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原在语文中

人文原在语文中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次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识到,语文不能没有人文。希望在语文和人文的关系上,大家求得共识。大家几乎一致认识到我国以前语文教育的问题根子在人文精神的彻底流失。就是我发言的题目“人文原在语文中”。人文本来就在语文中。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程,才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佳的切入点,最佳的生长点。你只有把人文精神在这个地方切入,才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才能够真正把握语文,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

我和我的朋友昨天下午到上海,到了以后,受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何晓文校长的亲切、真诚的接见、招待,特别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她提到了十多年前她看过我写的一本小册子,书名叫作《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这本书是在199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发行三千册,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何校长看过,并记得,真的让我喜出望外。我今天的发言,就从这本小册子讲起。我在那本小册子里说,1949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改在不断地进行,开始的阶段,比较强调政治性,是为第一浪潮,后来比较强调工具性,是为第二浪潮。我在这本小册子里提出,我们应当兴起以强调、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语文教改一直发展到上个世纪末,1997年时,工具性的浪潮可以说走到了极端,也可以说走上了末路。大家都知道,1997年的《北京文学》第11期发表了三篇文章,掀起了中国语文教改的大讨论。在这次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识到,语文不能没有人文。讨论开始以后,我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但是并没有参加。在讨论过程当中,有人向我约稿,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呼吁语文教学观念的大讨论》。我当时担心在这次语文大讨论中大家一边倒,各种不同的观点,各种不同的见解没有真正展开实质性的讨论、辩论。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面呼唤实质性的辩论、实质性的讨论。希望在语文和人文的关系上,大家求得共识。现在看来,语文教学大讨论,是有成绩的,成绩在什么地方呢?大家几乎一致认识到我国以前语文教育的问题根子在人文精神的彻底流失。于是形成这样的共识:语文要有人文的渗透,人文要去激活语文,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进行讨论,大家更没有形成共识。因此,后来就出现了离开语文来谈人文的现象,出现了语文教学中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语文是语文,人文是人文,大家都强调人文性,却离开语文来教人文,离开语文来学人文。我在去年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语文教学照这样发展下去,势必要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我的朋友李海林先生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了语文教学种种自我放逐的现象,很有分量。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想法。两者之间什么关系呢?就是我发言的题目“人文原在语文中”。人文哪里寻?不是在语文之外,不是在上《孔乙己》的时候举办丁举人的审判会,上《祝福》的时候去找祥林嫂的死因。人文本来就在语文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三个,即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人文在读写听说的动机中,有追求真善美的动机,就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人文就在其中了。关于这部分,我在今年的《语文建设》第5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听说读写的动机问题》,我在这里不重复了。我的答案的第二部分是,人文在言语内容中,这一点我稍微讲一讲,第二个答案或者说答案的第二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他的言语内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文渗透其中。这不是我们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内容,所特有的人文特征。今天我想讲的是关于我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第三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人文何处寻?言语形式中。人文何处寻?在言语形式当中去寻找。大家都知道,一篇文章无非是要描述一个客观的人物、事件、景物或表达自己的某些想法,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他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等都具有客观性,这个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物、事件、景物等等,不会自动跑到你的言语作品中成为你作品中的言语内容,它们之所以成为你言语的内容,是由于你去说、你去写的结果。我这里要说了,作者去说、去写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作者一下笔,一张嘴说,就不管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你就介入其中了。不介入是不可能的,那拿什么去介入呢?优秀的文本就是以人文精神,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渗透其中。人文精神主要不是表现在内容中,而是主要表现在形式中,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把关注的重点由言语的内容转移到言语的形式上,由说什么转移到怎么说上面。俄国曾经有个学派叫形式主义文论学派,有一个很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做托马舍夫斯基,他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体价值”,另外一个是什克洛夫斯基,他说:“形式为自己创造内容”。我认为,一个言语形式,它有两种功能,两种内容,一种是形式所表达的内容,一种是形式为自己所创造的内容。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我在几年前,在中学上课的时候,我就这样上,同学们,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不知道。怎么不知道,我说翻到课文后面就清楚了,写于中华民国十五年四月一日。那我就问同学了,他开头是怎样介绍时间的?第一部分: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我们开追悼的时间。那我就问同学了,我问一个同学,你什么时候到你外婆家去的?最多说三月二十五号。不会说公元2005年三月二十五号。为什么写于四月一日的文章描写上个月发生的事件,要把“中华民国”交代出来呢?总不是多拿几块稿费吧?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一个问题,一个言语形式有两层内容,一层是显性的,它所表达的内容,是告诉我们开追悼会的时间,还有一层内容,就是形式为自己所创造的内容,是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本体价值,称之为隐性的内容。隐性的内容正是文本或作者人文精神渗透之所在,结晶之所在。

怎么说,我觉得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大学问。我来这里的火车上,乱翻报纸,发现这样一个例子,非常有趣,云南有一个少数民族,下河打鱼,他不叫打鱼,不叫抓鱼,他叫借鱼,上山打柴、砍柴,不叫上山砍柴、打柴,他叫借柴。既然是借鱼,我借过来以后,就要在河里放一些鱼苗,上山借柴,我借来之后要还,要在山上植树。这个怎么说里面,我认为就体现了云南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他不是要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怎么说里面,就体现了他的那种自然观。语文课程要关注言语形式的新颖性、独特性。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程,才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佳的切入点,最佳的生长点。我这么说,还有一个理由,什么呢?你只有把人文精神在这个地方切入,才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才能够真正把握语文,人文才能够真正照亮语文,激活语文。这方面,我觉得例子挺多的。我昨天在火车上,翻到《钱江晚报》一个报道,标题是《巴以再起硝烟,加沙再陷危局》,里面有一段重要的提示,是用框框框出来的。我读给大家听:“以色列武装直升机24日袭击了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几处目标,至少炸死4人,炸伤9人。这之前几个小时,以色列境内遭到26枚‘卡桑式’土制火箭袭击,共有5人受伤。这是加沙撤离计划完成后以色列第一次空袭加沙地带,也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在加沙撤离计划后第一次较大规模袭击以色列。”我看了这段话,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样表达?一般总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发生在前面的事件写前面,发生在后面的事件写后面。他故意把以色列怎样袭击加沙的发生在后面的事情提到前面去说,而巴勒斯坦怎样袭击以色列的发生在前面的事情摆到后面去说,为什么呢?我认为,从这个怎么说里面,可以明显地看出消息的作者的思想观念,他的立场。

而且我还要啰唆几句,在言语形式中,所渗透出来的那点东西,那个态度,那个观点,比他在言语内容中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感情更为真实。我下面举一个例子,《红楼梦》里面的。大家都知道有个鸳鸯长得非常漂亮,贾府大老爷看上她了,就去动员鸳鸯的哥哥嫂嫂去做鸳鸯的工作,让她嫁给贾府大老爷做他的小老婆,当然,鸳鸯很不愿意。有一天,鸳鸯、平儿、袭人在大观园里叹苦,倾诉自己郁闷的感情。就在这时候,鸳鸯嫂子来了,她就动员、说服鸳鸯去做小老婆,没说几句就受到鸳鸯的痛斥。鸳鸯说,你们把我推入火坑,去做人家的小老婆,你们好借此作威作福,是不是?鸳鸯嫂子被痛斥以后,脸上下不来,就回敬了这样几句,这几句就是我所要举的例子。她说,姑娘骂我,我不敢还嘴,但是我要提醒你,不要在矮人面前说矮话,小老婆长小老婆短的,你叫人家脸上怎么挂得住?大家都知道平儿已经是小老婆了,袭人过几天就是宝玉的小老婆。从他言语的内容看,她是为了鸳鸯好,不要当着矮人说矮话,当着矮人说矮话你是要得罪矮人的,你得罪不起,不应该去得罪别人的,这是从言语内容表达出来的信息,对不对?但是隐性的内容即言语形式为自己所创造的内容比显性的内容要真实得多。目的在什么地方?意图在什么地方?是挑拨鸳鸯和平儿、袭人之间的关系。我怎么得出这个结论来呢?言语形式中。她故意在两个矮人面前,把鸳鸯所说的矮话用“小老婆长小老婆短”这个言语形式加以强调,来增加对平儿、袭人的刺激力,以最后达到挑拨离间的目的。这在言语形式中是隐含着的,需要我们去发现的内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时候,不能把人文和语文看成是截然无关的。两个东西,他们具有深刻的相关性,这个深刻的相关性,我认为既表现在言语内容中,也表现在言语动机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有价值的表现在言语形式中。

谢谢大家!

周文叶记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