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梗死ct影像表现

骨梗死ct影像表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近年来随着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已使该病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2.病理 腔隙性梗死灶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狭长形,直径多为3~4mm,小者可为0.2mm,大者可达15~20mm。

(一)定义

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近年来随着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已使该病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共归纳出21种腔隙综合征。

(二)病因及病理

1.常见病因

(1)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的脂质透明变性,引起管腔闭塞而产生腔隙性病变。

(2)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形成的小的血栓可累及和阻塞深穿支动脉而导致腔隙性梗死。

(3)血流动力学异常。

(4)各种类型小栓子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空气及动脉粥样硬化物质等阻塞小动脉,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动脉粥祥硬化病变是微栓子最常见来源,心脏病和真菌性动脉瘤也是栓子的可能来源。

(5)血液异常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高凝状态也可能对发病起作用。

2.病理 腔隙性梗死灶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狭长形,直径多为3~4mm,小者可为0.2mm,大者可达15~20mm。病变血管多为直径100~200μm深穿支。病灶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放射冠、丘脑和脑干,大脑、小脑皮质及胼胝体亦偶可见到,尤以基底节区发病率最高。

(三)临床表现

1.本病多发生于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高血压

2.起病常较突然,多为急性发病,部分为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20%以下表现TIA样起病。

3.临床表现多样,可有20种以上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是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等。

4.临床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1)纯运动性轻偏瘫:常见。出现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无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及皮质功能缺失如失语;病灶位于内囊后肢、脑桥基底或大脑脚。

(2)纯感觉性卒中:较常见。出现对侧偏身或局部感觉障碍,如麻木、烧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等;多为主观感觉体验,很少有感觉缺失体征,但亦有感觉缺失者。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变对侧纯运动性轻偏瘫伴小脑型共济失调,下肢重,足、踝尤为明显,上肢轻,面部最轻;指鼻试验、跟膝腔试验、轮替动作均不稳不准、Romberg征(+)。

(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起病突然,发病后症状即达高峰,有严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同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动作笨拙,书写时易发现,指鼻试验不准,行走时轻度平衡障碍。

(5)感觉运动性卒中: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可为纯感觉性卒中合并纯运动性轻偏瘫。

(6)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累及双侧锥体束,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锥体束征、帕金森综合征和尿便失禁等;但并非所有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都是腔隙状态。

(四)辅助检查

1.CT可见深穿支供血区单个或多个直径2~15mm病灶,呈圆形、卵圆形、长方形或楔形腔隙性阴影,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增强时可见轻度斑片状强化;以基底节、皮质下白质和内囊多见,其次为丘脑及脑干,阳性率为60%~96%

2.MRI显示腔隙病灶呈T1等信号或低信号、T2高信号,T2加权像阳性率几乎可达100%,并可清晰显示脑干病灶;且对大脑可行横断面、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能区分陈旧性腔隙系由于腔隙性梗死或颅内小出血所致,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中年以后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2)临床表现符合腔隙综合征之一。

(3)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可证实存在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病灶。

(4)EEG及腰椎穿刺或DSA等均无肯定的阳性发现。

(5)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

2.鉴别诊断 腔隙综合征的病因除梗死之外,还包括小量脑出血、感染、囊虫病、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脑桥出血、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故在临床诊断中应注意鉴别非梗死性腔隙病变。

(六)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疾病的复发。

1.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及各种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复发。

3.急性期可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如脉栓通等增加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药可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腔隙性梗死复发率。

5.活血化瘀类中药对神经功能恢复可有所裨益。

6.控制其他可干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7.须慎用抗凝药以免发生脑出血。

(七)转诊指征

发现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立即转诊。

(八)预防、保健见脑血栓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