得遇秦王,借兵雪耻。然而,他不知苏秦用的是激将法。苏秦认为,张仪学识能力比自己强,然而缺少成功动机。如果善待他,他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有用激将法,才使他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张仪前往秦国路上,苏秦派人化名资助张仪,张仪后来果然得到秦王重用。张仪直到成功之后,才从苏秦派遣资助他的人那里知道事实真相,因而对苏秦由仇恨转为感激。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用这种方法。例如:一个学生想报名参加语文读写竞赛,鉴于这个学生有潜力,而动机不强,老师将他一军:“参赛要报名费的,你能行吗?”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十分恼怒,并把愤怒化为力量,认真准备竞赛,结果却考出了好成绩。不过,激将法要慎用,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当然,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方法不止上述几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相信,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会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创新的。

1998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