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因鱼米胜桑麻

只因鱼米胜桑麻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口南连乌沙门、北伸莲花洋水道,西南为马峙门、老鼠门水道,正西接定海区临城、十六门港道,号称“连东南西北,接四海大洋”,是名副其实的舟山本岛的东门户。1877年,福建、宁波鄞县和定海等地来沈家门停泊的渔船近2000艘。明朝洪武年间因实行海禁,一度荒废,及至清康熙年间,海禁解除,沈家门渔港渐臻完善。

昔日沈家门渔港

在烟波浩渺的莲花洋畔,舟山岛的东南隅,有个常年千帆竞秀,万舟穿梭,桅樯如林立,渔火如星烁,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阵阵鱼腥味的小城,它就是以十里渔港海鲜夜排档闻名中外的中国渔都 沈家门。

早在宋时,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就提到沈家门“四山环拥,对门两开,其势连亘……其上,渔人、樵客丛居十数家,就其中以大姓名之。”当时人们依山而居,极目远眺,只见东山似青龙卧盘,西山如白虎伏踞,两山如一道门户,锁住海港,故有“青龙卧镇沈家地,白虎伏视东海门”之说。

此时的沈家门,还是未经开发的璞玉浑金,藏在海滨人不识,只待一朝潮涌天下闻。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当初只有渔樵十几家的小渔村,会独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风云际会,一跃而成中国最大的渔港,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成为与挪威卑尔根港、秘鲁卡亚俄港齐名的世界三大港之一的东方大港。

沈家门渔港南依鲁家峙、马峙、小干等岛屿为屏障,北赖刺棚山、青龙山、茅草湾岗、大平岗、岭陀山等长带型群山作藩篱,阻挡东西南北强风巨浪;港内潮汐日夜往复,湍流不息。港域底部地势平坦,水面风平浪静,是天造地设的避风良港,可容纳万余艘大小船舶避风集散和锚泊装卸、投售补给。

昔日沈家门(普陀博物馆壁画)

渔港地处长江口、钱塘江和甬江口部,水道交错,四通八达。东口南连乌沙门、北伸莲花洋水道,西南为马峙门、老鼠门水道,正西接定海区临城、十六门港道,号称“连东南西北,接四海大洋”,是名副其实的舟山本岛的东门户。船出东西北三门均连辽阔海域,濒临渔场,涂滩广布,岩礁丛生,资源丰富。自宋元时起,便有了原始的渔村渔业,随着舟山渔场捕捞生产海域由西向东的变迁,到清代逐渐发展成由南来北往的渔船、冰鲜商和各类商船锚泊补给为主的渔港重镇。

每到鱼汛季节,来自苏、浙、闽、沪、鲁等沿海各省、市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渔船均来港避风,补给生产、生活资料。一时间,街上到处是操着各地乡音的外来客,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虾蟹贝,至夜不散,江边桅灯路灯伴着星光点点闪烁,枕上海浪声摇橹声号子声叫卖声,声声入耳。渔业渐兴,商贾衍生,沈家门的历史被“繁华”两字缓缓覆盖。“活水码头”“小上海”成了它响亮的名片。沈家门终于脱胎换骨,从昔日小家碧玉的小渔村出落成了深具大家闺秀风范的渔业大港。

沈家门古地图

昔日沈家门滨港路

1877年,福建、宁波鄞县和定海等地来沈家门停泊的渔船近2000艘。另有冰鲜船及各类贩销渔业生产资料的船舶,不仅沈家门渔港渐成规模,而且各类拥有鱼市、米行、杂货店、饭店、木材行、铁匠铺、木匠铺、篾竹铺、船舶修造场等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配套服务的街市也逐步形成。至1924年已是“冬季值鱼汛,帆樯如林,街衢廛舍,鳞次栉比”。1936年3月9日,上海《申报》在指出定海渔业,冠于全国的同时,更是赞誉“沈家门地方,尤以渔民荟萃之区,每届冬汛,有大对船1200余对,放洋采捕”。它已是浙东南沿海渔业集散基地。在使用木帆船捕鱼的漫长岁月里,省内外乃至全国各地渔船,都是先到沈家门港区集泊栈宿,然后开赴洋鞍渔场、中街山渔场、岱衢洋渔场、嵊山渔场等。他们把繁华留在了沈家门渔港,把丰收的希望撒向四方八洋。

从寂寂无闻的渔村,到世界大港,这是一段非常缓慢而漫长的变迁过程。

据王连胜先生《沈家门渔港发展史考》考证,沈家门渔业生产和港道始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 1125)。元代,沈家门渔港经历了一段平稳的发展期。明朝洪武年间因实行海禁,一度荒废,及至清康熙年间,海禁解除,沈家门渔港渐臻完善。民国初,沈家门成为世界三大海港之一。

沈家门的历史最早应该也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据传,两晋时期已有商船与外界通商通航;唐时,沈家门港便是自明州港通往高丽、日本等国的必经航道,到宋代,渔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从这个角度说,沈家门作为渔港的历史,可能不是几百年的概念,尽管2009年普陀区曾经举行过沈家门开港600周年的大型巡游活动。舟山本岛北部片区有马岙土墩、白泉十字路、展茅上潘孙文化遗址,大衢岛有太平孙家山,嵊泗有菜园,出土的文物证明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证明那里有古老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特征,沈家门却至今没有发现,可谁又能如此武断地说没有。也许,沈家门先民活动的痕迹正静静地埋在地底深处,等待有一天,有人把它从沉睡中唤醒。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追寻沈家门悠远的源头,捕捉那浊水滔浪间的渔港风情。这种穿透岁月沧桑的味道,千百年来飘散在沈家门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村镇,成为最能代表沈家门市井生态的凡俗风韵的最佳见证。

《浙江渔村古镇文化寻踪之旅》写道: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编的《定海乡土教科书》中,这样描写沈家门:“市肆骈列,逼临港口,最便运输。交冬令,闽舟之捕带鱼者,栖泊于此。海物错杂,贩客靡至,更为繁盛。港之南,障以卢家屿(今鲁家屿),为寄碇胜地。”而东横塘和西横塘即现今的东大街和西大街,作为那时的海岸前沿,算得上是沈家门最繁华的地方了,堪称清代的一条沿港马路。 [14]

沈家门渔港得天独厚,渔业资源丰富,四季都有鱼汛。“春季黄鱼闪金光,夏季乌贼海蜇旺,秋季杂鱼满洋闹,冬季带鱼白似银。”这使沈家门港常年都保有渔市的繁华。想那渔船归来之时,东西横塘,街市之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商贩往来穿梭其间,一筐筐鲜活蹦跳的鱼虾在一双双带着腥味的手中传递,发往四面八方。

远天烟水近黄昏,

初月微明带雨痕。

故国乡关何处是?

片帆吹渡沈家门。

清代皇族溥儒的这首《渡沈家门》,诗写得迷蒙飘逸,却令人无端想起曾经的海禁。

在沈家门渔港内停泊的渔船

洪武十九年(1386),汤和经略海上,因其两位指挥在兰秀山因民事纠纷被岛民所害,便借口秀山、岱山、兰山、剑山、金塘五岛山争利,内相仇杀,外连倭夷,为海疆隐患,奏请朝廷,实行海禁。翌年六月,废昌国县,金塘等5乡皆废,居民尽迁内陆。那是一个残酷的决定,对于安土重迁的国人来说,内迁意味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对于靠海吃海的渔民来说,内迁意味着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改变一种习以为常的传统,那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人总是有一种强烈的归家的欲望。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严酷的禁令禁不起天长地久的思念的侵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颁“展海令”,解除海禁,沈家门终于历尽沧桑,重归繁华。

清人刘慈孚《沈家门》诗云:

海上叠叠衬红霞,

茅屋村村绕白沙。

趁市船归潮有信,

落帆风好水生花。

荻芦烟软藏渔户,

杨柳阴浓护酒家。

贾利及时夸富有,

只因鱼米胜桑麻。

沈家门月色

朱家尖梭子蟹养殖观光园

真是一幅渔家丰乐图。渔民的辛劳得到回报,商贩的生意正扬帆待发。粗犷的渔民们,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俗气却豪爽。金乌西坠,江头归帆片片,玉兔东升,海面银涛闪闪。渔舟唱晚,寒星明灭。群鸥翔集,锦鳞游泳。穿斗式的两层店铺楼与气派高大的商贾宅院里人声鼎沸,渔家特有的鱼烹香味随着粗犷的海风,肆无忌惮地钻入鼻际,令人馋涎欲滴。除却那海风鱼虾混合的腥味,此刻的渔港,不也像极了《清明上河图》里那店铺林立、繁华无比的汴河码头?那千帆竞发、百桅林立、万点渔火、蔚为壮观的情形,却比北宋温婉的汴河码头更多了几分海样的狂放,海港的刚烈。

当时光敲开21世纪的大门,载着中国梦风驰电掣飞向前方,沈家门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也走过了20多个年头,熬过艰难曲折的创业之初。如今水产城占地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嬗变为集活、鲜、冻、干水产品交易于一市,融观光、品鲜、购物集于一体,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产地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10强批发市场,入典《中华之最》。

十里渔港海鲜夜排档,沿滨江路绵延里许,每至入夜时分,橙色的排档华彩璀璨,隔窗远眺渔帆点点,星灯明灭,几疑天堂。犹可隔海遥望“海上雁荡”朱家尖、“海天佛国”普陀山,遥想金庸笔下桃花岛、玉人何处教吹箫。

600年山海巨变,600年天翻地覆的变迁历程,渔港换新颜。昔日的沙滩不复旧时荒凉,昔日的渔村换了人间天堂,不复旧日静僻,在渔船海风鱼腥味里沸腾着喧嚣着的沈家门,再不是黑白底片里的沧桑模样,它的未来,是绚丽的万种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