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过程的本质

教育过程的本质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教育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即学生将外在的学习要求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教育过程也是外化过程,即学生将已经内化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应用于实际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教育过程也必然是内化与外化的交错递进、循环往复的过程。教育过程是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即他人教育是活动的主体。

(二)教育过程的本质

什么是本质?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本质主要地包含有差别的规定”,[2]“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相反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够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3]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对“本质”概念的解释,他指出:“‘本质’的各个规定的真实性质,黑格尔自己已经表明了:‘在本质中一切都是相对的’。”[4]因此,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教育过程与其他活动过程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教育过程的本质。

1.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

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在一定的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区别之一就是它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二者共同参与、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双边共时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各方面的交往,通过交往,授受知识,增长才干。

这里所说的双边共时,包含着这样的含义:一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不可相互取代的活动过程;二是指“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具有内在关联,“教”与“学”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同一活动过程。

将教育过程看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共时活动过程,就意味着教育活动过程是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情境和为特殊目标而进行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共享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机械的个体,而只关注自己的教,认为只要自己把知识、学习要求、练习设计等讲清楚了,学生自然就学到了;也不能将其看做主要是学生内在潜力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去学,由学生自由选择爱学什么和怎样学,自己只要不阻挡、顺其自然即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教与学双方在教学中实际上只发生了一方的主动行为,没有实现双方发挥主动性的交互作用。

将教育过程理解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共时活动过程,必然要求重新认识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与任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而且是与教师一起组成的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合作者,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推进者和创造者。教育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协作、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合目的地发展着,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逐渐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受学生的影响而丰富着自身的人格,充实、改善着自己的经验而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教育过程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何谓内化?何谓外化?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内化”概念进行了解释。在赫尔巴特看来,内化是个体通过“统觉”过程将刚刚得来的观念纳入到“统觉团”中去。在皮亚杰看来,心理与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设计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因此,内化就是指主体将外界刺激有效地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维果茨基则提出了内化学说,他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在他看来,教学激起并推动了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儿童通过教学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经验体验中。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在他看来,运用符号系统将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外部形式的活动才得以“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儿童从周围人那里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儿童的言语也直接促进了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奥苏伯尔在其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将内化解释为新知识被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点吸收,新旧观念发生相互作用,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并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所谓的内化就是指对一个外部操作的内部重建过程,也就是个体将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动作行为通过认知和动作行为的定向结构转化为自身的素质的过程。例如,我们可能是通过观察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我们来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或者是通过看别人是如何说话、如何骑车和如何读书而学习说话、骑车和阅读的。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一个简单动作的模仿而发生内化。内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些活动虽然已经内化,但它与其他内在的活动建立联系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内化相对的外化,则主要是指个体将已纳入到主体个性结构的各种素质反作用于主体与外部交往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教育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即学生将外在的学习要求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社会规范、社会需要、各种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智力能力。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从认识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发展过程来看,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规范、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的。另一方面,教育过程也是外化过程,即学生将已经内化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应用于实际去解决现实问题。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否顺利外化,是检验内化效果的标志。

当然,对于个体来说,任何知识、技能、品德的内化都不可能一次完成,而需要内化、外化的多次反复。因此,教育过程也必然是内化与外化的交错递进、循环往复的过程。

3.教育过程是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协调统一的过程

教育过程是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施教和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一种共同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即他人教育是活动的主体。作为主要教育者的教师,闻道在先,受过专门训练,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和技能,因而可以在一定时间里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得以保存和世代相传。

对于学生来说,其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

在我们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反思传统教学观中学生的角色和作用。在传统教学观中,学生的角色定位是教学的对象。作为对象的学生,其基本特征是一个受动体,是有待教师来帮助、加工、实现变化与发展的人。教师则是施教的主动者,是学生课堂思维和行动的规定者、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操控者。在这样的教学观支配下,教学就是一种灌输、反复练习、奖惩控制、依靠外力和强刺激,将外在的文化、知识、技能、技巧转化为学生个人记忆的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过程。这样的传统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必须发生变化,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他所获得的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听者、学习者,而且是自我教育者,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育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与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和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5]

4.教育过程是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

教育过程是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培养的人不再是“片面的人”、“单面人”,而是“完整的人”;意味着教育必须发展一个现实人的全面素质,这些素质既包括身体生理素质,也包括心理人格素质;既要使身心素质的各个方面得以完整发展,又要使身心素质整体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6]

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是由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决定的。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身心发展本身客观上具有整体统一性。人是德、智、体、美等多种素质的综合体。人的发展不仅以这些素质为基础,而且也是在多种素质交织统一的运行机制中,最终走向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过程作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学生施加全面的影响,通过全面施教,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